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媒體報導稱,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川普剛剛向三位現任和前任外國領導人頒發勳章。分別是印度總理莫迪、日本前首相安倍和澳大利總理莫裡森。白宮方面表示,授予安倍晉三勳章是為了表彰他在「印太自由開放方面的領導力和遠見」,授予莫迪勳章是為了表彰他在「提升美印戰略夥伴關係方面的領導作用」,授予莫裡森勳章則是為了表彰其在「應對全球挑戰及促進集體安全方面的領導作用」。報導稱,日本駐美國大使杉山晉輔、印度駐美國大使塔蘭吉特·辛格·桑杜和澳大利亞駐美國大使阿瑟·西諾迪諾斯分別代表安倍晉三、莫迪和莫裡森領取了「功績勳章」。
別有意味的是,上述三國都是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傳統和新戰略盟友。而且,作為美國新印太戰略盟友的印度正在與中國圍繞拉達克的邊界矛盾展開軍事對抗;作為五眼聯盟盟友和盎格魯撒克遜親兄弟的澳大利亞,正與中國在鐵礦石、煤炭、葡萄酒、大麥、海鮮和原木等領域展開貿易對抗。由於澳大利亞原產的輸華煤炭、葡萄酒、大麥和原木等主要出口商品,遭到中國的限制和制裁,澳大利亞惱羞成怒,威脅要給出口中國的鐵礦石加稅,一方面平衡其他出口商品因中國制裁造成的損失,另一方面,迫使中國「知難而退」。澳大利亞官員強硬表示,不會向中方示弱(原話是,我們不會轉彎)。
然而,澳大利亞的礦業企業(鐵礦石和煤炭)、葡萄酒企業,農民和漁民,並不能接受政府「無端強硬策略造成的巨大損失」。澳大利亞媒體稱,鐵礦石、煤炭等澳大利亞的支柱性出口商品,很可能永遠失去中國市場。澳大利亞莫裡森政府將為他們的愚蠢和傲慢的策略付出慘痛代價。數據顯示:澳大利亞11月貿易順差僅為19億澳元,而10月的順差為47億澳元。其中澳洲對華出口減少12.18億澳元。《澳洲金融評論》此前發布的批評文章指出,澳大利亞並非區域內唯一與華有矛盾的國家,而澳洲總理莫裡森卻想積極充當美國在亞太轄區的「副警長」。為了短期的掌聲而糟蹋最重要的(對華)關係,這是糟糕的政治,也是糟糕的政府。莫裡森政府對這個極複雜問題的處理是笨拙的,暴露出戰略上的無能。
從《澳洲金融評論》的分析文章可以看出,川普以「應對全球挑戰及促進集體安全方面的領導作用」名義向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頒發的勳章,實際上是表彰莫裡森積極扮演的「敢於遏制對抗中國」的戰略角色,也就是說莫裡森獲得的這枚美國勳章,是一枚十足的「遏華」勳章。不過,在莫裡森政府與美國沆瀣一氣,而且「死不悔改」的前提下,澳大利亞煤炭出口中國的問題,也徹底涼了。除了印尼剛與中國籤署大額煤炭供應合同之外,加拿大礦業企業也積極向中國申請填補澳煤的缺口。但這都不足以讓澳大利亞感到太多擔憂,直到現在,俄羅斯出手了,而且是大手筆的,未來每年5000萬噸的對華煤炭供應合同。
俄羅斯《紅星報》報導,近日俄羅斯埃爾加煤炭公司與福建國航遠洋運輸集團籤署了新的運輸合作協議,協議內容顯示,埃爾加煤炭公司每年將會運送大量煤炭到中國市場,到2023年,一年的煤炭銷量將會達到5000萬噸。報導稱,澳大利亞曾是中國最大的煤炭供應國,中國每年從澳大利亞進口煤炭約7700萬噸。俄羅斯獲得每年5000萬噸的煤炭供應合同,再加上印尼等國的補充,完全可以替代澳大利亞煤炭的市場份額。其實,警鐘在6月份就對莫裡森政府敲響了。當時,《每日郵報》報導就警告稱,澳大利亞教育、旅遊等產業和鐵礦石、葡萄酒等商品出口正漸漸失去中國市場,將對澳經濟造成長達十年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