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並標星中國葡萄酒
每周看看,打卡閱讀
——————
說到紐西蘭,不少人腦海中都會浮現出乾淨的藍天、綠色的草原、大片大片的白色綿羊……南半球的這個安靜的島國,仿若立於世界盡頭,有著與世隔絕的純淨,甚至這裡的葡萄酒,都以其純淨的風味而著稱。
灰石酒莊附近美景
有人稱紐西蘭為葡萄酒世界中的「酷玩樂隊」(Coldplay),品質持續穩定,獨具風格。
雖然紐西蘭全國葡萄酒產量不到波爾多一個產區的1/3,但2017年出口到全球最重要的葡萄酒市場——美國市場的紐西蘭葡萄酒金額僅落後於義大利和法國,排在澳大利亞、西班牙、阿根廷和智利之前。紐西蘭葡萄酒在全球市場的受歡迎度可見一斑。
而今天我們即將要了解的這家紐西蘭名莊——灰石酒莊,與其他國家的名莊相比,顯得格外低調。
灰石酒莊堅持有機種植,推崇自然發酵與野生酵母,釀造出頂級的黑比諾及霞多麗佳釀,擁有令人驚嘆的純淨質感與獨特的風土特質。
灰石酒莊是一個新興酒莊,創立於2004年,2008年釀出了第一個年份的葡萄酒。由於其卓越品質,灰石酒莊一鳴驚人,在2012年被《醇鑑》(Decanter)雜誌評為「紐西蘭最頂級的20個酒莊之一」。隨著時間的推移,灰石酒莊不斷獲得各種獎項,被認為是紐西蘭最為優秀的酒莊之一。
自2014年開始,灰石酒莊逐步轉向有機種植,2016年灰石酒莊獲得了紐西蘭有機葡萄酒大賽的「紐西蘭年度酒莊」獎項。
酒莊出產的黑比諾(Pinot Noir)葡萄酒不僅曾在紐西蘭航空葡萄酒大賽(Air New Zealand Wine Awards)上被評為最佳黑比諾葡萄酒,也曾被 "Decanter" 評為年度最佳黑比諾葡萄酒。除此之外,酒莊出產的其他葡萄酒亦曾獲得不少國內外重磅獎項。
這一切不禁令人好奇,是什麼樣的力量讓灰石酒莊這樣一個由家族創辦的小酒莊迅速崛起?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得挖一挖這座酒莊的「發家史」。
與大部分酒莊一樣,灰石酒莊也是走「先種葡萄後釀酒」的老路。2000年,託馬斯家族(Thomas Family)在懷帕拉谷(Waipara Valley)的奧米希山(Omihi Hills)上買下了一片農場,開始種植葡萄。
到2004年,在種植學家尼克·吉爾(Nick Gill)的幫助下,他們已經擁有了13塊葡萄園。在邀請了多姆·麥克斯韋爾(Dom Maxwell)擔任釀酒師後,酒莊正式開啟了其釀造葡萄酒的歷程。2008年,酒莊開始發售其第一款葡萄酒。隨後,在2012年一戰成名,邁入紐西蘭頂級酒莊的行列。
乍一看,這個發家史好像沒啥稀奇的。不過,當你細細研究,就會發現其不同之處。首先,是這家酒莊葡萄園的「硬體設施」——位於紐西蘭南島的懷帕拉谷。
懷帕拉谷位於坎特伯雷產區,也是該產區最大的葡萄酒子產區。懷帕拉谷夏季乾燥,日照充足,雖然乾燥的西北風帶來一些挑戰,但周圍的山丘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氣溫相對較低,但相比坎特伯雷其他產區,這裡有著較為溫暖的氣候。
得益於懷帕拉河流中的礫石沉積物,以及山坡粘土演變的石灰石,懷帕拉谷很適合種植黑比諾。隨著葡萄園的開發,各個不同的微氣候環境也使得更多獨特的黑比諾和霞多麗佳釀不斷湧現。
釀酒師Dom曾自信地稱:「這裡涼爽的氣候,以及分布著石灰巖土壤的山坡,讓我們可以釀造出媲美勃艮第美酒的葡萄酒。」
酒莊的葡萄藤生長在奧米希山(Omihi)的北坡上,不僅氣候涼爽,還能享受充足的陽光。在這裡,山坡上的石灰巖土壤混合著地殼活動堆積在一起的化石、貝殼和鵝卵石,非常適合黑比諾生長;而山坡底部由黏土、礫石混合而成的土壤則適合種植瓊瑤漿(Gewurtztraminer)、灰比諾(Pinot Gris)和長相思(Sauvignon Blanc);坡頂和坡底間種植著霞多麗(Chardonnay)和雷司令(Riesling)。
在挑選葡萄園的過程中,酒莊因地制宜,不斷實驗,力求給予每一種葡萄品種最適宜的風土條件。
談及灰石酒莊的風格與成功,不得不提的灰石酒莊總經理Nick Gill與釀酒師Dom Maxwell,他們是這家酒莊頂級的「軟體配置」。
灰石酒莊團隊
Nick Gill在進入灰石酒莊之前,曾是澳大利亞最著名的酒莊奔富酒莊(Penfolds Winery)的葡萄園管理者。
而Dom Maxwell則曾在萊茵高(Rheingau)、勃艮第和俄勒岡(Oregon)等知名葡萄酒產區工作過,且於2011年被澳大利亞最大的葡萄酒雜誌《酒國》(Winestate Magazine)授予「紐西蘭年度釀酒師」的稱號。灰石酒莊的成名,這兩位年輕的葡萄酒人功不可沒。
釀酒師Dom
在葡萄園管理上,Nick Gill堅持紐西蘭一貫的有機種植風格,例如,用動物的糞便給葡萄園施肥,而不是使用化肥。
而釀酒過程中,Dom更是注重質量、大膽創新:堅持手工採收、手工篩選;為了完美地體現風土特徵,他們用腳踩碎葡萄並在敞口的頂級容器中發酵,甚至將葡萄酒的發酵桶搬到了葡萄園裡——這種露天發酵允許長時間的冷浸皮和野生酵母發酵,發酵在自然溫度下進行的啟動與終止。Dom認為,葡萄園中的野生酵母每一年都不同,在葡萄園中開啟發酵有利於保持葡萄酒最純正的風土特質。
灰石酒莊忠實於風土,處處堅持天然與有機,以自然力量釀造佳釀,其出產的葡萄酒自然也不負眾望。灰石酒莊的每一瓶葡萄酒都是風土的明信片——良好的集中度、由土壤帶來的礦物質氣息以及純淨的品種風味,都體現了灰石酒莊葡萄酒的優秀品質。
在國際大賽上,灰石酒莊的黑比諾葡萄酒曾被評委誇讚「擁有一款偉大的黑比諾葡萄酒應有的美妙質地和果味特徵。」
除了2012年份,酒莊2014年份和2016年份的黑比諾葡萄酒也獲得了許多褒獎,於2017年被紐西蘭航空公司評選為「頂級紐西蘭佳釀」,要知道,這個名單上一共只有60款葡萄酒。
當然,灰石酒莊出產的好酒可不止黑比諾。酒莊出產的長相思、雷司令和灰比諾等葡萄酒,清新雅致,沁人心脾。例如,其最新發布的2016年長相思葡萄酒(2016 Greystone Sauvignon Blanc)和桑多拉灰比諾葡萄酒(2016 Greystone Sand Dollar Pinot Gris)就獲得了紐西蘭葡萄酒大師鮑勃·卡貝爾(Bob Campbell MW)的五星評價。
Bob評價:灰石酒莊的長相思葡萄酒香氣豐富,質地絲滑,有著讓人印象深刻的重量感和豐富的口感。而灰比諾葡萄酒中,桶中發酵陳年帶來的美妙質地和微妙風味使得葡萄酒層次複雜,頗有意蘊。
釀酒師Dom透露其實他還種植了西拉葡萄,並釀造了西拉葡萄酒,但是由於產量太少,大部分只在紐西蘭本土銷售。
從灰石酒莊的玻璃建築欣賞純淨美麗的星空
看了這麼多,你是否對這座紐西蘭名莊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呢?如果有機會,不妨親自去灰石酒莊探索一番。
偷偷告訴你,灰石酒莊的風景也不輸他們家的美酒,前段時間還上過澳大利亞著名的旅遊節目《度假天堂》(Getaway)呢。
11月26日,恰逢灰石酒莊釀酒師Dom Maxwell來京,Dom 在北京悅酒窖中親自為現場嘉賓介紹每款佳釀的釀造細節及其風格表達。
6款灰石酒莊葡萄酒搭配北京悅酒窖施寶文大廚精心製作的5道經典美食,令人更加愉悅地品味灰石酒莊佳釀中的自然力量與清雅質感。
搭配布拉塔尼奶酪
採收的灰比諾葡萄中有部分受貴腐黴感染,壓榨之後部分酒汁在舊橡木桶中自然發酵。大部分酒汁在不鏽鋼桶中用有機酵母發酵,帶酒泥陳釀2個月之後和橡木桶中發酵的酒汁混釀,然後繼續陳釀至裝瓶。清新的口感,慢慢的釋放出百花柑橘的清爽香氣,不經意間打開了味蕾,酸度非常適中。
搭配來自義大利南部的布拉塔奶酪,奶酪是由奶油和馬蘇裡拉混合製成,清爽嫩滑乳香濃鬱,搭配青蘋果和番茄醬汁,酒中的酸度不會特別高,能很好的展現奶酪的特質,更好的平衡奶酪的口感。
搭配扇貝慕斯
葡萄串在緩慢的壓榨過程中,讓其在桶中靜置,然後導入法國橡木桶中進行自然發酵。90% 的酒液是天然發酵,在進行混汁前連同酒泥在木桶裡存放4 個月。剩餘的10%是在罐中混合有機酵母發酵。
混合這兩種比例分配的酒汁使酒體擁有完美的水果風味,同時具有由自然發酵帶來的豐滿口感。豐富的百香果、檸檬、蜂蜜、青蘋果口感,比前一款灰比諾葡萄酒的酸度明顯增高,口感也更為複雜。
搭配扇貝慕斯。慕斯中加入一些生山藥泥蒸熟,山藥用搓板搓碎使慕斯裡面多了更多的層次感,柔嫩中鮮香十足。
搭配比目魚
這款霞多麗的葡萄種植在鈣質粘土的葡萄園裡,葡萄藤是勃艮第霞多麗的克隆品系。這款酒結合了葡萄園風土帶來的清爽的柑橘風味,和橡木桶發酵帶來的濃鬱的烘烤風味。
這款酒來自酒莊地勢最高的,富含石灰石土壤的葡萄園的霞多麗以託馬斯女兒的名字命名,稱為 Erin's Chardonnay。
在口感上,既有厚實的濃鬱度,也不乏清新、爽脆和微鹹的風格。
搭配比目魚相得益彰。比目魚用柑橘類的皮糖海鹽醃漬,中間夾一片帕爾瑪火腿,60度以內慢慢煮熟,鮮魚配醃肉世界各地都有類似吃法 1+1大於2的搭配,魚骨和發酵甜椒煮成的濃濃湯汁,酒的厚重感搭配這道濃汁的魚非常完美,讓人很有滿足感。
搭配和牛西冷配黑松露
手工採摘,隨後在100%把梗去除之前進行人工挑揀。在小發酵罐自然升溫加熱之前,大部分漿果保存下來進行5 天的冷浸漬, 32 攝氏度的熱發酵完全由人手工執行,直到釀酒團隊認為單寧酸達到完美的融合。
青澀的酒汁混合著果皮30天後至法國橡木桶中(30%新桶)。酒在桶中慢慢熟化,在夏季裡不經人工幹擾,經過自然的蘋果酸-乳酸發酵。橡木紅色漿果紅櫻桃草莓果醬氣息,酸度漂亮酒體飽滿是一款具有陳年能力,口感豐富有層次的酒。
搭配澳洲南部的M5級和牛西冷,牛肉煎烤的氣息完全與酒中的烘烤類香氣融合,細膩的單寧更帶來口感上的緊緻,搭配幾種蔬菜,酒的飽滿厚實感和線性的酸度正好化解和牛的油脂感。
搭配和牛西冷配黑松露
葡萄園的地勢是最陡峭的一塊區域,暴露在溫暖的西北風。在堅硬的石灰石地基中,葡萄更為小和緊實。純手工的採摘,用腳踩碎葡萄並在敞口的頂級容器中發酵,再搬回到葡萄園中。
釀酒師認為露天發酵可以更好的獲取葡萄園的精髓,這種露天發酵法允許長時間的冷浸皮和野生酵母發酵。裝瓶前在橡木桶中發酵15個月。沒有經過過濾和冷穩定。
酒體較前一款更為飽滿厚重,濃鬱的漿果氣息,讓人不禁驚訝,這是來自如此寒涼產區的一款黑比諾,不愧是獲得Decanter 年度最佳紐西蘭黑比諾大獎的酒。
這款酒與和牛搭配也堪稱完美!
搭配提拉米蘇
紐西蘭北坎特伯雷區的灰石莊園雷司令可以清楚地嘗到雷司令三層香氣的演化。
懷帕拉谷晨霧中的葡萄
由於受貴腐黴感染,所以有典型的蜂蜜、杏脯、桃子的香氣,灰石酒莊所在的懷帕拉山谷晨霧對於貴腐黴的存在有很好的影響。
這款雷司令重點還是在於它濃鬱、迷人,複雜而富有層次的香氣。它獲得紐西蘭航空葡萄酒大賽冠軍雷司令!同時具有陳放10年以上的能力,這是一款頂級的白葡萄酒!
搭配提拉米蘇,酸度剛好中和甜品的糖分,不會覺得甜品過於甜膩。
灰石酒莊晚宴在輕鬆愜意的氣氛中結束。在北京霧霾濃重的晚上,在悅酒窖中,喝到一杯來自紐西蘭的純淨佳釀,仿佛一下子感受到了青草、果實的香氣和石灰石土地的礦物氣息,感覺特別幸福!
· END ·
了解更多,請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