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報記者 齊潔爽 張嘯威
儘管各路媒體對本屆大運會的開幕式興致甚濃,競相探秘,並相繼披露了一些看點。然而,已經在「春繭」排練數月的開幕式核心部分迄今依然是「猶抱琵琶半遮面」,透著幾分神秘的色彩。
與北京奧運會、廣州亞運會等盛會相比,本屆大運會的開幕式將獨闢蹊徑,走出一條風格迥異的路線。在「從這裡開始,不一樣的精彩」的核心理念下,開幕式還有哪些看點依然「懸而未決」?還有哪些令人耳目一新的精彩值得期待?讓我們根據目前已經透露出的公開信息,對這些懸念剝絲抽繭,帶著一番好奇心去欣賞、印證今晚的盛會。
懸念1
「不一樣的精彩」
如何體現
對一個世界性的大型運動會開幕式來說,既要「不一樣」還要「精彩」,殊為不易。自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以來,在大型運動會開幕式舉行團體操式的大型表演幾乎成為慣性,似乎不震撼視聽、不華麗絢爛就不足以滿足人們的期待,這也漸漸吊高了觀眾的胃口。日漸鋪張、求新求奇的文藝表演漸漸淹沒了開幕式本來的儀式屬性。深圳大運會開幕式提出「從這裡開始,不一樣的精彩」,無疑需要勇氣、智慧和膽魄。
不難預見的是,本屆開幕式將不追求聲色奢華。組委會宣布,開幕式不請明星,不放焰火,回歸儀式,回歸體育。這就給觀眾留下了想像空間:既然明星不是主角,那麼誰將成為主角?既然沒有焰火助興,那麼用什麼吸引眼球?如何打破觀眾對「盛大熱烈」的慣性期待,不至於讓他們形成太大的心理落差?
「不一樣」的開幕式靠什麼載入記憶?深圳是創意之城、設計之都,繽紛多彩的創意元素將令人們稱奇,它們有可能是眼花繚亂的視頻特技,有可能是眼前一亮的舞美設計,也可能是大呼過癮的草根表演,創意將成為開幕式徵服觀眾的重要武器。
深圳是青春之城,大運會又是全世界年輕運動員的歡樂聚會。青春元素有望成為開幕式醒目亮點。沒有什麼比青春的朝氣和活力更能感染人的了。當普通的大學生取代專業演員成為舞臺主人時,他們釋放的笑容和熱情必將讓人們記住深圳的美好。綠色大運也是重要主題,開幕式必然將有倡導環保、崇尚綠色的表演環節,也許是別具一格的舞臺布置,也許是別出心裁的入場方式,都能讓觀眾感受到來自大自然的清風。(深圳特區報記者 王俊)
懸念2
深圳城市魅力
如何揮灑
選址定在了深圳灣體育中心「春繭」,總導演姜浩楊說,原因之一是這裡更能體現深圳的城市魅力。這也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對於深圳這座年輕的城市來說,如何借著面向世界的絕佳機會,去揮灑自己的城市魅力呢?
從地王大廈、市民中心、音樂廳、圖書館等標誌性建築,到蓮花山、大小梅沙、紅樹林等具有城市特色的自然景觀,再到市花簕杜鵑、「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人流如織的幾大陸路口岸,這些最能代表深圳城市特徵的元素會不會出現在開幕式上?這令觀眾無比牽掛。如果在開幕式上目睹這些城市標誌,心中會升騰起一種主人翁的自豪感。
作為海濱城市,深圳最首要的特色是「海」。而在「春繭」,連接大海的「海之門」是開幕式創意非常重要的載體,它代表著深圳的開放。如何才能體現這扇大門的「開放性」?是否會打破常規的運動員入場方式,讓運動員從「世界之門」走進來,製造一種「漂洋過海」的效果?又是否會讓深圳人從這扇門走出世界?都非常值得期待。
高科技一向是「創意之都」深圳的拿手好戲。不知開幕式會不會動用到3D技術?「開創性」的城市因素也必不可少,像最能代表深圳奮鬥崛起精神的著名雕塑《闖》和《孺子牛》,會不會以高科技、甚至3D的方式出現在現場呢?
此外據透露,許多標誌性的深圳文化元素也將出現在開幕式上,至於在何時以何種方式出現,也要等到開幕式才能一探究竟。相信今晚的開幕式,那些熟悉的旋律、經典的地標與驚喜的創意都會吸引不少深圳市民的眼球。
(深圳特區報記者 孟迷)
懸念3
UU標誌
如何融入開幕式
幾個月前,深圳大街小巷已隨處可見大運會的招牌「UU」笑臉;而近日,電臺裡也開始傳播一首活潑動聽的《UU之歌》。看來開幕式上,「UU」元素將無處不在。
「UU」是由深圳2011世界大運會會徽「歡樂的U」演變而成的一張笑臉。據創意團隊介紹,這一創意打破了以往大運會吉祥物動物造型寫實風格的設計傳統,而體現出一種開放的態度,同時又具有「Universiade」首寫字母「U」的形態。
據導演組透露,本此開幕式將呈現一個大派對的局面。如此一來,「UU」的出現應該更隨意。比如大大小小五顏六色的UU球可能會散落舞臺四周。另據官方日前透露,「世界之門」將進行三次開啟,兩次關閉,那麼在「開閉」的時候,會不會有成千上萬的運動員與演員舉著UU球穿過這扇門呢?會不會在特定時間點有無數UU球從天而降呢?
在觀看「UU」宣傳片時記者發現,「UU」並非只有笑臉一種表情,它也是一個有喜怒哀樂的「表情帝」,動態的「UU」也極有可能出現在開幕式現場。比如視頻中可能會有UU的「十六連拍」,甚至很有可能,以雷射的形式將「UU」的臉孔投射到舞臺上甚至天空裡。
另據透露,在被「槍斃」的方案中,也有不少「U」元素。比如其中一個創意是將深圳灣15公裡休閒帶與深圳灣大橋4公裡連成一體,做成一個U型的彎,一直蔓延到香港去,以顯示深圳國際化的延伸。就連落選方案都如此有創意…… (深圳特區報記者 孟迷)
懸念4
不請明星
如何調動觀眾情緒
以「環保」為基本出發點,本屆大運會不僅把焰火省了,還把明星也省了。不少市民疑惑:那開幕式還有什麼看頭?
據了解,與以往開幕式文藝表演長達兩三個小時不同,本次開幕式文藝演出時間僅為30—40分鐘,並且穿插在儀式中進行。所以無論節目精彩與否,首先觀眾都不會感到拖沓。另據了解,開幕式不請專業演出團體,主角將全部由大學生擔當,看來導演組鐵定了要打「青春牌」,勢要將開幕式變成輕鬆熱鬧的大聚會,讓每個人都有參與互動。
記者了解到,根據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的規矩,開幕式的第一個環節便是升國旗,雖然莊嚴,但以此開頭未免會有些「冷場」。因此,記者大膽猜想,在開幕式前觀眾入場的時候,暖場表演與互動可能就開始了。比如武術、京劇、「恰恰」等中國的和國際的表演看來是必不可少,而現場志願者必然也會帶領觀眾做人浪、倒數、有節奏地鼓掌等等。另據知情人士透露,開幕式現場還將為每個座位席準備了「秘密武器」,看來不會是螢光棒那麼簡單,很可能是與大運造型相關的搞氣氛的小玩意,難道是「UU」氣球,或者是一枚獎牌,甚至是小火炬?觀眾可以拭目以待。
除觀眾與舞臺的互動外,「大派對」很可能還會考慮到運動員與舞臺的互動。據了解,本次開幕式很可能運動員先入場,並在場內就坐,與觀眾一起觀看文藝表演。而至於文藝表演的內容,要想比大牌更有吸引力,普通歌舞肯定不行;再加上創意團隊一再強調,這畢竟是運動會,因此還將以體育元素為主角,因此很可能會從表演技巧與高科技的驚訝程度去吸引眼球,首先不排除會有雜技、蹦極、滑板等極限運動的出現;另外高科技很可能將成為年輕人的新「偶像」……
(深圳特區報記者 孟迷)
懸念5
如何讓儀式更加好看
開幕式原本是一種儀式,直到最近30年,才漸漸被更具娛樂性的文藝表演「喧賓奪主」。本屆大運會開幕式將回歸儀式,讓開幕式重新呈現它最初的定位和本真的狀態。大運會將為我國舉辦國際性運動會探索一條常態化的運作途徑,以更從容、更自信的心態去主辦、參與國際賽事,更加符合國際當代體育的潮流。
大運會的儀式環節一般是固定的,不外乎這些流程:國旗入場和升旗,運動員入場,官員致辭,宣布開幕,大運會會旗入場和升旗,運動員、裁判員代表宣誓,火炬入場和點燃主火炬。這些儀式的氛圍必然是莊重的,然而在這些固定的環節上,是否還有更多文章可做?作為年輕人的大運會,青春與活力必不可少,那麼這些儀式化的部分是否可以讓莊重與活力更加調和,兼具嚴肅性和可看性,從而讓佔開幕式絕大部分的儀式環節更好看一些?
中標本屆大運會開閉幕式的執行團隊——北奧團隊有過北京奧運會、廣州亞運會和國慶60周年大型慶祝活動的豐富經驗,他們對儀式的策劃與執行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為了讓本屆大運會的儀式部分更加具有觀賞性,他們將有可能突破常規,在確保儀式莊重性的基礎上,為活動注入更新鮮的因子。
國旗與大運會會旗的入場和升旗是萬眾矚目的環節,會不會不用解放軍儀仗隊而是啟用大學生護旗手和旗手?行進中的伴奏音樂可否啟用大學生軍樂隊來現場演奏?擔任國歌領唱的是不是大學生群體?兩面旗幟的入場方式是繞場一周還是有更加特別的途徑,比如從千名女大學生組成的鮮花團隊中穿行而過?運動員入場是否有更特別的路線與方式?他們與現場的演員和觀眾如何形成互動?
青春元素的加入,在襯託儀式聖潔感的同時,也能讓這些「例牌」的活動呈現出更多活潑的色彩。而別具匠心的創新方式,將讓這些莊嚴的儀式與觀眾之間發生更強烈的共鳴。當儀式部分更具親和力、更貼近觀眾時,開幕式的可看性也就得到了保證。
每一屆綜合性運動會的開幕式中,主火炬如何點燃毫無疑問是最大的懸念,今年的深圳大運會開幕式自然也不例外。主火炬如何點燃是整場開幕式的點睛之筆,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從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到去年的廣州亞運會,在開幕式的點火儀式上都力求創新和突破。那麼,今年的深圳大運會又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和感動呢? 大運聖火如何燃起
懸念6
雖然深圳大運會的開幕式已經進行了數次預演和彩排,但最神秘的主火炬點燃儀式依舊諱莫如深,謎底將在最後一刻才會向世界揭曉。
點燃方式會否凸顯青春概念?深圳是一座年輕的城市,而深圳大運會也是一屆年輕人的盛會。從大運會火種的採集到大運火炬的傳遞,大學生是火炬傳遞的主體,每個過程也都凸顯了大運會青春的特點。那麼在火炬傳遞的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會不會依舊是青春做主呢?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進行了盛大的火炬接力跑活動。參加火炬接力的全是16至20歲的青年組成的火炬隊,總共約20萬人。最後點燃奧林匹克火焰的是日本19歲的早稻田大學學生坂井義則。而在1976年加拿大蒙特婁奧運會中,最後點燃主體育場奧林匹克火焰,是由一對少年男女斯蒂凡·普雷方丹和桑德拉·亨德森共同完成的。這是奧運會史上的第一次由兩人共同執行這一光榮的使命。在奧運會的歷史上不乏值得借鑑的案例,既然開幕式也將以在校大學生為主,那麼開幕式最終的點火儀式也會由學生們完成嗎?
會不會是多人共同點火?在1988年的韓國漢城奧運會的開幕式上,最終是由象徵體育、科技和藝術的二男一女接過火炬點燃奧林匹克主火炬。比起奧運會這一競技性更強的綜合性運動會,大運會更加講求各國間大學生的交流與友誼,主題更加的多元和豐富。簡約、綠色、低碳與環保也是本屆深圳大運會的重要主題。或許,今年的大運會也會返璞歸真,回歸簡單,由代表著友誼、環保、青春等不同主題的代表,一起親手共同點燃主火炬呢?
會不會延續高科技遠距離點火的傳統?矗立在濱海大道旁,"世界之門"的南端靠深圳灣一方的高塔就是深圳大運會的主火炬塔。火炬塔離"春繭"開幕式主場館中間還連著運動員進場的"青春大道",也許今年的點火方式也會採取近年頗為流行的遠距離點火。說起遠距離點火,最讓世人記憶深刻的,莫過於1992年巴塞隆納開幕式。在前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故鄉舉行的這次開幕式給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記憶。火炬傳到主會場後,1984年、1988年兩屆殘疾人奧運會射箭獎牌獲得者,37歲的巴塞隆納選手雷波洛突然從輪椅上站起來,用火種點燃箭頭,準確地射向70米遠、21米高的火炬臺。火箭頭划過黑夜的星空,像一個人間的精靈,撲向遙遠的天際,火炬隨之而起。為了這一震撼心髓的時刻,雷波洛練了不下2000次。
深圳大運會復刻前人用弓箭點火的方式是不太可能,如果遠距離點火的話,深圳大運會興許會採取更為高科技的方式。在2008的北京開幕式前,中國傳統的"龍吐珠"點火方式曾廣為流傳。用高科技的光影手段刻畫出中國傳統的飛龍,吐出火球,沿著高空鋼絲飛向火炬塔點燃主火炬,這樣的方式無疑將讓世界所震撼。此外,目前的消息告訴我們,開幕式各國運動員將踏著"青春大道",從海的方向走來,穿越"世界之門"抵達開幕式現場。或許,大運會的主火炬塔也將被從來自海上的火種點燃。一切皆有可能。
(深圳特區報記者 馬曉峰)
懸念7
誰來點燃主火炬
在運動會上點燃開幕式的主火炬絕對是巨大的榮耀,像北京奧運會中點燃主火炬的"體操王子"李寧,無疑是中國歷史上傑出運動員的代表,而廣州亞運會的主火炬手何衝也是世界盃、世錦賽和奧運會的"大滿貫"獲得者。在深圳大運會的開幕式中,究竟誰會成為點燃主火炬的幸運兒呢?
是易建聯?要數如今風頭最旺的深圳籍選手,易建聯當仁不讓。在姚明退役後,易建聯已成為中國男籃的絕對核心與新一代領袖,也是目前NBA中碩果僅存的中國球員。目前籃球依舊在國內擁有著極高的人氣,讓易建聯來點火也能為目前處於逆境中的中國男籃鼓鼓勁,而且在深圳長大的易建聯家人朋友都在深圳,他也很期待在家門口點燃主火炬。此前大運會組委會一直稱易建聯將擔任大運會的火炬手,但在7日與11日的城市傳遞中都沒能看見阿聯的身影,那麼他真的很可能會出現在最後。中國男籃計劃在16日趕赴倫敦,從時間上來看也絕對來得及。
是王綺紅?在北京奧運會火炬深圳站的傳遞中,最後一棒火炬手王綺紅感動了現場的所有觀眾。當她從輪椅上站起來,用並不平穩的步伐走向聖火盆點燃熊熊聖火時,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這名因為一次意外而失去了右腿,但最後堅強地站起來,用單腿跳出精彩人生之舞的體操運動員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奧林匹克精神。2000年、2001年,王綺紅帶領深圳體工隊藝術體操隊員取得全國錦標賽冠軍和第九屆全運會冠軍,並包攬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藝術體操集體兩枚金牌,實現了中國藝術體操在世界大賽中金牌零的突破。她培養的幾名隊員還代表中國參加了雅典和北京奧運會。
是何姿?從深圳走出的跳水選手何姿被譽為是郭晶晶的接班人。在2007年的世錦賽上,何姿一鳴驚人,摘得女子1米板金牌。在剛剛結束的2011年上海世錦賽中,何姿在女子雙人3米板中與吳敏霞一起獲得冠軍。還未滿21歲的何姿是中國年輕一代運動員中的佼佼者,也是中國跳水"夢之隊"的新希望。這名年輕的世界冠軍是深圳體壇的領軍人物,面容姣好的她也擁有著許許多多的粉絲,由何姿點燃最後的主火炬並不會讓人意外。"那是我的主場,也是世界大賽的鍛鍊機會,我希望能展現最好的自己。"展望深圳大運會,何姿如是說。
是劉翔?在大運開幕式前,"飛人"劉翔神秘抵達深圳,不禁讓人猜測劉翔是否將擔任深圳大運會的最後一棒火炬手。劉翔毫無疑問是中國最知名的運動員之一,他成功打破了歐美選手在跑道上的壟斷地位。如能成為大運會的主火炬手,無疑是對劉翔的一種鼓勵,鼓勵他重新點燃夢想起航。
(深圳特區報記者 馬曉峰)
懸念8
大運火炬如何進場
在完成了兩天的城市傳遞後,12日開幕式也將是大運會火炬傳遞的謝幕演出。最終的主火炬將怎樣點燃自然是最大的懸念,而大運會的火炬將如何進入"春繭"的開幕式現場也是大家關注的所在。
輪滑來?滑板和輪滑傳火炬原本是城市火炬傳遞的構想,但出於安保的考慮,這些創意都沒有在城市傳遞中表現出來。那麼在開幕式的最後一站火炬傳遞中,這些創意會得到實現嗎?
海上來?無論是深圳大運會火炬的城市傳遞還是開幕式的設計都突出了深圳濱海城市的特點。在大運會開幕式中,各國運動員也將踏著"青春大道",從海的方向走來。深圳近年也在大力發展海上運動,在開幕式的舞臺中,興許大運會的火炬會以帆船帆板的形式,也從海的方向進入場館。
騎馬來?綠色環保和簡約是本屆大運會的重要主題。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人們越來越講求與自然的和諧共榮,讓社會可以持續發展。騎馬帶著大運火種進場,這將是一種新穎入場方式,也能在開幕式上號召世人更加去愛護動物、愛護環境、愛護大自然,突顯大運會與自然的融合,營造一個溫馨的場面。
(深圳特區報記者 馬曉峰)
懸念9
誰將代表運動員宣誓
在綜合性運動會中,東道主運動員代表在開幕式中代表所有參賽運動員宣誓乃是慣例。在中國大運會代表團名單中,誰將代表運動員在開幕式中宣誓呢?
是高爾夫運動員蔡汶霏?深圳有著豐富的高爾夫資源,而在本屆大運會中,高爾夫也第一次被列入大運會比賽項目。來自深圳大學高爾夫學院的蔡汶霏也將作為運動員,參加本次大運會的比賽。"雖然是第一次參加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但我會爭取拿名次。這次大運會是第一次將高爾夫球納入正式比賽項目,實在很有意義。"蔡汶霏期待著在家門口創造佳績。在5月4日晚上舉行的大運會倒計時100天誓師大會上,蔡汶霏就曾代表運動員誓師發言。
是110米欄運動員尹靖?尹靖何許人也?引用城運會上劉翔教練孫海平的一句話來說——"他是劉翔的接班人。"尹靖是目前國際排名第48位的田徑新星。這位來自自貢的20歲小夥子曾在2009年接連上演好戲:2009年2月在南京室內60米欄比賽中,以7秒64力壓國內跨欄名將史冬鵬,從國家二級運動員飛快攀升至世界排名前50。在2009年7月12日在貝爾格勒舉行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尹靖以13秒38的成績奪得男子110米欄金牌。今年的深圳大運會,尹靖是朝著衛冕的目標而來。而有著"小劉翔"之稱的尹靖會成為劉翔之後又一名田徑賽場上的新星嗎?23歲的尹靖的未來十分值得期待。尹靖既是中國大學生運動員的佼佼者,又是大運會的衛冕冠軍,由其來代表宣誓也是在情理之中。
(深圳特區報記者 馬曉峰)
懸念10
如何快速有序散場
根據來自大運會組委會的消息,雖然大運會票務中心並未發售開幕式門票,觀眾主要由市民代表和建設者代表組成,然而加上運動員、國內外貴賓、新聞記者、演出人員、志願者、安保人員和其他工作人員,今晚活動在"春繭"內外的人員總數總計逾7萬人。如何讓7萬多人能夠在60分鐘內有序離開開幕式活動區域,是考驗組織工作的一個重要課題,備受各界關注。
2008年北京奧運會,進入奧林匹克中心區的人員達到16萬人,其中7萬貴賓、運動員和演出人員主要通過專車進出,9萬持票觀眾、工作人員和志願者主要通過公交、地鐵進出。為保證開幕式散場無憂,明星的散場表演獻聲不現身,只為拖延觀眾的腳步,同時徹夜開通公交、地鐵線路,觀眾散場用時75分鐘。
去年廣州亞運會散場疏運用時僅40分鐘。廣州市計算了交通需求,在開幕式散場期間進行嚴格交通管制,確定各類人員的疏散通道,並在開幕式場館周邊囤積600臺公交車,散場時滾動發車,每條線路8輛公交同時上客。
根據目前公布的大運會開幕式交通保障方案,開幕式當天我市多條道路將實施臨時管制,全市大運專用道、綠色出行行動及黃標車限行時間均延長至24時,交警採取三級分流的方式疏導社會車輛繞行。開幕式散場時,場館四周的濱海大道、沙河西路、東濱路、後海濱路以內區域保持封閉,現場運動員、來賓、新聞記者、演出人員、工作人員和有組織觀眾主要通過乘坐編隊客車離場。此外,開幕式結束後設置了延時表演,吸引觀眾停留觀看,使退場人流不至於過分集中。通過種種舉措,開幕式結束後的人員大規模疏散時間能否控制在60分鐘以內,甚至比廣州亞運會的40分鐘更短?值得人們關注和親身檢驗。 (深圳特區報記者 馬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