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仁這些「划龍船」的老照片你見過嗎?

2021-02-07 新銅仁



賽龍舟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史書上的記載其起源於歷史人物屈原。屈原跳江,人們紛紛划船追逐,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因此也出現了賽龍舟這一活動。最後也因此就形成了賽龍舟這樣的一種祭祀活動。屈原跳江這一日也被當做是端午節,用來紀念屈原,因此我國的「賽龍舟」這一活動也因此多在端午節舉行。

本文首發於《新銅仁》雜誌

微信號:xtr0856



銅仁賽龍舟的歷史悠久,在銅仁俗稱「划龍船」,雖然同紀念屈原有關,但在銅仁卻賦予它新的含義。銅仁有句俗話叫做「端午不下,犁耙高掛」。意思就是如果端午不下雨的話,今年就會遇到旱災,所以「划龍船」是這裡的侗家人向神龍祈福避災的祭祀活動。


(1974年最多船隻時川主宮碼頭賽事盛況)

銅仁賽龍舟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得益於富甲一方的水資源。發源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梵淨山的大小兩江匯聚銅仁,形成了河床寬150~180米,全長25公裡的十裡錦江。錦江呈S形從銅仁穿城而過,依山勢而蜿蜒,因地貌而浩淼。


(80年代龍舟賽比賽場景)

正是這山與水的天然融匯,構成了銅仁自然、淳樸、素雅的城市風貌和民族性格,同時也融匯了銅仁燦爛悠久的民族文化內涵,賽龍舟便是銅仁民族文化中最耀眼的奇葩。


或寧靜如止水,或奔騰似海流。它集柔順粗獷於一身,在不同區段、不同水域、不同季節展現出儼然迥異的姿態和秉性。正是因為有了錦江,加之銅仁夏季高溫周期長,賽龍舟這一民間習俗才得以歷久彌新,世代傳衍。

銅仁賽龍舟具有悠久的歷史, 據《銅仁府志》記載,早在元朝時期,就有漁人輕舟蓑笠,「於浩淼江天之上,煙雨蒼茫之時,揚竿擊水,往復爭先。」至明清時期,賽龍舟逐漸成為大眾喜聞樂見並踴躍參與的娛樂活動。


(銅仁六十年代龍舟賽)

有史記載,明萬曆三十八年端午(1610年6月25日),駐銅仁貴州總兵鄧仲和駐銅仁分巡思石道僉事劉觀光在江宗門城樓上觀看龍舟競渡,相互唱和寫下了《五日江宗樓觀競渡得寒韻》詩:「千門垂艾紉芳蘭,簫鼓中流共笑歡。彩益鳥  棹從蛟室度,綺筵人指蜃樓看。煙橫古渡雙江喧,波撼崇崖五月寒。漫向瀟湘追往事,昆池猶識漢時壇。」「江閣迎賓笑倚欄,畫船齊逐萬人看。乘風破浪誰先勝,擊節中流興未闌。


(銅仁六十年代龍舟賽)

漫道人生緣續縷,只應角黍佐盤餐。黔南不用嗟留滯,贏得蒲觴拼醉看。生動地描繪了「划龍船」時的熱鬧情景,充分說明了銅仁龍舟競渡的悠久歷史和民眾的廣泛參與度,更呈現出這方熱土以水為媒的人文祥合與安寧。清代乾隆末年張素的《午日同沈郡伯銅巖觀競渡》詩:「一棹滄江上,銅巖日夜浮。亭臺凝蜃氣,金鼓下龍舟。畫漿分雙翼,朱旗據上遊……」


(銅仁六十年代龍舟賽)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靠水而居的各村寨便相邀著齊聚銅仁,敲鑼打鼓、歡天喜地地舉行划龍船比賽。每當這時,孩子們興高採烈地穿上早已準備好的新衣裳,婦女們則打扮得花枝招展,千村萬戶扶老攜幼從四面八方湧進銅仁,匯集錦江兩岸觀看比賽。


(銅仁七十年代龍舟賽)


(80年代龍舟賽頒獎場景)


(80年代龍舟賽比賽場景)

有一首歌是這樣唱的:「石榴花開紅豔豔,五月端陽脫了棉。錦江漲起綠豆水,男女老少看龍船。

銅仁賽龍舟的風俗可謂遍及城鄉。除了端午節城區範圍的龍舟比賽,一些少數民族鄉鎮還要在農曆五月十五,俗稱「大端午」舉行區域性比賽。十裡八村意猶未盡的鄉下人連同好熱鬧的城裡人再次蜂擁而至,賽龍舟所掀起的那份喜慶,形同過年。


(為龍舟隊加油助威的孩子)

銅仁賽龍舟有著迥異於其他地區賽龍舟的獨特寓意。相傳元朝初期,一名外國傳教士潛入兩江交匯處江底,撈走了銅巖下面的一對金鴨子,從此,矗立在錦江之上的中流砥柱銅巖,再也不能隨水漲而巖高,失去了鎮邪的功力,沉入江底,任憑水龍王興風作浪,水漫城廓,致使災害連年。於是,為了驅災避邪,民眾便在洪水頻發的端午節舉行祭祀活動,劃著精心製作的七彩龍船遊弋江上,祈求風調雨順,民生安康。同時向水裡扔下上百隻鴨子供奉水龍王,願其不再遺害擾民。於是就有了「一棹滄江上,銅巖日夜浮。亭臺凝蜃氣,金鼓下龍舟。畫船分雙翼,朱旗居上遊。」


(1958年,端午節賽龍舟搶鴨子)

銅仁賽龍舟習俗衍生至今,雖然淡化了原有的主題色彩,但仍然沿襲著傳統的形式和禮儀。凡是有龍船的村寨,均由德高望重的長輩供奉龍頭;龍身則保存在專用的庫房裡,象徵著村寨的龍脈,精心護理。重大節日,還須奉上香紙、燒酒、豬頭、鞭炮,敬若神明。


(圖為:龍舟下水的祭祀儀式)

每逢龍船下水,則須進行一系列祭祀活動,在江岸上設立祭臺,擺上酒肉,點上香燭,插上艾蒿,焚燒紙錢,由德高望重的老者念誦祭文後,請出道士作法畢,在燃放的鞭炮聲中,眾人一聲吶喊,將龍舟抬起,安上龍頭龍尾,放入水中。一是祈禱賽龍舟平安;二是祭拜魯班;三是祈禱取得好成績。


(圖為:銅仁市碧江區龍田隊龍船下水的祭祀儀式)


(圖為:銅仁市碧江區矛溪隊龍船下水儀式)

向水中仍鴨子則演變成了民眾搶鴨子,在龍舟賽結束後,賽事主辦方均要在賽場安排搶鴨子活動,向江中扔下數百隻鴨子,任參賽隊員和岸上觀眾下水爭搶,一時間人聲鼎沸,數百名青壯年魚躍而下,江面上鴨群撲騰,人頭翻湧,破浪擊水爭搶嬉戲,直鬧得岸上水中一片歡騰。  

銅仁龍舟賽:一般都按照分組預賽、複賽、決賽程序逐一進行。比賽成績以賽段計時為準決出勝負。其中:分組根據參賽隊伍與船隻的不同而分為男子大船、男子中船、男子小船,而女子船隊也是在改革開放後才慢慢出現。一般13人為小船、33人為中船、43人以上為大船。


(圖為:改革開放後女隊參賽場景)

文化大革命,銅仁賽龍舟被列入「四舊」,遭到封 存,取而代之的,是每年7月16日紀念毛主席暢遊長江的萬人遊錦江活動。雖然換了形式,可銅仁人民對水的熱情依然不減。浩浩蕩蕩的遊泳大軍博浪錦江,場面蔚為壯觀。


(圖為:1976年7月16日紀念毛主席暢遊長江的遊錦江活動)


(圖為:1976年7月16日紀念毛主席暢遊長江的遊錦江活動)

改革開放以後,賽龍舟由過去民間自發組織發展成為政府、部門統一協調、組織,城區各單位、鄉鎮辦事處共同參與的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成為規模較大、群眾基礎深厚、參與面逐年擴大的具有完善組織體系和完備實施方案的綜合性文化體育賽事。


(2011年銅仁龍舟賽)

每年都在端午節(農曆的五月初五或十五)舉辦傳統龍舟賽,在2008年、2009年,銅仁先後舉辦了「中國銅仁首屆國際龍舟邀請賽」和「2009年全國龍舟月閉幕式暨第四屆全國傳統龍舟大賽貴州銅仁龍舟賽」、2011年舉辦了「中國龍舟公開賽銅仁站)賽事,2012年又舉辦了「中華龍舟大賽銅仁碧江站」賽事。

(圖為:2009年國家體育總局社體中心副主任鄒積軍為銅仁市授牌)

 隨著賽龍舟活動的深入開展,銅仁賽龍舟已經成為規模較大、群眾基礎深厚、參與面逐年擴大的具有完善組織體系和完備實施方案的綜合性文化體育賽事,近幾年舉辦了多屆大型傳統龍舟賽和國際龍舟邀請賽,在周邊省市乃至全國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圖為:2008中國貴州銅仁國際龍舟邀請賽)


(圖為:2011中國龍舟公開賽銅仁站賽況)

如今,銅仁賽龍舟在銅仁經濟社會發展建設進程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由原來的單純體育競賽,發展成為集文藝表演、文化娛樂、度假休閒、商貿旅遊為一體的帶動銅仁旅遊文化經濟發展,促進銅仁旅遊資源開發,宣傳銅仁、展示銅仁的載體,成為了引領銅仁民族文化多元化發展的龍頭。僅2012年中華龍舟大賽期間就招商引資籤約100億元。


(圖為:2012年中華龍舟大賽銅仁碧江站賽事盛況)

還記得兒時看划龍船的情景,端午那天,周邊各鄉的人們都趕來銅仁看划龍船,吃過早飯便急急忙忙趕到河邊耗個好地,賣冰棍汽水各種零嘴的也都在路邊蹲著。大家都在議論去年是哪個隊的贏了,哪個隊上的婆娘們很厲害這兩年都是第一,今年哪個隊勢頭強勢等等。

當划龍船開始時,場景也是分外勁烈,幾乎每隻船上鼓鑼喧天,喊聲陣天,大家都你追我趕,力爭上遊。河岸兩側人頭攢動,無數人歡騰而前來吶喊助威的觀眾,群情激昂,震天歡聲也將氣氛拔高無數。

很多銅仁人對端午的記憶就是「划龍船」,你是嗎?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分享到朋友圈才是義舉!

轉載及稿件合作請聯繫 0856—6911428

我們一起看「新銅仁」

吐槽吧↓↓↓

相關焦點

  • 【頭條】廣元這些年代久遠的老照片,你見過嗎?
    原標題:【頭條】廣元這些年代久遠的老照片,你見過嗎? 時光的淘洗中,始終有幅畫面停泊在記憶深處,隨光陰流轉,遇見清晰。 在小編還是一個小女娃的時候,廣元就高樓林立,交通四通八達。
  • 一組上世紀貴州銅仁老照片,看看這些照片還記得哪個地方?
    小城故事,小城變了,故事也變了,往事只能回味,後來的你,一晃就老了,變成了酒醉的蝴蝶。小時候總以為打破碗就是滔天大罪。那時候天是藍的!水是清的!人是純的!小時候渴望著長大,長大了,卻懷念小時候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 老照片:這才是封建王朝茶販真正的樣子?這樣的飯館你見過嗎?
    清末流傳下來很多老照片,這些老照片可以幫我們更真實、具體的看到當時的景物是怎樣的!這是100多年前清末時期的一張照片,照片拍攝的是清末的路邊茶攤。從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茶攤很簡易,其實就是一個大壺茶放在路邊,籃子裡有幾個碗,沒有板凳更別提電視裡的長椅子了,客人就是端著碗往地上一蹲就喝。
  • 你沒見過的西藏老照片:高原奇路與開路者的故事
    你沒見過的西藏老照片——高原奇路與那些開路者的故事中國軍網北京3月28日電作為「紀念川藏線通車60周年·川藏紀行」採訪報導的記者,我們前不久到西藏軍區軍史館採訪時,被一幅幅歷史老照片所震撼。軍史辦幹事何昊和講解員姜丹丹向記者講述了這些老照片背後的故事。舊西藏95%以上人口是農奴和奴隸舊西藏實行的是政教合一、僧侶貴族專政的封建農奴制。
  • 這些罕見的歷史老照片,你肯定沒見過!圖七為法國建造的自由女神像
    這些罕見的歷史老照片,你肯定沒見過!圖七為法國建造的自由女神像。
  • 清朝老照片:為何皇帝嬪妃都長得很醜?那是因為你沒見過漂亮的
    清朝老照片:為何皇帝嬪妃都長得很醜?那是因為你沒見過漂亮的導語:眾所周知,在我國歷史上,清朝是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因為清朝後期清政府無能,遭受到西方列強的入侵,讓原本已經落後的清朝,加速的滅亡。當時西方拍照技術流入我國,深受貴族的喜愛,也留下不少晚清老照片。我們從這些老照片中,看到的晚清皇帝的嬪妃,看起來都很醜,難道清朝的女子都很醜嗎?其實並非如此。清朝時期,皇帝選妃的標準很高,只不過顏值並不是最重要的。能夠進攻選秀的女子,基本上都是朝廷重臣之女,身份要求是一位。
  • 重慶北碚這些老照片,你能認出它是哪裡嗎?
    重慶的老照片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組重慶北碚的老照片,你能認出是哪裡嗎?偏巖古鎮那個時候,夏日炎炎,赤腳進水,碰魚捉魚,遇蝦拾蝦,浦陵冰糕填不飽孩子肚子裡的饞蟲,喝酒吃飯的大人叫不醒孩子的美夢,這裡是多少人的記憶,這裡,你認出來了嗎?
  • 划龍船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原創 李克剛 上海老底子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訴上海老底子情划龍船李克剛其實,划龍船之習俗早在屈原之前就已經有了。宋代應熙在清龍賦中,曾描繪賽舟盛況:"龍舟極海內之盛,佛閣為天下之雄"。「一村一船遍一邦,處處旗腳爭飛揚,祈年賽願從其俗,禁斷無益反為酷」,人們以此來祈求避災驅邪,祈求平安豐收 。划龍船的龍船最初是雕刻龍形的獨木舟,後來發展為木板製作的龍形船。
  • 划龍船打架視頻來了,新化不能背黑鍋!請正義發聲
    正值端午佳節之際,新化及這邊地區微信圈中,流傳著不少河邊打群架的場面視頻,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划龍船引起的糾紛,船手雙方動作火爆,許多蜀黍感到現場維持秩序。因為很多新化人的微信群內都流傳有這些視頻,讓不少新化網友,紛紛亂傳新化人們素質這麼低下,竟然因為划龍船打架了。
  • 老照片:昔日的河南安陽,這些地方你還認識嗎?
    這是一組河南省安陽市的老照片,這些老照片記錄著這座城市昔日的樣子,記錄著這座城市的發展。通過這些老照片,帶大家去逛逛昔日的安陽,重溫這裡的舊時光。圖為昔日安陽市街景。這一張張老照片記錄了安陽昔日的歲月,記錄了這座城市的歷史變遷。看了這些老照片,是否喚起你昔日的城市記憶?對於安陽,你的記憶又是什麼?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 老照片:昔日的廣東揭陽,這些地方你還有印象嗎?
    這是一組廣東省揭陽市的老照片,這些老照片承載著這座城市的過往歲月,記錄著這座城市的發展。通過這些老照片,帶大家去逛逛昔日的這裡,重溫揭陽的舊時光。圖為昔日揭陽城市街景。圖為昔日進賢門城樓一帶的城市街景。
  • 從結婚證到老照片,這麼多「最美物件」你見過嗎?「懸賞」徵集進行中
    這些熱心腸的居委會大爺大媽們,每天走街串巷——鮮紅的袖章、響亮的小喇叭是標配。他們戴過的紅袖章或者是高舉的小喇叭或者是其它的「配飾」還留著嗎?那個時期的社區工作者,他們的服務如此暖心杭州是一座富有溫情和愛心的城市,如果長輩們曾在不同的時期有過捐款捐物等善舉,那時的回執或其它憑證,就是我們共同的珍藏!
  • 永遠無法重拍的老照片:成龍捏鍾楚紅的耳朵,接地氣的「哥哥」你...
    永遠無法重拍的老照片:成龍捏鍾楚紅的耳朵,接地氣的「哥哥」你見過嗎 2.這一張照片年代也很久遠了,從照片中看的出來,左邊一位是蔡明,隨著是劉曉慶、肖燕、李秀明和張金玲這些人。
  • 你沒見過的無錫都在這些老照片裡!
    已經被拆除的惠山寶善橋。此橋架於寺塘涇上,始建於明萬曆年間,為單孔石拱橋。再早一些的無錫留下的大多都是黑白老照片了外國人眼中的老無錫又是怎樣呢?今年9月份,阿叔無意中在美國的一個網站上看到了一組無比珍貴的無錫老照片,這些照片的拍攝者是Sara Bailey女士,1915
  • 划龍船(作者:李克剛)
    其實,划龍船之習俗早在屈原之前就已經有了。宋代應熙在清龍賦中,曾描繪賽舟盛況:"龍舟極海內之盛,佛閣為天下之雄"。「一村一船遍一邦,處處旗腳爭飛揚,祈年賽願從其俗,禁斷無益反為酷」,人們以此來祈求避災驅邪,祈求平安豐收 。划龍船的龍船最初是雕刻龍形的獨木舟,後來發展為木板製作的龍形船。
  • 老照片:記憶中的陝西漢中,這些地方你還認識嗎?
    這是一組陝西省漢中市的老照片,這些老照片記錄了漢中昔日的樣子。通過這些老照片,帶大家一起去看看昔日的這裡,感受時代變遷,城市發展。圖為昔日漢中街景。漢中市,位於陝西省南部,這裡北依秦嶺,南屏巴山,中部為漢中平原。
  • 武夷路這些新老照片中,有你的回憶嗎?
    武夷路這些新老照片中,有你的回憶嗎?武夷路777號——原滬西體育場,現在是上海國際體操中心綜合來源丨老壽眼中的上海、網絡編輯丨長寧區新聞宣傳中心 高琴來源:上海長寧官方微信原標題:《蕩蕩馬路 ‖ 武夷路這些新老照片中
  • 民國老照片:9種商販吸引顧客的手段曝光,你見過哪幾種?
    腐朽的滿清王朝滅亡後,中國進入了民國時代,今天我們來看一些民國時期的老照片,來看看民國時期的百業民生,來看看那時候的商販有哪些吸引顧客的手段!賣飲料小吃攤小販手裡敲打著物件招攬顧客。這種招攬顧客的手段還真沒見過,這兩個「小碗」能敲出多大的音?街頭理髮師攜帶設備和凳子用鐵黃或鎖子吸引顧客,鐵黃?鎖子?你知道是什麼東西嗎?
  • 在海南的你,見過吃過這些野果嗎?
    在海南的你,見過吃過這些野果嗎? 在海南的你,見過吃過這些野果嗎? 1、割捨果
  • 慈禧太后真實老照片,張張經典,保證一半都是你沒有見過的
    慈禧太后真實老照片,張張經典,保證一半都是你沒有見過的慈禧太后,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鹹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在她垂簾聽政期間,她實際上成了清朝真正的一把手,皇帝只不過是個擺設,晚清的大清帝國實際上是慈禧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