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國慶黃金周,通山共接待遊客81.31萬人次

2020-10-11 通山縣廣播電視臺

10月9日,記者從縣文旅局了解到,中秋國慶節期間,我縣共接待遊客81.31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24億元,同比增長13.56%、7.2%。其中參加「與愛同行,惠遊湖北」活動的景區八天假期累計預約71628人,實際入園43394人,通過預約平臺入園省外遊客6524人次,佔總量的15.03%。

十一期間,儘管遭遇連日陰雨、大風降溫,但是國慶、中秋雙節重疊,假期時間變長,人們出遊意願增加,加上與惠遊湖北活動政策利好形成疊加效應,來我縣旅遊的遊客依然絡繹不絕。今年國慶自駕遊、鄉村遊、農家樂繼續成為熱點,與以往人山人海不同的是,今年實行「無預約不出行」原則,因此我縣各大景區井然有序。

節假日期間,我縣高度重視旅遊安全生產工作。縣領導親自帶隊,在節前及節日期間,組織應急管理、市場監督管理、公安局、交通局等部門針對假日旅遊道路安全、景區設施安全、旅遊服務質量、市場秩序等進行了深入細緻的安全大檢查,保障了全縣旅遊市場安全無事故。(全媒體記者 施仕寨 通訊員 曾毅)

相關焦點

  • 中秋、國慶黃金周 自貢接待遊客113.92萬人次
    2020年中秋、國慶假期長達8天的黃金周,徹底點燃了人們購物出遊的熱情。10月8日,自貢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發布十一黃金周自貢市旅遊大數據,10月1日至8日,自貢市共接待遊客113.92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62358.1萬元,其中,A級旅遊景區共接待遊客40.26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370.8萬元。
  • 國慶中秋假期廈門共接待遊客271.49萬人次
    臺海網10月9日訊 據廈門電視臺報導 根據市文旅局發布的最新數據,今年國慶中秋假期,廈門市共接待遊客271.49萬人次,同口徑同比恢復92.93%;實現旅遊收入35.73億元,同口徑同比恢復96.96%;兩項指標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 2020國慶中秋假期 莆田接待遊客超328萬人次
    今年國慶、中秋雙節疊加,8天長假裡,市民出遊熱情高。記者昨從市文旅局獲悉,國慶中秋假期,全市共接待遊客328.81萬人次,恢復至去年同期的81.2%,實現旅遊收入18.21億元。據悉,全市重點監測3個景區中,湄洲島累計接待遊客20.26萬人次,增長26.7%;九鯉湖接待人數8.51萬人次;工藝美術城接待遊客8.72萬人次。
  • 接待遊客293.8萬人次!國慶中秋黃金周桂林文旅復甦勢頭強勁
    通訊員周斌 龍桂容 攝桂林日報記者劉倩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黃金周,對桂林旅遊而言如「黃金」一樣珍貴。這個黃金周,桂林旅遊迎來今年最大的遊客高峰,不僅旅遊接待量和旅遊收入兩個關鍵數據「含金量十足」,更為桂林文旅復甦帶來了比黃金更為可貴的信心。
  • 中秋國慶假期廣州接待外地遊客超723萬人次
    信息時報訊(記者 吳瑕)2020年國慶中秋假期,廣州文化旅遊市場復甦迅速。根據主要大數據運營商假日期間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國慶中秋假期全市接待市民遊客1406.64萬人次,恢復到去年國慶假期的86.62%。其中接待外地遊客總數723.83萬人次,接待本地市民遊客682.81萬人次。實現旅遊業總收入96.96億元,恢復到去年國慶假期的75.09%。
  • 國慶中秋假期 莆田全市接待遊客超328萬人次
    臺海網10月9日訊 據湄洲日報報導 今年國慶、中秋雙節疊加,8天長假裡,市民出遊熱情高。記者昨從莆田市文旅局獲悉,國慶中秋假期,全市共接待遊客328.81萬人次,恢復至去年同期的81.2%,實現旅遊收入18.21億元。
  • 新華聯四大景區國慶中秋8天共接待遊客近50萬人次
    國慶中秋長假,各地遊客旅遊熱情持續高漲。據文化和旅遊部數據,8天長假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接待國內遊客量和實現國內旅遊收入按可比口徑分別同比恢復79%和69.9%,旅遊歸位重塑行業信心。
  • 國慶中秋假期青海共接待國內遊客315.6萬人次
    、中秋假期開啟以來,青海省文化旅遊市場需求旺盛,文旅活動和產品豐富多彩,假日文旅市場安全有序,疫情防控工作落實有效,全省文化旅遊市場呈現「文旅融合、供需兩旺、安全有序、文明祥和」的特點,文旅市場復甦明顯,廣大人民群眾度過了一個歡樂、祥和、喜慶的國慶中秋假期。
  • 「十一」黃金周,許昌共接待遊客183.7萬人次
    作為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首個「十一」黃金周,為期8天的超長假期給今年的中秋、國慶帶來了難得的窗口期,天時地利人和並存,可謂是一個難得的黃金假期。市文廣旅局負責人介紹,「十一」長假期間,全市共接待遊客183.7萬人次,旅遊總收入4.23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恢復到81.56%、69.48%。
  • 十一黃金周假期,九江接待遊客1300多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81.76億元
    九廣網訊(九江廣電全媒體記者 王陳 廬山臺 胡曉山 武寧臺 李寧 柴桑區臺 駱道明 德安臺 通訊員 吳鵬華)今年國慶中秋疊加,是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迎來的第一個超長黃金周假期。全市旅遊市場安全平穩有序,共接待遊客1345.51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81.76億元。
  • 共接待遊客127.28萬人次,西山區十一成績單出爐→
    10月1日至8日中秋、國慶雙節期間,昆明市西山區旅遊市場遊客接待量及旅遊收入迎來本年度峰值。相較於今年「五一」假期和端午假期,國慶假期旅遊人次和旅遊收入均有大幅增長。全區共接待遊客127.28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5.47億元
  • 2019年國慶黃金周全省共接待遊客5507.7萬人次,同比增長9.1% 廣州...
    陳錫榮 攝來自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的數據顯示,據初步統計,2019年國慶黃金周全省共接待遊客5507.7萬人次,同比增長9.1%;收入464.9億元,同比增長13.3%。其中,廣州市接待市民遊客1623.83萬人次,佔全省總接待量約三分之一,文旅市場龍頭引領地位進一步凸顯。
  • 「雲發布」國慶中秋假日雲南省接待遊客2316.6萬人次 同比恢復79%
    畢芃 攝雲南網訊(記者 夏方海 畢芃)10月9日,記者從雲南省國慶中秋黃金周文化和旅遊市場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假日旅遊經濟在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總體呈現出有效復甦持續向好的趨勢。10月1日—8日,全省共接待遊客2316.6萬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與全國持平。
  • 國慶中秋「黃金周」期間 麗江共接待遊客127.69萬人次
    10月9日,記者從雲南省國慶中秋黃金周文化和旅遊市場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黃金周」期間,麗江市在嚴格執行景區旅遊接待上限不超過最大承載量的75%的前提下,共接待遊客127.69萬人次,恢復到去年同期的
  • 國慶、中秋假期,濟南市共接待遊客1062.9萬人次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0月9日訊 記者從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據統計部門、文化和旅遊部門調查測算,國慶、中秋假期,濟南市共接待遊客1062.9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86.8億元,分別恢復到去年同期的82.5%和73.6%。
  • 湘西國慶黃金周接待遊客280.4萬人次自駕遊鄉村遊成主流
    湘西州國慶黃金周接待遊客280.4萬人次。紅網時刻10月9日訊(通訊員 李力超 湘西分站記者 彭婷)國慶中秋黃金周假期,湘西州天氣良好,氣溫適宜,假日旅遊市場持續增長,平穩有序。雙節期間,湘西州接待遊客280.4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7.7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53%和15.02%。湘西州旅遊值班熱線接到遊客諮詢投訴電話8個,均及時妥善處理,全州沒有發生重大旅遊安全事故,假日旅遊市場平穩有序。自駕自助遊成主力。2017年,湘西州實現了縣縣通高速,前往湘西州旅遊更加便捷,來自省內長株潭等地及重慶、貴州、湖北等省市的自駕車遊客成為假日旅遊市場主力軍。
  • 山東「雙節」假期共接待遊客6232.1萬人次
    近日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消息,今年國慶、中秋假日期間,據統計調查測算,全省接待遊客6232.1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449.3億元,分別恢復到去年同期的81.9%和71.5%。客流消費加速回暖,惠民補貼拉動假日旅遊消費。省、市、縣三級通過消費季服務平臺、雲閃付APP等多個平臺,集中發放2000萬元惠民消費券。
  • 2020年國慶中秋假期青島市共接待遊客447.58萬人次
    青島文化和旅遊局今天發布的假日旅遊信息顯示,從監測情況看,國慶假期前七天,青島市監測星級飯店67家的七天平均入住率為40.92%,營業總收入3913.42萬元;監測A級景區93家,七天累計接待遊客突破256.53萬人次。
  • 中秋國慶黃金周自貢迎客113.92萬人次
    雙節期間,自貢市A級旅遊景區共接待遊客40.26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370.8萬元;全市納入統計的玉章故裡1個紅色旅遊景區共接待遊客8203人次;全市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共接待群眾143613全市在冊住宿業共接待65531人次,其中星級賓館飯店接待11936人次,客房出平均租率77.41%;商務賓館接待51280人次,客房平均出租率35.99%;鄉村旅遊(民宿)接待2315人次,客房平均出租率38.72%。自貢沿灘區永安鎮第四屆草雕節、市雜技團推出的兒童劇《恐龍奇妙夜》和景區聯動旅遊觀光巴士等活動深受廣大遊客歡迎。
  • 國慶中秋8天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
    據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統計,國慶中秋8天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此外,假期前5天,海口海關監管的海南離島免稅購物金額已達5.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