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歷史足跡
傳承紅色基因
在「四史」學習教育
廣泛深入開展之際
寶山區
將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
轉化為旅遊產品
以「築夢、初心、振興、文復」
四個主題
推出了4條
「四史」紅色研學遊線路
寶山作為上海的老工業基地
保留了大量的工業遺存
改革開放以來
在紅色精神引領下
昔日濃煙滾滾的老廠房
涅槃重生
成為後工業時代
最前衛的風景線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踏上「振興之旅」,感受寶山氣質和顏值「剛柔相濟」之美,在探尋工業記憶中學習「四史」,感受鼎故革新、勇於創新的改革開放精神。
第一站:【半島1919文創園】
園區得名於1919年建造的叱吒上海灘的大中華紗廠。這裡有中共地下黨組織在吳淞領導產業工人開展革命鬥爭的故事,折射出近代紡織工業的興衰更迭,展現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鬥爭勝利、推動新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歷程。
園區建築融中式、日式和歐式於一體,其中有六幢已被列為優秀歷史保護建築。
第二站:【智慧灣科創園——中國3D列印文化博物館】
曾經的上海第三毛紡織廠的倉庫華麗變身,廢棄的貨櫃,構成了網紅科創園區。
整個園區緊緊圍繞「3D」列印新科技來布局產業,吸引創客融合創新,堪稱產業轉型升級的生動案例。
中國3D列印文化博物館、全球最長3D列印混凝土橋、全球首輛3D列印汽車、全球首件3D列印連衣裙,還有3D列印咖啡……
在園區裡,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能通過3D列印實現,仿佛一場傳統製造業向智能製造業穿越。在新的時代坐標中,寶山將奮力邁向「國際郵輪之城、智能智造之城」。
第三站:【上海玻璃博物館】
從熔爐車間到藝術空間,文化藝術在工業的土壤上,復興、再生。工業之美,承載著這座城市的內涵和品質。工業遺存的蛻變,承載著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拼搏精神。
這是一座晶瑩剔透、高端大氣的玻璃藝術殿堂。上海玻璃博物館前身是上海輕工玻璃公司的玻璃窯爐車間。
博物館在對工業舊址的改造中,將原有的結構與元素轉化為衝擊力十足的設計語言。這裡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打卡勝地。
第四站:【中成智谷】
中成智谷的前身是創立於1959年、新中國最早的成套設備進出口(上海儲運)分公司舊倉庫。園區內中國最早的鐵路——淞滬鐵路的鐵軌被完整保留,而有60多年歷史的紅牆穹頂的舊倉庫則變身為創意辦公地。
短視頻、網絡直播、金融、設計等一大批在線新經濟企業跨界融合雲集中成智谷,為傳統產業賦能。街區、社區、景區,在中成智谷融為一體。工作和生活在此的「追夢者」愉悅而有自信。
第五站:【三鄰橋體育文化園】
三鄰橋體育文化園是目前上海首家、國內少有的以體育為主題的產業園區。這裡曾經是上海日硝保溫瓶膽廠。兩根高達50米的巨型煙囪完整保存,成為獨樹一幟的風景線。
因地處寶山、虹口、靜安交界處而得名的園區,以「橋」為介,連接工業遺存與現代文明,也連接體育產業與消費市場。如今的三鄰橋,以「凝聚鄰裡溫情,共享健康生活」為理念,建築被各種「橋」連接,處處洋溢著活力和熱情。
「振興之旅」
仿佛一條時空隧道
帶我們
在探尋工業記憶中學「四史」
讚嘆
國家令人自豪的創新發展
感受
上海人民城市的精神品格
重溫
寶山人民不懈奮鬥的拼搏精神
從而增添強大的勇氣和動力
初心不改,奮楫遠航!
學習「四史」是一次重溫初心的洗禮,無論我們走得多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
在重回歷史原點中銘記初心,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守初心、擔使命、再出發!
「四史」學習教育
寶山紅色研學遊線路
已向團隊開放預約
大家可以關注
「寶旅中心」微信號
今天我們還將為各位網友送出「振興之旅」的福利:
截至7月31日10:00 ,請將本文章截圖,並與您的姓名、聯繫方式,後臺發給新民晚報官方微信公眾號「新民晚報」,我們將隨機抽取10名幸運讀者,每人送上中國3D列印文化博物館門票2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