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古代貴族沒有《冰與火之歌》裡的那種家徽?

2020-12-14 騰訊網

為什麼中國古代的貴族氏族沒有設立家徽的傳統?

這個問題,說實話三解在看到之前,還真沒怎麼考慮過,細咂摸味道還真挺有意思,因為日本人有家紋,比如織田信長的木瓜紋、德川家康的三葉葵、真田幸村的六文錢、武田信玄的武田菱,在遊戲裡看得多了,反倒不太當回事。

無獨有偶,完全不存在傳承關係的歐洲貴族家庭,也有家徽,獅子、雙頭鷹、盾牌,還在聯姻中各種排列組合,至於《冰與火之歌》裡那套體系,追劇的小夥伴們更是熟悉得不得了。

他們為什麼會有這種巧合,我們卻沒有呢?實在值得分析一二。

好吧,還是直接進入今天的答題環節:

為什麼中國古代貴族沒有《冰與火之歌》裡的那種家徽?

《冰與火之歌》九大家族紋章

日本的家紋

歐洲貴族的紋章

中國古代太長了,這個問題要分階段來說。

在上古時代,商朝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神話,商朝分屬東夷,鳥,可能就是它的圖騰。

以疑古著稱的顧頡剛先生,曾依據《大戴禮記·五帝德》、《史記·五帝本紀》、《漢書·地理志》、《說苑·修文》、《後漢書·杜尚傳》等文獻資料,駁斥了唐朝人將《尚書·禹貢》「冀州……鳥夷皮服;揚州……鳥夷卉服」中的「鳥夷」改為「島夷」的錯誤,明確提出上古的文化族群實應分別為黃帝、炎帝和鳥夷共三個譜系。

經顧先生研究,鳥夷民族族大人多,佔有中國沿海一帶,以淮水流域為其大本營,實跨《禹貢》之揚、豫、徐、青諸州,延及於冀者則為夫餘。

殷人、秦人、徐人的祖先各有一套卵生的傳說,他們都分屬於鳥夷這個大部族。

歷史上的郯、任、宿、須句、顓頊等國都是風姓,風即鳳,都是以鳳鳥為圖騰的部族,凡商、奄、淮夷、徐戎、群舒、秦、趙、梁、郯、任、宿、須句、顓頊、鳴條,全都出於該鳥夷部族的擴展和分化。而太皞、少皞、皋陶、益、嚳、契、摯,皆均為鳥夷的宗神。甚至疑及並有卵生傳說的朝鮮、高麗、夫餘,是即《禹貢》的冀州鳥夷之所遷變。

當然,這是族屬的圖騰,就像突厥、鐵勒的部族聯盟,突厥即以狼為標記圖騰,鐵勒則以牛為標記圖騰,這是作為部族,或者說部落核心家族的標記(稱為圖騰可能並不確切),另外就是古羅馬人的狼標誌。

之所以會有這些,往往起自文字時代之前的傳統,因為沒有文字,才需要「物化」的表意,比如古羅馬王政時代的後期,開始有了金屬鑄幣,上面的圖案就是某種動物,藉以表示貨幣價值,比如牛羊之類。

西方的貴族血統,理論上溯的頂點是查理曼大帝時代,而其血緣的傳遞則是在羅馬帝國末期日耳曼蠻族湧入西歐開始的,日耳曼人早期是沒有部族貴族的,他們有非常深刻的平等意識,且沒有奴隸,但是有選舉出的軍事統帥,這些部族的軍事統帥,逐步形成了早期的王族、貴族。

而這些王族、貴族與基督教結合之後,經過基督教的教義加持,才具有了血統的神聖性。而必須指出的是,西歐的貴族們,很大一部分是文盲……這和中國周朝之後的分封血統貴族完全不同。

周的貴族既是軍事領袖,也是文化傳承者,並沒有西歐和早期文明那樣獨立的、強大的祭司、教士階層。所以他們的血統關係,並不需要用「文字時代」前的物化表現。在周天子有宗廟,諸侯也有宗廟,貴族有家廟,然後有文字記錄的譜系。

歐洲的貴族家徽,其實可以看得出來,是對於家族歷史傳承和聯姻關係的記錄,這些是要配合譜牒學家的研究,之所以會有這玩意兒,在於中世紀歐洲的繼承權法律比較複雜,絕嗣的封建主,存在漫長的順位血緣繼承人,所以社會很有需要。

周的分封貴族,到春秋末期、戰國前期,已經把摔倒在地,到了秦漢之交,這些貴族在新的軍功授爵國家體系的壓迫下,已經不再具有貴族地位,最終消亡。

之後的貴族時代,是南北朝到隋唐,區分士族和寒庶的手段是「士族志」、「姓氏錄」,乃至於官方的戶籍,當時的戶籍登記和今天不一樣,要寫明高祖父到本人在歷代當過什麼官,以及和誰家通過婚的情況。

其中,妻子身份分三種:嫡妻、繼室、妾;子女的身份分兩種:嫡子、庶子。

還要標註是否有犯法的情況,是否有士庶雜婚的情況,如果有則要免除士族身份和待遇。

這種嚴格的官方文書制度,就封建時代的歐洲和日本的小樣,根本造不出來,所以只能靠各個貴族家族自行保存相關譜系、文件,等到有糾紛的時候,請出專門的譜系學家進行考證鑑定。

日本的家紋的情況也與歐洲類似,這是由天皇—貴族(公卿)構成的世襲貴族制體系,種類繁多的武士家門,其實是在這個體系之中存在的一個腫瘤,或者說異變體。

這套家門等級標誌體系,最直接的使用就是戰場上,貴族引領農兵作戰的方式,需要對於敵我進行鮮明、易懂的標識,簡言之,就是歐洲和日本的貴族社會因為其文明發育的問題,保留了更多文字時代前的傳統,並進行了制度化的重新解釋和完善,所以有這個東西。

而中國則早早進入了文明時代,戰爭方式也早已職業化、專業化,因此,可以採取更多的文明時代的方式來確認血統和譜牒,直到貴族時代結束。

- E N D -

相關焦點

  • 冰與火之歌,為什麼是經典,此物告訴你
    《冰與火之歌》主要描述了在一片虛構的中世紀世界裡所發生的一系列宮廷鬥爭、疆場廝殺、遊歷冒險和魔法抗衡的故事。在內容及風格上,《冰與火之歌》是現實生活的一面鏡子,人性真實的寫照。寫作手法上馬丁運用了POV(Point-of-View,即"視點人物寫作手法"),以輪流交換人物第三人稱視點的敘事方式進行描寫,從而推動故事的進展。
  • 古代的歐洲貴族都有家徽,而中國的貴族卻沒有,這是什麼原因?
    為什麼日本和歐洲普遍都有家徽為什麼中國沒有,說沒有貴族孔子能不算,其實真正的原因他們太落後了,歐洲那幫貴族除了傳教士認識字其他基本白搭,再說基督教的名字都在聖經取,總不能打仗都舉個皮特,日本同樣只有僧侶是文化人,用大大明的家徽永樂通寶,你能說多有文化。為什麼在春秋戰國時期沒有發展出類似於紋章一類的標誌呢?
  • 《冰與火之歌》家族紋章設計欣賞
  • 靈感 冰與火之歌七大王國.人物.徽章.家族一覽
    《冰與火之歌》距離上一季開播已經整整過了一年了,如果說現在劇中的主角你還還傻傻分不清楚的話,趁著這個機會,帶大家好好梳理一遍《冰與火之歌》裡邊錯綜複雜的七大王國及主要家族人物的關係
  • 為什麼黑魂、冰與火之歌、最終幻想都有洋蔥騎士?
    洋蔥作為西方家庭餐桌上最常見且最廉價的食物,一直被賦予低賤甚至無用的含義,然而在《黑暗之魂》、《冰與火之歌》等作品裡,卻將如此平凡的「洋蔥」與高貴強大的「騎士」聯繫起來,為我們帶來了令人動容的角色與他們的故事。  為何這些作品中都使用「洋蔥騎士」這個稱號?這其實是不同時代不同國籍創作者對於「星星之火」的共同理解。
  • 《冰與火之歌》前傳:龍族覆滅的秘密在此揭開!
    圖片來源網絡當你展開《冰與火之歌官方地圖集》時,你可以試著把維斯特洛大陸的地圖旋轉180°,然後你會得到一個近似英國的輪廓。如果你仔細閱讀喬治·R.R·馬丁的《冰與火之歌》,你甚至能夠在小說建構的那個奇幻世界裡找到一些現實中英國歷史的影子。而當你翻開《血與火》的時候,你幾乎是在閱讀一部像來自平行世界的《金雀花王朝》那樣的歐洲封建史。
  • 為什麼國內為什麼沒有冰與火之歌這樣的奇幻小說
    奇幻小說是國際上最流行的幻想小說類型之一,在國內和國外都有大量擁躉,奇幻小說中的佼佼者,絕對是冰與火之歌無疑。國內也有很多作者喜歡寫奇幻類型,早起網絡小說剛興起的時候,奇幻小說更是最火的一種類型,但是為什麼最近幾年低沉了很多?
  • Adidas聯名權力的遊戲,新季運動鞋的冰與火之歌奏響
    這愛迪達與《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的跨界聯名球鞋,可是從2018年就開始講,到現在終於有上市的消息了!從2011年就開播的《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到現在早就吸引了不少死忠粉絲~而這次阿迪達斯選擇搭配著最後一季開播的時間點開賣,真的是太犯規了啦~這感覺就會造成很大一波的搶購風潮!
  • 珍藏丨冰與火之歌人物.徽章.家族一覽
    冰與火之歌丨人物
  • 他把《冰與火之歌》介紹給中國讀者
    權力的遊戲》第七季完結,電視劇的熱播也讓其原著《冰與火之歌》走進中國讀者的視野。《冰與火之歌》以浩瀚遼闊的視野、生動活潑的語言著稱,而把這本小說翻譯成中文的卻並不是專業翻譯,而是非英語專業出身的「80後」屈暢。而翻譯這本小說時,屈暢還在四川大學行政管理專業讀本科。由於翻譯《冰與火之歌》,屈暢成立了自己的圖書工作室,致力於把國外的奇幻小說帶給中國讀者。
  • 《冰與火之歌》系列:冰與火的曠世絕戀——瓊恩親生父母的故事
    原著小說《冰與火之歌》裡最大的謎團——瓊恩·雪諾的身世,在劇集裡已經被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了,雖然在已經出版的五卷小說裡,始終沒有明確說出來,但是書中所有的線索都已經指向相同的答案——瓊恩·雪諾是坦格利安王朝的繼承人、王太子雷加·坦格利安和史塔克家族的萊安娜·史塔克的兒子。
  • 《冰與火之歌》發生地-維斯特洛大陸
    關於《冰與火之歌》《冰與火之歌》目前出了五部書,分別是——《權力的遊戲》《列王的紛爭》《冰雨的風暴》《群鴉的盛宴個人而言,我覺得《冰與火之歌》的書比《魔戒》系列好看,當然這可能是翻譯的原因,《魔戒》三部曲晦澀平實,要不是憑著對它的愛和毅力,我也讀不完。相比之下,馬丁大叔是專業編劇,所以《冰與火之歌》畫面感很強,一拿起來就放不下,我幾乎是不眠不休看完了前五部共計十五本書的。
  • 冰與火之歌:無與倫比的奇幻盛宴
    《冰與火之歌》是一場無與倫比的奇幻盛宴,即使你沒有讀過,也一定聽說過它的大名!1996年,《冰與火之歌》第一卷《權力的遊戲》剛一問世,便以別具一格的結構,浩瀚遼闊的視野,錯落有致的情節和生動活潑的語言,迅速徵服了歐美文壇,在奇幻界引發巨大反響。在非官方的不記名奇幻作品投票中,《冰與火之歌》更是與《魔戒》平起平坐!
  • 《冰與火之歌》系列解讀22:小指頭的連環階梯
    《冰與火之歌》系列解讀19:先民拳峰之戰,巨人殺手山姆亮相《冰與火之歌》系列解讀17:熊老的主動出擊,雪諾叛變了?當然,需要說明的是,冰與火之歌原著裡的小指頭呢是沒有這麼愛顯擺的,大家細細想來也會理解啊。小指頭這樣一個從底層往上爬的人,必定是一個城府極深,隱藏的很深,處事極為低調的一個陰險之人。
  • 《冰與火之歌》我們時代的偉大發明
    早期的小說不僅讓喬治·馬丁創作經驗上有所積累,有很多早期作品直接被他又搬進了《冰與火之歌》裡面,當然不是簡單的加工與回收。比如《冰與火之歌》中其主題之一的「季節紛亂」,他在1980年中篇童話小說《冰龍》裡就做了類似的設定;《冰與火之歌》的「七」,是他在1975年的雨果獎提名中篇《七命之人》的內容。
  • 《冰與火之歌》CP成真!瓊恩雪諾迎娶女野人!
    超夯美劇《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在全世界擁有幾百萬影迷,是時下最受歡迎的美國連續劇之一,而劇中的飾演瓊恩雪諾的基特哈靈頓在上周末(英國當地時間6月23日)迎娶了劇中飾演女野人一角的羅斯萊絲莉!!!蘿斯萊絲莉在《冰與火之歌:權力的遊戲》中出演女野人耶哥蕊特而聲名大噪,但是我的媽啊!!她才不是什麼要攻破邊界的女野人,是貨真價實有王室血統的貴族,是個住在城堡裡的公主殿下啊!
  • 當《哈利·波特》《冰與火之歌》變成了中國評書
    繼承傳統之餘,在這批年輕演員的舞臺實踐中,外國文學成為他們拓展書目的重要來源。鄭思傑的《白夜行》,葉蓬的《霍比特人》,郭鶴鳴的《哈利·波特》系列,武啟深的《十字軍騎士》《犬神家族》《冰與火之歌》系列……他們不是以評書形式演說外國文學的開先河者,但如此大規模地把不同類型的外國文學改編為評書作品,在評書藝術發展史上絕對是破天荒的。
  • 解讀冰與火之歌06:盤點一下冰與火之歌裡的神奇生物:森林之子
    冰與火之歌作為一個低魔世界觀的小說,主要描述人與人之間的鬥爭和在不同境遇下的不同選擇。但是作為一個奇幻類作品,作者喬治馬丁還是在其中加上了不少有趣古怪的生物。今天就讓我們懷著獵奇的心態來聊聊冰與火世界中的奇怪生物之一森林之子(Children of the Forest)。森林之子並不是人類,他們甚至出現在人類之前,在遠沒有人類到來的時候,森林之子就和巨人等生物生活在維斯特洛大陸上了。
  • 《冰與火之歌》:用魔幻書寫人性與現實
    2003年,現任重慶出版社責任編輯、《冰與火之歌》中國版權引進人鄒禾懷著對於奇幻類文學的濃厚興趣,從書攤上買回了一大摞臺灣翻譯版的奇幻小說,「真是魚龍混雜,其中一本我看了幾十頁就覺得眼前一亮,這就是《冰與火之歌》。」  鄒禾回憶說:「小說對於場景的描寫和對人物性格命運的刻畫吸引著我。
  • 《冰與火之歌》外傳出爐
    在美國幻想小說大師喬治·R·R·馬丁的史詩奇幻經典著作《冰與火之歌》系列小說在中國熱賣的第三個年頭,重慶出版社繼馬丁系列小說《戰士》《獵人行》後推出了《冰與火之歌》外傳《七王國的騎士》,是獻給期盼已久的冰火迷的又一饕餮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