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陪我媽看了一次搖滾現場

2020-12-25 界面新聞

在我媽眾多的微信群裡,最近又新增了一個,叫做 「涮羊肉聽搖滾」。

按理來說,「搖滾」 什麼的實在和我媽搭不上邊,作為一名中年才事業開花的律師,她總是過分地要求正派,對一件衣服最高的讚賞也是 「雅致」,雖然熱衷於買各種毛衣和裙子,但在我眼裡,也都只是在一個有限的區間,尋求一點點變化而已。

幾天前,我媽給身在上海的我發來一首歌,是劉冬虹與沙子樂隊的《星星落在我頭上》,她說聽得心裡痒痒的。過幾天他們來濟南,在班卓酒吧演出,她打算去。我把歌轉發給朋友,他和我一樣沒聽過這個樂隊,也和我一樣對我媽這麼興致高昂感到驚訝。

但同時,我又替她擔心,我知道live house是個什麼樣的地方,那裡的髒亂差,人擠人。若干年前,我去看如今已經過氣的「逃跑計劃」,結果我被pogo的人群擠掉一件外套,和我一起的朋友被擠掉一隻鞋,一隻包,我們沮喪又好笑,坐在路邊等著各自的媽來接。我擔心我媽融入不了這種場景,或許需要一個人陪著她,於是我向她提議,回濟南陪她一起去看,她也顯得特別開心,以至於朋友們後來都問我:「你陪你媽看演出?你是不是說反了。」

很快證明,我的擔心也是白費,她不僅不孤單,還有一整個親友團,那些都是她常駐的微信群裡的群友:大學老同學、還有同學的同學 —— 她甚至拉上了自己的大學班主任,一位研究日本神道教的教授,今年六十歲。

臨去之前,我媽早早地挑好了裙子,換了三種不同款式的黑色上衣,跑到我房間問我應該穿哪件。我說,到時候現場很暗的,可能都看不見你穿什麼。

她說:「我知道,好像還得站著聽是吧,主持人還說會給每個人一個發光的貓耳朵。」

我心想,這到底是看搖滾演出還是聽演唱會呀?

但她很快又加了一句:「傻瓜才戴那玩意呢。」

其實對於我媽聽演出這件事,我並沒有特別意外,這或許是她打開 「知覺的大門」 的一個徵兆吧,除此以外她還說,最近想學個樂器了。她向一名小提琴生產商請教,她這個年齡,學個什麼比較好?

「人家看了看我的手,不建議我學小提琴,說我平時習慣了工作家務的姿勢,很難再做那麼擰巴的動作了。」

我爸說:「也不光因為這個,從你以前學車也能看出來,你四肢就不是很協調。」

我媽翻了個白眼:「後來我想要不學吉他吧,也算是培養個興趣。」

我爸說:「是得培養培養,你都沒什麼愛好,還不如我。」

我爸說得沒錯,他一直嫌棄我媽的聽歌品味太老土,家裡有關音樂的東西,除了我,就都是我爸的了。他年輕的時候去廣州出差,走進一家音響店,擺著座位,放電影,他覺得那聲音簡直是天籟,於是買下許多音響測評雜誌鑽研著,終於,1997年發了年終獎,他如願以償地買了一套 JBL。千禧年我們搬進現在的家,它也就跟著搬進來,鄭重高貴地站在那兒。多數時間我對它視而不見,好像那不是電器本身,而成為了我家天然的一部分。

家裡放張雨生,張惠妹,惠特妮休斯頓和Michael Jackson(也是很千禧年的品味)。或者一家三口圍坐在一起看《星光大道》,我媽看得最開心,裡面的人唱什麼,她就聽什麼。也買了家用的卡拉OK,我媽跟著我爸唱,有時候也唱她喜歡的蔡琴,《恰似你的溫柔》 和 《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地開》。我盯著電視裡不斷變換的人臉,感到非常幸福。那時候家裡窗明几淨,我還小,爸媽年輕,還有一臺似乎很厲害的音響,是一種完全沒有任何憂慮的感覺。

事情當然沒有我想得那麼簡單。我所不知道的是,那段時間我爸成了家裡唯一的收入來源,我媽放棄了體制內的工作,打算考研。於是脫產了好幾年,肚子裡還懷著我弟弟,她讀法學碩士,考司法考試,讀完碩繼續考博,只是接連兩次都沒有考上,那大概是她最艱難的一段時間。我媽落榜以後,和當時住在寄宿小學的我通電話,電話那頭她在哭,而我太小了理解不了箇中滋味,依稀記得那種模糊的難過和擔憂。

也是在我媽脫產的那段時間裡,家裡的音響逐漸被棄置不用,兩臺功放也被扔進了儲藏室,因為,我弟弟出生了。

音響成了擺設,他們的聽歌場景就轉移到了車上。最早是一輛桑塔納兩千,四個喇叭。後來家裡換了車,音響也升級成了十一個喇叭。父母放的歌我自然是不愛聽的,所以一般我會塞上耳機,用來抵抗張雨生或者譚詠麟。之前看過一個小說,也描述了類似的場景,在一個雨夜,小男孩低著頭坐在汽車後排座位上,戴上耳機和兜帽,拒絕和父母溝通,非常中二的畫面。

我其實能理解那個男孩。初中時的我也不是很快樂,總是在獨自聽歌,傍晚放學,一個人塞著耳機踢著路上的沙子回家去。

在以前,我從來沒和父母交流過音樂,也覺得這個話題無法交流,也不關心他們聽什麼。這是生活最常見的那一面,平穩行進著。但隨著我逐漸長大,有時會看到一些閃光的縫隙,就好像生活突然翻了面。比如我爸告訴我,其實他聽歌是受到我的些許影響的,他打開電腦裡下載的mp3向我展示,裡面有「草東沒有派對」的《爛泥》,我猜想是不是某次我在朋友圈分享了這首,被他發現了;或者一次家裡大掃除,我用電腦放歌,切到了一首Nirvana的《Lake of Fire》,前奏似乎戳中了我媽心底的某個點,她竟然要求我再多放幾遍。

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朋友們的父母聽見自己兒子(女兒)放的歌,覺得喜歡,便自己去搜歌名下載來聽,於是在他們的車載歌單裡,就多了Coldplay的《The Scientist》,或者陳綺貞的《旅行的意義》。 在生活方式上,他們需要聽兒女的了,而不是反過來。

弟弟也在逐漸長大,上初一。聽著我和我爸的討論,他從 iPad 上抬起頭搭腔:「哎你們聽沒聽過一個《英雄聯盟》的配樂,特別好聽!」

我爸起初不想搭理他,但他執意要放,是一首旋律悅耳的流行女聲。沒想到我爸卻眼前一亮:「誒,這歌叫什麼啊?」

這是他現在的聽歌趣味。在他上大學的時候,喜歡的可不是這些,而是崔健和張薔,那時候男生宿舍都崇拜崔健,覺得詞寫得也好,也有衝撞力。正版磁帶太貴,就一個人去買,其他人拿著空白帶,來到外語學院的一個小小窗口,打著錄英文學習磁帶的幌子翻錄搖滾歌曲。

可是現在,他覺得歌詞裡的反叛和意義都不再重要,畢竟該經歷的都已經經歷過,就不想再喝任何雞湯。他聽蔡健雅,在車裡循環播放《紅色高跟鞋》,或者其他國外流行歌曲。聽不懂歌詞也無所謂,「好聽就行。」

「五十而知天命,我和你媽雖然還沒到這程度,不過也快了。」

然而,反倒是我媽開始對各種感官體驗更敏感了,她在能夠得著的範圍裡找歌聽。微信收藏成了她的寶庫,裡面不僅有新三板文章,還多了崔健、許巍和齊秦。她不止一次地讚美許巍的《藍蓮花》多富有詩意,李宗盛的《山丘》多與眾不同,我也就認真聽她說著。我不聽許巍,對李宗盛的感受也不很深,由於年齡的差距,我知道她口中的 「人生」 和我經歷的人生到底是不同的,但我能明白,她正在經歷全新的階段,若干年前模糊的擔憂一點點被擦去,終於變得越來越清澈了。

是在我14歲時,我媽才如願以償當上律師的,自此以後,她的日子漸漸好起來,「律師這個行業,越老越吃香。」 自己至少還能再工作十年,這就已經很滿足,所以她覺得生活還有很多可能性,心態也越來越好。而對我來說,最直接的好處是,她從來不催我找工作或者嫁人,她覺得一切都不急不慌,可以慢慢來。當我對她提起我寫文章有時會被評論區罵,她會說: 「你這麼想,你寫東西就是為了找罵的唄。」 我就這樣被散漫地放養著,後知後覺地成長起來。

弟弟的學校離家太遠,我媽索性在那附近租了間房子,白天工作,晚上去租的地方照顧弟弟,而我去了上海讀大學。有一陣子,我爸也經常出差,他給我發消息,說我們一家四口現在是分隔三地啦,語氣很落寞,聽上去像是剛喝了酒,也像夢中的喃喃自語。我心裡很難過,卻也不知道說些什麼。

這種感覺很奇怪,我長大後離開了家鄉,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但是在心靈上卻和父母的距離越來越近,我開始體會到他們作為人本身的情感,而不只是父母這個角色,而他們也終於不再把我當成小孩子了。

NIRVANA的專輯《Unplugged In New York》。

濟南的冬天沒有老舍描述的那麼迷人,趵突泉也不會冒熱氣,它就只是冷而已。每次我都想這樣和別人描述我的家鄉,因為我在這裡待了太久。

人如果在一個地方待得太久,總歸會受不了的吧,不知道一直在這兒的爸媽,他們是怎麼想的呢。吃完涮羊肉,冷風迎面吹著,我們走在環山街上。

踏進酒吧,這裡沒有賽博朋克風格的年輕人聚在門口抽菸,大家都打扮得乾淨規矩,我有點失望,猜想要麼是今天演出的樂隊不夠時髦,要麼就是濟南本身不夠時髦了。我甚至撞見了高中校友,他留起了長發,但除此之外,也像是一點沒變。

儘管如此,我媽還是感覺非常新奇,她開始忙著拍照,自拍,也給別人拍,因為從來沒來過這種地方。似乎是過了很久很久,燈光才開始變暗,劉冬虹出場了。

受到氣氛感染,我們放鬆下來,我媽掏出手機,一字一句地發朋友圈:「現場感受搖滾的熱度。」

如果在以前,我會不會對她說 「你根本不懂什麼叫搖滾」 ?但是現在,我卻挺喜歡她這樣的,世界在她面前不僅沒有關上門,反而徐徐打開了,這可能才是真正的酷和放鬆。我有時候覺得要扶父母們一把,有時又覺得他們也有自己的世界,憑什麼要年輕人來扶呢。一瞬間這樣想著,又一瞬間覺得,可能這些也不重要吧。

我媽關上手機,戴上她曾經嫌棄過的發光貓耳朵,走進人群裡陶醉地搖晃起了身體 —— 演出終於開始了。

右:我媽,左:我媽大學時的師母。

我媽在興致勃勃地發朋友圈。

—— 完 ——

尹清露:剛大學畢業的年輕作者,VICE中國撰稿人。

題圖:2018年1月6日,劉冬虹與沙子樂隊在山東濟南的班卓酒吧演出。

圖片由作者提供。

相關焦點

  • 我媽特愛看的幾部電視劇,我卻懷疑編劇把我媽當猴耍
    這太感動人了……饅頭君這些年被老媽的「感動」荼毒了N遍,在陪媽媽做看劇吉祥物的時候,我總懷疑導演在把我媽當猴兒耍!一、在老媽的劇單裡,《娘道》這部劇絕對是排得上號兒的,可以說這部劇的超高收視率,老媽貢獻了其中堅定的N分之一。
  • 「媽,你當年咋看上我爸的?」看完爸媽的結婚照,我笑到打鳴
    「媽,你當年咋看上我爸的?」以致於看完爸媽的結婚照,我仰天長嘆:媽,我爸當年得有多大的才華才能吸引你啊?媽,從你的表情我看出來了,當年你確實很不情願。
  • 庾澄慶臺北又當爹又當媽 暑假陪愛子遊泳(圖)
    庾澄慶臺北又當爹又當媽 暑假陪愛子遊泳(圖) 2008年08月14日 10:3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8月14日電 庾澄慶(哈林)跟伊能靜8年前在美國結婚,2年後伊能靜生下兩人愛的結晶哈利,哈林曾說:「生下哈利,是她(指伊能靜)送給我最棒的生日禮物。」而他也沒有辜負這份情,在臺北時不僅每天送小孩上學,還負責「彩衣娛親」,他說:「哈利超愛玩超人大戰怪獸的戲碼,我當怪獸已經很久了。」
  • 福利| 給我一萬個搖滾莫扎特
    其中「法扎」(法語版《搖滾莫扎特》)人氣很高。今年1月我去上海看了這部戲,現場感受到歌手演唱會一般的氛圍,粉絲們又熱烈又克制,又大膽又有氣質。有些粉絲排幾十個小時隊買下全部24場,他們的立場是:每一次現場都不可複製、不會再來。
  • 給我媽買的神仙水,她一次都沒有用過
    幾個月前我去商場買口紅,路過SK-II就買了個神仙水的禮盒回家送給了我媽,我媽雖然嘴上抱怨著我又亂花錢但當時還是喜滋滋地把神仙水放到了梳妝檯上,我叮囑她:「一定要記得用啊,這個要長期堅持用才有效果的。」我媽滿口答應。
  • 人世間最幸福的事,應該是我陪你長大,你陪我變老
    大家好我是範小稀,都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溫情動畫,這篇動畫講述了母親含辛茹苦地把孩子養大,但是孩子長大後卻不懂得陪伴母親,等到失去後再後悔莫及的故事,故事很感人,想好好孝順媽媽的朋友們一定要看完喲。
  • 侄子過生日,我買蛋糕送回去,媽給我看她朋友圈,我愣住了
    導語:侄子過生日,我買蛋糕送回去,媽給我看她朋友圈,我愣住了很難理解現在的這個社會,人情味都哪裡去了。我不知道為什麼,從弟弟出生的時候起,父母就開始偏向他,總是什麼都是弟弟說了算,就算弟弟犯了錯誤,父母也從不怪他。然而父母越是這樣慣他,弟弟就越不聽話,小小年紀就跟人打架,剛上初中就逃課去網吧上網。好在後來父親出了一場車禍,弟弟從那次變故中才漸漸的長大。父親那一次車禍花了家裡不少的錢。後來我也因為家裡沒錢的原因不再讀書。
  • 女兒,我等不到你陪我照全家福了
    別讓自己總是看起來那麼冰冷,吝嗇地表達每一句:我愛你!儘管人山人海,也終將後會無期!你想不到的人生永別「媽,我不知道能為您做啥,只能陪您一起掉發!」有一次,手機不小心被甩了出去,那個平日子靦腆的小男孩,一下子像著了魔一樣,跪在地上嘶吼,留著淚,找手機。
  • 五月天,離開地球表面,陪我私奔到月球!
    五月天,離開地球表面,陪我私奔到月球!你還記得嗎?記憶的炎夏,每一個季候吹過的風,耳邊流淌著的,是炎夏五月天的歌。他們像一陣吹向南面的季候風,帶來的空氣,都是甜甜的,清新的。五月天,早些在讀書時代,就已經成立了,只不過名字叫做So Band,在1997年3月29日,才正式更名為五月天,那一天,也就是他們真正成立的日子,時至今日,已有21年了,而五月天依然久經不衰,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曾有一個記者一針見血的問道「搖滾的聲音已經落下去了,你們還要繼續嗎?」
  • 《愛我就陪我看電影》 姚美伊任達華情愛糾葛
    姚美伊任達華拍攝現場由牛朝陽執導,吳鎮宇、餘男、任達華、惠英紅、姚美伊、金範、娜扎等主演的愛情喜劇片《愛我就陪我看電影》於2015年4月30日上映。該片聚焦情人與電影,以看電影這一全民情懷故事為引線,串起從孩童之初到白頭相守的人生愛情故事,感動與歡笑同在,笑點與淚點齊飛。青年演員姚美伊在電影中再次出演反面角色,飾演任達華的婚外情戀人蘇小梅,在劇中對任達華飾演的邱季唐窮追不捨,並以此引發了任達華飾演的邱季唐與惠英紅飾演的婉華的家庭危機。提起與影帝任達華的這次對戲,姚美伊直贊華哥人好,專業。
  • 2018富士搖滾音樂節:那些看了現場的人都怎麼說的?
    昨天,為期三天的亞洲最大的音樂節——富士搖滾音樂節(Fuji Rock)完美落幕。這個被認為是「世界上最乾淨的音樂節」自舉行以來,每年都會吸引全世界近20萬樂迷參加。而今年,演出陣容依舊強大,更因為有年近80歲、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Bob Dylan的加入,吸粉無數。
  • 11月緣分未斷,舊愛難忘,破鏡重圓,再陪我看一次,你愛的煙火
    那樣的獅子座見到這兒就氣得不好,感覺我是在說大家的說閒話,但實際上這是一個較為大的難題,你一定要意識到而且多方面糾正,對你而言是很好的,你壓根不容易認可自身性情上有哪些缺點,一旦打起來自身就會被自身嚇住,壓根不清楚怎麼解決,這才算是最不便的地區,因此 無則加勉以此為鑑。11月,緣分未斷,舊愛難以忘懷,破鏡重圓,再陪著我看一次,你愛的煙花。
  • 你疼我一次,我念你一世;你陪我一程,我愛你一生
    碰見你以後,誰人相遇的處所,便成為了我人世最美的地獄;那段執手相牽的歲月,便成我人生最美的時間。不由想起毛阿敏的一首歌曲《心疼一次,記掛一世》你我素不相識,愛從有時心動開端。同心專心做你想做的事,扮成你愛好的模樣。
  • 你是什麼意思 我是那種在乎錢的人嗎 我就是想為了你做一次蠢事
    2.單身狗的我今年三十多歲了,終於在一次相親中我喜歡上了一位女孩。我倆一見鍾情惺惺相惜,不久就舉辦了婚禮。結婚當天,我要向嶽父行跪拜禮,敬茶改口。我說:爸,今後的日子裡,我肯定好好照顧你女兒,不讓她受一點委屈,如果我只有一碗粥,我一定會讓給她喝!當然了,她也得給我留點!頓時全場噴飯,我被親戚一直笑到今天!
  • 我坐上了搖滾樂隊的巡演大巴
    跟隨搖滾樂隊大巴巡演,聽起來是件很酷的事。九月的某個下午,天氣晴朗,我坐在廣東中山市一個文化創意園區的停車場,等候一支搖滾樂隊。一輛藍灰色的巴士開過來,緊閉的車窗折射出金屬灰,車內起鬨的笑聲悶不住揚了出來。一個人跳下車向我走來,巡演經理小龍說:「他們在歡迎你。」車門拉開,樂隊成員們魚貫而出。
  • 我等你,陪我去川西浪一次
    你乘著落葉回眸一笑我轉過身影怦然心動然後我會和你一起踏上旅途如果遇見你我想你陪我一起去稻城亞丁悠哉悠哉的住上一段日子在這期間我會給你講許多發生在這裡關於它的故事還會去看看遠處風景透亮許你一心空明看淳樸的笑臉看最燦爛的秋色
  • 孩子,你的生日,我因為工作,沒能陪你出去玩,我很抱歉
    今天是我姨侄的生日,在他生日的這天,本該是爸爸.媽媽一起在家開開心心陪著過生日的,可他的媽媽我的妹妹遠在深圳,他的爸爸也因為工作的原因,不能來陪他過生日。好在我可以通過電話,給他訂了一個生日蛋糕,雖然,蛋糕不大,可姨侄他很高興,也許是因為他是個孩子,所以,特別的喜歡生氣蛋糕。這次的蛋糕也是特別的漂亮,在訂蛋糕的時候,我就跟對方說,是個男孩子過生日,麻煩做漂亮一點,因為,我沒有去現場看,也沒有時間去看圖片,我就這麼簡單的跟對方這麼一說,沒有想到她還真把生日蛋糕做得特別的漂亮。
  • 譚維維唱嗨玫瑰音樂節:我就特別搖滾(圖)
    武漢本土7支樂隊,在現場進行了長達3小時的演出。當譚維維出現在現場時,歌迷更加沸騰了。演出前的譚維維,依舊會有點習慣性緊張。前段時間身體不好休養了一段時間,譚維維笑自己,「又長胖了。」雖然精神狀態並不算太好,面對本報記者的提問,譚維維依舊侃侃而談。一上舞臺,譚維維頓時精氣神十足,一曲《演》引爆全場,聲音爆發力十足,有粉絲大喊「維維,我愛你。」
  • 網易雲音樂熱評:上學的時候很喜歡一個男孩,被我媽知道了,我媽說……
    自習室漸漸空了,坐後面的哥們收拾的時候突然拍拍我肩膀說:我要先走了,下午去考點。大家相視一笑道聲加油,考研的日子就這樣要結束了,甚至不認識坐在你周圍同學,但是大家都清楚明白一起奮鬥的感受,溫暖你的或許是打水路上的一次對視微笑,讓座位時的一句感謝……明天,祝大家都能順利。
  • 「我只是我給媽買了一個西瓜」「你是一個媽寶男」
    萌聽小姐原創獨家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01婆媳問題一直是現代家庭頻繁出現的問題,很多的例子導致了現在的女人害怕與婆婆相處,她們從朋友、親戚口中得知某某和婆婆相處的很不好,某某的婆婆對媳婦很苛刻,最後導致自己產生對未來婆婆的一種恐懼,哪怕是還在處於戀愛中的女人,也會去思考未來和男友的母親該怎麼相處,李美就是因為男友對母親稍微好點兒,和男友大吵一架,就認定他是一個媽寶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