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城市精緻起來!東平縣構建「大城管」治理格局,提升市民幸福指數

2020-12-15 大眾日報

新銳大眾記者 曹儒峰 通訊員 蘇本善

公園的座椅損壞了,市民孫海濤掏出手機,拍照、定位、描述問題、提交,短短幾分鐘,信息已反饋到東平市政部門。當天再來看時,座椅已修復一新了。「真沒想到這麼快!」孫海濤不禁拍手叫好。

不僅如此,市容環境、園林綠化、施工管理、街面秩序等常見問題都可隨時反應。東平縣成立城市管理委員會,運用數位化城管平臺系統,實現了市政管理部門聯動和市民互動,構建了「大城管」治理格局,讓城市變得更加精緻美麗,提升了市民幸福指數。

科學規劃,把便民利民放首位

仲春時節,東平縣城草木一新,百花怒放。東原湖附近一處新建的休閒廣場上,市民暢遊其中,樂享春光。

「廣場的修建,為街坊鄰居們茶餘飯後健身休閒提供了好去處。」在附近居住了20多年的市民王慶軍說。

然而在去年,這裡還一度被違法建築佔據。東平縣深度開展治亂拆違行動,治理違法建設11877處、面積407.15萬平方米,為城市發展騰出了空間。

整理出的土地不少位於繁華地段,寸土寸金,如何利用?東平縣的做法是讓利於民。記者從東平縣園林綠化事業發展中心了解到,該縣利用空地建設休閒廣場、綠地1.3萬平方米,新建主題公園1處,並計劃對老舊公園設施進行升級改造;還將利用城內水系,建設橫貫全城的十裡荷廊。去年,全縣城區新增綠地10萬平方米,建成區綠地覆蓋率達到39.99%,綠化率34.99%,人均綠地17.5平方米,宜居水平得到提升。

城市建設,規劃先行。東平縣邀請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科學編制《東平縣空間戰略規劃》、新版城市總體規劃,精心修訂舊城區修建性詳細規劃、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消防、燃氣、環衛、景觀等20餘類專項規劃,為城市建設提供了科學遵循。

去年以來,該縣城區鋪設雨汙分流排水管網4.3萬米,修建改建城市道路23公裡,鋪設瀝青路面46萬平方米。兩個涉及5000餘人的城中村改造項目正緊張進行,建築面積25.08萬平方米,市政建設紅利讓更多市民得到實惠。

智慧管理,突出科學化高效化

12塊超高清液晶顯示屏、專業伺服器、不間斷電源設備,經過操作,分布城區21.08平方公裡的300多個高清電子眼迅速反應,實時畫面躍然眼前。

「這是我們投資近400萬元建起的城市管理『大腦中樞』。」東平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張士才介紹,眼前這套城市智慧管理平臺系統,具備無線數據採集、監督中心受理、協同工作、地理編碼、監督指揮、綜合評價、應用維護、數據交換、基礎數據資源管理九大功能。在此基礎上,該縣拓展出領導督辦、視頻監控、熱線受理、移動執法、微信案件五大業務,接入16個城市管理部門和1個城區街道,確保對城管問題第一時間發現受理。

智能設備是補充,協調配合是關鍵。東平縣成立城市管理委員會,印發《東平縣城市管理實施細則(試行)》,明確了各部門職責。小問題單部門處理,大問題協同解決,工作效率由此提高。

人民城管人民管。市民參與,是東平縣城市管理高效的另一個原因。該縣把常見問題劃分為8大類155項,暢通市民來訪、電話受理、微信報案等多條渠道,把市民反映的問題反饋給相應部門。系統運營以來,線上線下互動1.8萬人次,受理案件11072件,立案10230件,結案率98.3%。

擦亮名片,持續提升城市魅力

早上7點,護駕社區個體商戶張建兵準時打開門面,清掃門前垃圾、收拾店面衛生。「門前衛生『五包』,是所有商戶每天的必修課。」張建兵說。

這種習慣養成源於該縣國家衛生縣城創建。2017年4月,東平發出創建國家衛生縣城的號召。一時間全縣積極響應,城區15個網格共同發力,市民、商戶、機關幹部,熱情高漲參與創建。2018年7月,東平被推薦命名為國家衛生縣城。

創衛成功,行動不止。如今,東平縣機關幹部仍雷打不動地每兩周開展一次志願創衛活動,市民、商戶也繼續履行著當初的創衛承諾。

「國家衛生縣城是一張金字名片,客商誇縣城漂亮,咱也臉上有光。」張建兵自豪地說。張建兵所想,也是東平執政者的追求。東平縣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紮實做好「產、城、山、水、鄉、土、路」七篇文章,著力打造山秀東平、水韻東平、文化東平、誠信東平、平安東平、美麗東平,城市建設是重要一環。

「要不斷推進城市擴容提質,促進城鎮繁榮發展,加快產城、景城、城鄉融合協調,一體推進。」泰安市委副書記、東平縣委書記張濤介紹,全縣還將深入推進衛生、健康、文明「三城」同創,持續打造城市名片,讓東平縣城更有品位、更具魅力。

相關焦點

  • 廈門:「大城管」帶來城市管理大變化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攝廈門湖裡區以「大城管」機制,推動形成相關部門整體聯動、齊抓共管的新格局,全面提升城市綜合管理水平和效能。通過高位統籌、綜合協調、高效指揮、智慧化運作方式,建立橫向到底、縱向到邊的城市管理網絡,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
  • 提升城市幸福指數的「吉安秘笈」
    幸福滋味,還在不斷延伸。數據顯示,2018年,市中心城區新改建菜市場10個。今年,市中心城區又將新建開工或改造提升25個菜市場。在「吃」的路上,越來越多的市民將感受到更多便利。  幸福是一種體驗,更源於事實。一座城市的功能配套建設,是城市正常運行和健康發展的物質基礎。
  • 鄭州:以「大城管」助推城市高品質發展
    按照「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的工作目標,鄭州正加快構建一體化、高效率、全覆蓋的大城管體系,推行「常態化+專項整治」的城市精細化管理模式,持續鞏固「整潔、有序」的城市治理成果,全力營造「舒適、愉悅」的城市環境。 環境治「亂」讓鄭州更有序 以往,提到街頭的電線桿和窨井蓋,不少市民直搖頭。
  • 威海:市域社會治理助推"精緻城市·幸福威海"建設
    新華網濟南12月24日電(記者王陽)近年來,山東威海把「要向精緻城市方向發展」作為全面發展的總目標、總方向、總遵循,把紮實推進「六治融合、一網聯動」市域社會治理模式,與加快建設「精緻城市·幸福威海」緊密融合,走出了一條沿海城市實現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特色之路,經驗做法在第二次全國新時代政法工作創新交流會上發言交流,今年成為首批「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市」。
  • 北辰區著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樹文明新風 創幸福之城
    天津北方網訊:日前,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出爐,北辰區以全國第三、全市第二的驕人成績成功入選。3年來,北辰區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區作為提升城市品質、改善發展環境的重要載體,著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形成了「文明北辰、有你有我,美麗北辰、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圍。
  • 山東日照十大專項攻堅戰 推動精緻城市品質提升
    山東省日照市重點工作攻堅動員大會召開後,市城管局迅速召開會議,認真傳達學習會議精神,圍繞精緻城市管理,研究部署貫徹落實意見,聚焦推動精緻城市管理攻堅行動落實,統籌年內開展的30項城市管理項目,實施十大專項攻堅戰,助力精緻城市品質提升。
  • 臺江寧化街道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城市治理新格局
    今年以來,臺江區大力開展整理「城市客廳」專項行動,廣泛發動全區幹部群眾參與社會治理,高標準、高要求推動城市精細化管理和專項整理,促進城市環境面貌大改善、大提升,用實際行動增強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 南昌經開區:城市道路提升改造 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南昌經開區:城市道路提升改造 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2020-11-25 21: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精細化治理讓城市更有「溫度」
    「十三五」期間,南寧市「美麗南寧·整潔暢通有序大行動」指揮部辦公室、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緊緊圍繞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提升生活品質、提升城市品位目標任務,持續深化「美麗南寧·整潔暢通有序大行動」,持續開展2016年集中整治年、2017年鞏固提升年、2018年制度建設年、2019年城市精細化管理年、2020年城市治理提升年等「一年一主題」活動,著力解決當前城市治理突出問題,健全完善城市治理體制機制
  • 數字城管 讓大美南陽越來越美
    以「繡花功夫」解決11大類204小類城市管理問題 高效!線上「千裡眼」,線下「飛毛腿」,城市「美容」一呼即應——數字城管 讓大美南陽越來越美工作人員線上監控路段情況環衛工人清理地面油漬直播南陽訊(記者 楊青 文/圖)窨井蓋破損了,道路積水了,樹木倒伏了……不僅影響市容市貌,而且存在安全隱患。市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怎麼辦?別急!
  • 潮海街道:「小網格」撐起基層社會治理「大格局」
    在青島市即墨區潮海街道,有這樣一群身著馬甲,忙碌在工作一線的網格員們,街上巡查、小區走訪、入戶協調……在城市社區內,他們用責任和擔當為居民排憂解難,他們用堅守築起社區第一道防線,一個一個「小網格」撐起基層社會治理的「大格局」。
  • 浙江桐廬:推進城市環境大整治 聽取民聲提升城市品質
    自「『迎亞運』城市環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長效工作開展以來,浙江桐廬縣重點解決各類影響城市環境的突出問題,城市面貌煥然一新,環境品質不斷改善。「煥新模式」明顯提升了市民生活的舒適度和幸福感。
  • 平湖智慧城管,讓城市管理「耳聰目明」
    」,通過實施大數據戰略,以數據資源共治、共享、共用為突破口,嘉興各縣(市、區)局數位化轉型成效顯著,城市治理能力大幅提升。他們瞄準城市管理這一重要板塊,整合了涉及城市管理的十餘個平臺數據,跨部門共享大量城市管理資源,建成了集智慧感知、深度融合、統一服務、主導決策於一體的城市管理指揮中心,持續提升城市數位化治理、精細化管理的「繡花」功夫,讓管理更加「耳聰目明」。
  • 陝西商洛:提升城市品位 開啟幸福生活
    這些只是商洛創園工作很小的一部分,去年以來,我市花大力氣提升城市形象、整治城市環境、提升城市整體建設水平,使中心市區向綠色、宜居的現代化城市邁進了一大步。楊將表示,丹江燈光秀的建成開演,讓整個商洛市區人文品質得到提升,民生環境得到進一步的改善,讓創新、美麗、幸福商洛的城市內涵得到了充分展現,為商洛增添了一幅絢麗迷人的夜景新畫卷。
  • 大融合大聯動大發展 構建五華城市黨建新格局
    五華區委準確把握城市基層黨建是系統建設、整體建設的基本定位,樹牢融合發展理念,以「大融合」理念、「大聯動」思維、「大發展」目標構建城市黨建全新格局,推動黨建創新提質、全域協調發展、服務品質升級。按照區委「一核兩副、三圈層融合」空間格局部署,五華區把全區作為城市基層黨建的一個有機整體,以整區提升、全面進步為目標,以全域視角、統籌理念抓謀劃、保落實。
  • 城精緻 人幸福——威海精緻城市建設再上新臺階
    兩年來,威海把「威海要向精緻城市方向發展」作為總目標總方向總遵循,先後召開市委十五屆五次、六次全會研究貫徹實施意見,從寬窄兩個口徑推進精緻城市建設。在寬口徑上,用精緻的理念統領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等方方面面,處理好精緻城市建設與經濟發展、鄉村振興、生態環境、經略海洋、對外開放等五個關係,奮力開創「精緻城市·幸福威海」全新局面。
  • 城管鐵軍齊動員 女子中隊勇爭先——記烏海市海勃灣區城市管理綜合...
    通過實施城管環衛一體化管理新機制,有效解決了「看得見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見」問題,值守管控覆蓋率和效率顯著提升。中心城區人流量大,執法對象較為複雜,日常管理難度相對較大。面對困難,女子中隊嚴格落實「721」工作法,堅持「柔性」執法理念,突出服務優先,變被動管理為主動服務,變末端執法為源頭治理。
  • 雲南保山:國家衛生城市各項指標全面鞏固提升
    」的「四創兩爭」總目標,全面推動保山市國家衛生城市鞏固提升工作,國家衛生城市11項必備指標及各項基礎指標均得到全面鞏固提升,市容市貌、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城市品位、市民幸福指數進一步提升。加強城市基礎建設,持續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開展生活垃圾及餐廚垃圾收運處理設施建設,大力推進城市綠化及生態恢復、「智慧環保」、人居環境提升、黑臭水體治理、汙水管網改造等項目建設。堅持問題導向,對中心城區餐飲服務單位、食品流通經營單位、食品生產加工單位等行業為重點進行拉網式排查,整治城區集貿市場,大力開展屠宰企業清理整頓,全面整治裸露垃圾。
  • 東勝:文明澆灌幸福花
    市民稱讚、群眾叫好。今年5月下旬,東勝區同步啟動實施烏審街、寶日陶亥街、鄂託克街「三街」基礎設施改造工程,對地下雨汙管道、黑色路面和兩側步行道進行整體更換修繕。 如今,老街煥發新生,排雨排汙更順暢、居民出行更安全,這三條建設年頭久、人流車流大的舊城區主街,「裡子」「面子」一同靚了起來。
  • 打造發展高地 提升幸福指數
    「『一城』,就是把確山建成產城景文融合的宜居新城;『兩地』,就是把確山打造成產業發展高地、創新開放高地;『三區』,就是積極爭創現代農業示範區、全域旅遊示範區、生態文明示範區;『四提』,就是提升綜合實力、提升產業能級、提升城鄉品質、提升幸福指數;『五新』,就是建立高質量產業新體系、構建城鄉共榮新格局、建設綠色發展新家園、釋放改革開放新紅利、開創共享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