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往昔 荒山披綠回首崢嶸歲月 再出發 林中相聚造林精神永延續

2020-12-15 澎湃新聞

憶往昔 荒山披綠回首崢嶸歲月 再出發 林中相聚造林精神永延續

2020-08-09 18: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點擊上面藍字關注「活力興和」

蘇木山位於晉冀蒙三省交界處,東距首都北京240公裡,距河北張家口100公裡,距內蒙古興和縣縣城35公裡,有內蒙古「第二小興安嶺」之稱,在這裡幾十年來孕育著一種當代「愚公」精神,他就是全國勞動模範、原蘇木山國營林場場長董鴻儒樹立起的蘇木山精神。經過兩代林場人的努力,興和縣在一片荒蕪陡峭的蘇木山上靠人工栽下千萬株青松打造出了華北地區最大的落葉松人工林場。

盛夏的蘇木山草木蔥鬱,冰凌溝裡泉水叮咚。山腳下,傳來陣陣老年人交談和歡笑的聲音,原來是全國勞動模範、蘇木山林場原場長董鴻儒在縣旅遊投資公司總經理陪同下來到蘇木山和蘇木山林場退休老工人再相聚。闊別50年,再度重逢,他們感慨萬千,重回當年生活和工作過的地方,回味當年艱苦奮鬥的日子,尋找散落在蘇木山林場的記憶碎片,感覺又回到了從前。50年前,他們都還是只有十七八歲的青澀小夥子小姑娘,如今,他們都兒孫滿堂,從稚氣未脫到年近花甲。

如今的蘇木山層巒疊嶂,滿眼蔥綠。可誰能想到就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蘇木山這裡還是一片荒山禿嶺的清冷景象,只有那麼幾棵原始的白樺林在那裡迎風搖曳。林場的老工人們邊聊邊翻看著當年的照片回憶當時的工作場景。那個年代他們沒有現在的機械,連個自行車也沒有,山路崎嶇只能徒步上山,肩挑背抗靠人工栽培樹木。可他們從沒有想過放棄,只是一門心思的想要把樹種下去。清晨挑著樹鏟、桶和乾糧上山,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一幹就是幾十年。為了保證成活率,他們每天背個鐵桶上山,桶裡裝滿水,樹苗插在水裡,栽好樹後,再用桶裡的水給小樹苗澆水。經過不斷探索努力,華北落葉松的成活率達到85%以上。目前蘇木山有5個林區,18.6萬畝林海,1000多萬株樹木,這些都是董鴻儒這樣的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以滴水穿石精神,用雙手為荒山禿嶺披新綠。聽著老一輩林場人的講述,淚水不禁溼潤了眼眶。

老前輩們走著、交流著,他們的身影不時在松林間晃動、在木棧道上、在護林員小屋裡留下了他們滿滿的回憶。我們不會忘記,老一代林場人將荒山變綠山,靠的是信念堅定、艱苦奮鬥、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精神力量,這種力量凝聚成一種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興和人,在時代發展的大潮中,攻堅克難,脫貧致富,勇往直前。

記者/張揚洋 翟瓊

編輯/宋潔 白善善

審核/王遠飛

新聞熱線/ 0474-7215507

投稿郵箱/ xhrmt2019@126.com

聲明:興和縣融媒體原創稿件

轉載請註明來源於《活力興和》官方微信

往期精選

常達偉深入察汗淖爾興和境內流域調研生態環境

我縣各鄉鎮開展疫情防控應急演練

今天下午,興和縣冰雹和暴雨來襲!

好消息!烏蘭察布高鐵旅遊直通車今日起免費開通!

【徵集】「草原兒女說——人民的小康」隨手拍視頻徵集

原標題:《憶往昔 荒山披綠回首崢嶸歲月 再出發 林中相聚造林精神永延續》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富順法院70年】 憶往昔崢嶸歲月,看今朝百舸爭流
    【富順法院70年】 憶往昔崢嶸歲月,看今朝百舸爭流 2020-05-30 02: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離別回首憶往昔 情深義重再前行
    離別回首憶往昔 情深義重再前行 2020-11-26 14: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抗美援朝70周年 | 路德平:憶往昔崢嶸歲月 為祖國發揮餘熱
    抗美援朝70周年 | 路德平:憶往昔崢嶸歲月 為祖國發揮餘熱 2020-10-28 2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老中青三代建設者講述塞罕壩精神:林海赤心開啟「二次創業」
    塞罕壩林場夏景 塞罕壩林場供圖 在習近平總書記對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感人事跡作出重要指示三周年之際,塞罕壩三代建設者代表通過報告會、座談會、參觀展館等形式,憶往昔崢嶸歲月,弘揚「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 58年前的那個秋天,來自全國369名創業者滿懷激情,在塞罕壩吹響了「向荒山要樹」的戰鬥號角。
  • 憶往昔,現代電音的崢嶸歲月
    今天帶大家憶往昔現代電音的崢嶸歲月,看看電子音樂人是如何一步步突圍進入主流樂壇的~電子樂教母Madonna麥當娜作為當代樂壇的傳奇,自出道起便是流行樂壇的先鋒革命者,尤其是在電子音樂領域頗有建樹。
  • 畢業20年,老同學再聚首,物是人非話蒼涼,同窗苦讀憶往昔
    畢業20年,老同學再聚首,物是人非話蒼涼,同窗苦讀憶往昔提起同學聚會,總有一種難以名狀的傷感和情懷。參加工作這些年,同學一直我內心深處不曾忘記的美好記憶。就在昨天上午在公司的時候,手機上來了一條信息,是我中學的一個同學發來的,那是我們的畢業照片和同學錄,附錄了一段話,意思就是希望我們能再聚首。回憶往昔,真的是崢嶸歲月稠,然而,彈指一揮間,二十年的日日夜夜就這樣悄然度過,曾經的幾度風雨幾度春秋,仿佛再次在腦海中閃過……在這二十年間,我換了很多份工作。
  • 【我們這五年】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看今朝旖旎風光秀
    【我們這五年】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看今朝旖旎風光秀 2020-12-10 15: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塞罕壩林場石質荒山造林成活率達99%
    石質陽坡植新綠 生態建設再出發  塞罕壩林場石質荒山造林成活率達99%  塞罕壩人倍受鼓舞、備感振奮,也開啟了生態建設再出發的徵程。2018年5月,面對石質陽坡造林的世界級難題,儘管再造一畝林要倒貼500元,塞罕壩人向最後的1萬多畝石質荒山發起了總攻。  石質荒山種樹,難度有多大?彭志傑伸出布滿老繭的手比劃說,山上挖樹坑其實就是鑿石頭,震得手疼。最難的是搬運樹苗,山上無法澆水,上山前容器苗要澆透,一棵苗能達七八斤重。
  • ...青年讀「四史」(三) |【改革開放史】憶往昔崢嶸歲月 看今朝C位...
    「百行」青年讀「四史」(三) |【改革開放史】憶往昔崢嶸歲月 看今朝C位出徵 2020-08-12 16: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徐州賈汪區荒山造林工程掃描:石上種茂林 荒山披「綠衣」
    賈汪全境原有283座裸露荒山,植被生存環境極差,大洞山是裸露荒山最集中、最嚴重的地區之一。賈汪積極向荒山進軍,硬是在石頭縫裡繡出綠色森林,建成大洞山省級森林公園、國家4A級景區,成為全國石灰質山體綠化造林的樣板工程。
  • 當紅色遇上旅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當紅色遇上旅遊,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皖南歲月紅色之旅 皖南事變烈士陵園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長徵這一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留給我們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將士用生命和熱血鑄就的偉大長徵精神。長徵主題活動,生動再現壯懷激烈、驚天動地的革命故事,對闡釋用生命和鮮血鑄就的偉大長徵精神很有意義。
  • 「優秀演講展示」憶往昔崢嶸歲月 看今朝奮進時代
    憶往昔崢嶸歲月 看今朝奮進時代趙曉文 曹妃甸審判庭法官助理上個月我們支部來到了河北省樂亭縣大黑坨村,參觀了革命先烈李大釗的故居,讓我備受感動。血雨腥風橫劍膽,丹心化海鑄忠魂。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大黑坨村 九十九年前,有李大釗這樣一群勇敢的人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在重重封鎖下,如雨後破竹般成長,星星之火終成燎原之勢,照亮了中國大地。
  • 看萬山紅遍 層林盡染 憶往昔 崢嶸歲月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在這南國的冬天,肖柏成會長定了個作品主題-《紅樹林》。於近期收到會員們上百幅作品投稿。大家熱情而積極,無論手機還是相機,都記錄著與主題相關的生態及環境,展現著身邊的美。
  • 玩「紅色收藏」憶崢嶸歲月
    玩「紅色收藏」憶崢嶸歲月 2020-12-25 14: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徐州賈汪區荒山造林工程掃描:石上種茂林 荒山披「綠衣」
    賈汪全境原有283座裸露荒山,植被生存環境極差,大洞山是裸露荒山最集中、最嚴重的地區之一。賈汪積極向荒山進軍,硬是在石頭縫裡繡出綠色森林,建成大洞山省級森林公園、國家4A級景區,成為全國石灰質山體綠化造林的樣板工程。
  • 憶往昔崢嶸歲月,砥礪奮進正青春
    憶往昔開天闢地,荊楚大地正青春。從「中國速度」到「中國模式」,從「改革開放」到「和諧社會」,競爭的狼煙傳遍全球,中國人不甘落後,用奮進精神震撼了四海五洲。我們經受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的考驗,經受住了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的考驗,經受住了汶川大地震的嚴峻考驗。在一系列災害面前,中華民族顯示出了強大的凝聚力,任何的困難都壓不倒我們。
  • 江蘇:泰州市胡莊鎮大力推進造林綠化工作
    胡莊鎮計劃2014年全鎮植樹任務940畝;創建市級綠化示範村1個、村莊綠化10000株;成片造林(含桃林)400畝、新建農田林網4000畝,植樹22700株;四旁植樹40000株。經過前期區農委、鎮農業服務中心對各村考核驗收,胡莊鎮已超額完成了區交林業綠化任務。村集體出一部分,發動能人捐一部分。
  • 抗美援朝老戰士齊聚一堂憶崢嶸歲月惜幸福時光
    抗美援朝老戰士齊聚一堂憶崢嶸歲月惜幸福時光 2020-12-01 1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