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標,城市副中心將添森林網紅圖書館

2020-12-25 瀟湘晨報

作為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之一的圖書館項目——日前完成了首根鋼柱安裝。整個項目將安裝144根,每根鋼柱未來都將被裝飾成「樹幹」,加上屋頂以銀杏樹葉片為靈感的傘蓋結構,將營造出「森林書苑」的觀感。

城市副中心圖書館效果圖

城市副中心圖書館建築面積約7.5萬平方米,地上三層,地下一層,建築高度22.3米。圖書館設有古籍文獻館、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開架閱覽區、智慧書庫、報告廳等功能分區。日接待量約為5000至8000人次,計劃2022年12月底完成工程竣工驗收。

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1000多名工人正緊張施工。項目部劃分5個施工區,每個施工區內又有多個施工小組同時作業,每個小組都有安全生產責任人。這種分工不僅便於精細化管理,還能最大限度保證工期。

城市副中心圖書館外景效果圖

目前部分地塊已衝出「正負零」,進入地上施工。相關負責人介紹,預計春節前整個項目都能衝出「正負零」。

圖書館項目首根鋼柱,就立在工地西北角。鋼柱一部分是實心柱,起支撐屋頂作用。另一部分則被設計成了空心,將成為上下水通道,不僅能使屋頂排水更順暢,還能讓整體建築更美觀。

城市副中心圖書館施工現場

為節省工期和安全生產,項目部將20多米長的鋼柱在工廠內分段加工,隨後運至現場拼接,最後完成整體吊裝。

這座「森林書苑」內部,將呈現「山谷門廳」景致。在南北大門之間,有一條蜿蜒的主通道,兩側區域形似山坡上的梯田,每一層都可供市民閱讀休閒,仿佛置身於森林環抱的山谷之中。

圖書館外,就是佔地11.2平方公裡的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山谷門廳」的設計,將森林景觀與圖書閱覽區融為一體,形成極具親和力的公共開放空間,為讀者營造舒適放鬆的閱覽環境,進一步增強了圖書閱覽的人文體驗。

圖書館的南北兩側,採用玻璃幕牆設計,最大限度提升採光能力。據了解,運輸、存放、安裝這些玻璃,將成為工程中一項難點。玻璃幕牆通高部分為21米,由5米和16米兩塊玻璃拼接而成,由於厚度、長度要求極高,且材料與一般玻璃有區別,廠家需要2個月製作完成。

最大玻璃重達12噸,運輸、存放過程中都要格外小心,在安裝玻璃的打膠過程中,要在無塵封閉場所採用純手工工藝……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部已多次展開專家論證,多次測試安全施工係數,以確保運輸、存放、安裝精準安全。

北投集團作為城市副中心圖書館全過程代建單位,負責項目建設各項工作。

本項目定位為現代大型省級公共圖書館,其核心功能將由傳統的藏閱功能,向藏借閱一體化、多媒體體驗、素質培訓等功能拓展。

未來將形成與首都圖書館功能互補、共同發展,有利於充分發揮首都文化風向標作用、充分盤活北京文化資源、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滿足市民的基本文化需求,成為立足城市副中心、輻射京津冀的實體智庫和現代化的複合型圖書館。

【來源:北京通州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北京城市副中心將添文化新地標!
    在「古糧倉」劇院裡欣賞一場精彩的演出,在「森林」圖書館感受時光無聲無息地從紙上流走,在「運河之舟」博物館裡傾聽歷史的回音……這些想法以後可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裡實現啦~
  •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將成首都又一文化新地標
    北京城市副中心劇院、圖書館、博物館三大建築正在建設中。 侯宇 攝中新網北京12月25日電 (記者 於立霄)北京城市副中心劇院、圖書館、博物館三大建築及共享配套設施項目正在緊張建設中,預計2023年竣工。三大建築建成後,將成為北京又一文化新地標。
  • 滬西將添文化新地標!上海少兒圖書館新館設計方案出爐
    滬西將添文化新地標!一座以「學習」「分享」「創造」為理念的智慧型少兒圖書館將在普陀區拔地而起。近日,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新館首次對外發布設計方案。新館坐落於普陀區長風商務區大渡河路以南、古北路橋以東城市1號綠地內,總建築面積16000平方米。  少兒圖書館新館置身於一個巨大的城市公園之內,北鄰長風公園、南接蘇州河畔。
  • 劇院、圖書館、博物館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主體結構施工
    坐落於城市綠心西北部市民文化休閒組團,與行政辦公區隔大運河相望——劇院、圖書館、博物館,三大建築是城市副中心「一帶、一軸、兩環、一心」規劃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三大新地標即將拔地而起。昨天,記者從北投集團獲悉,劇院項目首根工程樁近日順利開鑽,這標誌著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工程正式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計劃春節前完成主體結構封頂。三大建築共享配套項目效果圖 北京通州發布供圖「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好項目建設。」
  • 北京城市副中心示範帶動作用漸顯
    ,彰顯出北京城市副中心正按照北京城市總體規劃,著力打造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示範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和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城市框架正在有序拉開。截至11月底,城市副中心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29億元,同比增長12.7%;建安投資490億元,同比增長2.3%。今年城市副中心地區生產總值將達到1080億元。建設者們發揚工匠精神,努力將城市副中心打造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城市建設的典範。
  •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打造輻射京津冀市民文化新地標
    如今,在大運河畔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築——劇院、圖書館、博物館建設已全面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三大建築項目位於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綠心」公園西北部,與北京市行政辦公區隔大運河相望,是北京城市副中心「一帶、一軸、兩環、一心」規劃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前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的重中之重。
  • 這些將成為北京城市副中心「打卡地」
    天安門向東30公裡,京杭大運河畔,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設如火如荼。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長啥樣?形如「赤印」的圖書館,「帆船」模樣的博物館,「糧倉」構造的劇院,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正在建設的三大建築外形別致,充滿「未來感」,讓人耳目一新。
  • 副中心劇院、圖書館、博物館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預計兩年後啟用
    副中心劇院、圖書館、博物館進入主體施工;將連接兩條地鐵;地下商業設施將融合餐飲服務等功能  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預計兩年後啟用  城市副中心綠心的西北角將「崛起」三大建築——劇院、圖書館、首都博物館東館,為北京東部居民帶來文化盛宴。
  • 城市副中心圖書館計劃於2022年底完工,日接待量最高可達8000人次
    (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之一的圖書館項目,近日完成首根鋼柱的安裝工作,整個項目將安裝144根鋼柱,每根鋼柱都將被裝飾成「樹幹」造型。)
  • 北京城市副中心蝶變
    本報記者 陳雪波 北京報導近日,北京市發改委批覆城市副中心運潮南路(通濟路-兆善大街)道路工程項目建議書,該項目建成後,城市副中心東部綜合交通承載能力將進一步提高。而這只是北京城市副中心龐大的交通路網建設進程中的細小一環。近年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交通路網一直在快速完善之中。
  • 鄭州二七又添新地標,佔地近萬畝,或將成熱門網紅打卡地
    旅遊,嘗試著走出去,你會發現世界遠不是你在出生的城市一呆幾十年所看的那樣,你會結識不同的人、聽到各種曲折的故事、交到一輩子的朋友。鄭州,河南省省會城市,位於中國華北平原南部、黃河下遊,居河南省中部偏北,截至2019年,總面積744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35.2萬人,城鎮人口772.1萬人,城鎮化率74.6%,地區生產總值11589.7億元。
  • 寶安灣將添文化新地標!深圳出版集團將在寶安中央綠軸地塊打造新書城
    寶安灣將添文化新地標!該地塊位於寶安中心區中央綠軸核心位置,按照規劃將建設書城及民俗館項目。這意味著,繼圖書館、青少年宮、公共文化藝術中心之後,寶安中心區的中央綠軸又將增添新的公共文化地標。據了解,該項目最快將於明年春節後開工,預計2024年底竣工投入使用。「書城這個項目,我們想將其打造成深圳中心書城的升級版。」
  •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座文化「新地標」長這樣!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建設現場,城市副中心劇院、圖書館、博物館三大建築及共享配套設施,共五個標段正如火如荼建設。 該項目由北投集團作為全過程代建單位,位於城市綠心西北部市民文化休閒組團,與行政辦公區隔大運河相望,是城市副中心「一帶、一軸、兩環、一心」規劃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 城市副中心這個地將添九年一貫制學校 還配有住房項目
    城市副中心這個地將添九年一貫制學校 還配有住房項目 北京城市副中心官方微信   2020-12-14 15:04 [摘要]
  • 城市副中心繪製教育新地圖,將添1萬餘個優質學位!來吧!
    北京城市副中心教育改革,又迎重大利好~連續3年,城市副中心每年都有新增優質校開學,僅今年一年就新增2880個優質中小學學位。「十四五」期間,更美好的教育藍圖將在這裡落地噢~播報君今天就為大伙兒,盤點下城市副中心的教改大禮包哦!
  • 劇院項目率先衝出地面 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進入建設新階段
    記者 唐建/攝本報訊(記者 陳施君)11月21日,伴隨北京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降雪,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中的劇院項目首段正負零頂板按計劃澆築,率先衝出地面,這也標誌著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進入了建設新階段。按照工程計劃,三大建築項目預計2021年底前實現外立面亮相,2022年底完工。初雪過後,最低氣溫降至零下。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項目工地上卻是一派火熱場景。
  • 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預計兩年後啟用
    城市副中心綠心的西北角將「崛起」三大建築——劇院、圖書館、首都博物館東館,為北京東部居民帶來文化盛宴。目前項目已正式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預計2022年12月底實現工程竣工,並交付市文化和旅遊局、市文物局布展。
  • 北投在城市副中心投了3200億元!看看都有哪些……
    今天在《財經》年會「2021:預測與戰略」北京城市副中心專場活動中,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北投集團)董事長李長利介紹,目前北投集團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資建設的項目超過150個,投資規模約3200億元。
  •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長啥樣?
    形如「赤印」的圖書館,「帆船」模樣的博物館,「糧倉」構造的劇院,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正在建設的三大建築外形別致,充滿「未來感」,讓人耳目一新。12月25日,建設中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新華社記者鞠煥宗 攝)三大建築與行政辦公區隔大運河相望,位於城市綠心森林公園西北部,是城市副中心「一帶、一軸、兩環、一心」規劃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州位於千年大運河北首,運河厚植了城市副中心的文化基因。三大建築的設計理念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和大運河元素。
  • 城市副中心博物館預計2022年底竣工,日接待量約6千人次
    作為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之一的首都博物館(東館)日前傳出捷報——主樓已出正負零,正在進行首層結構施工。首都博物館(東館)是鑲嵌在城市綠心中的「古韻風帆」,集收藏保管、開放式展陳、科學研究、社會教育、文保修復等功能於一體,設計理念源於古運河圖景中的船、帆、水三個元素,向「運河之舟」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