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鑑賞】萋萋芳草小樓西,雲壓雁聲低

2020-12-17 騰訊網

走進詩摘詞選,品味詩意人生

明代劉基《眼兒媚·萋萋芳草小樓西》

萋萋芳草小樓西,雲壓雁聲低。兩行疏柳,一絲殘照,萬點鴉棲。

春山碧樹秋重綠,人在武陵溪。無情明月,有情歸夢,同到幽閨。

譯文

小樓西邊的原野一片蔥蘢,雲朵低垂,飛雁哀鳴。夕陽映照著兩行衰柳,萬點棲鴉在柳叢。

山上草木在秋風裡仍帶些綠意,遠遊的人卻在外漂泊無依。明月清冷的光輝遊子思鄉的夢魂,一同來到那思婦的空閨。

注釋

眼兒媚:詞牌名,又名「秋波媚」、「小闌幹」、「東風寒」等,雙調,正體為四十八字,上片五句三平韻,下片五句兩平韻。

武陵溪:借陶淵明《桃花源記》武陵漁人進入桃花源事,借指愛人在遠方。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

歸夢:指遠遊人惦念家裡的魂夢。

賞析

上片在寫法上很有層次,有遠有近,有高有低,有動有靜,有音響有色彩,可謂錯落有致,疏密相間,雖全是對秋景的描畫,但又句句抒情,情景交融,從而由不同的角度和側面形象渲染了思婦的滿懷愁緒,突出其盼望遠遊人歸來的急切心情。「萋萋芳草小樓西,雲壓雁聲低。」閨婦佇身樓頭,望及的是樓西的芳草萋萋,仰看則見空中有低壓的雲層。前句表面在寫草,實則寫人,交代閨思地點是小樓西的同時也指明閨婦不是一般的農婦,而是住在小樓上有身份人家的婦人,還以萋萋芳草形容思婦對遠遊人情思綿綿之況;後句則以幽咽悲切的徵雁鳴叫聲不時地傳入閨婦耳中來增強了秋日畫面的悲涼程度,渲染了思婦感傷的情懷。北雁南飛,使人想到一年一度秋風勁,雁去有時,人兒遠去卻無歸期,思婦的傷悼之情自在不言之中。「兩行疏柳,一絲殘照,萬點鴉棲」三句寫衰柳依稀,一抹斜陽,萬點昏鴉正飛向自己的棲息之處,一片蕭瑟悽涼的景象。烏鴉倦飛後尚知歸巢而人遠遊卻不知歸的鮮明對比使得讓閨婦的愁腸百結而黯然銷魂的懷念之情和孤獨之感躍然紙上。

下片直接刻畫閨婦由盼到怨的心理活動。「春山碧樹秋重綠,人在武陵溪。」思婦目睹蕭瑟的秋景已令人悲生,況樹又重綠,人仍不歸,那綿綿情懷無法可已。接著的「無情明月,有情歸夢,同到幽閨」三句是思婦想像之詞,虛寫之筆,讓讀者能輕易地想見一位翹首以待的思婦空佇樓頭埋怨圓月的情景:雖然天邊殘照已消失,涼風襲人,但她空佇樓頭仍不肯歸,仰望明月,思緒飛越幹山萬水。對圓月,她發出了埋怨,說圓月無情地照耀著她和遊人,卻只顧自己團圓而不顧人的團圓。

全詞襯景如畫,筆觸精細,描摹生動,不寫一些表面的情和景,而是著力地去寫人物內心的動向,使得情感抒發委婉含蓄,溫情脈脈,哀婉動人,閨婦的形象呼之欲出。

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諡曰文成,元末明初傑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勳,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號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本文轉載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李國麟詩詞選:一庭秋色鳥閒吟,芳草萋萋菊染金
    閒聽曉雨風吟曲,醉賞春宵酒滿卮李國麟詩詞選輯香山賞紅葉文/樂以忘憂(李國麟)遙看雲嶺盡蔥蘢,攜友高亭日已東。秋日述懷一庭秋色鳥閒吟,芳草萋萋菊染金。昔日也曾崇古賦,寒廬亦欲悟禪心。忘懷醉賞山中月,適意輕彈案上琴。把卷幽窗天向曉,飄來清露入衣襟。
  • 盤點冷門且驚豔的秋天詩句,最美的秋景全在詩詞裡
    秋天的你,來品讀詩詞裡的秋天,感悟秋天獨特的美。1、西風亂葉溪橋樹。秋在黃花羞澀處。——高蟾《下第後上永崇高侍郎13、萋萋芳草小樓西,雲壓雁聲低。——劉基《眼兒媚·秋思》14、秋到長門秋草黃。畫梁雙燕去,出宮牆。——薛昭蘊《小重山·秋到長門秋草黃》15、早是他鄉值早秋,江亭明月帶江流。——王勃《秋江送別二首》16、山黛遠,月波長,暮雲秋影蘸瀟湘。——蔡松年《鷓鴣天·賞荷》17、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
  • 「詩詞鑑賞」秋風乍起,古代詩人解秋思!
    >漁家傲·秋思宋-範仲淹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秋思宋-陸遊烏柏微丹菊漸開,天高風送雁聲哀。眼兒媚·秋思明-劉基萋萋芳草小樓西,雲壓雁聲低。兩行疏柳,一絲殘照,萬點鴉棲。
  • 李國麟詩詞選:一庭秋色鳥閒吟,芳草萋萋菊染金
    閒聽曉雨風吟曲,醉賞春宵酒滿卮李國麟詩詞選輯香山賞紅葉文/樂以忘憂(李國麟)遙看雲嶺盡蔥蘢,攜友高亭日已東。秋日述懷一庭秋色鳥閒吟,芳草萋萋菊染金。昔日也曾崇古賦,寒廬亦欲悟禪心。忘懷醉賞山中月,適意輕彈案上琴。把卷幽窗天向曉,飄來清露入衣襟。
  • 【明代】劉基二十首詩詞,值得品讀!
    【五月十九日大雨】風驅急雨灑高城,雲壓輕雷殷地聲。雨過不知龍去處,一池草色萬蛙鳴。【題沙溪驛】澗水彎彎繞郡城,老蟬嘶作車輪聲。西風吹客上馬去,夕陽滿川紅葉明。【錢塘遣懷】江風吹浪雨冥冥,雲暗春山霧壓城。箭鏃不隨錢氏化,黍苗還向宋陵生。
  • 萋萋芳草入誰家,茅簷竹石几回驚;兩組軲轆體詩,春秋獨與夢巡行
    萋萋芳草入誰家,茅簷竹石几回驚?天涯倦客,古今同夢,舊歡新怨,何曾夢覺。塵世間數不清的滿目繁華,鮮豔絢爛,深深地吸引著人們中了它的蠱。多少人前赴後繼走在追逐名利的路上,到最後,不過是好夢一場夢成空。風物常隨雲散去,春秋獨與夢巡行。
  • 腹有詩書氣自華,飛花令裡讀詩詞——100句(低)篇
    《遊子吟》 唐·李益19、 小樓寒,夜長簾幕低垂。《多麗·詠白菊》 宋·李清照20、 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鸝語未成。《南湖早春》 唐·白居易21、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春思》 唐·李白22、 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 2018年中考語文詩詞鑑賞常考的意象(一)
    中考詩詞鑑賞常考的意象(1)   1、冰雪   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如「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再如「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2、月亮   對月思親,引發離愁別緒,思鄉之愁。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詩詞攝影,如何拍出「遠山映水夕陽低,春愁壓翠眉」的意境?
    「遠山映水夕陽低,春愁壓翠眉。」出自於清代詞人佟世南的《阮郎歸·杏花疏雨灑香堤》。全文如下:杏花疏雨灑香堤,高樓簾幕垂。遠山映水夕陽低,春愁壓翠眉。芳草句,碧雲辭,低徊閒自思。流鶯枝上不曾啼,知君腸斷時。這又是一首託物言志的詩詞,明處是寫景,暗自是抒情——依然是在寫思親的婦人滿腹春愁。思婦的春愁我們暫且不深究。
  • 【詩詞鑑賞】十一首詠雲的詩詞,看雲捲雲舒,​靜看流年!
    ,心中有塵,自有雲卷,心境坦然,自有雲舒。十一首詠雲的詩詞,看雲捲雲舒,靜看流年! 潭暮隨龍起,河秋壓雁聲。 只應惟宋玉,知是楚神名。 抱月無心,隨風有態,嫋嫋低墮。
  • 崔顥的「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歷歷」是什麼意思
    在中國詩詞文化的寶庫中,有一些吟詠古蹟的詩詞,使得一些地方因詩詞成名,甚至成為熱門的旅遊勝地。如江西南昌的滕王閣,因王勃的《滕王閣序》成名,「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成為滕王閣不得不看的風景。
  • 腹有詩書氣自華,飛花令裡讀詩詞——100句(低)篇
    《遊子吟》 唐·李益19、 小樓寒,夜長簾幕低垂。《多麗·詠白菊》 宋·李清照20、 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鸝語未成。《南湖早春》 唐·白居易21、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春思》 唐·李白22、 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 凱子詩詞:清明郊外地,芳草萋萋,花木依依
    (原創作品首發)自創詞牌名格式系列作品文:詞俊郎(凱子)【清明闋】清明郊外地,芳草萋萋,花木依依。……【芳草萋萋,花木依依】……芳草萋萋冢上草萋萋,塋裡屍骨離,執念縱長存,最終成嘆息!
  • 【詩詞鑑賞】寒露觀紅葉,一起欣賞古詩詞裡的紅葉吧!
    桃波疑候雁,鸚觜咒寒鴉。 垂笑風難定,輕飛日易斜。 朱顏矜老壽,誰是白雲家。 謁金門-紅葉 清-李雯
  • 唐詩趣話:芳草萋萋,長路漫漫,唐詩疊字排行榜三
    悽悽、萋萋、漫漫、霏霏、沈沈。這些疊字,除「沈沈」現在被「沉沉」代替,已經不常用之外。其他的詞語在美文中還是非常常見。在唐詩中「悽悽」與「萋萋」經常會通用。多用於形容別離的心情。今天為您梳理的是唐詩中使用頻率排名十一到十五的疊字詞。
  • 109 詩人趙曉東走進【中華杯】詩詞大賽暨《中華詩詞選集》《中華詩詞鑑賞》兩書
    雁字長天大寫。迎眸疏野。碎紅青黛黃花。02調笑令•初冬        晨醒。晨醒。遍野銀裝詩境。庭中壽客揚眉。驚瞻室外雪飛。飛雪。飛雪。寒筆呵成小闋。       芳草萋萋無意報。今始歸來,轉眼人將老。一抹鄉愁心似絞。幾懷離緒誰知曉。11卜算子•生日述懷        晚霞醉清風,圓月明山浦。檢點浮生六秩春,日落花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