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古稱長安,是中華民族和東方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也是傳播革命文化的重要之地。如果您想體驗紅色旅遊,西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下面,將為大家介紹幾個西安市內知名的紅色旅遊景點,而且全部是免費的哦。
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
國民革命軍第八路駐陝辦事處是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在國民黨管轄區西安設立的公開辦事機構,是第二次國共合作的產物。「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中國共產黨在西安市七賢莊設立了紅軍聯絡處,1937年9月改為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自1936—1946年間,中共中央曾在這裡先後設立了秘密交通站、紅軍聯絡處和國民革命軍第八路駐陝辦事處。主要工作是開展統一戰線工作,輸送進步青年去延安,為陝甘寧邊區和前方轉送戰爭物資。它是全國所有的八路軍、新四軍辦事處中成立最早、堅持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辦事機構。
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建於1959年,共有5道院,內有接待室、救亡室、會客室、住房、庫房、廚房、電臺室、譯電室、機要室和周恩來、朱德等重要領導人的辦公室等舊址。館內收藏有文物460多件、資料525件、回憶錄623篇及照片3000張。這裡記錄了八路軍西安辦事處1936年到1946年間作為「紅色橋梁」的歷史。
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坐落在當年八路軍駐陝辦事處從事革命活動的七賢莊。七賢莊位於西安北新街東段,始建於1934年冬,由陝西銀行資本家投資興建,用作房產生意,1936年春竣工,佔地面積13600平方米。由十座外觀相同、布局略異、磚木結構的「工」字型庭院組成,建築群為一組仿古式四合院,布局精巧,結構嚴謹、具有中國北方高等級民居的建築風格。西安知名人士成柏仁先生借晉書「竹林七賢」的美傳,題書七賢莊,鑲嵌於莊首門樓。
西安事變紀念館是「西安事變」重要舊址張學良將軍公館、楊虎城止園別墅為基礎而建立的遺址性博物館,現設在張學良公館,1986年12月在紀念西安事變五十周年之際正式對外開放。西安事變紀念館建館以來,累計接待觀眾150萬人次。1997年6月被中宣部命名為首批「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4年12月被國家確定為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原張學良公館建於1932年,為東西排列三座三層磚木結構西式樓房,四周築砌青磚圍牆,大門開在北牆正中。東樓是機關樓,中樓是客廳、會議室,西樓是張學良居室。1936年12月12日,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逮捕了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蔣介石,爆發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事變發生後,中國共產黨主張和平解決,以粉碎日本帝國主義和國民黨親日派的陰謀,促成國共合作,團結抗日。12月17日,周恩來受中共中央委託,率領中共代表團赴西安同張、楊協商,與蔣介石談判,迫使他接受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成為時局轉換的樞紐,實現了由內戰到抗戰的轉變,促進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和發展。
西安革命公園
西安革命公園位於西五路北側,佔地150畝,創建於1927年2月,為紀念北伐戰爭前夕,陝西國民軍堅守西安而死難的軍民而建。當時在公園內負土築冢,建有烈士祠和革命亭,供市民憑弔紀念。革命亭前噴水池內太湖石相傳系唐代宮廷遺物。
1926年,北伐戰爭前,匪首劉鎮華在張作霖等的支持下。糾集一支號稱「十萬人」的部隊,企圖攻佔西安,為北洋軍閥擴大地盤。劉鎮華圍城8月之久,放火燒掉城外10萬畝麥田,強徵民夫在城周圍挖掘了一條3公裡的斷絕溝,企囹迫使全城軍民投降。國民軍將領楊虎城、李虎臣帶領全城軍民堅守西安。時稱「二虎守長安」。在守城期間,死難者5萬人左右,佔當時西安城內人口的四分之一。
1927年2月,為紀念西安的死難軍民,馮玉祥率眾公祭,建「革命公園」,負上築冢,建立烈士祠和革命亭,供市民憑弔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