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小漢口」 曾困河流改道而衰敗 借力旅遊重現繁華!

2020-12-17 納蘭小魚

靖港古鎮,原名蘆江,又名溈港,位於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境內,系老溈水入湘江口,與銅官古鎮隔湘江相望。 從長沙橘子洲大橋出發,沿著湘江西岸驅車一路向北,行駛約40公裡,便來到了靖港古鎮。

在靖港古鎮,由南向北流的湘江與自西而東淌的溈水,緊緊依擁著,在「南船北馬」的中國古代,這裡的水運相當興盛,商業非常繁榮,距今已有上千年歷史。 加上處於連通長沙城、洞庭湖平原、嶺南地區的交通十字路口,扼湘江逆上長沙之要衝,從唐代開始,靖港古鎮即為軍事重鎮,乃兵家必爭之地。

清末至民國時期,靖港古鎮的商貿業達到頂峰。 在當時,小鎮有碼頭38處,糧行、米號等各式商鋪作坊2000多家,常年經停船隻3000多艘,成了三湘四大米市之一、主要淮鹽經銷口岸,一度還是省內僅次於長沙城的第二大商貿中心,有著「小漢口」的美譽,與懷化洪江、常德津市並稱湖南鼎盛三鎮。

在當時,益陽、湘陰、寧鄉及望城糧食及土特產都在這裡集散轉運,商賈雲集,街市繁榮,店鋪相連,帆影不絕。 3.6平方公裡的小鎮,聚集了常住人口1萬多,日均流動人口數千。「船到靖港口,有風也不走」,「朝有千人作揖,夜有萬盞明燈」是當時的真實寫照,可見靖港曾是如何地繁盛。

相傳,靖港古鎮的得名是為了紀念唐朝大將李靖。 唐朝開國之初,李靖曾奉唐高祖之命,領軍擊敗蕭銑平定江南,並鎮守長沙湘江一帶。他的兵營駐紮在溈水港口。李靖治軍有方,軍隊紀律嚴明,很受老百姓愛戴。他離開長沙去漠北之後,人們一直很懷念他,於是就把他駐紮過的「溈港」改名為「靖港」。

在歷史上,曾發生多次為爭奪靖港古鎮一戰略要地的戰爭,其間最著名的戰役就屬160年前的「靖港水戰」,那場戰役是曾國藩人生的轉折點。 鹹豐四年(1854年)二月初九,太平軍徵湘軍佔領靖港,四月初二,石貞祥率徵湘軍大敗曾國藩水師于靖港。 曾國藩羞愧難當,威顏掃地,在靖港對岸銅官兩次投江,都被部屬救起。

之後,湘軍水師彭玉麟、陸師塔齊布等部聞訊及時前來救援,合力擊敗了太平軍,太平軍被迫退出靖港,退守到了嶽陽。再後來,曾國藩以「屢敗屢戰」的頑強,率領湘軍討伐徵戰,最終攻克天京,橫掃太平軍,贏得了天下「無湘不成軍」的美譽。

新中國成立之後,當地政府慮及百姓安危,對溈水河道進行治理,1957年,溈水被人為改道,改由靖港南面的新康鄉匯入湘江。 來自溈水上遊及來自湘江的過往船隻,再也無法開進靖港,靖港古鎮「江口」地位驟然失去,逐步走向衰落。

上世紀80年代末起,陸路交通日趨便利,逐步取代水運,靖港的交通優勢走衰,小鎮的商貿業隨之沒落,製造企業也紛紛倒閉,工人大量下崗。 靖港居民迫於生存壓力,陸陸續續離開靖港到長沙或其他地方打工。 據老一輩人回憶,1998年的靖港,沒一條水泥路。鎮上常住人口從一萬多銳減到五六百,留守居民中有不少要靠政府救濟金生存。

就這樣,靖港古鎮從民國時期繁花似錦的「小漢口」,凋敝成被世人遺忘的角落,只留下一些留戀故土的老人家和一些坍塌衰敗的老屋在艱難撐著。

2006年,望城縣組織專家對靖港古鎮做考察,發現「八街四巷七碼頭」的街鎮格局、明清及民國時期的民居、商鋪、會館保存較好,其間包括寧鄉會館「八音堂」、清代青樓「宏泰坊」在內,有1008棟、3646間,建築面積22607平方米。 據說,當時就有專家興奮不已地感嘆:「像一位沉睡多年的美女,隱在深閨人未識」。

2008年9月,長沙市政府啟動了靖港古鎮的保護性開發。 歷經一年的修舊如舊恢復性建設,清朝重臣曾國藩迎戰太平軍的古戰場遺址、白色恐怖時期湖南省委舊址、「革命母親」陶承故居、聚會商賈旅人的寧鄉會館八元堂、晚清妓院宏泰坊、祭祀農民起義將領楊么的楊泗廟以及「八街四巷七碼頭」等景點恢復原貌。 2009年9月25日,靖港古鎮正式對外開放。

如今,穿行在靖港古鎮的大街小巷中,你會發現,這裡的生活氣息很濃,依然保持著古樸的原貌,能滿足你關於江南水鄉古鎮的想像。 青石板的斑駁路面、明清風格的湖湘民居、波光瀲灩的天然河港、枝條搖曳的臨水垂柳、坐在街角曬太陽的老人、三三兩兩走過的遊人、沿路不絕於耳的叫賣聲…… 文/圖 納蘭小魚

相關焦點

  • 這個古鎮被譽為「小漢口」,免費,卻很少有人知道,位於湖南
    出門旅遊,古鎮是不少人的選擇,都想找個清淨古樸之地,過兩天繁華之外的另一種生活,但是,一些熱門的古鎮,旅遊者並不少,並且門票也越來越貴。本期,小編為您推薦一個古鎮,位於湖南,被譽為「小漢口」,免費,卻很少有人知道,風景並不輸於鳳凰古城。這個古鎮就是位於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湘江西岸的靖港古鎮,原名蘆江,系溈水入湘江之要衝,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 湖南很受歡迎的景點,美名「小漢口」,曾是三湘物資集散繁榮商埠
    湖南很受歡迎的景點,美名「小漢口」,曾是三湘物資集散繁榮商埠一座古鎮景點在我國很受重視,也有不少古鎮由於發展情況不同,像是歷史、建築布局和發展意義等方面的差異較大,所以對於很多古鎮而言,它們的特色大有不同,像是這座古鎮,它的差異性較大,古鎮建築布局風格也不一樣,但從旅遊的層面看,這座古鎮卻有很大的吸引力,也成為了當地很突出的人文景觀要素,而且對於它的介紹也十分有必要。
  • 湖南又一古鎮走紅,美名長沙「小漢口」,如今門票免費卻無人問津
    在湖南長沙望城區境內有座千年古鎮——靖港古鎮,靖港處於湘江相,曾為三湘物資主要集散之地,美其名曰「小漢口」,是江蘇省內淮鹽的主要經銷口岸,往日的古鎮之內市場活躍,八方商賈齊聚;靖港古鎮無需門票,有機會來長沙的朋友們可以去遊一遊,非常有價值的一座古鎮;不知大家怎麼看待湖南又一古鎮走紅
  • 全國竟有100多個地方叫「小漢口」!熱乾麵據說比武漢還好吃
    從全國來看,「小漢口」更遍布長江南北。河南的周口市、湖南的靖港鎮、陝西的蜀河古鎮、江西的船灘鎮、四川的石橋鎮等也都自稱或被稱為「小漢口」。也就是說,「小漢口」在全中國是一個商品經濟的代名詞。正因為漢口名氣大,很多城鎮為顯示其商業的繁榮,便稱其為「小漢口」。
  • 安康市白河縣:投資30億元重振「小漢口」昔日繁華
    北臨漢水,南依巴山,白河縣的河街過去因為水路優勢曾是店鋪林立的商業中心,素有"小漢口"之稱,斑駁的風火牆和依稀可見的雕梁畫棟記載著昔日的繁華。隨著陸路交通的興起,河街已沒有了昔日的繁華,而且由於地勢低洼屢屢被淹。建設防洪大堤,根治漢江水患,成為當地政府和老百姓的最大心願。
  • 世界最髒的河流,「含屎量」超標兩百倍,或將因我國改道而消失
    現在的旅遊業是如此的發達,不僅如此,旅遊業在一定的程度上會有一定的推動作用,還有對於周圍相關的行業發展上也有一定的提升作用,這是因為當地的旅遊景點,吸引大量的遊客,這樣一來,客流量的增多,對當地而言有著許多的促進作用。
  • 鼎盛時夜有萬盞明燈,運輸要道成就「小漢口」,千年黃花澇憑「古...
    說起想像中的黃花澇古貌,王小明這樣形容道,「老人們常常告訴我,他們的父輩曾形容碼頭上的船舶每日排隊足足有10公裡的長度,船舶需要進入到渡口卸貨常常需要等候一個月的時間」,這裡商賈雲集,物流集散,是遠近聞名的「小漢口」。
  • 湖南長沙7個小眾古鎮,繁華瀟湘之畔的隱匿風光
    湖南,長沙。這裡,歷經三千年城名、城址不變,自古人文濃鬱地。這裡,地處於湘江下遊,長瀏盆地西緣,風貌別樣。這裡,不只有長沙都市圈的繁華,更兼藏有不少美好的古鎮。一起來看看長沙境內最美的7大古鎮。靖港古鎮位於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西北,坐落湘江西岸,曾為三湘物資集散的繁榮商埠
  • 河流改道是大自然最無情的嘲諷!
    黃河是我國第二條大河,幹流全長5464公裡,流域面積為752443平方公裡。黃河中下遊的乾坤灣下遊改道的範圍從孟津開始。黃河歷史上經常決口,泛濫和改道。對下遊平原地區的自然地理面貌和社會、經濟、文化、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每次決口後洪水泛濫都給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洪水過後,在平原上沉積大量的泥沙造成極為嚴重的後果。它擾亂了自然水系,填平了原來的湖泊,淤淺了天然的河流,宜洩不暢之處又將原來窪地變成湖泊。在平地上留下大片沙地,沙丘和崗地、窪地,這樣把原先農業生產很發達的地區,竟變成旱、澇、沙、鹼的常災區。
  • 它曾繁華千年,如今只是三線城市,公園景區眾多
    說到我國歷代繁華的城市都有很多,但是繁華千年的城市卻很少,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揚州就是為數不多的一個。這裡有很多人文景觀,公園綠地到處都是,移步換景。,李白曾有詩云: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到了宋代,揚州依舊繁華,姜夔(kui,第二聲)的《揚州慢·淮左名都》曾寫到:淮左名都,竹西佳處,是當時最好的印證;元代,馬可波羅在中國17年,並且在揚州做官,寫下了著名的《馬可波羅遊記》;明清時期揚州又因為漕運和鹽商的發展,把揚州又一次推向了繁華的巔峰
  • 湖南冷門的千年古城:曾比鳳凰古城還要繁華,如今卻無人問津
    提到湖南的古城,估計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會想到鳳凰古城,可見鳳凰古城目前在湖南的地位還是很高的。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鳳凰古城在古時候的知名度可不高,好像也就是近百年知名度才上來的。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就是湖南冷門的千年古城,曾比鳳凰古城還要繁華,如今卻無人問津。
  • 湖北隨州的一個鎮,號稱「小漢口」,有隨縣唯一的高鐵站
    安居鎮——有小漢口的美譽安居鎮,位於隨州市區西部,距離隨州市和隨縣城區均只有15公裡左右。全鎮面積115平方公裡,人口7萬左右。其中鎮區規劃面積超過5平方公裡,人口超2萬人。兩條河流在鎮區交匯,商貿業發達,曾經號稱「小漢口」。安居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是古隨國的都城所在地。
  • 湖南的靖港古鎮,曾有「小漢口」美譽,知名主持人汪涵盛讚!
    在其鼎盛時期,完全堪比許多著名的港口城鎮,因此被稱為「小漢口」。而且在同一時期,井岡山比漢口更重要,因為它是全省淮鹽的主要集散地,是湖南四大米市之一。靖港古鎮位於長沙市望城區,它的千年歷史並沒有使它被遺忘或毀滅。相反,和大多數古鎮一樣,隨著水運、商業的沉寂,逐漸淡出舞臺。但與其他古鎮不同,由於其獨特而重要的地理位置,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所以這裡爆發了很多戰爭。
  • 既有繁華盛景也有頹廢衰敗
    既有繁華盛景也有頹廢衰敗長安是一座擁有3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從周文王築設豐京及其後繼者武王再建鎬京開始。這座極具帝王之氣的王城,曾先後成為十三個朝代的都城。這也是長安之所以被稱為「十三朝古都」的淵源。從長安的建立、發展與興衰可以看到,中國古代歷史王朝更迭的縮影。
  • 俄專家:俄遠東最大湖泊因中國河流改道而泛濫
    原標題:俄專家稱俄遠東最大湖泊因中國河流改道而泛濫參考消息網10月30日報導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生物土壤研究所所長、俄科學院院士尤裡·茹拉夫廖夫在「自然無國界」國際生態論壇上向記者表示,俄遠東最大的湖泊興凱湖因中方改變河流流向而使湖水泛濫。據俄羅斯「衛星」新聞通訊社網站10月29日報導,學者表示:「興凱湖淹沒了周圍的低地,衝毀了道路、房屋,中斷了交通。
  • 「西部地理」文化之河西漢水,一條曾隱匿了身世的河流
    文化之河西漢水,一條曾隱匿了身世的河流薄霧中的西漢水陝西略陽段西漢水西漢水下遊的村落西漢水春日風光西漢水為嘉陵江上遊的重要支流,也是嘉陵江乃至整個長江流域含沙量最大的河流秦人牧馬與孔明伐魏4月底,記者在康縣採訪當地舉辦的美食節時,曾見到攝影家一組拍攝的圖片中有犀牛江畔的風光,這讓記者聯想到在天水隴南採訪時,經常聽到西漢水和犀牛江的地理名詞。
  • 長沙「唯一」古鎮走紅,人稱「小漢口」,門票0元卻有些荒涼
    說起湖南,你最快想到哪個城市,長沙對不對,因為長沙臭豆腐很知名,湖南的省會長沙,這幾年的發展很快速,長沙境內的科教很強悍,同時,長沙又是旅遊城市,長沙的景點很多,無論是人文景觀還是自然風光,都流連忘返,來到長沙能夠感受到它的文化,能夠感受到它的歷史底蘊。
  • 湖北一個充滿紅色記憶的小鎮火了,被稱"小漢口",曾被人遺忘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踏上旅程走入旅遊大軍的行列,很多地方開始發展自己的特色,走古鎮文化發展之路,很多地方也開始為了吸引遊客大力改造古鎮,不管哪裡的古鎮都是一個歷史的存在,他們都有非常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這些古代建築既是歷史的見證也是歷史曾經存在的憑證,很多人對於古鎮的喜愛是享受古鎮那種安靜的氛圍,在欣賞古鎮的同時感受那個時代的特色。
  • 受世貿會影響的香港灣仔區重現繁華 高官將探訪
    中新網12月20日電 據香港媒體報導,隨著世貿部長級會議結束,香港灣仔區重現繁華,但商戶慨嘆過去一星期的損失。香港政務司長許仕仁今日將率領3名局長及多名立法會議員到灣仔區巡視,並會到一間酒樓午膳消費,為該區商戶居民打打氣,特首曾蔭權正考慮抽空一同出席。
  • 曾是四大河流之一,與長江、黃河齊名,最後為什麼消失不見了?
    中國古代中原地區,曾有四條主要河流,古人稱之為「四瀆」。這四條河流古人分別稱為江、河、淮、濟,也就是今天的長江、黃河、淮河和濟水。 瀆在這裡並非是泛濫的意思,他們的位置只是對應了天上的瀆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