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和退役軍人事務部共同實施「浪花計劃」,支持退役軍人參加船員教育培訓促進就業,為退役軍人取得船員職業資格和就業安置創造條件、提供平臺。
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這些退役軍人將在服務航運事業發展,助力建設海運強國的新徵程中,創造新的人生價值。
我們約請到了交通運輸部海事局一級巡視員孫有恆對近年來海事部門積極為退役軍人提供航海職業技能培訓、鼓勵其當船員方面的工作成效進行梳理,請行業專家就退役軍人從事航海事業提出建議,同時請在船工作的退役軍人分享成長經歷。
01
將軍人素養融入崗位職責
人物:大連港輪駁公司輪機長劉立軍
1990年12月入伍,2003年4月退役,劉立軍13年軍旅生涯,曾榮立三等功一次,多次被評為優秀士兵。
退役後,劉立軍來到大連港輪駁公司工作,現內派於大連海事局所屬「海巡0301」輪,擔任輪機長職務。
「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髒活累活難活始終帶頭幹、搶著幹。」不論在部隊裡還是在輪駁公司,這是大家對劉立軍不變的評價,並且習慣地稱他為「老黃牛」。從業17年,他始終延續部隊的優良傳統。
自入職第一天起,他就把機艙作為自己的「主戰區」,高標準、嚴要求地開展維修、管理工作,在他工作的十幾年中,沒有因為設備原因而造成一天停休。為了不耽誤作業,他將排除故障和維修保養全部安排在作業間歇,經常加班加點工作到夜裡。在他的精心維護下,極大地改變了機艙設備間、備件庫等處所的環境和面貌,得到了公司相關部門及海事管理人員的高度認可。他也從一名機匠逐步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輪機長。
2015年,劉立軍被內部派遣至江蘇省太倉港「連港34」輪工作,這是當時長江流域最大馬力的港做拖輪。在這艘船上,劉立軍克服困難連續奮戰了16個月,用優異的工作業績贏得了海事部門、拖輪同行及租家高度讚譽。「連港34」輪也被稱讚為「長江第一拖」。
自參加工作以來,劉立軍用愛崗敬業、堅韌拼搏、無私奉獻的工作精神和優異業績立起大連港拖輪的優質服務品牌,得到了公司領導及同事們的一致好評,為公司和集團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截至目前,劉立軍已連續6年獲得集團優秀員工稱號,連續5年獲得公司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02
在蔚藍的大海建功立業
人物:中遠海運集團客運船隊船長蘇子濱
蘇子濱曾於1981年11月入伍參軍,1984年11月退役後轉業做了一名水手。
幹一行,愛一行。褪下一身綠軍裝,蘇子濱已在中遠海運集團默默地為海運事業奉獻了36年。歷任三副、二副、大副等職務,於2015年開始任職船長。現任中遠海運集團客運船隊「普陀島」輪船長。
蘇子濱同志曾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龍縣中蘇朝邊境某炮兵連服役,一身綠軍裝伴隨他度過了三個春秋,軍旅生活磨礪了他剛正不阿的品格。
轉業成為一名船員後,一些親朋好友對他的選擇很不理解,有的說他「划不來」,白當了一回兵;有的說他「傻」,不會拉關係。
在蘇子濱看來,工作只是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都是為黨、為人民工作,作為新時期的轉業軍人,應當拋棄舊觀念,衝出享樂束縛,淡泊名利,不計得失,在蔚藍的大海上幹出一番成績來。
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紮根航海事業,這一幹就是36年。
36年來,蘇子濱始終堅持學習。在政治理論學習上,他堅持不懈認真學習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積極參加黨課教育和各項專題教育,聯繫實際撰寫心得體會;在業務工作上,他制定了個人學習計劃和奮鬥目標,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進行專業知識學習,一步一個腳印,從水手做到船長崗位。此外,他還作為任課教師多次參與公司對船員的崗位培訓,培養公司年輕航運人才,他多次被單位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並被評為原中國海運集團第一屆「十佳大副」。
平凡孕育高尚,胸懷著對黨的忠誠、建功立業的初心,對海運事業一片赤誠,蘇子濱把對海運事業的赤誠化作實際行動,腳步鏗鏘而堅實,踐行著一名復員軍人忠誠於黨、忠誠於海運事業的誓言。
03
不改軍旅作風的船舶高級「管家」
人物:中遠海運集團散運船隊輪機長劉勇
作為中遠海運集團散運船隊的輪機長,負責著船舶機電設備的高級「管家」,現年57歲的劉勇主要工作是確保船舶機械設備正常運轉,為船舶安全航行提供技術保障。而他也曾是一名光榮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通訊兵戰士。
3年多的軍旅生活,培養了劉勇吃苦耐勞、敢打敢拼、腳踏實地、愛崗敬業的優良工作作風。1984年年底退役轉業後,劉勇成為了一名遠洋船員,他許下錚錚誓言,要做星辰大海中一顆閃亮的星。
「以船為家,以船員同事為家人。」從業後,劉勇繼續踐行著對黨的忠誠、對事業的滿腔熱情。從零開始學習,他堅持良好作風,一步步從機工開始學習,經過不懈努力,於2000年成長為輪機員,12年後任職輪機長。
切實了解貫徹執行船舶預防檢修體系,精準實施輪機部的值班制度,在機動航行時正確實施指導和監督,嚴格執行船長命令,定期指導預防檢修工作計劃並認真制定補充明細表,事無巨細地檢查機電設備的工作情況,及時檢查設備並認真嚴謹的處理機電設備故障……在工作過的每一艘船上,劉勇都認真履行職責,恪盡職守,為船舶的安全和貨主的財產安全保駕護航,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耕耘。
30餘年的堅守,飽含著初心使命,胸懷著對軍隊和單位培養的感恩之心,劉勇披荊斬棘、乘風破浪,在前進的道路上克服重重困難,讓拼搏的浪花拍打在每一艘巨輪甲板!
「還有3年我就要退休了,我會一直保持腳踏實地,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將軍人的能吃苦精神延續到航海事業中,深耕藍色國土,為我國的航海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劉勇堅定地說。
為退役軍人當船員
提供政策和制度支持
交通運輸部海事局一級巡視員 孫有恆
軍人保家衛國,構築世界和平,是「最可愛的人」。促進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退役軍人工作重要論述的要求,同時也是全社會的責任,是政府部門的義務。交通運輸部高度重視退役軍人從事交通運輸職業,一直與退役軍人主管部門保持密切溝通,積極參與幫助退役軍人就業相關工作。
為了鼓勵退役軍人從事海員職業,2013年,我們出臺了《特定人員申請海船船員適任證書考試和發證管理辦法》,對軍事船舶復轉人員,在滿足一定條件下,免於參加船員崗位適任培訓,並根據從事崗位不同,免除相應科目、項目考試。2019年,海事局對此辦法又進行了修訂。
2019年,我們與教育部、退役軍人事務部相關部門進行了良好合作,當年已實現航海類院校高職擴招超過2000人,其中退役軍人800餘人。
2020年6月29日,我們與退役軍人事務部就業創業司籤署了《加強高素質船員培養 促進退役軍人就業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為退役軍人參加航海教育及船員職業技能培訓提供便利,鼓勵和支持退役軍人依法取得船員職業資格,鼓勵優質船員培訓機構面向退役軍人招生,創新培養模式,確保培訓質量,推動航運企業優先錄用取得船員職業資格的退役軍人,提供必要的政策和制度支持,更有力地推動退役軍人加入船員隊伍,做好退役軍人就業安置,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提供堅強的航海人才保障,服務國家戰略實施。
8月1日,交通運輸部與退役軍人事務部聯合啟動實施「浪花計劃」,通過鼓勵航運企業和船員培訓機構,面向退役軍人以「校企合作、定向培養」的方式,為退役軍人取得海員職業資格和就業安置創造條件、提供平臺。「浪花計劃」目前共有19家培訓機構、60餘家合作航運企業積極參與,2020年計劃分兩批為退役軍人提供3100個海員培訓名額。第一批從8月1日起提供1900個海員職業技能培訓名額,第二批將結合今年航海類專業高職擴招工作,提供1200個學歷教育名額。
船員是古老而光榮的職業,是勇敢者的職業,忍受孤獨、搏擊風浪、發展貿易、傳播文明,需要的是奉獻的精神、無畏的勇氣、精湛的技藝,軍人政治素質高、身體過硬、堅韌頑強、服從性強、作風優良,非常適合從事船員職業。實踐也證明,加入船員隊伍的退役軍人深受航運企業的歡迎。
我們希望通過發揮服務船員優勢,努力為退役軍人從事船員職業就業創造條件,創新推動以「校企結合、定向培養」模式實現「招生即招工」,解決退役軍人從業的後顧之憂,落實《國務院中央軍委關於加強退役士兵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工作的通知》。
我們也希望從優化船員管理制上,暢通適應退役軍人從業需求的船員成長渠道,鼓勵退役軍人積極參與船員培訓,加入到發展壯大我國高素質船員隊伍的事業中來,服務航運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交通強國。
我們更堅信,參加船員培訓的退役軍人,會同樣以他們在軍隊大熔爐鑄就的鐵血精神意志,保持軍人本色,在新的崗位上為國家航運發展、國家戰略實施、全球貿易繁榮作出新的貢獻。
提高待遇 增強認同
提升船員職業吸引力
中遠海運原高級船長 胡月祥
近日,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和退役軍人事務部籤署了《加強高素質船員培養 促進退役軍人就業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加強合作,鼓勵退役軍人依法取得船員職業資格,便利其參加航海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共同為發展壯大船員隊伍、促進退役軍人就業提供必要的支持。
看到這條消息,我十分開心。
事實上,上世紀70年代我國遠洋運輸大發展時期,航運公司就曾從海軍部隊中招收了大量退役軍人來充實海員隊伍,不少人逐漸成為了船長、輪機長。現在,從軍隊招收具有較強組織紀律、專業對口的退役軍人,是緩解海員職業不穩定的有效辦法之一。
記得我第一次登遠洋船,除了船長是從海事院校畢業、幾位水手機工是從中學畢業生中招聘的以外,船上其他海員都是海軍退役官兵。他們在船工作時充滿激情,並把軍人樂於助人、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帶到了船上,潛移默化地影響其他船員。
退役軍人從事航海事業,會為海員隊伍注入更多積極的能量。為了維持退役軍人在船工作穩定,建議航運公司應和退役軍人籤訂勞動合同,保證他們享受公司員工同等待遇,包括落戶航運企業所在地等;在專業技能培訓方面,航運企業應向退役軍人提供航海教育及海員職業技能培訓的機會,鼓勵優質海員培訓機構以「校企合作、定向培養」的方式,面向退役軍人招生,幫助退役軍人取得海員職業資格證書;航運企業還應鼓勵退役軍人將海員當做穩定職業來對待,不斷提升船員待遇,增強船員職業認同感和歸屬感。在此基礎上,開創海員隊伍建設新面貌,推動高素質海員隊伍健康發展。
來源:中國交通報
原標題:《浪花朵朵,終將星光熠熠》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