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雲和山的彼端 — 四人同記
撰文:樊覓韻 攝影:鄭雨晴等
說到牛背山, 目前可是炙手可熱,無人不知曉的一處觀景聖地,吸引了無數的攝影愛好者,驢友前往。四人同山可以說是牛背山的姊妹山,兩者相鄰而居,從地理位置上看, 四人同山在牛背山的西北側,屬於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境內,海拔高度3510米。牛背山的海拔高度約為3660米。也許正是這100多米的海拔高差,使得四人同山的景觀呈現出大相逕庭的一面。
攝影師鄭雨晴曾數次登上四人同山,在一個雪後初霽的清晨,拍攝了這張照片。山路蜿蜒曲折,必須駕駛或乘坐四驅越野車才能安全抵達。 攝影:鄭雨晴
去往四人同的路和牛背山也很類似,都可以從冷蹟出發。一般在地名「長海子」處分路,一邊往牛背山,一邊往四人同山。
四人同,這個有些豪氣名字的出處現今也許無從考證。 據說曾經有四位綠林好漢在那裡飲血結盟,四人同心,共求生財之道。
2015年是甘孜州的雪年, 各地都普降大雪, 四人同山更是十年一遇的大雪。 用同行的一位當地資深攝影師胡廷輝的話來說,我們等的就是這場雪。 於是在大雪降下的第二天, 我們一行7人踏上了前往四人同的旅程。雖然不是為結盟綠林而登山, 而我們在風雪中行走,更有點康巴漢子的豪邁之情。
昨天的一夜大雪,使得上山之路無比艱難。 為了安全起見,大家都棄車步行。攝影:胡廷輝
上山的路早已被大雪層層封鎖, 掛了四根防滑鏈條的四驅越野車也只能到達半山腰。再往上雪太大太不安全。 因為山路都處在背陰面,路上的暗冰,積雪,隨時都可能讓車滑出路基翻下懸崖。 我們從半山開始徒步,一連走了四個多小時,才看到山頂下方那幾座標誌性的木屋和冷杉林,也就是今晚的住宿地。
吃過簡單的晚飯,烤著火,普通遊客很多就進屋睡覺了。但作為攝影人,戰鬥其實才剛剛開始。夜裡氣溫驟降,雲海開始在我們的腳下形成。明月高掛,四周白茫茫一片,一眼望去猶如童話中的東北雪鄉之夜。 門外尋一塊空地,支起腳架,把這美景統統裝進自己的存儲卡。 我和攝友劉平波還試著用手電筒光畫出軌跡,以增加畫面的動勢。
雲海,月光,小木屋,組成了四人同山的童話世界 攝影:樊覓韻
四人同的童話之夜 攝影:劉平波
四人同的最佳觀景拍攝點其實不在山頂, 因為山頂地勢太高,周圍無法兼顧任何前景, 從氣勢上說要稍遜於牛背山。 沿著小木屋後面的山路一直往上,在一個拐角處沿山梁橫切,就可以繞到小木屋和冷杉林的背後,從這裡拍攝,雪山雲海,冷杉木屋,悉數盡收。
今夜註定無眠,來自瀘定的影友陳爭,和我都沒有睡意。冷了,就進屋烤烤火,感覺身上暖和了,又出來拍攝。我們倆沿著山梁,一腳深一腳淺的移動著,月光,星空,雲海,森林,猶如一首夜的奏鳴曲,我們陶醉其中,哪怕手腳已凍得快要失去了知覺...
皎潔的月光映著雲海,猶如一曲夜的奏鳴曲 攝影:樊覓韻
四人同星軌 攝影:劉平波
第二天清晨六點, 我們沿著昨天的既定路線開始尋找日出拍攝點。 一夜的風雪,路更難走了。 昨夜踩出的一些腳印又被厚厚的雪覆蓋。經過一番努力,我們終於來到山梁的最頂端。左面就是萬丈深淵,下方便是四人同的宿營地。 此時天邊已經形成了曙暮光反射弧,就是俗稱的紅光。這就像給攝影人打了一針興奮劑,開始大家還走得很矜持,很謹慎,現在完全就像脫韁的野馬一般,從山梁上衝下來。完全顧不上雪有多深,下一腳踩在哪裡。在這群人中,有位身穿紅色馬甲的女性攝影師頗引人注意。因為下山的路完全不知深淺,她時不時摔倒在雪地裡,又迅速站起身來衝向心中最美的取景地。她叫遊蓉萍,網名三三,是位巾幗英雄。能和男性攝影師一起爬雪山,睡帳篷,大家都喜歡稱她「三大師」,三姐不僅攝藝了得,還經常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充當臨時隊醫。是我們隊伍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貢嘎雪山和它的衛峰 攝影:胡廷輝
晨曦中的田海子雪山 攝影:樊覓韻
旗雲飄揚在貢嘎雪山之巔 攝影:鄭雨晴
站在雲和山的彼端,晨曦中一色玫紅的天際線上,貢嘎神山和其十多座六千米的衛峰一字排開,微紅逐漸變成了金黃,那首夜的奏鳴曲也進入到最後的華彩樂章。我想,這應該就是大自然對攝影師的一份厚重嘉獎吧。能看到普通人不容易見到的景色,能體會經歷困難之後的那一份收穫和成就。四人同和我們的緣分,還在繼續....
由於篇幅有限,在此對文中未提及的所有攝影師表達歉意和致敬。
感謝劉平波老師,在四人同山為我們拍攝了在甘孜州境內的第一張婚紗照。
交通:建議從成都自駕車到瀘定縣冷蹟鎮,或在新南門車站,石羊場車站乘車至甘孜州瀘定縣再轉車至冷蹟。上山包車費用根據時節稍有調整,價格面議。
住宿:山頂吃飯+住宿, 每人大約150元/天
聯繫電話: 13990486609 黎國鵬
======================
微攝影徵稿
徵稿內容: 不分照片類別, 不論卡片單反還是手機,無管您拍攝的是震撼眼球的風光大片,還是發人深省的人文觀察,只要是您的原創作品,我們來者不拒,多多益善。 相信通過我們的平臺能讓您的作品得到最好的傳播。也非常歡迎您把更多有趣有料,接地氣的作品推薦給我們。「大師」,就是這樣起步的 ...
特別說明: 我們沒有稿費,但希望您能喜歡下面的獎勵:
1. 圖文讚賞金額全歸作者所有
2. 優秀圖文的作者,如想加入甘孜攝協,優先考慮
持甘孜攝協會員證的影友,可是有很多好處哦 ...
3. 優秀圖文將被推薦或轉載到其它各大媒體, 作品會有更多的曝光率
投稿郵箱: 7657423@qq.com
投稿須知: 請作者註明 姓名,聯繫方式, 圖片長邊1024, 最多20幅,10幅尤佳。另需配一段簡要文字說明, 最多不超過1000字,200字尤佳。
給你最有趣有料的行攝故事
給你不一樣的視覺感受體驗
給你的作品一次最美的綻放
甘孜州攝影家協會微信平臺
關注我們
了解甘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