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老照片:鐵血崑崙關——一場「鋼軍」對「鋼軍」的戰役

2020-12-19 歷史大地

「帝國皇軍第五師團第21旅團,之所以在日俄戰爭中獲得了『鋼軍』的稱號,那是因為我的頑強戰勝了俄國人的頑強。但是,在崑崙關,我應該承認,我遇到了一支比俄國更強的軍隊。」——日軍第五師團第21旅團旅團長中村正雄臨死前的日記

崑崙關戰役之時間:1939年12月4日——1939年12月31日

地點:廣西南部之賓陽縣

交戰雙方:中國軍隊 日軍

兵力配備:

中國軍隊 第三十一軍、第四十六軍、第五軍、廣西教導總隊獨立步兵1-4團

第二十六、第三十七、第三十五、第三十八集團軍、空軍第三大隊

總兵力達30萬之眾,實際參戰部隊約6萬人。

其中,中國第一支機械化武裝部隊,號稱「鋼軍」的第5軍為主力,

指揮官——杜聿明。

日軍 第21軍之一部、第五師團、近衛混成旅團、第18師團之一旅團、海

軍陸戰隊、空軍兵員總數約10萬人,實際參戰總兵力4.5萬人。

其中,日俄戰爭中獲得「鋼軍」稱號的第五師團第21旅團為主力,

指揮官——中村正雄。

戰役梗概:

1939年11月24日,日軍第五師團第21旅團在空軍掩護下,攻佔南寧。隨後,北犯桂南要隘崑崙關。12月4日,日軍進佔崑崙關,中日雙方軍隊處於對峙狀態。

1939年12月18日國民革命軍第5軍對崑崙關日軍發起攻擊。鄭洞國榮譽第一師與日軍展開白刃戰,首先佔領仙女山。當晚,各部乘勝夜襲,相繼佔領老毛嶺、萬福村、441等高地,最後攻佔崑崙關。19日午後,日軍在飛機掩護下進行反撲,崑崙關失守。雙方展開反覆爭奪。27日,為崑崙關爭奪戰最激烈之一日,中國空軍第三大隊出動6架飛機支援陸軍戰鬥。雙方傷亡甚重。30日,中國增援部隊到達,遂向日軍發起更為猛烈的進攻,相繼攻佔同興、界首及其東南各高地,打破日軍崑崙關防線。31日拂曉,杜聿明指揮所推進至大墳嶺,中國軍隊向日軍猛攻。至8時,第159師佔領653西南高地;11時,新編第22師攻入崑崙關。31日,日軍被迫向九塘方面退卻。至此,崑崙關戰役以中國軍隊的勝利宣告結束。

戰果:

日軍,第21旅團班長以上軍官死亡達85%以上,士兵死亡4000餘人。旅團長中村正雄於12月24日在崑崙關關南5公裡之九塘,被鄭洞國師第三團炮擊擊斃。

中國軍隊,傷亡亦達萬人以上。

評價:

1939年12月爆發於廣西境內的崑崙關戰役,是中國國民政府發動反攻的決策與日本侵略軍當局發動「一號作戰」計劃硬碰硬的結果,實為整個桂南會戰的核心戰役。

中國軍隊抗擊日軍,全殲其一個精銳旅團,並基本消滅其全部指揮官,尚無二例。

(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埋葬日軍號稱「鋼軍」之坂垣第五師團21旅團的墓地——崑崙關血戰
    11月24日,號稱「鋼軍」的日本板垣第五師團的中村正雄21旅團進佔南寧,其師團長就是臭名昭著的板垣徵四郎,該師團為日本陸軍第一流精銳機械化部隊,參加過南口、忻口、平型關、太原、臺兒莊、廣州等戰役,屢次擔任主攻任務。
  • 1939年的崑崙關戰役:中日戰史上最慘烈攻堅戰
    崑崙關戰役陣亡將士墓園崑崙關戰役發生在一九三九年十一月,是抗日戰爭的大型戰役之一,也是桂南會戰中國民革命軍投入戰力最強的一場戰役。當時,日軍第五師團突然在廣東欽縣登陸,十一月二十四日佔領南寧,十二月初佔領崑崙關。日軍原擬乘虛由貴州直攻重慶,國民政府旋即調集了大軍反攻,白崇禧擔任總指揮。
  • 抗日戰場上的蘇械師:與日本「鋼軍」正面拼死相抗,重創敵軍
    中國士兵在悼念犧牲的戰友1939年12月8日拂曉,一陣驚天動地的爆炸聲打破了廣西崇山峻岭中的寂靜,中日崑崙關戰役正式打響,在第200師兇猛的火力下,日軍佔據的崑崙關瞬間完全淹沒在了一片火海之中,中國軍隊向崑崙關發起了猛烈進攻,中國士兵如潮水般撲向了日軍陣地。
  • 民國時期軍閥眾多,為什麼只有廣西部隊可以被稱作「鋼軍」?
    民國時期有許多軍隊是功不可沒的,他們在辛亥革命、北伐戰爭、抗日戰爭中的貢獻相當大,其中不乏那些英勇善戰的將士們,在眾多優秀部隊中,廣西桂系部隊脫穎而出成為了真正的「鋼軍」。為什麼只有廣西部隊可以被稱作鋼軍呢,要說廣西的這是部隊究竟有多麼厲害,那要從幾場有廣西部隊參與作戰的戰爭當中來分析。
  • 「南方天險」崑崙關:南寧一處有名的景區,來南寧旅遊可別錯過了
    1939年中日雙方軍隊在這裡展開大戰,雙方主戰的都是善打硬仗的部隊,中方主力是由杜聿明將軍率領的第5軍,裝備比較精良,日方主力是參加臺兒莊戰役的坂垣舊部,有鋼軍之稱,經過十來天的慘烈血戰,中國軍隊終於收復了崑崙關。
  • 平型關:板垣「鋼軍」的絕望深谷
    原標題:平型關:板垣「鋼軍」的絕望深谷 去平型關戰場之前,記者就有一個強烈的念頭:一定要下到日軍遭伏擊的深溝底下,從日軍的視角感受一下1937年9月25日。 這條溝就是喬溝,溝底下的這條路,是當年從靈丘縣城通往平型關的必經之路。
  • 瞻仰崑崙關
    我對司機說:「我是到崑崙關。」「這不是崑崙關是什麼!就從這裡上山。」司機大聲回答。我背著行囊走下車,翹首望去,路邊不遠處果然立著一道牌坊,橫額大書「氣壯山河」四字,下款為「陳誠敬題」,兩旁對聯為「百戰尚留萇氏血,九功更軼狄青勳」,下款為「林蔚敬撰」。以牌坊為起點,是一條通往山頂的梯道。牌坊旁邊,立著一塊黑色的石碑,上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崑崙關戰役舊址」。
  • 中國最厲害的一支軍隊,日軍最為懼怕,竟然稱「鋼軍」比俄軍可怕
    在湘江戰役,紅軍遇到桂軍,被打的只剩下幾萬人,所以說桂軍是很能打的。最重要的是,桂軍抗戰的精神鼓舞了全國人民。抗戰為什麼最後能夠成功,讓敵人聞風喪膽,其實不是一支武裝力量或者一個地域的作用,但我們無法否認,有些省市的人民真的特別團結,特別厲害,這些人的抗日極大的鼓舞了其他省市的人民。
  • 崑崙關戰役紀念日為大捷八十周年向全球徵詩
    :今日我們有志者一同聚集在這裡,紀念當年崑崙關戰役中,作出巨大貢獻的軍民同胞,學習崑崙關精神,擴大傳播正能量,希望有助於消弭「臺獨」思想,同時有益於民族偉大復興;什麼又是崑崙關精神?    中華崑崙關精神研究中心主任陸炳文,進一步指出:本中心第一年的首要工作,正在尋求與大陸有關方面合作,籌辦崑崙關戰役大捷80周年紀念活動,其中馬上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面向全球徵集相關漢詩,目前已經擬訂了一份草案、《關於崑崙關戰役紀念日為大捷80周年向全球徵詩的辦法》,一但有了合辦單位,則可共策成全大事;而徵詩緣起於11月14日,南寧崑崙關戰役遺址保護暨景區開發建設研討會,在南寧勝利圓滿舉辦
  • 最詳細的崑崙關黨建參觀攻略在這裡!
    景區崑崙關位於南寧市東北部50公裡處,四周山巒起伏,地勢險要,為桂南通往桂中的交通咽喉,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發生在崑崙關上的大小戰役便有9次之多,其中發生於1939年冬的崑崙關戰役是中國軍民抗擊日本侵略軍的一場慘烈攻堅大捷。是中國軍隊對日攻堅作戰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是與平型關戰役、臺兒莊大戰同享盛譽的中國民族偉大的抗戰名篇。
  • 最詳細的崑崙關黨建參觀攻略在這裡
    景區崑崙關位於南寧市東北部50公裡處,四周山巒起伏,地勢險要,為桂南通往桂中的交通咽喉,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發生在崑崙關上的大小戰役便有9次之多,其中發生於1939年冬的崑崙關戰役是中國軍民抗擊日本侵略軍的一場慘烈攻堅大捷。是中國軍隊對日攻堅作戰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是與平型關戰役、臺兒莊大戰同享盛譽的中國民族偉大的抗戰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