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書字根技法12|「口」偏旁字工筆楷書書寫技巧分析

2020-12-15 古道筆墨

一段時間研究硬筆教學方法,先停止了對楷書寫方法的總結。筆者希望自己將這一套工作全部完成下來,對書或是教學思想是一種整理與體驗。這裡的例字依然以田英章先生的偏旁部首為書寫技巧為線索來加以分析。

上一篇文章分析了「阝」的書寫方法,以及以「阝」為偏旁的楷書的結構方法。本篇則以「口」字為主題來分析相關字的結構方法。

圖:口字旁的書寫方法

田英章先生關於「口字旁」的書寫有他的經驗總結,這總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口這個字根可以處於中國方塊字的上下左右各個部位:「在左側時,就整體偏小,位居靠上,要寫得略呈斜勢,形體上寬下窄 ;當口旁位於右邊或下部時,就要寫得工整,略寬而不宜窄扁。」

當然,我們學習者應該注意的是,這只是一種書寫處理方法而已。用別的布局方法寫出來很有很漂亮的,只要自己多實驗就好!

回頭繼續分析田英章先生的工筆楷書的書寫技巧。田先生的工筆楷書筆畫是田英章先生楷書的核心技巧,其理論思想並不複雜,但是從古至今卻只有他堅持下來。當然田先生也由此為中國楷書文化做出了思想貢獻!

田英章的楷書筆法有業界朋友戲稱是「楷書美術字」的手寫體。其實只要接觸多,這句話也真有點道理。記得初中的時候,我的美術老師就教我們如何用三角板與直尺外加一隻粉筆就能做出一個大字來,當然到了大學還依然用這種辦法來拉橫幅,甚至還做出絨布橫幅上大街上做起了勤工儉學。

圖:田英章楷書與趙孟楷書比較

田英章先生楷書與趙孟楷書比較,也不是沒有可比性。趙孟楷書具有更強大的實用性,認真練習趙孟楷書兩三年,你的硬筆書法多少都會極大的提高。這是趙楷(實際上有一些行楷快寫的筆法融合其中了)相對於各種流行楷書的不同之處。尤其是趙孟的墨本字帖《讀書樂》就是特別好的練習帖本。

田英章先生的楷書是明顯的藝術書法類--工筆楷書!其「一畫三段寫」思路可以把筆畫寫得印刷體一般的標緻,但是這都是「用時間換來的精緻」。用這種方法來練習工筆楷書工效奇好!但是對於實用硬筆書法練習的學生老師們,這種方法就需要仔細對待了!

相關焦點

  • 楷書字根技法8|特例「卩」偏旁字田英章工筆楷書技巧分析
    在「卩」右偏旁的處理時,只能單獨記住這樣的「下沉」特例規則。「卩」字根同樣位於最右側偏旁時,在「柳」「仰」的左中右結構中,「卩」偏旁就得重新回道「左部字根中位線」與「右部字根中線」貫穿一線的規則,否則一定產生參差不齊的觀感。從這樣的事例中,我們可理解到,絕對「橫平豎直」的楷書規則是對印刷體而言的,手寫書法必須在有限範圍內變通處理。
  • 楷書字根技法10|「阝」偏旁字田英章工筆楷書技巧分析
    楷書書法技法無外乎三方面因素:其一為「筆畫筆法」;其二為「筆畫結構布局」;其三為「文字布局章法」。結構是書法成敗的最關鍵鍵因素,它直接決定了你的文字寫出來是不是工整合理。結構這條規則適合於任何書體的書寫與書法的表達,對於工筆楷書書法同樣如此。
  • 楷書偏旁技法|「冫」兩點水偏旁漢字田英章工筆楷書技巧分析
    筆者結合個人日常教學臨筆學習,前面交流了「亻」與「八字底」兩種偏旁(字根)楷書漢字書寫技法理解。其實筆者認為,在臨寫基本筆畫筆法基本熟練後,我們可以開始對漢字進行分類(比如按偏旁部首分類)臨寫了。此中的好處也很多,除可以提高效率之外,有時還可以因為處理不同漢字布局與書寫筆法,自然與不自然地會將不同字況進行對比,反而更深刻地領會這些偏旁部首字根的筆法技巧與結構布局思想。偏旁部首「字根」概念有時會幫助我們全面認識書法結構的布局思想。
  • 楷書字根技法13|「囗」方框偏旁字工筆楷書書寫技巧分析
    在工筆楷書中,方框「囗」這個偏旁不同於其它任何偏旁,應該算得上最不好書寫的一個偏旁。各尤其是這個大方框,這個大方框在一個文字中的原由布局是所有偏旁中最獨特的一個,那就是只有一個布局位置--所有筆畫的外圍。
  • 楷書字根14|「土」偏旁字工筆楷書書寫技巧分析
    從其骨子裡看得出啟功先生的書法楷書格局踏踏實實地躲在他的「黃金率」結構法則之後。二、實用書法越來越成為大眾書法藝術;田英章的楷書學習者一下子達到了八九千萬人,這也算是書法史話上的一大奇蹟。其實無非因為田英章先生的書法技巧有了更多的現代技術性。比如其中的「手寫美術字」的書寫思想!當然這在過去基本是不會被認可以書寫方法。
  • 楷書偏旁21|女字旁字的書寫技巧與布局分析方法
    本文則以女字旁字的書寫技巧與理論分析方法來探討書法的技巧與認識。一、書法的法是什麼?書法的載體是表形表義的漢字,規範化的方塊字的結體要求,主體上橫平豎直的筆法習俗,這些已成為造字祖先留給我們的規矩。這個規矩也算是書法人常說的「書法」的法。
  • 楷書部首技法|「凵字底」部首漢字田英章工筆楷書技巧分析
    圖:田英章先生關於「凵」部首書寫技法說明而而田英章先生在他的作中,則這樣建議「凵部首」的書寫建議:「左右兩豎不要太高、太長,宜短促而有力,右豎筆要長於左豎筆。橫筆要略微抗肩。」圖:田英章行楷《江山如畫》啟功曾經說過「楷書當作行書寫」的話。在田英章先生行楷書《江山如畫》這幅作品中也體現了這種技巧。尤其作品中的行楷山字,初看純粹的楷書面容。
  • 楷書資源|趙孟楷書墨跡版《四時讀書樂》技法分析與欣賞
    但是對於追求實用書寫效果的人們而言,那麼我們就可抓住重點環節進行突破了。二、實用書法與藝術書法的不同之處--為了追求書寫效率的書法練習最好還是選擇行楷屬性的書體為好;趙楷是歷史上四大楷書大家的集大成者。趙楷也是現代硬筆書法為主的書法技術最應該關注的入門速寫書法體系。
  • 書法技法·行書偏旁的書寫規律
    、鉤的引帶化、連筆(帶連與合連)等筆畫特點和仰俯、轉側、向背、大小、主次、疏密、透氣、穿插、避讓、高低、寬窄、變換等結構規律,通過與楷書寫法的參照比較,談談行書偏旁的書寫規律。——行書偏旁的書寫規律主要是:牽絲引帶、連筆書寫、筆順變化、書寫簡化、筆形調整、筆畫轉換、位置改變、筆畫省略、增加空白。一、牽絲引帶——不同於楷書筆畫收筆的相對固定的筆形,行書的偏旁筆畫收筆向下一筆、下一字牽絲,引帶送勢。如三點水、單人旁、豎心旁、八字底等。
  • 毛筆書法楷書「礻」字旁的書寫方法及結構特點
    「礻」字旁由「示」字演變 而來。一般用做左偏旁, 「礻」字旁的字大都與神、祭祀有關。「礻」字旁書寫的時候要注意上緊下舒,它的各筆畫的基本寫法如下:1、首點一般寫成短橫,靠右邊對齊。2、橫撇②的橫畫短而斜,折筆處與上點① 的右邊對齊。
  • 楷書技法一字一講:歐陽詢「九」字書寫要領解析
    歐體楷書中的「九」字出現在《九成宮醴泉銘》、《虞恭公溫彥博碑》等碑刻之中,當然,我認為寫得最經典的還是《九成宮醴泉銘》中的這個「九」字。下面就來分析其書寫要領和技法:1、這個字取斜勢,如上圖示意線條,因此要寫出翩翩欲飛之態。2、撇畫收尾、彎鉤的轉折以及鉤畫的收尾,若連成一線,則與首筆橫畫平行,這一點很重要,這樣寫就是在「險絕之中求平正」。
  • 探究楷書中「框」部的書寫規律
    探究它的書寫規律,對於提高我們對楷書結構的準確掌控,會有非常明顯的效果。下面,就我自己十幾年在書法教學中的體會,和廣大書法愛好者們相互交流。希望我的探究對你的書法學習有所裨益。「框」在楷書中的表現大致可以分為三種形態:1.空心口,(即口內沒有筆畫的口)。
  • 跟柳公權學楷書:左右結構漢字的6種處理技巧,一通百通!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楷書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權《玄秘塔碑》是法度森嚴的典範,其結構造型處理方式,為楷書的學習提供了經典法則。我們以左右結構的字為例,它是由左右兩個部分組成,書寫時要注意左右相互照應,忌寫得過於擁擠和分散。
  • 百忍齋主張永新硬筆楷書技法,偏旁部首第2講,左點的寫法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硬筆楷書技法,書法偏旁部首左點的基本寫法,敬請各位關注、討論、收藏、分享。左點:寫法基本同右點,但行筆方向往下略向左偏一些,收筆時要頓筆。注意:輕入筆時,向左下方行筆,這裡要注意行筆的角度,一般來說,角度略向豎的方向行筆(註:楷書裡,左點行筆的角度略向豎的方向行筆;右點行筆的角度略向橫的方向行筆。這兩種點的行筆角度並不是對稱一樣的角度。),輕頓後可向右上輕輕提,以呼應右點,如:「小」、「示」、「爾」、「亦」、「赤」等字。
  • 女字旁和金字旁作為左偏旁的寫法,及在楷書字中具體佔位應用
    我們今天分享關於常見的左偏旁的最後兩種部首,一個是女字旁,一個是金字旁,這兩種我們分別來看一下他們的特點,女字旁是由女字演變而成的,他們的最主要變化就是女字上面的一橫,變成了一個長挑,斜右向上,起筆重,收筆輕,而且收筆出鋒時,和左撇重合且不超過長撇。
  • 楷書做偏旁中日字旁和言字旁的寫法,及在楷書中如何佔位應用
    日字旁和言字旁,也是在書法中比較常見的左偏旁部首,不過現代日字旁使用還是頻繁,而言字旁簡體字是比較少了,我們分別認識一下,日字旁就是有日字演變過來,整體偏旁形狀窄長,左豎短,右豎長,整體上面橫畫和中間的短而細,明顯橫細豎粗,橫短豎長的形態。
  • 楷書基本筆畫篇,點畫正確的書寫技巧,幫你寫好點畫的字
    這篇文章給大家開始分享漢字的基本筆畫,楷書一共有8種基本筆畫,剩餘16種複合筆畫都是由這8種基本筆畫組合而來,對於平時普通的書寫來說,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對於寫好漢字有著不小的幫助,基本筆畫猶如房子的地基,打好地基,才能一步步往上蓋。這篇文章主要講講點畫的書寫技巧。
  • 楷書中足字旁和三點水旁寫法,在具體字中如何進行應用
    我們今天繼續分享楷書中左偏旁的部首結構,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的足字旁和三點水旁的部首的寫法和應用,三點水旁可能大家對寫法比較熟悉,我們先聊足字旁的寫法吧,足字旁是由一個口和一個止兩個部首組成,口字我們就不多說了,止字的中豎可上面的口字相連,止字的底橫向左突出起筆,向右上形成斜勢。
  • 漢字形體的演變:隸書、草書、楷書、行書
    漢字經過隸變後,形體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主要特點有:1、改變了小篆的筆勢,把小篆圓弧形的筆畫變圓為方,2、為了書寫方便,也為了使漢字結構更勻稱、美觀,隸書把不同位置的偏旁進行了改 造,使偏旁和獨體字的形體不完全相同。3、在隸變的過程中,許多原來不同的偏旁,簡化歸併為同一偏旁。
  • 學習楷書,如何把握字的間架結構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那我們如何掌握好楷書的結構原理及方法呢?楷書的特點是法度嚴謹、結體方正、筆畫分明、筆法豐富。要想寫好楷書,必須從基本的審美要求出發,從結構入手,對結構字規律進行歸納和整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