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醫藥手握疫苗 難掩喜中藏「憂」

2020-12-26 中國科技新聞網

近期,輝瑞(PFE.US)和BioNTech(BNT.US)的mRNA新冠疫苗BNT162b2已在海外獲批上市,復星醫藥(600196.SH)作為該疫苗在國內的合作方也備受市場關注。

12月20日,復星醫藥披露稱,截至12月19日,mRNA新冠核酸疫苗BNT162b2國內II期臨床試驗已提前完成960位受試者入組,目前未收到任何嚴重不良事件報告。

據悉,復星醫藥已與BioNTech達成供貨協議,一旦BNT162 mRNA新冠核酸疫苗獲得中國大陸上市批准,BioNTech預計將於2021年向中國大陸供應至少1億劑新冠核酸疫苗。

疫苗問世股價走低

今年3月,復星醫藥旗下子公司復星醫藥產業以1.35億美元的價格獲德國BioNTechSE授權,在區域內(即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獨家開發、商業化基於其專有的mRNA技術平臺研發的、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產品。

彼時,除了新冠疫苗,復星醫藥在呼吸機、救護車、移動CT、診斷試劑上也頻頻發力,表現頗為惹眼。不過不同於其他疫苗概念股大受追捧,復星醫藥卻鮮受關注,數據顯示,疫苗指數(8841313.WI)今年2月至6月最高漲幅達73%,同期復星漲幅僅為29%。

7月16日,復星醫藥產業開展新型冠狀病毒mRNA疫苗(BNT162b1)用於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臨床試驗獲國家藥監局批准。8月5日,復星醫藥宣布,在獲得國家藥監局臨床試驗批准後,截至目前,已有72名受試者接種。

隨著疫苗研發取得進展,復星醫藥股價也創出新高。截至8月6日,復星醫藥A股股價一度達到79.19元/股(前復權,下同),創出上市以來新高,市值也成功衝破2000億元。7月16日至8月7日,短短15個交易日裡,股價漲幅達98.11%,遠高於同期大盤漲幅的5.49%

來源:同花順

11月,兩款海外mRNA新冠疫苗相繼宣布有效率達到90%以上,其中便包括Biotech BNT162疫苗。12月以來,歐美陸續批准了該疫苗的緊急使用權,個別國家已開始大規模接種。據復星醫藥介紹,在批准前,這款疫苗顯示出了95%的保護率。

不過在此期間,公司股價並未如前一路飆升。截至12月23日收盤,復星醫藥股價較8月6日峰值下跌了約27%,市值也下滑至1483億元。而與之營收體量相近的醫藥龍頭恆瑞醫藥的市值已達5652億元,為復星醫藥的近4倍。

對此,《投資者網》詢問招行研究院分析師吳凡,其表示,某種程度上看,兩者不同的戰略路徑造成了如今的局面,恆瑞醫藥依靠創新驅動,而復星醫藥則相對依賴併購。雖然靠併購增加業績是種辦法,但是還是要有核心技術。

併購"後遺症"隱現

一直以來,併購被視為推動復星醫藥創新的重要模式,自2010年投資和睦家算起,至2019年底復星醫藥投資了11家醫院。截至目前,復星醫藥旗下有五十多家控股或參股公司,這也使其被冠上"投資公司"的稱號。

事實上,早在2010年,復星醫藥就提出了國際化戰略,表示要加速生物製藥產業化與全球化。2013年,復星醫藥以2.4億美元收購以色列Alma Lasers公司95.6%的股權,此後,復星醫藥便開始了海外併購之旅。

2016年,復星醫藥巨資收購了印度領先注射劑藥企Gland Pharma約86.08%的股權,2017年,其子公司又收購了法國藥品分銷公司Tridem Pharma100%股權。憑此,復星醫藥成功進入印度和非洲兩個重要市場,也為如今與輝瑞和BioTech合作生產新冠疫苗打下基礎。

不過與之伴隨的,是復星醫藥的商譽也一路飆升。截至2020年三季度,公司的商譽為88.95億元,而2009年僅為0.51億元,11年間增長了約173倍。Choice數據顯示,在生物疫苗板塊中,商譽高企的步長藥業(603858.SH)、人福醫藥(600079.SH)均遭遇過爆雷事件。

來源:Choice

與此同時,公司的負債也大幅增長。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復星醫藥的有息負債總額分別為:121億元、210億元、238億元、217億元;貨幣資金分別為59.96億元、72.49億元、85.47億元,95.33億元。

從數據上看,其貨幣資金僅能覆蓋不到一半的有息負債,資金鍊十分緊張。而對於公司是否存在償債風險,《投資者網》曾向復星醫藥發送問詢函,不過至今並未得到回覆。

業績"含金量"不高

作為一家併購及多板塊經營的公司,復星醫藥可以分為藥品製造與研發、醫療服務及醫學診斷與醫療器械製造/代理三大板塊。從業績來看,2020年前三季度,復星醫藥營業收入為221.03億元,同比增加4.12%;淨利潤為24.79億元,同比增長20.12%。

2017年至2019年,公司營收增速分別為26.69%、34.45%、14.72%;淨利潤增速分別為11.36%、-13.33%、22.66%。不難發現,儘管近年復星醫藥營收連續實現高增長,但增長速度正逐漸放緩,且淨利潤一直波動較大。

來源:公開數據

從盈利能力來看,復星醫藥的銷售毛利率、淨利率均處於行業偏低水平。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的銷售毛利率55.87%,而恆瑞醫藥的毛利率則穩定在87%左右;公司的淨利率為12.44%,而恆瑞醫藥為21.86%。

更令人擔憂的,是復星醫藥的淨利潤"含金量"並不高。一方面,是其業績較大依賴投資收益。財報顯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投資收益分別為23.07億元、18.15億元、35.66億元,佔淨利潤的比例分別為73.85%、67.02%、107.31%。

另一方面,是公司的研發費用資本化程度較大。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復星醫藥的研發投入資本化金額分別為5.03億元、10.27億元和14.22億元,資本化比例分別為32.87%、40.98%和41.05%,而恆瑞醫藥的研發投入資本化金額在2019年卻為0。

事實上,復星醫藥的銷售費用、研發費用均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其中銷售費用自2017年的57.91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98.47億元,研發費用也自15.29億元增加至34.63億元,幾乎都翻了一倍。

來源:同花順

對此,《投資者網》詢問招行研究院吳凡,其表示,研發投入資本化在生物醫藥行業屬於普遍現象。研發支出資本化可以減少計入當期損益對企業當期利潤的衝擊。但其實長期來看,資本化後,費用轉入了無形資產,未來仍然要進行無形資產攤銷成本,遲早還是要還的。

疫苗喜中藏"憂"

從復星醫藥近期產業布局來看,新冠疫苗或是其主攻方向。此前11月26日,復星醫藥還曾擬向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28億股,計劃募集49.83億元,其中3.25億元用於新冠病毒mRNA疫苗。

而對於這款疫苗能為其帶來多大的效益,復星醫藥董事長吳以芳曾表示,"將會根據中國市場最終的定價和我們生產的成本,計算出中國市場的毛利,至於利潤分成,復星是65%,BioNTech是35%",而在中國,所有銷售相關的費用也全部由復星承擔。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在全球抗疫的大背景下,新冠疫苗的價格只會更低,接近成本價,生產企業幾乎不可能盈利,企業更多看中的是新冠疫苗的社會效應以及相關政策的反哺作用。

此外,疫苗海量需求造就的巨大利潤空間,也驅動著製藥公司爭相踏入,未來市場競爭或愈發激烈。而mRNA核酸疫苗需要在-70℃超低溫冷藏,也對其運輸存儲等技術問題形成不小挑戰。

據悉,目前國產新冠疫苗已有5條技術路線的14個疫苗進入臨床試驗,其中5個疫苗正在按程序按標準開展三期臨床試驗,緊急使用、生產準備各項工作有序推進。此前不久,國藥集團所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已於阿聯獲批上市,該疫苗可以在沒有冷鏈的條件下分銷。

近期,鍾南山院士也公開聲明:"我們第一批疫苗要公布了,第一款、第二款很快要推出,很快就在中國要接種。我們除了嚴防死守以外,還要打疫苗,兩條路才能解決問題。"

從目前情況來看,即使復星醫藥押寶的mRNA新冠疫苗最終順利在國內上市,但其在後續產銷過程仍面臨種種挑戰,對公司業績帶來的影響仍有待時間檢驗。(《投資者網》周淼)

原標題:復星醫藥商譽高達89億 手握疫苗能否擠掉業績"水份"


相關焦點

  • 【華商日報】甘南藏醫桑老的「喜」與「憂」
    甘南藏醫桑老的「喜」與「憂」  中新社蘭州11月28日電 題:甘南藏醫桑老的「喜」與「憂」  中新社記者 丁思  一邊是藏醫院藥浴科室床位「一床難求」的火爆,一邊又是青藏高原藏藥材瀕危的短板,面對傳承千年的藏醫藥當下「窘境」,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藏醫醫院院長桑老陷入兩難境地,直言「喜憂參半」。
  • 甘肅省工信委主任汪海洲調研和政縣復興厚中藏回醫藥文化旅遊生態...
    每日甘肅網訊 2015年10月23日上午,省工信委黨組書記、主任汪海洲,省工信委辦公室主任劉佳壽、省工信委中小企業處處長馮玉旗、省工信委信息化推進處處長曹學義、省工信委政策投資處處長張雙武、省工信委軍民結合處處長楊廣雯、省工信委消費品處負責人蘇一慶、省工信委工會主席馬勃、省工信委規劃處副調研員王海燕等,在臨夏州副州長魏賀生、臨夏州工信委主任王曉林、和政縣縣長蔣建民的陪同下,在和政縣調研甘肅復興厚中藏回醫藥文化旅遊生態產業園
  • [東營]新婚日紅紙貼井蓋 喜中藏憂
    [東營]新婚日紅紙貼井蓋 喜中藏憂新婚之日,用紅紙貼井蓋「闢邪」,早已經是見怪不怪的事情。  新婚之日,用紅紙貼井蓋「闢邪」,早已經是見怪不怪的事情。然而相關人士表示,這種看似喜慶的行為,有可能造成安全隱患,建議市民事後予以清除。
  • 君子範仲淹與《嶽陽樓記》的喜憂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均出自這篇300餘字古文中,不愧為千古名篇。 小編今日特別推送《嶽陽樓記》,並輯錄了趙忠祥老師朗誦視頻及歐陽詢、王義之、柳公泉三種書法字體,供品鑑收藏!
  • 新冠疫苗研發有大進展 臺資深媒體人黃創夏卻認為「憂喜參半」
    報導 美國製藥巨頭輝瑞(Pfizer)攜手德國生技大廠BioNTech進行的新冠疫苗研發輝瑞9日宣布,根據一項大型研究的初步數據顯示,他們的疫苗試驗,超過90%能有效防止新冠病毒。這個消息令許多人感到振奮,因為若從輝瑞聲稱疫苗有效率超過9成來推斷,94位受試者中,僅8人接種失敗,高達9成以上的成功率,遠遠高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要求的50%;意味著新冠病毒的正式疫苗可能即將問世。
  • 手握「神藥」也難讓配售滿額 泰凌醫藥(01011)真的好無辜
    公司 手握「神藥」也難讓配售滿額 泰凌醫藥(01011)真的好無辜 2017年6月14日 17:45:12
  • 藏醫桑老的「喜」和「憂」:守正創新,讓藏醫藥歷久彌新
    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藏醫醫院院長桑老(中)從事藏醫藥38年,他近日接受記者專訪,談及當下甘南藏醫藥發展,直言「喜憂參半」。受訪者供圖中新網蘭州11月28日電 (丁思 艾慶龍)「讓人高興的是,藏醫藥日漸走出草原,被更多人所了解並為他們解除病痛;但藏醫藥高層人才青黃不接,青藏高原藏藥材瀕危等短板也日益顯現。」
  • 醫藥疫苗板塊開盤走高 四環生物漲停
    摘要 【醫藥疫苗板塊開盤走高 四環生物漲停】醫藥疫苗板塊開盤走高,四環生物、立方製藥雙雙拉升漲停,華仁藥業大漲12%,恆瑞醫藥、長春高新、智飛生等紛紛走高。
  • 疫苗概念點燃生物醫藥板塊指數化布局靜待靴子落地
    今年以來,醫藥行業持續走好,申萬一級行業中,醫藥行業的表現排名第二,年初至2020年8月13日收益率達51.40%。對應到ETF領域,收益率前10名的ETF中,醫藥類佔據半壁江山,其中生物醫藥ETF收益率達到81.29%。
  • 德展健康疫苗代理布局再獲進展,旗下首惠醫藥代理的國光流感疫苗...
    德展健康旗下首惠醫藥獨家代理國光生物流感疫苗據悉,國光生物感病毒裂解疫苗在大陸地區的代理商為北京首惠醫藥有限公司。首惠醫藥成立於 2014 年,目前專注於疫苗代理進口業務。公開資料顯示, 其代理的國光生物流感疫苗在全國 24 個省中標,已經實現銷售的包括北京、 重慶、內蒙古、河北、山東等 14 個省份,即將進入江蘇和河南市場。
  • 青海中藏醫藥:深謀轉型求突破
    這個好消息傳來,全省中藏醫藥界為之振奮。青海是藏醫藥重要的發源地和傳播地之一。公元6世紀,青海地區的藏醫就可以進行精巧的眼科手術。18世紀初,出現了藏醫藥傳承教育機構「曼巴扎倉」(藏醫學院),培養了大批優秀的藏醫藥學者,撰寫了眾多藏醫藥著作。
  • 科興新冠疫苗試驗被叫停,疫苗板塊大震,復星醫藥打開漲停
    在輝瑞疫苗預期落地和科興生物疫苗意外事件的疊加影響下,Wind數據顯示,11月10日疫苗指數(8841313)下跌1.00%,14家疫苗企業中,除了輝瑞、BioNTech在中國的合作方復星醫藥(600196.SH)在漲停板上屹立不倒,以及未名醫藥(002581.SZ)、西藏藥業(600211
  • 左手疫苗,右手螞蟻,寒門貴子,上海首富的多面人生!
    疫苗的中期數據僅僅只是披露了百分之九十的有效率。這個90%反應的也只是接種第二級疫苗七天後的效果,注射後多久才能獲得免疫,是一年還是半年?可以預防的新冠級別是輕症還是重症都可以?以及疫苗是否對全年齡段都有效?這些我們統統不知道,最終實際藥效什麼的,在可見的未來也仍然是未知數。但是疫苗熱點過後,以復興醫藥為首的疫苗概念股們卻還是紛紛拉起了漲停。
  • 醫藥早新聞:2020年醫藥製造業市值排第二;微信上線「新冠疫苗接種...
    IPO2020年上市企業醫藥製造業市值排第二2020年,A股上市396家企業募資共4699.63億元;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總募資達1,079.56億元;排在第二的是,醫藥製造業,總募資達445.97億元。國邦醫藥國邦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申請獲證監會通過,將於上交所上市。
  • 輝瑞疫苗2個月後國內上市?復星醫藥副總裁揭與德國疫苗合作秘辛
    關注、了解mRNA技術的復星醫藥成功截胡輝瑞,與BioNTech合作,獲得大中華區的疫苗銷售試驗開發中國市場。復星醫藥獲得的市場,除了中國大陸,還有港澳臺地區,而臺灣地區也需要通過復星購買。3. 該款疫苗目前的一個缺點是需要零下70度儲存,但這不是一個致命傷。復星醫藥已經在機場附近建設零下70攝氏度冷藏庫,且該疫苗可以在2至8度的環境下放置5天。
  • 左手疫苗,右手螞蟻,寒門貴子,上海首富的多面人生!
    這個90%反應的也只是接種第二級疫苗七天後的效果,注射後多久才能獲得免疫,是一年還是半年?可以預防的新冠級別是輕症還是重症都可以?以及疫苗是否對全年齡段都有效?這些我們統統不知道,最終實際藥效什麼的,在可見的未來也仍然是未知數。但是疫苗熱點過後,以復興醫藥為首的疫苗概念股們卻還是紛紛拉起了漲停。實際上復星醫藥拿到的是輝瑞&BioNtech 新冠疫苗在國內的開發授權和大中華地區的銷售授權。
  • 德展健康疫苗代理布局再獲進展 旗下首惠醫藥代理的國光流感疫苗...
    德展健康旗下首惠醫藥獨家代理國光生物流感疫苗  據悉,國光生物感病毒裂解疫苗在大陸地區的代理商為北京首惠醫藥有限公司。首惠醫藥成立於 2014 年,目前專注於疫苗代理進口業務。公開資料顯示, 其代理的國光生物流感疫苗在全國 24 個省中標,已經實現銷售的包括北京、 重慶、內蒙古、河北、山東等 14 個省份,即將進入江蘇和河南市場。
  • 疫苗傳捷,醫藥再崩
    值得玩味的是,同新冠疫苗相關性較高的醫藥板塊,不僅沒有受到消息面利好,反而慘遭重錘。代表 A 股新冠疫苗概念的 Wind 生物科技指數,17 日大跌 3.07%,在全部 67 大Wind 主題行業指數中排名墊底。行業權重股中智飛生物及康泰生物,17 日股價分別跳水 11.37%及 5.92%。
  • 趨勢大牛股:疊加生物醫藥+生物疫苗+超級真菌概念
    漲幅居前板塊:醫藥、種植、農產品加工、食品、園區開發。 跌幅居前板塊:證券、通信服務、其他保險、酒店餐飲、傳媒。 總體來看,目前市場分化非常嚴重。少量績優股連續逼空上漲,大量業績平庸的股票不怎麼漲。
  • 北京時間7月22日9時,全國疫情1喜2憂,鍾南山院士做出回應
    現如今國內的疫情也出現了一些新變化,為此通過今日的數據來看,全國迎來了1喜2憂的消息。 1喜報:根據7月21日《柳葉刀》的論文發表表示,新冠疫苗展開了2期的臨床試驗,證明疫苗是安全的,能夠讓人產生疫苗抗體,其中有500名志願者參與實驗,在後續的結果呈現都是很好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