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庸懶、強擔當、樹新風|群眾利益無小事 三義機場分局服務群眾...

2021-01-11 澎湃新聞
治庸懶、強擔當、樹新風|群眾利益無小事 三義機場分局服務群眾工作24小時不打烊

2020-01-10 1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0年伊始,麗江三義機場分局結合「治庸懶、強擔當、樹新風」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全局民警時刻不忘築牢「破小案、辦小事、解小憂、幫小忙、助小康」的五小工程,始終以為群眾做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為工作目標,積極響應群眾的各類報警求助,彰顯公安機關擔當、勇為的良好形象。

2019年12月27日,三義機場分局的值班民警正被一起110指令的警情困擾著:旅客佔某於26日在乘坐飛機過程中丟失一臺筆記本電腦,價值一萬三千餘元人民幣,其懷疑是在廣東惠州至麗江的航班班機上遺忘,但又好像在麗江機場停留時,在登機口附近使用過。遺失物品價值較大,民警立即根據報警人提供的有限線索開展查找工作,但由於佔某自己說不清確切的遺失地點,還指責民警的工作效率和辦事能力,這讓查找工作頓時陷入僵局。但民警並沒有因此產生怨言,仍不放鬆對旅客過站的各機場及所乘航班機組每一名工作人員的耐心詢問。經過一天一夜的辛苦努力,結合成都機場問詢處反饋回來的消息,最終將筆記本電腦物歸原主。民警鍥而不捨,任勞任怨的精神終於得到回報和認可。

2019年12月30日上午9時,三義機場分局接到一名旅客報警求助,稱其落地麗江機場時遺失了背包,包內有價值15000餘元的貴重物品。接報後,值班民警一邊安撫報警人激動的情緒,一邊詢問相關信息尋找線索,並迅速開展查找工作,經反覆查看監控後確定是另一位有著與其相似背包的旅客錯拿了報警人的背包,而且該旅客已經離開麗江。經過民警細緻的排查,在西雙版納機場分局的大力協助下,民警最終確定了拿錯背包旅客的身份,並聯繫到了該名旅客,背包得以物歸原主。

2019年的最後一天,對於外出打工返回麗江永勝縣過新年的農民工夫婦李某二人來說,是最幸運的一天,從廣州乘飛機到達麗江機場後,李某妻子不慎將一女士錢夾遺忘於機場到達廳衛生間,錢夾內是小兩口辛苦半年的血汗錢5000餘元。「我沒有坐飛機,你打錯電話了,你是不是騙子」。話音未落,電話掛斷了。這是李某妻子回答民警的話,當熱心的民警收到保潔員撿來的錢夾後,立即通過錢夾內的一張微信購票小票查到了唯一的一個電話號碼,好不容易撥打通了,對方卻質疑警察是騙子,當班民警很無奈。但是耐心的民警沒有氣餒,不厭其煩地再次撥打了該電話,同樣的結果打擊了民警的熱情。一小時後,分局值班室裡進來一對青年夫妻,哭訴回家到半路時發現錢包不見了,懷疑在機場丟失。值班民警戲劇性的再次撥打該號碼,手機鈴聲立即響起,一場有驚無險的小鬧劇讓二人哭笑不得,幸運的是二人的血汗錢再次回到了夫妻的手裡,否則今年的春節這個小家庭該有多鬧心。

2020年1月1日16時許,旅客次仁拉姆致電求助稱:乘坐拉薩經停麗江至昆明的航班,到達昆明後發現一部蘋果手機遺忘在麗江機場6號登機口附近的座位上,求助查找。民警開展查找工作的同時發現該旅客是一名藏族同胞不善於漢語溝通,於是採用微信進行聯繫和詢問,經過幾番周折後,手機失而復得。

「任勞容易,任怨難」,三義機場分局服務群眾工作24小時不打烊,把群眾利益無小事貫穿到每一件群眾報警求助中,把群眾失落的憂愁轉變成失而復得的喜悅,把群眾質疑目光融化成信任的感激。

(供稿/三義機場分局)

原標題:《治庸懶、強擔當、樹新風|群眾利益無小事 三義機場分局服務群眾工作24小時不打烊》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