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報融媒體】(陸文祥 李明東 耿龍飛) 五大連池農場是以種植業為主的小型農場,農場年平均氣溫-1.5—+1.3℃、降水量500-600毫米、≥10℃的有效積溫2150—2300、無霜期115天左右。土地肥沃,土壤有機質含量5—7%,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生態環境良好,並且有著名的火山礦泉資源。適宜種植大豆、玉米、水飛薊、蔬菜等糧經作物。
五大連池農場現有耕地面積15.7萬畝,主栽作物大豆種植面積佔75%左右。近年來,農場採取合理輪作,推廣大壟三行穴播、合理密植,採用大型機械聯合整地、測土配方、定點定量施肥、飛機航化作業等綜合技術,確保大豆連續16年實現優質、高產穩產。2015年大豆種植面職8.7萬畝,平均畝產220公斤,農場大豆高產綜合技術組裝畝產高達290公斤,在全墾區獲得第一名。2020年在遭受颱風澇災等自然災害的情況下,11.8萬畝大豆平均畝產實現201公斤。
由於北方氣候寒冷,四季分明,無霜期短,晝夜溫差大,積溫不足,致使大豆單產一直徘徊不前。多年來,五大連池農場針對不同的氣候,區域,因地制宜,經過探索與實踐,總結出一整套大豆高產栽培技術措施。
一是合理輪作;前茬玉米,聯合整地一遍,重耙兩遍,整平耙細,秋起壟,壟距110cm。
二是選用良種;選用蛋白質含量高且豐產性好並適合本區域的「克山1號」為主栽品種。精選種子,種衣劑均勻包衣、利用磷酸二氫鉀均勻拌種,促進根系發展,提高品種抗逆性,從而提高產量。
三是施肥方法;測土配方施肥,畝施純肥量N8P9K4,其中施入30%的緩釋肥料,普通肥料與緩釋肥料有效結合。播前扶壟夾肥,採取分層定點、定量施肥,施肥比例為總肥量2/3,上層8--12 cm ,下層14--16cm。剩餘1/3肥料隨播種施入,適時鎮壓。
四是適期播種理;播期早晚對大豆產量和品質影響非常大, 待地溫穩定通過6℃即可播種,播種採用馬斯奇奧進口播種機進行壟上3行精量點播,播深3--4 cm,覆土嚴密,及時鎮壓,播種密度公頃保苗在36萬株。
五是田間管理;播後苗前用96%異丙甲草胺1.8L+噻吩磺隆40g/公頃封閉滅草,降低苗後除草劑的使用量。苗前提早深松放寒,中耕三遍,液體噴藥機噴施兩遍葉面肥,飛機航化防蟲、防病、促早熟,提質增產。
六是防治病蟲害;大豆的病蟲害主要有孢囊線蟲、根腐病、霜黴病、大豆食心蟲和蚜蟲等。蚜蟲採取藥物防治方法,當田間點片發生蚜蟲,並有5 %植株卷葉或有蟲株率超過50%,百株蚜量達到1500頭應進行田間防治,畝用1 0%的吡蟲啉100克噴霧進行防治。根腐病、孢囊線蟲等可根據土壤條件因地制宜地採用種衣劑包衣、選用50%多福合劑按種子量的0.4%拌種等辦法。霜黴病可用40%乙磷鋁可溼性粉劑,或25%甲霜靈可溼性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5%拌種。田間發病時可用乙磷鋁300溶液或甲霜靈800倍液噴灑,每畝用藥液40千克左右。
七是適時收穫;適時收穫保證產量,才能增產增收。大豆黃熟期時,葉片脫落83%,豆粒發黃,大部分豆莢發黃,小部分變褐時就要及時收穫。割茬高度以不留莢為準,收時不丟枝,不炸莢、落粒,這樣才能保證高產豐收。
鼎故革新、勇於創新的五大連池農場舉大豆安全食品旗幟,走向綠色農業大豆發展之路,綠色食品認證面積達到90%,同時降低「三減」使用量,為循環農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來源:黑龍江五大連池市五大連池農場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