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在政治、文化、飲食習慣等方面有著天差地別的不同,其中表現最直白的便是我們中國人與外國人在飲食習慣上的巨大差異。拿我們中國人來說,一般意義上北方人以麵食為主食,包子、饅頭、麵條等是每天生活不可或缺的,而南方水源充足利於水稻生長,南方以米為主食,每天米是肯定不會缺席的,而菜則作以輔助。提到我們中國的菜也可謂是我們的民族驕傲,叫的上名字的就有八大菜系,魯菜、粵菜、川菜等各顯神通。為何西餐廳點全熟牛排會被嘲笑,聽了老外解釋後:原來是我不懂吃。
而比較起來的西方飲食就單調了許多,我們常見的就是牛排,蔬菜沙拉,義大利麵,還有一些湯品,牛排作為西方國家的主食有著多方面的原因,西歐大陸上的溫帶海洋氣候居多,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而且國外地廣人稀,適合大牧場放牧業的發展,適合牛的生活,同時他們烹飪方式比較單一,牛排也比較好處理,所以牛排成為西方人主食也是有道理的,而且滿滿的肉類也早就了西方人大多高大的身材。
就如同老外來中國不會用筷子,不適應中國飲食一樣,我們中國人去西餐廳吃飯也會鬧出許多笑話,讓外國人取笑。我們中國人對於肉類的食用往往是要它們全熟的狀態,這也是我們千百年來的飲食習慣。但是外國人吃牛排往往是要吃半熟的,他們渴望牛肉裡邊汁水帶給舌尖的美妙的感覺。可我們中國人看到這還帶著血絲的牛排,往往是不敢去動刀,全熟的牛排也往往是中國人去西餐廳的標配,但是這樣的現象往往會被很多外國人吐槽甚至是歧視。針對這種情況,小編也特意找了幾個外國友人談談他們的看法。
外國友人A:在我們國家的普遍認知裡邊,吃肉排是一定要吃半熟的,因為全熟的牛排實在是無法讓人下咽,完全破壞了牛排本身的新鮮感,有悖於自己的飲食習慣。
也有比較偏激的外國人B:當我看到他們把牛排做到全熟,我的感覺就好像有人用噁心的紅漆噴在我心愛的房子上一樣,這實在糟糕透了。那就像是直接去吃老牛皮,想起來就讓我覺得難受。
但是也有一些外國人也喜歡全熟的牛排,C:或許我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外國人,我很喜歡吃全熟的牛排,可能是遺傳的原因吧,我們全家都喜歡吃,我姥姥已經吃了七十多年了,我喜歡牛肉全熟的感覺。
當然,還是有很多人能夠正視這些問題,D:我覺得中國人喜歡吃全熟食物的程度和我喜歡吃半熟牛排的欲望與原因都是相同的,這受很多傳統因素的影響,這也是我們所不能控制的,它值得我們所有人尊重,不能看低一方而去博得自己的優越感。
總而言之,外國人對我們吃全熟牛排的態度實在是很真實了,這就和我們中國人看到外國人來中國吃燒烤,一人一盤魚一樣而感到的詫異,正如其中一位外國人所說的,這都是平等的,我們要正視這些問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