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庫車大峽谷又稱「克孜利亞大峽谷」,位於位於天山山脈南麓、阿克蘇地區庫車縣以北64公裡處。在維吾爾語中,「克孜利亞」為「紅色的山崖」之意,因峽谷中充滿經風雕雨刻而成的紅褐色巖石而得名。
天山庫車大峽谷曲徑通幽,山體千姿百態,溝中有溝,谷中有谷,蜿蜓曲折,峰迴路轉,雖地處內陸幹早地區並遍布細沙,卻有汩汩清泉潺潺流淌,時隱時現,堪稱一絕。
谷內紅褐色的山體群直插雲霄,在陽光的照射下,猶如一簇簇燃燒的火焰。它的迷人之處不僅在於它的雄奇、險峻,更在於它的幽深、寧靜和神秘。尤以谷口處的三座山體(乃頭山、麗人山、佛面山)最為壯觀。夕陽斜射之時晚霞映山,極目遠眺色豔紅天,大有不是火焰山勝似火焰山之奇感。站在谷底仰視高山只覺陡峭的峰巒似乎隨時隨刻都會壓下來,令人感到眩暈。
大峽穀穀口開闊,由主谷和支谷組成,深谷之中卻是峰迴路轉,時而寬周,時而狹窄,最窄處不足半米。谷底比較平坦,兩側是高聳的石壁,腳下是細沙。峽谷內到處是奇峰異石,既有惟妙惟肖的自然之作,亦有歷史悠久的石窟、洞穴,都充滿了傳奇色彩。
位於百米懸崖之上的通天洞,可謂是洞中有洞。相傳唐朝時有12名中原漢僧到西域取經,一路翻山越嶺、穿越大漠,歷經艱辛來到龜茲(今庫車所在地),在尋找佛緣聖山時進入大峽谷,進入通天洞,竟羽化成仙升入天界。
令人深感興趣的藏寶洞,傳說是古龜茲王藏財寶的地方。相傳,成吉思汗揮師西域時,古龜茲王攜帶財寶而逃,王氏貴族藏進大山谷,並將財寶藏於此洞,且封閉了洞口。據說,20世紀中期曾有弟兄二人進谷尋寶,發現了藏寶洞,取走財寶遠走他鄉,僅留下至今朽在洞口下方一段木質軟梯的遺蹟。後來,又不斷有人進谷尋寶,卻意外在谷口兩側半山坡上發現了漢代冶鐵、煉銅的遺址。
在峽谷深處緊靠峰基的一個山洞的圓形頂壁上,終年有泉水滴落,此處被稱為玉女泉。冬季時,這裡滴水成冰,凝成個上窄下寬、重約千斤、晶瑩剔透的巨大冰柱。至每年三四月時,冰體漸融,宛如體態多姿的少女,妙不可言,因此得名「玉女泉」。
在距谷口不到2千米處的山崖上,有一處唐代千佛洞石窟——阿艾石窟,高懸於絕壁之上,石窟不大,洞頂呈拱形,深不足5米,約一人高。窟內三面皆有殘存的壁畫,與古西域地區其他數百座石窟相迥異之處就是壁畫上罕有地出現了漢字,充分顯示出漢文化的痕跡。20世紀末,當地一位維吾爾族青年在上山採草藥時無意間進入大峽谷,突遇驟雨之時恰巧發現不遠處的峰上有一洞窟可以避雨,神秘的阿艾石窟即是這樣被發現的。當時,洞口還堆積了不少泥土顯然是被封閉了多年。
天山庫車大峽谷集人間峽谷之妙,兼天山奇景之長,真是令人無限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