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碧水藍天行動——外媒看勝利」媒體溝通會在勝利賓館舉行。
10月17日,勝利石油管理局黨委常委、分公司副總經理張洪山在溝通會上介紹相關情況。
10月17日,勝利油田採油工程首席高級專家王增林在媒體溝通會上回答記者提問。
10月17日,勝利油田黨委宣傳部部長劉彥國主持了溝通會。
齊魯網財經頻道10月17日東營訊(記者 龐貴祥 葉江)「既要油井水井,又要碧水藍天。」10月17日,在「碧水藍天行動—外媒看勝利」活動的溝通會上,勝利油田管理局黨委常委、油田分公司副總經理張洪山向媒體記者信心滿滿的介紹,凡是環境保護需要的投資一分不少,凡是不符合環境保護的事一件不做,凡是汙染和破壞環境帶來的效益一分不要。這是中國石化勝利油田的鄭重承諾。
張洪山的自信來自哪裡?隨著採訪的進行,記者發現,綠色環保在這裡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是作為一種信仰,已經進入到勝利油田人的血液當中,表現在他們日常工作的點點細節之中。
綠色環保不僅僅是一句口號
在勝利油田海洋採油廠海二管理區CB251A平臺,記者看到一位作業主管師拒絕在現場驗收報告上面籤字,這讓施工方皺起了眉頭。
「井口區域有汙染隱患,你們自己看看。」當施工方再次找來講情時,作業主管師指著照片說。他還拿出一份施工協議責任書說:「施工前,我們籤訂的協議上面寫得清清楚楚,要保持施工區域及現場『三標』,可是結果並不好。」面對一項項鐵證,施工方只好羞愧地低下了頭,並立即組織進行現場「三標」整改。
在勝利油田像這樣的故事屢見不鮮,綠色低碳理念已經落實到基層崗位,貫穿生產經營全過程,形成了人人踐行低碳理念、人人爭做環保員的局面。
——全面推行環境保護目標責任管理,與各單位分別籤訂《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將汙染減排、環境管理、治理項目實施作為衡量各單位工作業績的重要指標,層層分解到崗、落實到人。
——健全完善《勝利油田能源節約與資源綜合利用管理辦法》、《勝利油田節能指標考核體系》等節能減排規章制度、標準規範以及節能統計監測考核體系。
——2012年以來,在每次季度經濟運行分析會上,油田都要對19個重點用能單位的季度節能減排指標完成情況進行檢查、排名和通報,並將考核結果作為年終考核的重要依據。
——嚴格責任追究。2013年上半年,勝利油田曾分別對現場出現環境管理問題的二級單位領導班子和相關責任人開出「罰單」,累計處罰總金額達7萬元。
一系列剛性制度的約束,促進了工作的標準化、科學化、全員化……從油田機關到生產一線,從技能大師到普通員工,越來越多的員工群眾積極投身美麗油田建設,出現了人人爭當環保衛士的「故事會」。
治理「三廢」實現雙贏
勝利油田現河採油廠和東辛採油廠是鄰居,兩年前各自遇到了「煩心事」:一個為採油汙水多用不了為難,一個則因汙水不夠注犯愁。面對這一難題,勝利油田統籌協調,打破區域界線,實施了跨單位的調水工程,在兩廠生產區間鋪設了一條11.3公裡長的輸水管線。「一條管線解兩家難」。據了解,自2012年6月調水管線開通後,不僅使東辛採油廠每日可獲得2000噸的外水支援,也為現河採油廠實現「零排放」提供了支撐,雙方各得其所。
對於處在特高含水開發期的勝利油田,每採100噸原油就要產生90多噸採出水。油田要穩產,就要多從地下採液,液量越大、採出水越多。回注採出水成為油田生產的需要。
勝利油田堅持開發與汙水減排一體化運行,在開發過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採出水回注率,推廣實施人工仿強邊水注水工程,既消化了富餘採出水,又做到持續增油,減排與上產實現「雙贏」。
「2012年,油田採出水回注率為98%,工業汙水實現達標排放。到2013年底,油田力爭實現採油採出水零排放。」勝利油田負責環保工作的有關人員向記者表示。
2013年以來,勝利油田已累計完成採出水減排413萬噸;上半年,孤東採油廠、現河採油廠全面實現採出水「零排放」後,全油田只剩下樁西採油廠未實現採油採出水「零排放」。2013年10月8日,在勝利油田的生產晨報中,顯示樁西採油廠之前一周採出水的實際日排放量為4000噸;10月14日,油田生產晨報顯示的實際日排放量為2900噸。幾天時間日排放量下降1000多噸,可謂「快馬加鞭」。樁西採油廠採出水回注零排放工程完成後,勝利油田整體上將實現採油採出水「零排放」。
伴隨著油田開發,不可避免地產生了「廢水、廢氣、廢渣」等汙染物。近年來,勝利油田以壯士斷腕的氣魄,重拳出擊治理「三廢」,用實際行動守護 「碧水藍天」。
勘探開發過程中產生的油泥砂也是一大危險廢物。近年來,勝利油田建設了1座處理能力為5萬噸/年的油泥砂焚燒裝置、1座固化焚燒裝置、2座汙泥調剖回注站和5座洗砂裝置,形成了13萬噸/年的油泥砂處理能力。配套建設36座油泥砂貯存池,形成了7.5萬噸的油泥砂貯存能力,實現了危險廢物的全過程、規範化管理,保證了每年新產生的油泥砂全部妥善處置,危險廢物無害化處置率達100%。目前,已累計投入1個多億資金,採取集中焚燒發電、高效洗砂造磚等技術處置油泥砂,將油田開發50多年來歷史遺留的油泥砂全部進行了無害化治理,並保證了每年新產生的油泥砂全部妥善處置,危險廢物無害化處置率達100%。
熟悉油田的人都知道,在以前,油井在生產過程中,進入井筒套管的天然氣,常常因壓力低而難以進入管線,直排到大氣中,既汙染環境,又浪費資源。
怎樣利用自己的技能助推單位乃至油田進一步實現環保生產、綠色生產?中石化集團公司採油技能大師、勝利油田首席技能大師代旭升研製成功「移動式套管氣回收裝置」。這套裝置推廣使用後,環保收效明顯,在勝利油田年創經濟效益1000多萬元。中國石油長慶油田投入使用70多套「移動式套管氣回收裝置」,每天可以回收天然氣23000立方米。
2012年,勝利油田率先完成了中心城區2432口油井套管氣的回收治理,2013年已提前完成2761口邊遠油井套管氣的回收治理工作。
勝利油田還堅持向科技要環保,不斷加大新技術、新工藝研發及應用,中國石化第一臺網電鑽機、第一臺網電修井機……一系列新工藝技術,記錄著油田綠色低碳發展的科研實力。
黃河鑽井五公司30171隊是勝利油田第一個配備網電鑽機的鑽井隊,已打了100多口井。「網電鑽機是一種節約、安全、清潔、高效的新型鑽井裝備,在全負荷作業條件下,比普通柴油鑽機每天減少柴油消耗13噸,二氧化碳排放當量減少41噸。」說起網電鑽機的好處,30171隊的隊長如數家珍。
油田的專業人士介紹,單井測試顯示,網電修井機單井次可替代柴油210千克,相應節能127.7千克標煤,減少溫室氣體排放180.6千克。
二氧化碳竟成了「香餑餑」
二氧化碳減排是全球關注的世界級難題,也是油田減排的重點。
以往,人們常常主觀認為二氧化碳是有害氣體,如今二氧化碳在勝利油田卻成了備受寵愛的香餑餑。
勝利油田建成了全球首個燃煤電廠煙氣碳捕集、驅油與封存(CCUS)示範工程。二氧化碳捕集純化裝置投入運行後,每天生產液態二氧化碳100餘噸,全年能夠捕集、液化二氧化碳3萬至4萬噸。捕集處理後的二氧化碳純度達99.5%以上,可全部應用於目前勝利油田正在開展的「低滲透油藏二氧化碳驅油先導試驗」。2008年,二氧化碳驅油示範項目——高89—1塊開始注二氧化碳,截至目前,累注二氧化碳15.7萬噸,相當於120萬棵生長了30年的冷杉樹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累增油3.6萬噸,二氧化碳動態封存率86%,預計油田採收率提高17.2個百分點。
2012年12月初,國家環境保護部到勝利油田調研時,對勝利油田的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技術)項目給予了充分肯定,稱讚勝利油田在落實生態文明和建設美麗中國的道路上,已先行一步。
當前,勝利油田正在開展齊魯石化50萬噸/年煤制氣CCUS項目和勝利電廠100萬噸/年煙氣CCUS項目,工程建成後每年可捕集二氧化碳150萬噸,初期能滿足7000萬噸儲量規模的低滲透油藏二氧化碳驅開發需要。
近年來,勝利油田圍繞廢氣、廢水、廢渣的持續循環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勝利發電廠年耗原煤200多萬噸,每年發電產生的粉煤灰固體廢棄物高達數十萬噸。大量的粉煤灰如果得不到及時處理,就會產生揚塵,汙染大氣,汙染水體。
為了讓粉煤灰變成新的創收點,勝利發電廠投資100多萬元,建成投產了粉煤灰分選裝置,將鍋爐排出的原狀灰分選成一、二、三級成品灰。據了解,一級灰因緻密性強,無需研磨即可直接用於油田鑽井固井或拌入水泥中,降低固井生產成本。二、三級灰可廣泛應用於河海築堤、水庫修壩、公路修築等領域。
油田每年的自用燃料原油數十萬噸,其中冬季採暖燃油佔絕大部分,給油田造成了巨大的經濟負擔。通過優化運行方式減少燃油指標畢竟治標不能治本,要想從根本上扭轉被動局面,必須對燃料結構進行重大調整。
2004年,勝利油田從能源發展戰略著眼,啟動了熱電聯供集中供熱工程,目前已累計投資18.45億元,形成1500多萬平方米的替代原油供熱能力,覆蓋了油田基地附近的大部分居民小區,年替代燃油24.9萬噸,累計供熱4800萬吉焦,相當於替代燃油70萬噸。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