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僑報:為何日本機場安檢讓人倍感輕鬆?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新華僑報:為何日本機場安檢讓人倍感輕鬆?

2015-04-27 14:56:4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

  中新網4月27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27日刊文稱,在全球恐怖主義活動明顯升溫,安全威脅層出不窮的當今時代,很多國家都如臨大敵,機場等公共場合的安檢越來越嚴,給民眾的出行也帶來了很多不便。日本,則似乎是個例外。對比各國機場安檢措施時,不少滿世界轉的「空中飛人」用「輕鬆」一詞,來誇讚日本的安檢。

  文章摘編如下:

  現在,中國遊客到日本,少不了要「爆買」一番。如果最後大包小包到了機場,安檢時一會要拿出這個,一會要拿出那個,扯來扯去,心情大壞不說,還很有可能影響上飛機。還好,日本對帶動消費的海外「財神爺」奉若上賓,託運行李時基本不會開箱檢查。只要隨身行李不超標,不攜帶飲料等液體,「嗨、嗨」地回答幾個基本問題,就可以快速通過。而且,日本安檢人員的態度非常「溫柔」,哪怕你長相兇惡一點、看上去與「壞人」氣質相近,也不會把你當作犯罪分子一番打量。

  最讓人驚異的是,在日本是可以攜帶打火機上飛機的。有些吸菸的中國乘客一時不注意將打火機帶上飛機,還暗暗納悶日本安檢人員為何如此不負責任。其實,這都是誤解。當然,你也不能全身四處都是打火機,這就說不通了。按照日本安檢規定,每人限帶一支。如此寬鬆的安檢規定,日本是有底氣的。至今,日本沒有發生過一起因打火機造成的飛行安全事故。

  至於液體物品,雖然進入候機區時一般不能隨身攜帶,但也有例外。比如手提行李中如果有給兒童攜帶的飲料,在安檢處測試儀上放上幾秒鐘測試好後,都可以帶入飛機。如果有不捨得丟棄的違禁物品,還可以委託航空公司幫助保管,乘客返回日本時或由乘務員負責帶上飛機,到達目的地後再交還給乘客。

  進入候機區後就更寬鬆了。比如,成田機場的免稅店區域就很大,商品種類繁多,充分體現出東京日本機場安檢讓人倍感輕鬆的背後的購物天堂風範。辦完出境手續進入候機區後,在免稅店等處所購酒類和化妝品等液態物品不受限制,可自由帶上飛機。有網友說,旅客進入客艙前,還要接受機場人員的再次行李檢查。其實,這種情況也很少發生。

  為迎接2020年東京日本機場安檢讓人倍感輕鬆的背後奧運之前的大批訪日遊客,日本最大的國際機場成田機場最近又進一步降低了安檢門檻。成田機場建設前,由於當地民眾發起各種激烈的反對運動,因此進入機場前的電車站入口、車輛入口等處設置了查驗身分的安檢關卡,旅客即使搭乘巴士到成田機場,也會有警備人員上巴士一一核對旅客的護照或身份證件。

  近年來,機場反對運動已經平息,成田機場為廉價航空專闢的第3航站樓也於4月8日正式啟用,為了不讓旅客大排長龍,逐漸廢止了這項安檢措施,讓乘客自由通行。

  日本為何敢如此大膽,難道真以為「天下無賊」嗎?非也。其實,謹慎的日本人早就將工作做在了前面,並依靠高科技予以保障。2007年12月20日,日本新的《出入境管理及難民認定法》開始施行。該法要求16歲以上的外國公民,在入境審查時有義務接受臉部拍照和指紋採集,拒絕提供指紋和拍照者將不允許入境。該系統在日本全國27個機場和126個港口同時使用。

  乘客將兩手伸入掃描儀中,掃描儀採集指紋後,位於上方的照相機再對臉部進行拍攝。這些體徵信息將和姓名一起通過電子記錄保存起來,並當場與超過90萬個曾有不良記錄的外國人、通緝犯等個體體徵信息數據進行比對。一旦對上,要麼禁止入境,要麼成為重點盯防對象。因此,進入日本最後能順利出境的人,已經是日本政府甄別過的「良民」,犯不著興師動眾。

  對於本國公民,日本則啟用了「出入國審查人臉識別系統」。這套系統通過電腦,先將護照內藏晶片的臉部照片數據,與邊檢處拍攝的照片進行比對,確認是否為同一個人,然後據此了解其從小到大的信用記錄等。比如成田機場設置了300多臺監視器及人臉識別系統,以對比進出機場的人物和車牌號碼等。某些有著不良紀錄的人,行動軌跡早就被重點「鎖定」。同時,機場內外還有爆裂物探測犬不時巡邏,以確認有沒有攜帶危險物品的可疑人物進出。

  到了乘客接受個人安檢的時候,其實日本機場方面早已心中有數,犯不著再對乘客一一甄別而耽誤時間。這就是日本機場安檢看上去寬鬆的原因。一位到日本考察的歐洲反恐官員曾說:「日本國際機場的安全措施松得令人難以置信,這在歐美是不可想像的。」事實證明,在安全方面做到內緊外松,既保證安全又不讓乘客感到不適,那才需要真功夫!(蔣豐)

相關焦點

  • 新華僑報:日本為何很難看到乞丐?
    新華僑報:日本為何很難看到乞丐?   中新網1月20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近期文章稱, 在東京乃至日本全國,你是很難找到一位沿街乞討的乞丐。日本流浪漢為什麼不願去行乞?
  • 新華僑報:漢字能力檢定為何走紅日本歷久不衰
    新華僑報:漢字能力檢定為何走紅日本歷久不衰   中新網2月6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6日刊文說,據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公布的最新數據,2011年,154萬日本男女老少分別在全國180餘考場參加了「漢檢」考試。
  • 新華僑報:日本種族歧現情況為何長期得不到改善
    新華僑報:日本種族歧現情況為何長期得不到改善 2015-09-11 16:29:4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對此,日本新華僑報11日刊文則稱,事實並非如此。日本也有少數民族阿伊努族、琉球人、日本朝鮮族等。雖然這些少數民族長期生活在日本,但與大和民族持有不同的民族意識和文化。在平時的生活中,也受到了各方面的歧視。  文章摘編如下:  2005年7月,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派遣調查團前往日本,調查日本的人權現狀。
  • 日本新華僑報網:旅日華僑華人的「祖孫愁」
    中新網1月15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網1月15日刊發文章,通過幾個具體的小故事,講述了一些已過花甲之年的旅日華僑華人,有了自己的孫輩孩子後,他們本應該享受臨近晚年的「隔代」天倫之樂,卻不料也有一些人為「祖孫愁」而日益苦惱。
  • 日本新華僑報:日本「出國稅」不能成為新黑洞
    日本新華僑報:日本「出國稅」不能成為新黑洞 2019-01-07 14:39:2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張艾京
  • 新華僑報:日本動漫迷緣何鍾情「妖魔鬼怪」
    新華僑報:日本動漫迷緣何鍾情「妖魔鬼怪」 2015-12-03 11:33:37   中新網12月3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1日文章稱,11月30日,日本知名「妖怪」漫畫家水木茂於93歲高齡辭世,引發眾多鬼怪漫畫鐵粉傷心的同時,也在日本再次掀起一次「妖怪文化」的評析熱潮。
  • 新華僑報:日本社會過分遵循規範 而忽略人文關懷
    新華僑報:日本社會過分遵循規範 而忽略人文關懷 2015-09-08 14:52:1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   中新網9月8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7日刊文稱,在公眾場合聽到嬰兒啼哭
  • 日本新華僑報:日本人將骨灰存入佛像有何意義?
    日本新華僑報:日本人將骨灰存入佛像有何意義?日本新華僑報網19日刊文稱,在日本,有一種方法是把去世親人的骨灰放進寺廟的如來佛像裡。一部分人把骨灰放入佛像,覺得比較安心;還有一部分人,則是因為日本老齡化社會,墓地價格高漲而迫不得已。  文章摘編如下:  傳統的做法,無非是把骨灰收集後放在墓園裡。
  • 新華僑報:日本人滅了索馬利亞海盜?別鬧了!
    新華僑報:日本人滅了索馬利亞海盜?別鬧了!2016-03-16 14:45:1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   中新網3月16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16日刊文稱,最近日媒流傳稱,一家日本連鎖壽司店的老闆木村清「以商治盜」。
  • 日本新華僑報網:日本稅改給旅日華僑華人帶來紅利
    日本新華僑報網:日本稅改給旅日華僑華人帶來紅利
  • 新華僑報:日本驚現神出鬼沒「鐵道遊擊隊」
    新華僑報:日本驚現神出鬼沒「鐵道遊擊隊」 2016-06-14 14:01:4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詩堯   中新網6月14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網14日刊文稱
  • ...孫大剛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版》日本月刊及《日本新華僑報》聯合...
    駐新潟總領事孫大剛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版》日本月刊及《日本新華僑報》聯合專訪 2020-12-21 14: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華僑報:日本普通百姓購房為何感動中國網民
    中新網7月20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20日刊文《日本普通百姓購房為何感動中國網民》。文章說,一個在日本讓人覺得平淡得再不能平淡的購房紀實,卻使中國的網民看完後感到。讓普通百姓住者有其居,安居樂業,正是應該進一步努力的。這點,中國確實需向「泡沫經濟」崩潰後的日本借鑑。
  • 新華僑報:「萌文化」為何在日本大行其道?
    中新網9月1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1日刊文說,「萌」在日本究竟是何含義?日本人的「萌情結」究竟有何文化根源呢?實際上,「萌文化」在日本人的生活中是一種調味劑,從某種意義上說能給人們「減壓」,讓他們對於枯燥、痛苦的事情一笑了之。
  • 新華僑報:從動漫和吉祥物看日本人心理
    新華僑報:從動漫和吉祥物看日本人心理 2015-08-05 15:29:28對此,日本新華僑報4日刊文表示,動漫和吉祥物中的「萌物」表現出來的可愛元素,是日本文化吸引全球受眾的一大利器。從動漫和吉祥物文化的泛濫,能管窺日本人的部分心理特徵。  首先,動漫和吉祥物表現出日本人心理的「幼兒化」傾向。
  • 新華僑報:日本人將雷鋒精神發揚光大
    中新網10月21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21日刊出一篇留學生的文章《日本人將雷鋒精神發揚光大》說,以前很不了解日本,或者說了解得都是很片面。如今學習生活在日本,才慢慢了解到真實的日本,發現好像雷鋒精神在日本被發揚得很廣大。
  • 布達佩斯李斯特國際機場增設新安檢通道 通過安檢僅需15分鐘
    在布達佩斯李斯特·費倫茨國際機場安裝了兩個全新的安檢通道之後,機場領導層決定在機場內再安裝一個安檢通道。 據《福布斯》報導,李斯特機場2B航站樓將建立一個新的安檢通道。通過此最新安裝,機場將總共擁有18條安檢通道。
  • 新華僑報:日本「冤假錯案」頻出 挑戰司法底線
    中新網1月18日電日本新華僑報日前刊文稱,1月12日,日本福岡高等法院撤銷了鹿兒島地方法院於2012年做出的一起強姦案嫌疑人有期徒刑4年的判決。本案最大爭議在於鹿兒島地方法院是否僅僅聽取了檢方指控,並沒有全面、客觀做出判決。此事在日本社會引起強烈轟動,各界紛紛質疑司法機關製造「冤案」。
  • 日本新華僑報:為什麼日本年輕人都不愛出國遊了?
    中新網4月18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刊發評論文章稱,日本媒體發現,日本政府一味地宣傳赴日外國遊客人數增加,卻沒有關注到出國旅遊的日本人正在減少。據報導,日本觀光局調查顯示,日本2018年海外旅行人數為1895萬4000人,同比增長6%。
  • 新華僑報:日本年輕人為何無情拋棄聖誕節?
    中新網12月22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網近日刊文稱,日本著名大數據分析公司調查發現,聖誕節對於日本年輕人的吸引力一年不如一年。如今的日本,新年比聖誕節更受歡迎。在不少日本年輕人看來,把新年擺在比聖誕更重要的位置,說明自己告別了年少時的輕狂,開始成人。而要成為一個對社會負責的成年人,首先要做的就是告別聖誕,迎接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