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13日 15:33 來源:新民網
參與互動【新民晚報·新民網】假即將結束,但不少中小學生的寒假作業或許還是大片的空白。於是,一堆為不做作業而找出的奇葩理由充斥網絡。寒假作業正陷入各式各樣的深深「套路」之中,成為今年開學前的一景。
近日,一則師生對話引爆網絡,說的是有位小學生向老師報告,說自己在返校的路上不小心掉溝裡了,老師急忙問他有沒有受傷,孩子回答人沒事,就是寒假作業全掉溝裡了,老師笑答:「你的套路比溝還深啊!」網友們在轉發這則對話時還添加了搜集到的各種「套路」,比如,「老師,我的寒假作業被媽媽當成廢紙張賣給收破爛的人了」「我每天都在忙著攙扶老奶奶過馬路,真沒時間做作業啊」「作業本被狗咬爛了」「回了趟爺爺家,作業竟被山羊吃了」「作業放在書包裡被媽媽洗了」,最驚恐的居然是「我家著火了,作業都被燒光了啊」……
更為有趣的是,正當孩子們為自己營造的「套路」沾沾自喜時,幾天前甘肅省民航機場集團發微博聲明:「各位旅客,如果您不慎將寒假作業遺失在機場內或機艙內,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幫您找回,請勿無效投訴。這個鍋,我們不背!」出乎意料的是,微博發布後立即引發各大航空公司紛紛轉發,大家都表示不想為不做寒假作業的孩子背鍋,提醒孩子們別開學後對老師撒謊「我的作業本丟在飛機上了」。
從早些年流行的網購作業答案到今年的編個漂亮理由哄騙老師,折射的還是不少中小學生對假期作業的低認同度。李先生是本市的一位大學教授,他上四年級的兒子本來打算在寒假裡完成寫一百首短詩的「宏大計劃」,但直至昨晚才寫了20篇不到,李先生說,孩子的寒假幾乎都被作業佔居了,這幾天還在趕作業呢,哪有時間寫詩啊。本市六年級家長田女士說,學校沒有發全市統一的「寒假生活」作業冊,而是讓學生自行購買一本外省市出版的《優化學習寒假20天》,作為寒假必做的習題,但跑了許多書店竟然都被告知「脫銷」了,某網店裡該書的標價比原價翻了好幾倍,因此班裡不少孩子的家長只得想辦法去借了複印。事實上,田女士孩子的寒假作業還遠不止這一本教輔書,語數外都有大量的習題,僅數學作業就幾乎是一天一套考試卷的量,語文的好幾篇作文更是令孩子抓狂。
那麼,放寒暑假非得讓孩子們做假期作業嗎?松江區九亭第四小學校長張園勤說,必要的作業是不能缺少的,做適量的作業是為了鞏固上一學期的知識,做到溫故而知新,此外,雖然是在假期裡,但同學們還是應當保持定時學習的習慣,不至於讓自己鬆懈過度,否則開學後進入新一輪的學習就會有所不適應。
孩子們為擺脫假期作業而腦洞大開,以各種「套路」應對作業負擔,多少有些無奈。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在本市教育部門出臺的各種減負措施中,只對平日作業有量的限制,並詳細規定了不同年級學生每天做作業時間的最高上限,唯獨對寒暑假布置多少作業沒有統一要求,甚至連是否允許「提前學習」和「題海訓練」都沒有明確規定,這便形成了當下減負的一個空白點。而在羅店中心校科技總輔導員王偉龍看來,其實寒暑假作業最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可以有語數外的作業,但更應當布置些科技類的作業,讓孩子們在假期裡提高動手實踐的能力,只可惜在布置假期作業時,科技老師一般都「插不上手」。(新民晚報記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