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半個世紀見證的婚姻就像金子一般,長久而堅毅。近日,葉榭鎮民間公益組織「良驪第二春」為30對老人舉辦金婚慶典。每一對金婚老人相濡以沫半個世紀的感情令人感動,與此同時,他們樸素的婚戀觀也為當代年輕人作出了表率。 伴著溫馨的音樂,楊桂法、黃瑩玉夫婦踩著紅地毯迎面走來,他們是參與慶典活動當中年齡最大的一對。丈夫楊桂法86歲,妻子黃瑩玉76歲,兩人已經攜手走過了半個世紀。 「當年一杯茶、幾顆糖就是一場婚禮了。」楊桂法說,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因為家庭出身等方面的原因,當年那場簡單的婚禮也拖了將近10年。如今能夠身穿盛裝走上紅毯,在金婚之年幸福地參與這樣一個慶典,兩位老人感慨半個世紀風風雨雨的同時,也感謝時代的變化。 比楊桂法夫婦婚齡短些的是即將進入金婚之年的夏仲明、俞膺夫婦。兩人的姻緣發生在下鄉插隊時期。今年這個特殊的慶典活動喚起了這對老知青當年珍貴的回憶。夏仲明回憶,上世紀70年代,兩人先後到黑龍江插隊,雖然分屬兩個地方,但一次偶然的機會,兩人還是相識相戀並結婚了。「就是幾顆喜糖,一張結婚證書,就結婚了。」當年,簡單樸素的婚禮讓他始終覺得虧欠老伴,如今能參加這個慶典夏仲明格外高興,他說是對老伴最好的補償。 從風華正茂到白髮蒼蒼,30對金婚老人用半個世紀的陪伴證明了愛情的純粹與美好,他們真摯樸素的婚戀觀也深深地感染了現場很多人。「生活中難免會有磕磕絆絆,需要多溝通。」黃瑩玉說,遇事多溝通、相互尊重,婚姻就能經營好。「年輕時因為工作原因時常聚少離多,生活時常產生問題。」俞膺說,「能夠一起生活幾十年,相互理解,多包容最關鍵。」 活動主辦方「良驪第二春」公益組織的負責人劉小麗聊起舉辦活動的初衷時說,多年前,她和丈夫一起來到上海,一起打拼事業,也養育了兒女。如今雖然事業有成,但劉小麗卻感慨生活中的煩惱並沒有減少,其中就有對後輩們家庭關係的擔憂。「舉辦這樣的公益活動,也是希望或多或少對年輕人產生一些影響,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美滿了,社會才能更加穩定。」劉小麗說。和這些相守半個世紀的伉儷一樣,劉小麗做這份公益的初心同樣令人動容。
附件:
【來源:上海松江區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