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伊斯蘭瑪巴德9月29日電通訊:大壩成功截流——中企建設巴基斯坦蘇吉吉納裡水電站取得階段性成果
新華社記者蔣超
28日,巴基斯坦蘇吉吉納裡水電站施工現場,28歲的當地電力工程師阿瓦伊斯·拉希姆正手持對講機,與河谷對岸指揮填埋材料至壩口的同事溝通對接。他是水電站項目5000多名巴方員工中的一員。
當天,由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建設的水電站工程成功實現大壩截流。
「這是集團第一個海外『投建營一體化』模式項目,帶給我們很深的體會和收穫。」集團海外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曉丹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成功實現大壩截流標誌著該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
蘇吉吉納裡水電站項目位於巴基斯坦西北部開伯爾-普什圖省東部曼塞赫拉行政區的昆哈河上,是中巴經濟走廊優先實施的重點項目之一。電站將布置4臺衝擊式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為874兆瓦。項目於2017年3月正式進入施工建設階段,合同工期72個月,總投資額約19.6億美元。
「我就是本地人,家在不遠處的城市阿伯塔巴德。」拉希姆說,「我過去參與建設過小水電站,但像這麼大的項目還是第一次參與。從中國同事們那裡,我學到了豐富的工程技術和管理知識,他們的勤奮精神令我欽佩。」
林曉丹告訴記者,「投建營一體化」,即集項目投資、規劃設計、建設以及運營維護於一體的項目運作模式,通過這種模式能夠實現項目內部各方協調統一,較好地發揮集團整體實力,使得項目施工速度等各方面進展良好。「這是一次『投建營一體化』模式的成功實踐。我們有信心在後續工作中,實現該項目按期投產發電,為巴基斯坦社會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在大壩截流現場,記者看到已經完成的原河床防滲牆施工作業。項目經理鄧思文告訴記者,施工地位於地質條件極為複雜多變的喜馬拉雅山脈,而該牆施工深度達到110米,「在世界範圍內來看都具有很大難度」。
鄧思文說,項目從大壩口向下建有一條長約22公裡的超長引水隧洞,另建有深達770米的壓力豎井,施工難度極高,「隨著大壩按期成功截流,工程後期的保障力度越來越大,我們有信心按期完工」。
在蘇吉吉納裡水電站項目推進的同時,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在當地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楊夢欣是項目商務管理部的科員,剛剛大學畢業兩年的她已和當地烏絲瓦小學7歲的小學生米娜成了好朋友。
「烏絲瓦小學在深山中,每次都要驅車半小時再爬一段山路才能到達。」楊夢欣說,「我們組織青年志願者到這裡定期義務支教、資助這所學校,為的就是讓像米娜一樣的孩子也能看到大山外更廣闊的世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