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林業局公示了2019年廣東省森林小鎮的認定名單。公示內容顯示,2019年省林業局擬認定55個建制鎮為廣東省森林小鎮,其中,高州長坡鎮上榜。
高州長坡鎮
長坡鎮位於廣東省高州市東北部,總面積224.38平方千米(2017年),轄33個村委會和2個居委會,總人口90320人(2017年)。全國十大水庫之一的高州水庫坐落在該鎮境內,省道素水線縱貫全境,電信、供水、供電設施完善,是高州市北部地區交通、經濟、文化、科技、商貿中心,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鎮。
該鎮在1996年被省政府批准為「廣東省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2002年被省定為「中心鎮」,2003年被省政府列為13個重點中心鎮的試點之一,是粵西唯一的中心鎮試點鎮,被評為「廣東省宜居示範城鎮」、多次榮獲「高州市經濟綜合實力十強鎮」等稱號。
2016年,高州市十三五規劃提出,將長坡鎮培育為縣域副中心。
長坡鎮轄區內有高州水庫玉湖風景區、冼夫人故裡—冼夫人文化遺址(舊城遺址)、冼夫人軍事遺址(旺沙)等眾多風景點和名勝古蹟。
玉湖國家水利風景區
玉湖國家水利風景區位於歷史文化名城高州市境內,景區主要依託石骨庫區和良德庫區,總庫容為12.8億立方米、水面40多平方公裡的高州水庫,因水色碧綠如玉,被人們稱為玉湖。景區內寬闊的水面具有調節氣溫的作用,在小範圍內形成了冬暖夏涼的小氣候,全年平均氣溫23攝氏度,氣候十分宜人,是天然的「超級氧吧」。景區四面群山環抱、青山綿綿、綠水柔柔、形態各異、景致萬千,可謂一庫一特色,一島一風景,登高遠眺,百島浮洋、美景天成。景區內以亭臺、花草點綴,用神話、人物雕像造景和名人書法、碑刻怡情,既有天然之美,又有人工之巧,自然與文明結合,青山與綠水一色,仿如一幅嶺南山水畫卷。景區由大壩雄姿、日月同輝、龜蛇鎖壩、七星伴月、千島迷宮、小鳥天堂、龍子與仙女等工程景觀、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結合,是現代人養生、休閒、度假、會議的好去處,是茂名市的「後花園」。
長坡舊城冼太廟
位於高州市長坡鎮舊城村,舊城村是南朝梁置的電白郡和隋置的電白縣城址,據考證,是冼夫人及其家族活動的主要基地。廟址接近一段古城牆,廟貌古樸,四周群山簇擁,遠山如黛,草木蔥鬱,風水極佳。
廟始建於隋朝,冼夫人去世不久即由官府立廟祭祀紀念而建置,是全國最早的冼太廟,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冼太廟現存建築是明嘉靖年間重建,清代重修。主體建築共分為三進,面闊18.8米,進深36.35米,分前、中、正三殿,各殿之間有天井相隔,為抬梁與穿鬥式混合結構,是典型的南方古建築。該廟山牆莊嚴大氣,灰塑脊飾雙龍戲珠及各種花草、鳥獸、人物等裝飾古雅精美。其中,「雙龍戲珠」是我國建造歷史最早、保存最完好的僅存二個「雙龍戲珠」圖之一,是珍貴的文物建築資料,是本地區最為精美的灰塑屋脊裝飾。廟內還保存有清代同治皇帝御賜「慈佑」金匾、獨木鼓、古青銅大鐘等一批文物。
獨具俚人文化特色的是一根香樟木挖空而成「俚人皮鼓」,一對「俚人銅鼓」(北京研究所複製)。據說,兩鼓分雌雄,音沉的是雄鼓,音清的是雌鼓。廟內立一刀架,據說冼夫人每次打勝仗回來後,便舉行慶功會,殺牛宰羊,把牛頭掛在上面,由功勞最大的將士把牛頭取下享用,以彰戰功。現在在長坡舊城民眾還延續的一個節氣「劏牛會」,就源自於此。
長坡舊城
「舊城遺址」是高州市僅有的六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也是廣東省較古老的、唯一保存較完好的古城池遺址,具有1400多年的歷史。舊城據府、縣誌記載:舊城原為電白郡、縣治所。南朝蕭梁時代(公元503—557)置電自郡,建郡城於此。隨廢郡為縣,此城即為電白縣城,又曾是高州路的治所。元大德8年前,舊城又曾是州、路治所,後高州路改高州府,高州府管轄茂名、信宜、電白、化州、廉江、吳川六縣,府城仍在長坡舊城。明朝正統年間,舊城曾毀於賊寇,公元1468年,電白縣治所才遷至今電白電城,高州府治所亦遷茂名(今高州鎮)。並劃舊電白城附廊和北部的郎韶、地安、懷德等六鄉屬茂名,從此,這座城也屬茂名縣,稱電白堡,百姓則叫它「舊城」。從梁至明,舊城作為州、郡、府、縣近一千年。
舊城由於長期是州、府、縣治的所在地,是當時粵西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所以現存古蹟眾多。中有陳倉米,年代久遠;東有三官山,龍脈盤旋;西有鰲魚吸水,鑑水如練;北有寶鴨穿蓮、石狗銜煙;南有石井生蓮,大座通天。現在城址尤存,古城結構依稀可辨,城牆有內外兩重,呈「回"字形,東、西、南、北四個城門的遺蹟還很清楚。內、外城牆之間有東、南、西、北四條城壕(即護城河)。在城周各處還保存有許多燒磚築城的磚窯(稱古窯群)。
舊城「冼太廟」是始建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冼太廟。廟中保存有雙龍戲珠、御賜金匾、獨木鼓、古青銅大鐘等一批古老文物。其中,「雙龍戲珠」圖是我國建造歷史最早、保存最完好的僅存二個「雙龍戲珠」圖之一(另一在西安)。舊城眾多的古蹟、文物,對於研究我國古代南方政治、經濟、文化具有極大的歷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