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底,小米發布米家智能LED智能檯燈。這款169元的護眼燈是由小米生態鏈早期成員之一的Yeelight生產的。作為小米生態鏈下產品,此前Yeelight還為小米生產了Yeelight床頭燈和Yeelight智能燈泡。
米家檯燈一經發布並引起網友的吐槽:「這跟宜家的檯燈太相似了」,但是智享君拿到實物對比了一下,無論從外觀還是控制方式來說,並沒有網友吐槽的極度相似,反而秉承了小米一貫的「性冷淡」風格,要非說相似的話就只有從轉軸處突出的電線了。閒話少敘,下面跟著智享君一起來探究一下米家智能LED檯燈的功能如何。
米家檯燈PK宜家檯燈
告別頻閃,注重細節
米家檯燈設計非常簡約,機身呈白色,圓柱形燈臂為全鋁材質,頂端燈管呈扁平長條狀,可調節色溫。
燈管和燈臂連接處的轉軸採用全金屬材質,並用兩顆螺絲固定。第一眼看到米家檯燈燈管尾部的橙紅色電線時,不少消費者可能會覺得扎眼不習慣,但在小編看來,如果電線跟檯燈都是白色,顏色會過於單調,橙紅色電線正好打破了這一單調的色系,而且橙色正好與小米LOGO的橙色相呼應。
米家檯燈轉軸
米家檯燈燈管可調節角度,最大可調角度為135度,關節調節處為帶阻尼的設計,調節好角度後不會輕易發生變形,多次開合也未見鬆動,耐用性應該不差。
轉軸支持135度調節
米家LED智能檯燈的底座表面採用兩種處理方式:中央部分為鏡面,其餘則為磨砂表面,使底座更具質感。作為米家LED智能檯燈上唯一的旋鈕按鍵,它可是身兼數職:單擊可開啟關閉檯燈、旋轉為調整檯燈亮度、按住旋轉即可調整色溫、雙擊為開啟專注模式。至於專注模式是什麼,小編會在後文介紹。
需要說明的是,米家檯燈的旋鈕按鍵是無級調節,即在調節過程中可以相對平滑的一直轉動旋鈕,不會像普通檯燈一樣到達某個檔位會有一個卡頓感,也沒有最小檔和最大檔的反饋,這對於初次使用無級調節按鈕的用戶來說可能會有些不適應。
米家檯燈旋鈕
米家檯燈底座設有配重,這是為了消費者在調節燈管角度時機身保持穩定。即使設有配重,米家檯燈整體重量也僅有800g,比較輕便。底座邊緣圓滑不會劃傷手指,底部的3條橡膠條可以保證檯燈靜立狀態下的穩定性。當米家檯燈置於不同網絡環境時,長按Reset按鈕即可重置米家檯燈數據。
米家檯燈底座
多場景滿足用戶需求
小米的所有智能家居產品均可以通過「小米智能家居」APP控制,米家檯燈也不例外。除了前文提到的利用旋鈕調節檯燈亮度和色溫外,APP端左右划動可調節色溫(2700K-5000K),上下划動可調節亮度(0-100%),可實現精確到1K色溫和1%的亮度調節。
此外APP端還支持專注模式、閱讀模式、看電腦模式和兒童模式四種場景變換。專注模式下,用戶可以設置一個「專注時段」和「休息時段」,每完成一個「專注時段」檯燈給你一顆星星獎勵並會通過「光線呼吸」提醒用戶休息,讓用戶勞逸結合從而保護雙眼健康。
小米智能家庭APP界面
兒童模式打開後,米家檯燈色溫會控制在2700-4000K之內,即使孩子自己調節色溫,也不會觸發4000K以上的冷色溫,可有效保護孩子的視力不受傷害。
總結
小編既不是狂熱的米粉也不是一個資深米黑,站在一個中立角度來說,米家檯燈在外觀上做的足夠美,在用料和細節方面也做得足夠細緻。色溫、亮度調節再搭配4種常見使用場景,米家檯燈基本可以滿足大多人的使用需求。
受限於米家檯燈簡潔的線條設計,米家檯燈並沒有多關節的燈臂,不利於光照區域的調節,其光照面積也會因為長條形燈管而有局限性,甚至可能會呈現出直線狀。至於米家檯燈的光源到底如何有待我們會在稍後的檯燈橫評中進行驗證。
169元的售價已經算得上是很親民的價格了,米家檯燈雖然不是完美的產物,但絕對可以秒殺這個價位90%以上的產品,反正智享君在做完評測之後就去官網訂購了一臺。
推薦閱讀:點擊下方圖片即可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