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開始重倉中國,這位新加坡人投出百度、小鵬等20家上市公司

2021-01-16 騰訊網

我認為,品牌消費、科技產品的國產替代趨勢、機器人、半導體生態鏈、AI賦能行業、雲化將成為未來幾年一二級市場的熱點

編者按:

剛剛過去的2020年就像一個地緣經濟和產業板塊劇烈碰撞的分水嶺,面對未來10年的結構性變革,只有看清變化,擁抱變化,才能擁有遠見,超越未見。

騰訊新聞2020年終策劃「新十年的分裂與重構」之大勢展望篇——投資人眼中的2021。

文/何斌

編輯/徐曇

對於創投圈,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

疫情加速了機構間的洗牌,對於過往「數據不大好」的機構2020年是一條分水嶺,LP們用腳投票,頭部效應更加凸顯;同時,疫情也改變了這個行業傳統的淡旺季,觀望的情緒一直持續到下半年,在2020年底這個特殊的時間關口,形成一輪「暖冬」,而博弈大多發生在頂級機構之間,他們抄底、鎖倉,等待幾年後的爆發。

自2015年開始,一級市場經歷了一段爆發式的增長,這兩年開始全面回調。市場環境越來越複雜,監管也日趨嚴格——資管新規、金融去槓桿開始發揮效力,加之疫情的影響,不確定性大大增強。

符績勳在創投圈可以說德高望重,從業超過20年。他是新加坡人,卻在十幾年前就開始「重倉中國」,關注旅遊、出行、企業服務、消費等領域的投資。他曾主導投資了百度、去哪兒、優酷土豆、UCweb、Grab、滴滴出行、滿幫集團、哈囉出行、小鵬汽車、Boss直聘等項目,並在諸多業內重大戰略併購中擔任著重要角色,包括優酷和土豆(中國科技領域第一起數十億美元級的併購)、百度和去哪兒、攜程和去哪兒、蘑菇街和美麗說。發現新興市場裡的機會並下重注是GGV紀源資本的核心打法,這一連串被投公司的logo背後也塑造了這位投資人的金字招牌。

如何發現2021年的新機會?如何辨別趨勢與創新?騰訊財經在新年伊始特邀頂尖投資人、頗具傳奇色彩的GGV紀源資本管理合伙人符績勳分享了他的觀點。

精彩觀點:

1品牌消費、科技產品的國產替代趨勢、機器人、半導體生態鏈、AI賦能行業、雲化將成為未來幾年一二級市場的熱點; 2VC的本質是賭趨勢上的變化,這是一種科技所帶動的變化。這種變化有它的不確定性,也就是技術本身變化的速度,但可確定的,是行業的方向; 3圍繞選定的方向,專注很重要,因為如果不夠專注,或只是選擇性地專注,你一定會錯過一些機會; 4焦慮,迫使人去思考,從而做出選擇,適當的焦慮感不是壞事,關鍵要找到解決方案。

我理解的5大趨勢

市場在不斷地演變。消費的升級,消費習慣、生活習慣的變化,生活效率的提高,科技的發展,這些都會不斷醞釀出機會。我相信,中國未來20年、30年、50年,等待年輕人去採集的果實還有很多。近一兩年的趨勢在哪裡?我的觀察有四點:

第一個趨勢,是品牌消費。

2020年,我們看到了很多踴躍起來的新賽道,比較明顯的變化在於:從投資的方向主題來看,過去十年圍繞移動網際網路帶動的共享經濟、產業網際網路的推進,很大程度上是基於模式和產品上的創新;同時,也有一些數據平臺以及通過AI算法、算力所帶來的一些創新。

但是近一兩年時間的創新是基於人群的行為改變。我們看到整個人群的消費形態發生了變化,這個變化一方面是整個自主品牌和國潮的崛起,中華文化自我認同的崛起:不再盲目地追求進口,而是對品牌品質的追求有更進一步的認知。我覺得這是一個蠻大的變化。再加上媒體和渠道端的變化,大家的消費更加短平快。以短視頻和直播內容等更加視頻化的內容為代表,也在推進新品牌的崛起,所以這是我們看到的明顯的趨勢。

第二個趨勢是機器人的發展和機遇。

近一兩年地緣政治的變化,加速了中國硬科技的自主發展,也帶動了機器人技術的迭代與更新。這其中孕育出的新技術,也催生了新需求和新機遇。總體來說是兩方面,一是宏觀環境催生了「國產替代進口」的需求;二是我們的科技走向了一個智能終端的時代。

「無人化」概念的火熱,代表著機器人成為可替代人力的作業方式已經逐漸被我們接受,這一兩年在疫情的影響下,很多原本「有人」的場景都誕生了「無人」的需求,因此加速了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在我們每天的生活、工作中,從公司、家裡、酒店、餐飲、再到工廠,都會出現機器人的身影,小到智能音箱、掃地機器人,大到工業用途的無人機、倉儲機器人,甚至像我們投的智能汽車品牌小鵬汽車,也是智慧機器人的典型代表。

所以這是一個大時代的到來。這裡面更重要的意義在於中國不僅僅作為經濟大國,而是正走向「科技強國」。

第三個趨勢是硬科技的代表:半導體生態鏈。

GGV在全球曾經投資過10多家半導體公司,獲得過幾十億人民幣的回報。而最近我們開始聚焦中國的半導體行業。一方面,中國有著巨大的下遊應用(消費電子、工業、汽車等),催生了巨大的國產替代需求;另一方面,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的需求,為IT基礎設施、基礎軟體、信息安全等領域的崛起提供了發展機遇,而這些行業的發展,又催化了中國基礎算力的需求,自然而然加速了整個半導體生態鏈的發展。這一塊的需求,原本不是很明確,是因為地緣政治的變化,迫使自主半導體產業生態的發展,是時代特有的重要機會。

第四個趨勢,是走向AI賦能時代。

AI賦能的趨勢愈加明顯,AI+產業、AI+醫療、AI+教育、AI+製藥等等。原來的AI人工智慧是後發優勢,後發優勢就是先要有數據,先要有產品才有AI。不管做共享,共享出行裡面有打車、單車,先要有產品、網絡、用戶、數據,再去更好地智能化,這是一種後發優勢或者後發能力。因為先要有數據。

但是現在的AI變成了先發優勢。先發優勢在於要用AI來製藥,要用AI來賦能教育,來提供更好的醫療產品和服務,包括我們投的科亞醫療等等,都是AI作為先發優勢,而不是後發優勢的案例。這是本質的區別。基於AI來主動定義產品和服務,而不是靠先有了產品和服務再去通過AI來增強效果。這意味著,AI和大數據在未來會繼續發揮著更重要的作用。

第五個趨勢,我們現在進入了一個初級的雲時代。

我們知道,在美國的公有雲化已經相當普及,也受到市場認可,美國已經進入到一個公有雲甚至多雲的時代。

16年前,Salesforce公司上市,成為了SaaS行業的鼻祖。回顧起Salesforce首次亮相的時候,公司市值才剛過10億美金,一眨眼現在公司的市值已經到1600億美金了。在這些年裡,其他幾大SaaS公司Shopify、Workday、Docusign、Veeva也都緊跟Salesforce的腳步,如今它們的市值都超過了300億美金。

這些年裡整個SaaS行業也重新定義了公司們去購買和使用一種軟體的方式:現在客戶只需要按月支付訂閱費就可以使用一款企業服務產品,完全跳出了過去「安裝軟體-同意安裝-更新」的循環。

亞馬遜在14年前也推出了公有雲服務——亞馬遜雲,開創了雲計算時代。

因為公有雲彈性大,還可以按需擴展,這些優勢使得一批自行研發軟體的企業和同類SaaS供應商紛紛湧向雲服務,並且把APP的工作負載整個搬上了亞馬遜雲、微軟雲或者谷歌雲管理的公有雲基礎架構。

14年過去了,亞馬遜雲、微軟雲、谷歌雲管理這三大公有雲平臺的市值總和也已經遠超出一萬億美元,年收入已經累計超過800億美元,而且上升勢頭絲毫不減。亞馬遜、微軟和谷歌也登上了全球企業價值榜前四名。

反觀中國的雲化。中國的科技公司裡包括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以及華為等,也都是雲服務提供商。按2019年數據算,阿里雲佔有400億規模、騰訊雲170億規模、華為雲85億規模、百度雲46.5億規模, 加在一起700億左右的規模。今年阿里增速60%,目前一個季度有144億增長。推算下來,2020年所有雲廠商加起來可能在1000億左右,但是和美國雲化的市場相比,美國依然大了很多。

中國現在還在初級階段,既有私有雲,也有公有雲,是私有雲和公有雲兩者並行的狀態。中國的雲化,現在進入到一個0到1的階段,在成長。這當中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企業網際網路和SaaS服務將崛起。SaaS公司現在越來越多在強調SaaS功能,當然,很多商業模式和商業邏輯還不完全是訂閱式的服務,有很多還是一次性的項目制的消費,這代表收入的可預期性還有待加強。但是我們已經在往好的方向去努力。

雲時代崛起也包括整個開源社區的崛起,像我們投的PingCap為代表的整個開源社區,代表著中國的開源能力逐步在被認可,不僅僅是國內,也包括海外。這都是雲化崛起的一些跡象,這是一個開頭。我相信在未來的十年,中國的雲市場,中國的這種開源市場會更加強大。

所以在這一兩年,我個人認為是這五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有主要驅動力的領域。

堅守能力半徑 只做狙擊手

我們長期以來就不是一個打散彈的機構,我們並不會去「廣撒網」式的去投很多項目,這個不是我們的投資方式。

我們20年投了大概400多家企業,核心打法是圍繞符合趨勢的主題、多階段地做布局

我認為VC賭的是一種趨勢上的變化,是一種科技所帶動的變化。這種變化固然是有它的不確定性,就是技術本身變化的速度,但可確定的是行業的方向。我認為專注很重要,因為如果不夠專注,或只是選擇性地專注,你一定會錯過一些機會。

比如我們在中國投了滴滴、哈囉出行,在東南亞投了Grab(東南亞最大的出行平臺),在美國市場投了Lime(共享滑板車企業),這些都是圍繞同一個主題「出行」,去分析市場的趨勢並捕捉到的機會,而且我們是多階段投資的策略,不論這個公司是偏後期的項目還是早期的項目,只要我們看好,就會都願意去下注,主要是看他未來的潛力有多高。

像Grab和哈囉出行,我們都投的都很早。在旅遊領域,同樣的主題,我們投了中國市場的去哪兒網、途家,美國的Airbnb(愛彼迎)。在教育領域, Jenny(GGV紀源資本管理合伙人李宏瑋)領投了在國內大概有十家教育企業,包括作業幫、火花思維,在印度尼西亞和印度我們也各投了一家。其實我們並不分太多層次的教育,我們更多是在這個主題上尋找最優的團隊,還有最合理的商業模式。我們從十幾年前就開始研究,並投了很多企業網際網路、開源社區的項目,這些都是我們的優勢。所以近幾年我們在中國也開始在這方面做更多的布局。我們認為企業網際網路市場是存在的,而且也很大,只是需要一些時間,因為他的拐點沒那麼快,這些可能都需要我們有耐心,所以要看得夠遠。包括我們投小鵬汽車,我們相信整個智能硬體的時代或者智能終端的時代,或者機器人的時代已經到來,小鵬汽車就是一個機器人。所以我們會圍繞著整個產業鏈去布局。是不是都一定投對,那不一定,做投資肯定是有錯過,有投錯過的。不管怎麼樣,圍繞著主題去布局,這套邏輯還是成立的。

這一兩年的創投圈,過寒或者過熱的現象都有。我認為未來一兩年創投圈的氣侯首先會向好,有可能會更熱。

其實,這半年創投市場是過熱的,不管品牌、半導體等,還是現在一些公司二級市場的股價,不能否認,都有一些過熱的情況存在。

創投市場氣侯,有點像整個地球的氣候,地球很大,北半球現在是冬天,而南半球現在是夏天。

所以同樣的,中國的創投市場也太大了,很多時候這個市場的氣候就像地球一樣,也就是市場上部分產業或許是寒冬,但在其他產業可能變成大夏天。這樣的情況是很常見的。

所以不能夠一攬子概括去判斷市場會變成怎麼樣,如果說市場上有一個調節器是讓大家感覺到不同的季節和溫度,一定會是宏觀以及地緣政治、或者可能是資本的流動性帶來的。因為資本的流動性變差以後,不管南半球跟北半球都可能是冬天。流動性好的時候,不管是南半球跟北半球,都會是夏天,因為資本會帶來過量的熱能,過量的資產,會一直準備尋找機會。

市場上的變化不是被動的,是會影響、帶動熱能的遷移,比如從PC網際網路到移動網際網路,甚至半導體、機器人等等,都是先由技術帶動了創新,再去驅動整個行業的發展,然後資本加速、催化了這些發展。

所以當我們看行業的時候,有些行業是不是過熱了,確實會有。拿2019年舉例,2019年是市場很不好嗎?也不是,確實一整年的節奏都要慢一些,然後有一些市場比如說造車市場,就是中國的小鵬,蔚來等等確實日子很難過。那時候的市場可以說是暖冬,肯定不是夏天。但是在2020年就變天了,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的股價都在增長。所以市場的變化就像地球在轉動,不斷轉動的過程裡熱能會有上升也會有下降,但是如果說能夠使整個市場大環境暖和,其實更多的是政策導向和宏觀政策的影響,這不是創投市場自己能決定的。

焦慮是常態,我用三種方式與焦慮相處

最初進入投資領域,我就是帶著焦慮來的。

1993年,我第一次到矽谷,那幾年在美國和新加坡之間來回跑。到1997年之前,香港、臺灣、新加坡、韓國等亞洲四小龍已經崛起,整個東南亞經濟也在騰飛,我反覆思考一個問題:未來在哪裡?企業的未來又在哪裡?後來我得出答案:未來必須跟創新有關係。因為我是做科研出身,就更認可科技上的創新。於是我就萌生了想法:一定要進入到創投行業。

那時,我還在惠普的新加坡公司做工程師——搞研發,做產品。而在當時的情況下,那些外企驅動的科研不太會把最前沿的技術放在新加坡。如果留在原地,可能很快就會遇到個人發展的天花板。於是,我把目光鎖定在新加坡國家科技局,打算以科技局為跳板,進入科技創投領域。那是1996年,我不到30歲。

然而,這個選擇為我帶來了不小的焦慮感。國家科技局是個政府機關,和之前所處的工作環境很不一樣,新的工作狀態讓我很不適應。當然,更大的問題在於我是降薪過去的,而這步棋對於未來而言是否走對了,還是個未知數。

開始的兩年,我看到自己的朋友、同學,事業上都比我做得好。有些在石油公司,有些在航空公司,有些在金融行業,都做得有聲有色。我記得每年12月31號,我們高中同學都會聚在一起喝酒,每個人都要報一下自己今年的情況——獎金怎麼樣,職業發展生涯怎麼樣,等等。

當時,我就沒什麼話可以講。在那個年代,什麼「創業」,「科技」,「創新」,這些話題還都太小眾,沒有多少人在意這些東西。我很難對他人講清楚自己正在做的事有怎樣的價值。

所以在那個時候,我是焦慮的——因為自己做出的選擇,而勢必要承受的焦慮。然而回過頭看,我當時為什麼做出這樣的選擇?為什麼放棄薪水更高的大公司崗位,去科技局做一份看上去沒那麼耀眼的工作?那也正是因為我在原本的現狀中感受到了焦慮。我看到了世界在發生變化,我看到了去做更有價值的事的可能。焦慮,迫使我思考,從而做出選擇。所以說,選擇與焦慮,真的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到了2010年,我40歲的時候,做了GGV紀源資本管理合伙人。如何讓風投行業更好地迎接未來?一家VC機構如何應對複雜的內部與外部環境?面對這些新的焦慮,有的時候需要做減法,有的時候需要做加法。而無論是加法和減法,都是在做選擇。我依然處在從選擇到焦慮,再迫使自己作出新選擇的循環之中。

我想,只要自己還沒停步,還在追求做到更好,這種「焦慮-選擇」的循環也就將終生進行下去。

焦慮產生了,當然要想辦法去應對,去緩解。我大體上有三種應對方式,概括來說就是:通過事情,通過他人,通過自己。

通過事情來應對壓力,就是說當焦慮來臨,我不能任由它困擾自己,不能原地等待。我要先行動起來,幹起來。親身投入到事情之中,投入到那些不確定性之中,從而去改變事情,去明確那些不確定性

通過他人來應對壓力,主要指的是對適當的人進行傾訴。對象可以是親密的家人,也可以是工作上好朋友。不過,這種傾訴不是訴苦,不是去尋求安慰,而是很坦誠地分享自己的想法。

這樣做,一方面,你會收到對方的反饋。在和對方交流時,你可能就會慢慢想明白自己要什麼。如果這條路你認為是對的,那就堅持走下去。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你可以在傾訴的過程中理清自己的思路。有時候,很多想法堆在腦子裡面,像一團糨糊,毫無頭緒,自己就會更加迷茫。而如果有個值得信任的人,讓你能敞開心扉地說一說,你會發現往往無需對方給出什麼意見,自己說著說著,就會把思路理清了。

而通過自己去應對焦慮,我認為主要是在內心明確、堅定自己的判斷。用實際的選擇,終結內心的糾結。再有,就是主動尋求一些自我放空的方式。我喜歡旅遊,喜歡滑雪、潛水,也會去打打遊戲、打打德撲。我覺得,當自己足夠放鬆過之後,就自然會想回來,繼續衝刺,不畏懼面對那些焦慮。

相關焦點

  • 【關注】2020新鼎資本已投第五家上市企業——福昕軟體上市交易
    2020年9月8日,福昕軟體在科創板上市交易,這也是今年以來,新鼎資本已投企業中,繼寒武紀(688256)、億華通(688339)、小鵬汽車(XPEV)、阿爾特(300825)上市後,第五家上市交易的企業。 福昕軟體是國內PDF領域龍頭企業,是全球第二、僅次於Adobe的軟體商。
  • 【關注】2020新鼎資本已投第五家上市企業——福昕軟體上市交易
    2020年9月8日,福昕軟體在科創板上市交易,這也是今年以來,新鼎資本已投企業中,繼寒武紀(688256)、億華通(688339)、小鵬汽車(XPEV)、阿爾特(300825)上市後,第五家上市交易的企業。 福昕軟體是國內PDF領域龍頭企業,是全球第二、僅次於Adobe的軟體商。
  • 造車ATM「三國殺」:小鵬赴美上市,阿里總算沒缺席
    文 | 費雪 編輯|林桔 來源|投中網 蔚來和理想之後,小鵬汽車也開啟了赴美上市之路。 8月8日凌晨2點,小鵬汽車正式向美國證監會提交IPO文件,擬於紐交所上市,計劃融資1億美元。
  • 捉摸不透的王亞偉八年沉浮,20隻重倉股揭開「奔私畫謎」
    王亞偉「奔私」以來,旗下重倉股變化一直備受關注,但投資路數始終讓人捉摸不透。打開王亞偉的最新持倉,一個關鍵的投資線索浮出水面! 打開王亞偉的持倉,一個關鍵的線索浮出水面! 01「最長情」股票身陷麻煩 2013年一季度末,王亞偉剛剛創立私募機構千合資本,他在外貿信託擔任投顧的產品昀灃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以下簡稱「外貿信託-昀灃」,),開始現身於近20家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
  • 新鼎資本投出小鵬汽車估值3年漲50倍
    其中,新勢力造車龍頭企業——小鵬汽車市值已經超過理想汽車,兩者上市時間前後相差不到一個月,理想汽車在前,小鵬汽車在後。 新鼎資本最早在2018年1月布局小鵬汽車時,估值為50億元。按照11月20日的收盤價2548.3億元計算,單支基金帳面收益已浮盈50倍。 今天,A股重返3400點,市場一片歡騰。
  • 新造車穿越生死線:從無人問津,到市值超百度
    李想和李斌都是創業近20年的老兵,從來沒有給人打過工,二人在誰向誰匯報上很難達成一致,於是李想退而求其次,表示願意投資蔚來。2. 何小鵬最早是以投資人身份參與小鵬汽車的。2014年的一天,獵豹移動CEO傅盛接到好友何小鵬發來的信息,說自己在廣州支持了一個創業公司,幾個廣汽背景的人(夏珩、何濤、楊春雷)出來做電動汽車,希望兄弟們參與支持一下。
  • 馬斯克的「眼中釘」,聊聊市值超百度的小鵬汽車
    但在馬斯克看來,小鵬汽車則是他的「眼中釘」。在今年的廣州車展上,何小鵬現身小鵬汽車展臺,在帶來小鵬P7鵬翼版的同時,還發布了新一代自動駕駛體系,並宣布將於2021年推出全球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量產智能汽車。在有關報導發布到推特上,馬斯克評論稱:「他們有特斯拉軟體的舊版本,並沒有我們最新的神經網絡計算機」,隨後又補充:「這只是小鵬汽車的問題,中國其他公司沒有這麼幹」。
  • 新造車穿越生死線:從無人問津到股價暴漲50倍、市值超百度
    李想和李斌都是創業近20年的老兵,從來沒有給人打過工,二人在誰向誰匯報上很難達成一致,於是李想退而求其次,表示願意投資蔚來。 2何小鵬最早是以投資人身份參與小鵬汽車的。於是,小鵬汽車將主要目光放在了騰訊、百度和阿里這三家公司身上,畢竟這幾家公司手中都握有超過千億的現金,拿出幾十億來投資並不難。 一位何小鵬的好友告訴騰訊新聞《潛望》,在決定出來之後,何小鵬希望能夠獲得騰訊的支持,對方回復他:「小鵬,對不起你來晚了,我們已經重倉蔚來了。」
  • 高瓴867億元美股持股曝光 重倉中國資產邏輯不變
    在高瓴本季度新進的22家企業中,有10家都是生物製藥領域的企業,高瓴的89個持有公司中生命健康領域的企業達到47個。其中,高瓴持續投資百濟神州,多個季度位列高瓴前五大重倉股,在三季度持倉數據中,百濟神州的持有市值排在第2位。高瓴三季度強化了對細分生命健康領域的投資,在增持與新進的公司中,對數字細胞、罕見病、肌肉疾病等細分領域的投資持續加大。
  • 財華洞察|蹭了小鵬熱度的荔枝,小心上火!
    中國三大造車新勢力在美股揚升之際,也帶動一眾與其產品和概念相關的股份被熱烈唱好。 隔夜的大洋彼岸,今年年初在美國上市的荔枝(LIZI-US)終於火了一把,成為納斯達克交投最活躍的股份。
  • 新鼎資本董事長啃哥張馳:投資有原則 投就投龍頭
    並從當時的600家企業中,篩選出100家,經過對現金流、預計年成長率、回報率、全鏈條增值服務空間、退出率等十多項重要指標的篩查後,鎖定投資了10多家企業,包括民祥醫藥、成大生物等在內。成功的投資人,一定是準確把握每一次風向的人。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新三板的市場開始變臉,從活躍期駛向疲軟期。與此同時,我國開始進入新經濟發展時代。
  • 市值超百度,造車新勢力穿越生死線
    李想和李斌都是創業近20年的老兵,從來沒有給人打過工,二人在誰向誰匯報上很難達成一致,於是李想退而求其次,表示願意投資蔚來。2. 何小鵬最早是以投資人身份參與小鵬汽車的。2014年的一天,獵豹移動CEO傅盛接到好友何小鵬發來的信息,說自己在廣州支持了一個創業公司,幾個廣汽背景的人(夏珩、何濤、楊春雷)出來做電動汽車,希望兄弟們參與支持一下。
  • 晨興資本劉芹:投資小鵬最大的遺憾,是當初投得太少了
    小鵬汽車的股東名單中,不僅有阿里巴巴、小米這樣的網際網路巨頭坐鎮,還有IDG資本、晨興資本、GGV紀源資本、紅杉中國、高瓴資本、光速中國等數十家明星投資機構加持,資方背景不可謂不強大。 而晨興資本,是少數連續參與了五輪融資的機構。
  • 全球Top 20基金如何配置中國?
    截至11月中下旬,海外基金公司三季度持倉數據基本披露完畢。根據我們對持有中國股票的20家TOP基金公司的前20大重倉股的統計分析,Q3海外主要基金對中國股票重倉持股環比提升13.4%至5510億美元。海外主要基金三季度對中國股票的配置中,新經濟板塊(主要是網際網路龍頭、醫療保健、信息技術)重倉持倉金額提升明顯,而傳統經濟板塊除房地產和工業外三季度持倉金額普遍下降。
  • 字節跳動訴百度一審獲勝,百度稱將上訴;劉強東將親自帶隊京東社區...
    字節跳動訴百度一審獲勝,百度稱將上訴;劉強東將親自帶隊京東社區團購;賈國龍稱西貝決定上市;榮耀員工最高補償N+5...(綜合中國證券報)15.哪吒汽車C輪融資最終或超30億元,華鼎資本領投20億元12月2日消息,哪吒汽車正式宣布C輪融資由華鼎資本領投20億元人民幣。據創始團隊透露,哪吒汽車本輪融資獲得了眾多大型著名投資機構的高度認可,最終融資額度會遠超原計劃的30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將很快圓滿關閉。
  • 越南實地考察報告:20年前的中國?
    原標題:越南實地考察報告:20年前的中國?本文作者:國信通信越南經濟、政治、文化與中國有許多相似之處,下一個買房投資的好地方?2018年6月《越南新聞》消息,根據財政部報告,2018年前5個月僅5家國有企業股份化計劃獲批。政府計劃今年完成85家國企股份化改革,從181家國有企業撤資。
  • 傅鵬博、劉格菘、傅友興、丘棟榮等借道大宗交易,重倉了這些公司……
    來源:中國證券網權威、深度、實用的財經資訊都在這裡近日睿遠基金、景順長城基金、廣發基金、中庚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公布了旗下部分基金的2020年半年報,一些明星基金經理的調倉路徑曝光。根據其2020半年度報告,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58億元,同比增長37.91%,實現歸母淨利潤3.63億元,同比增長93.73%;實現扣非後歸母淨利潤3.12億元,同比增長95.56%。6月份,兆易創新曾發行43億定增,由葛衛東、新加坡政府投資、博時基金等5家機構認購。此外,廣發基金另一「名將」傅友興,對兆易創新也有「嘗鮮」。
  • 小鵬汽車賣向挪威?頂級投資人眼裡的2020年究竟如何?
    績勳是投資界公認的頂級投資家,前後投出過包括百度、哈囉、滿幫、美菜,去哪、UC、土豆、小鵬汽車等10餘家獨角獸公司。2020年馬上就要過去了,過去一年如果讓您給出一個關鍵詞的話,您認為是什麼?符績勳:轉變。方方面面都在改變,而且是在以往前所未有的速度發生變化。疫情帶動了大家消費方式、出行方式的變化,有些變化已經是不可逆轉的。
  • 2020年11月20日上市公司公告
    5、【匯通能源:實控人之一致行動人增持5%股份】 11月20日訊,匯通能源公告,公司際制人的一致行動人通泰萬合,於7月23日至11月19日期間,通過大宗交易系統及集中競價交易系統合計買入約737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