這個地方名叫紅楓湖。湖邊有座紅楓嶺,嶺上及湖周長了許多楓香樹,每到深秋時節,楓葉紅似火,故名「紅楓湖」。
有人把貴陽市西郊的紅楓湖譽為「高原之海」,一點兒不誇張。
它的水域面積有57平方公裡,是西湖的十倍還要多一點,稱得上是一片小海域。
除了大,紅楓湖還以景觀眾多著稱,且無一重複,給人「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概括來講,紅楓湖的景觀有四類,分別是:北湖的島,中湖的山,南湖的灣,後湖的灣。
北湖:島多而秀美
北湖以島聞名。鍾島、貓島、龜島……從高空望去,這些島,像孩童在畫紙上隨意的塗鴉,有大有小,有長有扁,有圓有方,若真有位巨人來到這裡,那麼這些小島無疑是巨人用來蹚河的石頭。有意思的是,一些小島會隨著湖水水位的升降,時隱時現,仿若水下還有一個更大的世界。
中湖看巖壁,後湖賞田園風光
北湖與南湖之間,有中湖連接。中湖狹窄,兩岸巖壁陡峭,山上松柏蒼勁挺拔。若坐船從這裡穿過,視線收了起來,待到駛出中湖,眼界又一下子打開,這一收一放,好似中國古典園林之移步換景手法,給人帶來的心理感受是奇妙的,先抑後揚的。
後湖又是另一番景象,灣汊多,縱橫交錯,看似走到了頭,船頭一轉,又是一幅山水畫卷。來到這裡,就算是走到了紅楓湖的邊緣,那岸邊一艘緊挨著一艘的船隻、岸上一排連著一排的村舍,在遠處的大山的映襯下,不就是黔中一帶獨有的山水田園風光嗎?
南湖:洞多而洞奇
南湖的面積最大,景觀也最多,這裡有許多溶洞,且洞奇。
來到南湖,首先看到的是一組天然形成的山巖壁石,人稱「盆景山」,呈青灰和棕黃色,直插入碧水之中,上面還點綴了花草,一片生機盎然的樣子。
南湖的洞,以將軍洞、打魚洞、水下洞最為奇異,尤其是將軍洞,水漲時,形成獨特的「洞中湖」景觀。洞內鐘乳石柱色彩斑斕,形態各異。洞的盡頭處有一幅大石幔,閃爍著光澤,遠遠看去,像一掛瀑布直瀉而下。洞中有湖,水質明淨,鐘乳石倒映其上,使湖更為靈動。
與將軍洞隔湖相望的是打魚洞。洞分為7層,一層一景,洞底是陰河,洞內的巖溶景觀與那些名洞相比,毫不遜色,形態各目的鐘乳石叫人看了眼花繚亂,有金碧輝煌者,有潔白如玉者……一座緊挨一座,如同地下宮殿。
打魚洞所在的山腰處,還有苗族人聚居的山寨,全寨僅有十多戶人家,全是苗族人。
如果你玩累了,還可到寨子裡歇歇腳,順便看看苗族同胞的衣裝打扮,聽他們講講當地的傳說故事,亦不失為一種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