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館舉辦的每一次特展都讓人驚豔!去年首次亮相中國的「醍醐寺藏佛教文物展」就讓觀展的隊伍排到了九曲十八彎。今年,上博再次不負眾望,從大英博物館800萬件館藏中精選了100件最具代表性的藏品,用實物來書寫人類歷史!今年6月29日正式開展!
這次特展,還隱藏了第101件展品,這是舉辦地為這部世界史增添的一件代表當今世界和現代生活的物品。在中國,上海,會選用哪一件物品作為第101件展品呢?上博請你腦洞大開,亮出你的答案!
如果從200萬年的人類歷史中,選用一件物品來見證每一個時代,會是什麼?如果你是一位考古學家,會選用什麼物品來代表當今生活的社會?
來自大英博物館的「100件藏品中的世界史」展覽,共分9個部分,分別為:
序章
——出於生存、生活和精神需求,人類創造了物品。物品在述說著過去、現在和未來。
展覽的第一件展品:名為佘盆梅海特(Shepenmehyt)的女性木乃伊內棺
我們創造的世界
——最近的200年是一個充滿全球衝突、社會變革以及科技發展的時代
展品的時間跨度從距今200萬年前直至當今當日。這些物品傳遞著大量信息,成為當今人類解讀當時人們生活的鑰匙和密碼。確定來上博展出的著名文物包括:木乃伊伊霍尼傑提棺槨、日本葛飾北齋浮世繪《神奈川巨浪裡》、中國元青花盤等。
在每個展覽場地,舉辦方都要為這部世界史增添一件代表當今時日的物品,向子孫後代述說我們這個時代的故事。選擇這件/組物品的中心原則是:能否代表當下的世界?往期,各個參展地的「第101件展品」實例:
(2014年,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達比Manarat al Saadiyat美術館)
由阿聯大學的一群大學生在2013年完成。它帶有一個方向盤操縱杆、一個加速操縱杆以及一個剎車制動杆,駕駛者只需要用兩隻腳就可以控制整輛車。除了幫助身有殘疾或缺陷的駕駛者,還能夠解放駕駛者的雙手。
這項傑出的發明向世人展示出:如何用物件來改善生活,也告訴人們通過開創性的概念和想法,如何不斷為疑難問題尋求解決的方法。
(2015年,日本,東京都美術館)
2011年「3·11」地震過後,人們迫切需要的是為失去家園的個人以及家庭建立避難所。由此,日本著名建築師、2014年普利茲克建築獎獲得者坂茂便製造出了這些由「硬紙管」構成的空間。這些紙管的材質具有非常好的防水和防火性。
(2015年,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
即使是現今科技發達的年代,面對天災,人們還是束手無策。九州國立博物館選擇「紙鶴」作為第101件展品,理由是人們依然需要祈禱更好的明天。
(2015年,日本,神戶市立博物館)
熔融石英玻璃耐高溫,且防水。在常溫下,它有長達3億年的保存時限。作為一種新的記錄資料的媒介,每平方英寸可以儲存1.5GB容量的數據,可以為後代保存珍貴的歷史數據和資料,包括文化遺產、政府文件的文字以及圖片數據資料。
(2016年,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國家博物館)
1992年,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研究無線區域網路(WLAN)的試驗臺,它其實就是現代Wi-Fi的前身。如今,全球包括計算機、電視和智慧型手機在內的超過50萬設備使用著Wi-Fi。
只要你的腦洞夠大,創意夠新,這件物品又能完全代表當今世界發展和當下的社會生活。那就關注「上海博物館」公眾號,大膽留言,說出你心中的第101件展品吧!如果方案選中的話,還有一份驚喜禮品哦!禮品是什麼已經不重要了,被選中那就是最大的榮耀啦!叮噹也很好奇,第101件展品到底會是什麼呢?
這次展覽起源於大英博物館與BBC英國國家廣播公司合制的系列廣播節目《大英博物館100件藏品中的全球史》。個人覺得,8歲以上的孩子可以感受到展覽的巨大魅力。太小的去看,也就是感受一下,薰陶一下。
如果想看的入味,基本的知識點還是需要事先沉澱的。沒有專業的知識儲備,連家長都不一定能把這些展品的來龍去脈說的清楚。叮噹從網上搜到了一些「大英博物館」相關的資料,正好可以大人小孩一起看,也是一次不錯的學習好機會。
如果還可以通過展品之外的故事進行衍生,從而激發孩子對人類歷史的發展產生好奇。能做到這點,已經很了不起了。
適合年齡:6歲以上
語言:中文
從「優酷」上搜了一下,找到NHK和BBC合作的紀錄片《大英博物館》,一共有6集,分別是《人類文明的開始》、《法老王的榮耀》、《壯麗的帕德農神殿》、《佛教藝術的起源》、《沙漠中的寶藏》和《神秘的太陽帝國》。可以先從這6集開始,對人類歷史的發展窺見一斑,至少讓孩子在看展覽之前,能知道「世界是什麼樣」
適合年齡:10歲以上
語言:中文
這本被《紐約時報》盛讚其為「空前絕後的貢獻」的書,通過大英博物館從800萬件館藏中精選了100件最具代表性的藏品來講述歷史,讓人大開眼界。
展品不僅包括讀者們熟悉的埃及木乃伊、瑪雅玉米神像、莫爾德黃金披肩、拉吉浮雕、阿拉伯銅手、婆羅浮屠佛陀頭像、中國的青花瓷、石器時代的工具、俄羅斯革命瓷盤等,更有讀者意想不到的是,來自中國的太陽能燈具與充電器最終戰勝了iPad和肉毒桿菌針等候選,最終成為第100件藏品。
除此以外,上海博物館今年還將舉辦另外7個特展,各個都值得期待!
鴻古餘音:早期中國文明展
值得一看:鎮館之寶「金縷玉衣」
展覽日期:2017年1月23日—3月26日
上海博物館開年大展,聯袂徐州博物館,共同呈現224件(組)史前至兩漢時期的文物,藉助「文物組合」所構成的「故事鏈」,解讀中華文明的內在動因。
展覽將聚焦史前至兩漢的古典階段,展出文物包括,甲骨、青銅、玉石器、陶瓷、漆木器和建築模型等,最著名的當屬徐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金縷玉衣」。
千年古港:上海青龍鎮遺址考古展
展覽日期:2017年3月10日—5月底(暫定)
值得一看:北宋尊釋迦牟尼涅槃像
青龍鎮的考古發現證明了,它作為唐宋時期海上貿易港口的重要地位。上海作為國際貿易城市,尋找到了歷史脈絡和文化根基。考古發掘發現了唐宋時期大量的遺蹟和遺物,重要遺蹟有佛塔、房址、水井、手工業作坊、瓷器堆積等,出土遺物中貿易瓷器佔有較大比重,從而顯示出青龍鎮在海上貿易中的突出地位。
茜茜公主與匈牙利:17-19世紀匈牙利貴族生活(暫定名)
展覽日期:2017年6月1日至9月3日
值得一看:最真實的公主與王子的貴族生活
匈牙利國家博物館收藏的155件藏品,共分布在5個展區,分別為「哈布斯堡王朝與匈牙利簡史」、「匈牙利貴族服裝」、「匈牙利貴族日用品」、「匈牙利貴族武器」、「匈牙利社會宗教」,見微知著地展現了匈牙利在這一段時期內的歷史和藝術風貌。
遺我雙鯉魚:明代吳門書畫家手札展(暫定名)
展覽日期:2017年8月開幕
展覽簡介:上海博物館藏有大量明人信札,尤其是明代吳門地區書畫家的信札。以史料價值而論,其內容上至朝政民生,下至家事兒女,或文章酬唱,或藝苑交遊,幾乎無所不包,是對那個時代的文人生活與藝壇風尚最直接的反映。
山西古代壁畫展(暫定名)
展覽日期:2017年11月底開幕(展期暫定3個月)
展覽簡介:山西是中國古代壁畫資源大省,特別是在北朝墓葬壁畫、唐代寺觀壁畫、宋遼金元乃至明清墓葬壁畫等方面有眾多遺存。山西壁畫是我國古代壁畫的傑出代表,依據壁畫的具體載體,分為墓葬壁畫和寺觀壁畫兩類。壁畫內容極為豐富,涉及古代社會宗教信仰、生產生活、服飾器皿、社會風俗等各個方面。本次展覽選取山西博物院所藏60件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墓葬壁畫。
俄羅斯「巡迴畫派」展(暫定名)
展覽日期:2017年12月中旬—2018年3月(暫定)
展覽簡介:19世紀下半葉是俄羅斯藝術史上的黃金時期,而「巡迴畫派」則是當時俄羅斯最大、也是最重要的藝術創作團體。該社團集結了19世紀下半葉最具才華,最活躍,最具民主思潮的藝術家,成為一個有別於官方學院派團體的自由創作社團。本次來展的油畫作品主題豐富,涵蓋了肖像、風景、生活和歷史等各類題材。
貴霜王朝的信仰和藝術(暫定名)
展覽日期:2017年12月開幕(暫定)
展覽簡介:貴霜王朝是公元一至四世紀的中亞古國。鼎盛時期版圖包括了中亞和南亞的大部分地區,是東漢時期中原與安息、羅馬之間經濟往來的中間站,在亞歐大陸東西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展覽將展出貴霜古國錢幣和其他具有貴霜王朝文物,以揭示貴霜王朝特點鮮明、綜合了東西方多種元素的藝術風格。
離大英博物館「100件藏品中的世界史」展覽還有幾個月的時間,正好可以補一下藏品的相關知識。紀錄片、書都可以看起來了。如果能和孩子一起把這3本厚厚的書看完就是一次非常了不起的進步了。不是說,只有「讀書寫字做題」才叫學習哦!
本文的圖片和部分文字來自「上海博物館」微信公眾號
如果你有更多好玩有趣的遊玩攻略、育兒心得、校園生活真實分享、看劇觀展後的精彩觀後感,歡迎投稿給【叮噹派】,普惠給更多的爸爸媽媽們!大家一起玩、一起學!
投稿郵箱:dingdangpai@dingdangpai.com,稿件一經錄用,就會有驚喜禮物哦!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挑選你喜歡的活動,更多有趣、有料的教育乾貨、親子活動、精彩演出、有趣好物、教育專家小團定製「導覽藝術展」,等你陪孩子來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