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1月15日訊(通訊員 張長科)1月11日,從鳳凰縣扶貧部門獲悉,2017年,該縣緊扣「一超過、兩不愁,三保障」精準扶貧核心思路,按照上級下發的各項扶貧政策和精神,積極制定完善舉措,延伸政策平臺,加大落實力度,推進工作成效,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取得了良好成果。全縣全年共實現貧困村退出35個,帶動貧困人口脫貧17379人,全縣貧困發生率由14.5%下降到了10.1%。
十項工程全面開展 盤活脫貧攻堅「主力」
全年完成整合涉農資金4.8億元,按照上級要求及結合縣情實際,全力推進「十項脫貧工程」建設,幫助1.5萬戶貧困農戶6.1萬貧困人口人通過直接參與、入股分紅、委託幫扶等多種方式,走上了產業脫貧之路。實施異地搬遷解決了5421名貧困人口的住房安全問題。對貧困學生實行15年免費教育,並就不同學習階段分別及時足額發放生活補貼和一次性補助。在全省率先推行了「一站式」結算和「先診療後付費」惠民政策,全面提高貧困人口醫療補償標準,斬斷了群眾因病致貧主要「窮根」。民政兜底、社會救助、大病補償等機制的不斷健全,為農村孤老、重度殘疾、重大疾病等深度貧困戶撐起了生活保障。旅遊、生態、保潔等面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設置的扶貧就業崗位相繼推出,貧困群眾就業渠道大幅拓寬,收入來源穩步增加,脫貧動力持續增強。
對口扶貧及時跟進 打造脫貧攻堅「助力」
對接中石化投入幫扶資金1680萬元,援建基礎設施、產業開發及教育助學等項目21個,效益覆蓋29個村和建檔立卡貧困戶5千餘人。對接郴州市資助了雲橋、沱江小學「郴州樓」等項目建設。對接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對口扶貧重點項目8 個,其中年度投資1500萬元援建南華中學的「天橋教學樓」項目完成建設並交付使用,受益貧困村69個,惠及建檔立卡戶155戶758人,投資1500打造的「天橋鳳凰」工業園平臺項目主體建設基本完成,為下一步引進勞動密集型無汙染企業及物流電商企業入駐工業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目前,隨著扶貧對接和協作的深入進行,天橋區正按照協作框架將各種援助、扶助、捐助資金陸續撥付到位,協作框架所涉及的麻衝衛生院、鳳凰縣慈愛園、機械化育苗設施、農業產業、人才培養、勞務合作等多個項目建設已全面鋪開,扶貧協作典範不斷湧現。
社會幫扶多點補短 聚集脫貧攻堅「合力」
依託「社會扶貧網」建設,發動社會各界踴躍投身參與脫貧攻堅事業,開展「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精準幫扶,全縣愛心人士註冊數量達到15349人,貧困戶完成註冊19941戶,對接扶貧需求5526條,對接捐贈款項11.3萬元。在年度舉辦的「扶貧日」宣傳活動中,扶貧部門積極組織開展「我想有個家」安居工程公益募捐,獲得社會愛心捐助40筆,獲捐公益資金5.1萬餘元。2017年,鳳凰縣電子商務異軍突起,以「鳳凰通」、「供銷e家」、「最美鳳凰」1號店、「鳳凰館」、「蘇寧易購鳳凰」為典型的電商平臺和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立足市場,主動出擊,完成各類產品交易額2.5億元,為廣大貧困戶解決了發展致富產業與產品銷售難之間的突出矛盾。同時該縣還通過廣泛落實「千企聯村」、「萬名幹部下基層」、幹部職工結對幫扶等行動,源源不斷的將黨委政府、社會各界對扶貧事業的支持和對貧困群眾的關愛聚集在一起,傳遞到貧困地區和貧困戶家中,共同凝結成了全縣上下齊心協力決戰脫貧攻堅的必勝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