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給武則天的正面評價是,國家在她主政期間,政策穩當、兵略妥善、文化復興、百姓富裕,有「貞觀遺風」的美譽。但是,她的私心,即陰險、殘忍、善弄權術,也使這「遺風」或多或少有了一些不可挽回的挽回了頹勢。安北都護府,轄境相當於今內蒙古烏加河以北的蒙古國全境、俄羅斯額爾齊斯河、葉尼塞河上遊及安加拉河、貝加爾湖周圍地區,面積約300萬平方公裡,包括今蒙古國及俄羅斯部分地區。在她的手裡手裡丟失之後,再也沒有再收復過。而她在對待後突厥的問題上,更是顯現出了她軍事上的白痴作派以及,她拿國家領土當兒戲的私心。甚至,她當皇帝突厥人也「不答應」。
範冰冰版武則天
拿軍隊當兒戲,讓薛懷義二度掛帥出徵
唐代的版圖,以唐高宗李治時為最大,東起朝鮮半島,西臨鹹海(一說裏海),北包貝加爾湖,南至越南橫山,維持了32年。東突厥在唐太宗時期本來已經被滅,唐高宗在位時期突厥復興。公元679年十月,單于大都護府下屬突厥酋長阿史德溫傅、奉職率所轄二部反唐,和唐朝重新爆發了戰爭。此後,雙方多有交戰,互有勝敗。而武則天在稱帝前,為了一己私利於公元684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公曆685年2月5日)將抗擊突厥的大將程務挺殺死,使突厥的入侵更加猖獗。據《新唐書》記載,突厥人聞程務挺死,喜出望外,歡宴相慶,但對程務挺卻非常敬佩,為其建立祠堂,每次出師徵戰,必先來此祈禱敬拜。
689年,即是武則天宣布改唐為周自立為帝的前一年,突厥再次犯邊。武則天為了讓薛懷義鍍金,命薛懷義為清平道大總管,率軍抵禦。這個薛懷義哪能是個打仗的料?他領兵北行至定襄郡大利縣的紫河,未遇見突厥軍隊,就來到今內蒙古巴彥淖爾境的單于臺為自己刻石記功,炫耀了一番領兵返回。
主帥未見敵兵無功而返,本來就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但武則天卻把這當作一個大「機會」,加授薛懷義輔國大將軍,進右衛大將軍,改封鄂國公、柱國,賜帛二千段。這種讓人惡的事玩一次不過癮,很快武氏又如法炮製,公元693年,突厥又一次犯邊,武則天再次命薛懷義為伐逆道行軍大總管,甚至還為薛懷義配備兩位宰相為幕僚,率領十八位將軍出徵。這種拿行軍打仗當兒戲的行為,所幸因突厥自行撤兵、薛懷義未行而終結,否則不知有多少人會因此而丟掉性命。
影視劇版薛懷義
為滿足一已私慾,將唐朝六州送交突厥
唐太宗時,由於得到了移居唐朝北境的突厥降唐部眾的歸附,後突厥迅速發展,武則天時成為唐朝北方的嚴重威脅。武則天稱帝後,周邊吐蕃、西突厥乘隙而入,不斷攻掠唐朝邊境。武則天為鞏固已篡奪的最高權利,對內繼續排除異己,誅殺政敵;對外頻頻出兵抵禦西北之吐蕃及西突厥、北方之東突厥的進攻。唐廷政局動蕩,內部不穩;唐軍多面應付,疲於奔命;軍費日增,百姓困弊。其時,後突厥已經擁有騎兵數十萬,由阿史那骨篤祿可汗統領,不斷攻掠唐北方邊地且連連獲勝。唐軍則處處抵禦,敗多勝少,始終不能扭轉戰略上的被動。
公元691年骨咄祿卒,默啜成為後突厥第二個可汗。公元695年,默啜可汗為了爭取中原王朝支持遣使請降,武則天冊授他為左衛大將軍、歸國公。後來默啜因幫助平定契丹有功而被封「頡跌利施大單于」、「立功報國可汗」。
公元697年,默啜向武則天索取唐朝安置在豐(今內蒙古五原南)﹑勝(今內蒙古託克託西南)﹑靈(今寧夏靈武南)﹑夏(今內蒙古白城子)﹑朔(今山西朔縣)﹑代(今山西代縣)等州的突厥降戶及單于都護府(今內蒙古和林格爾北)之地,面對如此苛求,武則天不但將六州降戶數千帳送交默啜,並給他谷種4萬斛、雜彩5萬段、農具3千件、鐵4萬斤。
網友繪製的地圖
不得已立皇太子,搭上了近十萬條人命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為人所津律樂道,頌揚備至,他也是中國北方少數民族共同擁戴的最高首領「天可汗」。由於得到了移居唐朝北境的突厥降唐部眾的歸附後突厥迅速發展。698年,默啜請求與唐和親,武則天內侄武延秀前往突厥,準備娶默啜女為妃。但是,默啜卻認為武延秀「冒婚」,並說:「我欲以女嫁李氏,安用武氏兒邪!此豈天子之子乎!」隨後將武延秀拘留,揚言要用武力幫助李氏恢復唐朝,「聞李氏盡滅,唯兩兒在,我今將兵輔立之」。
接著,默啜稱武則天送給他的那些東西都是假冒偽劣的,並致書譴責唐朝:「與我蒸谷種,種之不生,一也。金銀器皆行濫,非真物,二也。我與使者緋紫皆奪之,三也。繒帛皆疏惡,四也。我可汗女當嫁天子兒,武氏小姓,門戶不敵,罔冒為昏,五也。我為此起兵,欲取河北耳。」以此為藉口,向唐朝北方邊疆發起攻擊。
面對這種況景,武則天最先想到的仍然是自己的家族成員,又起用了自己的一個內侄武重規,等領兵45萬反擊默啜,但毫無成效。隨後,武則天不得已立其子廬陵王李顯為皇太子,又任命李顯為河北道元帥、狄仁傑為副元帥,招募士兵討伐突厥。在這裡人們看到,由於武氏的私心,默啜的軍隊也讓她慌亂了一陣子。
默啜得知唐朝大軍將出發,即將從趙州、定州掠奪的男女八九萬人全部殺死,一路殘殺百姓,飽掠而去。近十萬人,在這裡人們除了譴責默啜,還能對中國歷史上的這位女皇帝說什麼呢?狄仁傑領兵10萬,到趙州時突厥人已經撤退,他一面安撫百姓,又嚴令部兵不得侵擾百姓,河北才算安定了下來。
電視劇裡的默啜
丟掉北安,損失近300萬平方公裡國土
狄仁傑
安北都護府是唐朝重要的六個都護府之一,是唐朝管理北方邊疆的軍政機構,轄境相當於今內蒙古烏加河以北的蒙古國全境、俄羅斯額爾齊斯河、葉尼塞河上遊及安加拉河、貝加爾湖周圍地區。面積約300萬平方公裡。武則天在默啜大規模進攻下,忍辱答應其苛求,安北就此沒有再收復過。
《舊唐書》劉昫在點評武則天時說,武則天殺嫡子奪帝位之陰謀,斷送唐帝王嬰兒之生命,殺害壓碎了椒房皇后、淑妃的骨頭,她的不仁道也太過分了,這也是奸詐忌妒的婦人的常態。然而,武則天能廣泛援引正直的言論,對正人君子時時給以禮遇,當初雖然是母雞鳴叫司晨,終於能夠使兒子恢復聖明的皇位。
劉昫還說,武則天有好的一面啊!有好的地方啊!
劉昫最後說:「治亂,時也,存亡,勢也。使桀、紂在上,雖十堯不能治;使堯、舜在上,雖十桀不能亂。」意思是治和亂是時勢也,存和亡是時勢造成的。讓夏桀和商紂兩個殘暴的君主高居王位,即使十個聖賢的堯也不能治好國家。讓聖賢的堯、舜高居君王之位,即使十個夏桀也不可能混亂國家。
這也許就是武則天在權力的頂峰上的「兩面」,需要說明的是,公元705年,張柬之等人舉兵推翻武則天,太子李顯繼位為唐中宗,但突厥可汗默啜並沒有因此而停止對唐朝的進攻,直到707年,張仁願被任命為朔方軍大總管、御史大夫,屯邊防禦突厥,建立三受降城體系取漠南,才極大的削弱了後突厥汗國的國力。(文/路生)
唐太宗李世民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謝絕其他媒體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