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空間秘探
相比於國內旅遊酒店業的迅猛的復甦態勢,全球跨境遊由於新冠疫情的反覆,形勢依然嚴峻。亞太地區旅遊大國泰國這兩天登上熱搜,普吉島上的3000家酒店倒閉,進入10月,依然還沒有看出復甦的跡象。
插圖 | ©️24HOURS
版權 | 圖片版權歸原攝影師及來源機構所有
根據《南方都市報》報導,2019年,普吉島作為泰國僅次於首都曼谷的第二大最受歡迎目的地,吸納海內外遊客人數達到900多萬人次。
而據最新消息,儘管亞太地區疫情得以控制,但今年疫情還是給泰國旅遊和酒店業帶來毀滅性的打擊。據報導,當地大亨Preechawut Keesin擁有5家夜總會和大約600間酒店客房。他說,現在島上3000家酒店基本都關閉了,主要城鎮芭東已經成為一座「鬼城」。
眾所周知,泰國很依賴酒旅產業,普吉島80%的利潤來自旅遊業,有30多萬名從業者。不過,數以萬計的失業人員已經返回家鄉省份。據相關數據,預計今年泰國經濟將收縮7%至9%,並導致上千萬人失業。
其實,目前泰國的新冠疫情確診病例是3636例,死亡人數59例,應該說,受病毒影響相對較小,但是對於一個旅遊大國,影響到了諸多方面。特別是旅遊酒店業,一些人回鄉務農,一些人接受大幅降薪,還有一些人只能排隊領取政府食品救濟。
根據南都報導,普吉島當地酒吧老闆Orathai Sidel說,她以前在旺季每月賺10萬泰銖(約合2.16萬元人民幣),現在則只能用手推車沿街叫賣甜點,每天只賺3美元,以支付她孩子的學費。
在普吉島,目前的大眾旅遊基本完全沒有,政府只能發展當地客戶以及個人旅行者,普吉島原定於今年4月「謹慎」迎來泰國第一批外國遊客,但一直被政府推遲。而為期兩周的入境強制隔離規定和每人數千美元的隔離期間花費,令海外遊客望而卻步。目前,普吉島當地政府對未來比較悲觀,認為三年內不會恢復正常,這個情況比2004年印度洋海嘯帶來的打擊都要大。
插圖 | ©️十一 / 24HOURS
版權 | 圖片版權歸原攝影師及來源機構所有
而在歐洲,情況則比亞洲更為嚴重。近期,葡萄牙球星C羅也上了歐洲熱搜,不過,這次無關足球。在C羅的酒店商業版圖中,疫情讓他創辦的CR7酒店也遇到了大麻煩。
西班牙國家級大報《ABC報》指出,新冠疫情給CR7酒店帶來了毀滅性打擊。全球第一家CR7酒店開在了C羅家鄉馬德拉島,但由於新冠疫情導致馬德拉島旅遊收入暴跌八成,CR7酒店因無人入住而已經停業了幾個月。《ABC報》指出,這家全球首家CR7酒店極有可能會很快倒閉。
全球第二家CR7酒店,開在了葡萄牙裡斯本,這家店目前同樣客源稀少。C羅原本希望在馬德裡和曼徹斯特都開一家CR7酒店,但如今這兩個新店開店計劃被無限期推遲。C羅現階段在酒店產業中的目標不是開新店,而是儘量保證裡斯本店能夠在新冠疫情中活下來。
——進入10月以來,葡萄牙、西班牙的疫情依然反彈嚴重。葡萄牙目前已經累計8萬多人感染新冠病毒,每天感染人數維持在千人左右,其中死亡病例已經突破2000人;至於西班牙,西班牙感染的人數超過葡萄牙的10倍,達到了89萬之多,每天感染人數則超過5000人,其中死亡人數已經接近3.3萬人。
總部位於西班牙首都馬德裡的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6月,國際旅遊需求大幅下降,國際遊客人數減少4.4億人次,國際旅遊收入損失約4600億美元。這大約是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國際旅遊收入損失的5倍。
世界旅遊組織9月底發布的最新版《世界旅遊晴雨表》,對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對國際旅遊業的影響進行了總結。晴雨表數據顯示,疫情對旅遊業造成了嚴重影響,今年上半年國際遊客人數同比下降了65%,其中,6月國際遊客人數同比暴跌93%。
作為全球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地區之一,今年上半年,歐洲的國際遊客人數下降了66%,美洲下降了55%,非洲和中東也受到影響,遊客人數均下降了57%。
對於整個歐洲來說,旅遊業及其附加產業都是非常重要的,甚至佔到整個GDP的10%之多。所以歐洲是一個旅遊、餐飲以及住宿等行業非常繁華的地方,加之歐洲人對旅遊充滿熱情,所以旅遊相關產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過由於疫情的影響,整個歐洲的旅遊業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光是瑞士一些酒店的入住率還不到8%,瑞士是一個非常依賴旅遊業的大都市,但是現在整個國家將近5分之一的相關企業面臨破產。
希臘酒店業從業者協會主席塔西奧斯表示,希臘7月的酒店平均入住率僅為25%,且遊客到達率在目前仍保持在較低水平。
亞太作為最早發生疫情的地區,國際遊客人數在上半年總體下降了72%。在日本,日本政府觀光局公布了8月的訪日外國遊客數據,與2019年8月相比,今年8月訪日外國遊客數減少了99.7%,僅為8700人。前文提到的亞太另一大旅遊目的地泰國,泰國旅遊部數據顯示,今年8月,泰國接待的外國遊客數量為零。為遏制疫情蔓延而關閉邊境後,泰國已經連續第五個月沒有接待外國遊客。而在去年8月,泰國曾接待347萬名遊客,創造1698億泰銖(約合53.75億美元)的相關收入。國內酒店除了普吉島,曼谷的高星級酒店也關閉了70%左右。
可以這麼說,進入10月以來,在中國酒店業復甦了80%的背景之下,國際以及亞太地區的旅遊和酒店業依然處於「至暗時刻」。
插圖 | ©️ 24HOURS
版權 | 圖片版權歸原攝影師及來源機構所有
不過,進入10月以來,全球旅遊業也陸續有好消息放出,各大洲都在想盡辦法,積極自救。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計劃從10月開始,分階段下調針對159個國家和地區的旅行警告,其中,越南、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疫情趨緩的國家優先。據稱,上述國家的危險提示級別此前被列為「建議暫勿前往」。據報導,日本外務省可以發布四個級別的「傳染病危險提醒」。目前沒有國家是四級的「建議撤離」。除了現為三級「建議暫勿前往」的159個國家和地區之外,其他國家及地區全部為二級「避免不必要非緊急出境」。
另外,亞洲疫情最嚴重的國家印度,塵封了188天的印度泰姬陵,終於在9月21日迎來了第一位國際遊客。
非洲的模里西斯也於10月1日重開空域,重啟部分國際商業航班,航班酒店的網上預訂也於9月20日對外開放。3天多時間裡已有386人預訂了模里西斯的酒店,外國旅客多於模里西斯僑民。
據報導,模里西斯在過去數月間已無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防止外來病例輸入,模里西斯政府採取嚴格的防疫措施,入境公民和外國旅客將接受2周的自費隔離。隔離酒店多為3星級、4星級,費用在35000盧比至50000盧比不等(約合人民幣5962元至8517元),家庭成員可同處一室隔離。
為了重振旅遊業,不少旅遊大國也採取各種措施,為旅遊業復甦保駕護航。比如,俄羅斯政府專門撥款150億盧布,對年底前俄公民的境內旅遊支出予以部分補貼;阿聯佩戴定位手環,所有前往首都阿布達比的國際旅客須隔離14天,並在隔離期間佩戴定位手環;土耳其推出「健康旅遊認證」計劃,此項認證將由國際認證機構頒發實施,涉及旅遊相關的方方面面,旨在保證與旅遊業相關的設施符合高水平的健康和衛生要求,同時充分保障員工及遊客的健康。
亞洲的一些「自救「政策,也值得全球借鑑。亞行經濟研究和區域合作局經濟學家馬蒂亞斯.赫布爾表示,在亞洲,目前有兩種可短期內重振旅遊業的策略:一是推動國內旅遊,二是實施「旅遊泡泡」計劃。
所謂國內旅遊,如同中國的「內循環」策略,比如菲律賓今年投入了850萬美元發展國內旅遊業,越南在解除封鎖後,國內旅遊便呈現上升趨勢。
所謂「旅遊泡泡」計劃,即已控制病毒傳播的國家間建立排他性旅遊合作關係,實現遊客自由旅行,不少國家開放彼此的邊境,歡迎夥伴國國民進行商務旅行或者休閒旅遊。
世界旅遊組織也注意到了越來越多的旅遊目的地開始重新向國際遊客開放這一積極的轉向。該組織稱,截至9月底,53%的目的地已經放寬了旅行限制。世界旅遊組織秘書長波洛利卡什維利表示,「最新的《世界旅遊晴雨表》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對旅遊業產生了深遠影響,旅遊業是數百萬人賴以生存的行業。實際上,現在許多目的地都具備安全和負責任的國際旅行條件,但這迫切需要政府與私營部門的密切合作,推動全球旅遊業重啟繁榮。協調行動仍是關鍵。」
插圖 | ©️十一 / 24HOURS
版權 | 圖片版權歸原攝影師及來源機構所有
那麼,未來幾年的全球旅遊趨勢將會怎樣,又會對酒店業有何影響,空間秘探結合眾多研究數據作出以下4點研判,僅供行業人參考借鑑。
01 跨境遊很難「報復性」復甦
全球遊的整體形勢向好,總體問題不大。對於中國國內遊客而言,截至目前,以日本、泰國、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阿聯、中國香港、中國澳門、馬爾地夫等為代表的傳統熱門出境遊目的地中,馬爾地夫、俄羅斯、泰國、新加坡、英國、阿聯、中國澳門等旅遊目的地,對包含中國遊客在內的國際遊客,已採取或將採取部分旅行放寬政策。
也就是說,今年四季度起,小規模的出境遊問題應該不大,國際酒店業的復甦也是必然,但是短期內指望「報復性」復甦,幾乎沒有可能,這也是為什麼國際高星酒店一直在虧損,酒旅股票一直不景氣的原因之一。
世界旅遊組織也認為,如果未來疫苗能成功上市或治療手段的進步使得遊客信心恢復,再加上各國的旅行限制逐漸放寬,在這種情況下,2021年國際旅遊業的發展趨勢將發生變化。不過,國際遊客人數要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仍需要2~4年的時間。
02 亞洲和非洲的酒店「出海」
按照疫情的走勢,亞洲和非洲的疫情相對較好,而相比於歐洲酒旅市場,亞洲和非洲的酒旅市場發展,其實一直是不均衡的。
近年來,國內的酒店集團正在積極「出海」,尋找新的酒店投資市場,根據中國「雙循環」的一些成功經驗,亞太地區和非洲地區的酒店市場,還是有金礦可以發掘,「出海」的目光可以在這兩區域做更大的布局。
03 休閒遊和商旅可能融合
疫情的最大改變,就是推動了全球數位化進程。未來,大家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辦公,這一發展趨勢將會打破休閒旅行和差旅的界限。疫情之前,移動辦公和商務休閒旅行就已經出現。疫情的到來和遠程辦公的興起似乎加快了旅遊細分領域的發展。整個價值鏈上的參與者,包括旅遊目的地、差旅、酒店等,都需要從這些趨勢中發掘新的機會。
說的通俗點,未來的工作即旅行,旅行中也可以工作,不會再有明顯的區隔,或許這種融合,也會讓酒店業發生一定的融合,商旅酒店或許可能和度假酒店有機結合。
04 主題酒店或有更多機會
疫情改變了旅遊生態,也加速了觀光遊的衰亡。旅遊公司會將顧客視為微觀細分群體,而非整個大型市場,千人千面的定製化旅遊必然會興起。
未來的旅遊可能變成,每周一個周邊遊、每季度一次國內遊、每一年一次出境遊。旅遊公司需要從更廣闊的視角了解旅行的各個環節,從而為旅客設計出更貼心的體驗產品。對於酒店來說,無論是國內遊還是出境遊,人們對酒店的要求更高,除了高星酒店、度假酒店,符合標籤人群的主題酒店可能會有一個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