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早已習慣了城市的喧囂,對於古村落的文化自然是陌生的,如果有時間到古村落看看,放鬆浮躁的心,享受自然的美,以及淡淡的古樸。這是江西宜春的一個古村,有明清時期的房屋141幢,古街總長7375米。
天寶古村位於江西省宜豐縣境北23公裡的地方,是宜豐縣的治所,距今已有1800年的歷史。古村位於船型風水寶地,北高南低,北有群山阻隔,南有「護城河」耶溪河支流環繞。雖然是古老的村莊,但作為縣治所在地,有6座城門,1490多米的古城牆遺址,9座古橋點綴在護城河上。
千百年的歷史還給古村落留下了燦爛的歷史文化,以「三街六市、六門十三第、內外八景、四十八巷、四十八井、四面竹牆、四季馬蹄香」略大的會城,聞名於世的江南,有「小南京」之稱。現有古建築群141座,保存完好率達90%以上。四壁天井式建築在配合上,木雕、石刻體現出獨特的優雅高貴。
民房精雕細刻,深具傳統建築風格,氣度恢弘,質樸端莊,所見皆是數百年的老物件。古廟、古牌坊、古塔、古井、古門樓等,可以重點看昭公祠、劉氏宗祠、天定翁祠、兄弟義士、西門樓、元寶井等,每一處都值得一賞。
古石板路縱橫交錯7公裡,古巷43條,古井36眼。石徑幽長,橫跨古城,鋪以青石為主。那些長則數米短則數十公分的大石,是古鎮最堅實的記憶,歷經百年衝刷,凹凸不平,訴說著歲月的坎坷;歲月銘刻在車轍中,向無盡的遠方延伸,延伸……
古井散落每一條巷道中,洗衣池也因年代久遠而逐漸破舊。《元寶井》,建於明代洪武年間,是古鎮裡最著名的古井,至今仍可使用,井水清涼可口。假如是在不太溼冷的雨中或陰天,走在這石板路上,感覺真好。有些惆悵,但是並不會帶來不好的心情。穿越一條狹窄、逼仄的小巷,置身於一幢有著時代和歷史意義的古建築之中,你會被它鐫刻的時光帶到一個從未涉足的空間,仿佛曆史就在身邊上演。
從古代就有人才的江西,天寶村自然也不例外,有151名舉人,22名進士,其中有劉伯溫、劉師舜等人。可以稱得上是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古老村落。劉伯溫還專門在古村落中建立了劉氏宗祠,至今仍是天寶村最大的一家。村道上行走,不時還會有皇室賜予的門匾懸掛在門梁上,以顯露家族先人的功名。
這麼一個歷史悠久的村莊,比那些新建的村莊更具古樸韻味,但是,由於沒有合理的規劃,加上村民保護古建意識淡薄,導致整個村莊略顯破舊,許多古建都處於危險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倒塌。如能合理開發古村落,一定能成為宜春旅遊業的明星。那你去過天寶古村了嗎?關於這座古村落的現狀有什麼說的嗎?請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