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梁無人值守氣象站又添科技「新哨兵」

2020-12-25 澎湃新聞

五道梁無人值守氣象站又添科技「新哨兵」

2020-09-22 16:3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記者從省氣象局獲悉,9月18日,經過格爾木市氣象局大探分中心技術保障人員的緊張施工,天氣現象視頻智能觀測儀在五道梁氣象站順利安裝完畢,五道梁無人值守氣象站又添科技「新哨兵」。

據了解,得益於我國氣象現代化建設的快速發展,2018年1月1日,五道梁國家基本氣象站實現了無人值守模式。無人值守的所有氣象資料採集採用了雙備份新型自動氣象站,資料的上傳實現了移動、電信的雙路有線傳輸和北鬥衛星傳輸的三備份,確保氣象資料及時上傳。原有人工觀測天氣現象在整合所有觀測項目後,只能通過幾百公裡外的遠程監控平臺來觀測。為進一步提高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水平,2020年,中國氣象局開展國家站天氣現象視頻智能觀測儀的建設項目,從而實現對雲狀、凝結類天氣現象、雪深等自動觀測識別數據的採集和上傳。

五道梁氣象站是國家基本氣象觀測站,此地海拔高、氣候惡劣,是一類艱苦氣象臺站。該站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可可西裡核心區,也是國道109線必經之地,所獲取的氣象資料對我國天氣預報事業、生態環境保護及青藏鐵路、青藏公路交通運輸等工作具有重要價值。天氣現象視頻智能觀測儀的安裝建設,對獲取該地區第一手天氣現象資料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青海新聞網 記者:包拓業)

·end·

—如果喜歡,快分享到朋友圈吧—

監製:張永義

原標題:《五道梁無人值守氣象站又添科技「新哨兵」》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萬泉小學紅領巾氣象站落成 北京校園氣象科技網又添新成員
    萬泉小學紅領巾氣象站落成 北京校園氣象科技網又添新成員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12-05-12 ……在全國第四個防災減災日到來之際,萬泉小學紅領巾氣象站正式成為了北京校園氣象科技網的一名新成員。5月11日,北京市氣象局辦公室主任劉強在「氣象防災減災知識進校園」暨萬泉小學紅領巾氣象站落成典禮上,為師生們上了一堂簡短精彩的氣象防災減災科普課。儀式上,萬泉小學的同學們接受了氣象科普知識贈書,五位氣象部門的專家接受了校外輔導員聘書。
  • UR-EXPO丨共建零售新消費,泉後科技亮相2019上海國際無人值守零售...
    2019年8月21日上午,由中國百貨商業協會、中百協無人店行業分會、中百協自助售貨行業分會、上海米伽合貿展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以「共建——零售新消費」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無人零售大會暨2019上海國際無人值守零售展覽會在上海虹橋國家會展中心盛大開幕。
  • 深圳安防展:藍卡科技雲無人值守停車場引關注
    原標題:深圳安防展:藍卡科技雲無人值守停車場引關注2017年10月29日,第十六屆中國國際社會公共安全博覽會在中國·深圳會展中心隆重開幕。這也是全球規模最大,全亞洲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安防展會。
  • 科技賦能:無人值守,長租公寓未來式!
    水滴管家創始人兼CEO馮玉光水滴管家創始人兼CEO馮玉光先生作為演講嘉賓應邀參加了峰會,並作了題為《科技賦能:無人值守長租公寓未來式!》的主題演講。而在公寓方面,隨著公寓SaaS系統和物聯網技術的不斷升級完善,無人值守公寓的解決方案也趨於成熟。無人值守公寓的落地,對於提高公寓運營管理效率、節省人力成本將大有裨益。
  • 睿畜科技&筠誠物聯網:「無人值守」將協助養殖場實現「人豬分離...
    因此,睿畜科技攜手筠誠物聯網打造「無人值守」產品,推動畜牧業實現智能化。發布會伊始,睿畜科技創始人兼CEO蘭嵩首先介紹了睿畜科技的三大明星產品——睿畜天蓬、睿畜醫生和睿畜耳標,這三款AIoT產品專注於為畜牧產業降本增效,推動產業進行數位化轉型。接著,他向大家展示睿畜的發展歷程和多年積累的榮譽。
  • 氣象站的變遷-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從「木桿綁布看風向」到無人值守,從簡單預報到幫助當地農民脫貧致富,再到服務全球……日前記者走進廣西壯族自治區邊境上的氣象站,親身感受70年來氣象站的變遷。  告別「一支筆、一張紙、一臺電報機」時代  「那時的氣象觀測場都是用茅草做的欄杆,牛羊都可以隨便出入。」
  • 「到了五道梁,哭爹又喊娘」,青藏線上的五道梁為何可怕?
    正因為海拔高的地方,氣溫低、氣壓低、氧氣含量低,所以很多人到了高原上,都會出現高原反應。玉樹市境內,青藏線(109國道)沿線上,是一個只有幾百人的小鎮。在過往司機中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到了五道梁,哭爹又喊娘!莫說「哭爹又喊娘」,這其實是個能要人命的地方。一年多前,某小視頻網站的網紅、大貨司機「小輝輝」夫妻兩人命喪五道梁,引起全網轟動。兩天後,同一個地方,另有一臺貨車的司乘人員喪命,卻知者鮮少。那麼,這個五道梁究竟有什麼可怕?
  • 堅守在高山之巔的氣象人——長白山氣象站見聞
    長白山氣象站建於1958年,建站60多年來,站舍經歷過四次更新翻建,現在這座「山」字造型的氣象站,是具有防雷暴、防大風、防嚴寒、防潮溼作用的第四代新站。有一次,氣象站的窗戶被冬天裡的大風撕開一條縫,整個房間都被灌滿了積雪,我們上來之後,首先要把房間裡的積雪清理乾淨,然後就得燒火取暖。由於炕洞裡結滿了冰霜,火炕就往外冒煙無法點燃。結果我們值守的人員發生了煤氣中毒,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
  • 全自動氣象站設備分類知多少
    全自動氣象站設備的分類有很多,九州晟欣分別從6個方面來為您梳理一下:   1.根據用途分:光伏/農業/交通/機場/景區/校園氣象站等;  2.根據測量要素的名稱或多少:四要素,五要素,六要素,九要素,十二要素氣象站等  3.根據安裝環境和安裝地理位置:基準站/區域站/中尺度/光伏屋頂氣象站等  4.根據自動化程度和質量控制程度:有人值守/無人值守站,高精度,半自動/自動氣象站;  5.根據安裝方式分:固定,可攜式氣象站;  6.根據數據傳輸方式(也就是通信方式):有線傳輸,無線傳輸,RS232,RS485等。
  • 21年圓夢:我國鄉鎮自動氣象站實現全覆蓋
    隨著四川省5793個鄉鎮自動氣象站觀測數據的成功上傳,在剛剛過去的11月,我國約4萬個鄉鎮實現自動氣象站全覆蓋,累計建成68762個自動氣象站。 12月4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自1999年我國第一個自動氣象站正式投入業務運行以來,尤其是在「十三五」期間,我國鄉鎮自動氣象站實現全覆蓋,地面自動觀測站網建設取得歷史性進步,綜合氣象觀測已處於國際先進水平。
  • 「世界最高氣象站」:三代氣象人在唐古拉山麓的守望
    她海拔4800米,是世界海拔最高有人值守氣象站。全國優秀共產黨員陳金水曾在此創業奮鬥16年。半個多世紀以來,三代氣象人堅守於斯,守望於斯,追夢於斯。他們記錄風雲變幻,觀測雨雪陰晴;解碼氣象數字,積澱亙古變遷;寫下上百萬個反映青藏高原氣候變化的「數字天地書」,在世界之巔書寫追雲逐日的傳奇故事,用生命譜寫奮鬥的新時代篇章。
  • 韓文興在北京千米高山氣象站的29年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 題:韓文興在北京千米高山氣象站的29年新華社記者倪元錦在距離北京城區100多公裡外的延慶區香營鄉,矗立著國家級氣象觀測站——佛爺頂氣象站,海拔1224.7米,是北京海拔最高的有人值守氣象站。1992年,21歲的韓文興進站工作,是在佛爺頂工作時間最長的觀測員。
  • 農林小型氣象站特點和作用介紹,小型氣象站可以應用到什麼場合!
    什麼是小型氣象站:小型氣象站是實時監測農林多種氣象參數的一種設備。小型氣象站都有哪些部分組成:主要就是環境參數傳感器,控制溫溼度、風速風向、大氣壓力、光照強度等和立杆、顯示屏、電源、控制箱組成。小型氣象站的特點有哪些: 小型自動氣象站便於安裝,操作簡便 小型氣象站傳感器可根據用戶需求進行配置 小型氣象站可提供多種數據獲取接口,如RS232,RS485,USB,RJ-45等
  • 雲南省昆明太華山氣象站站長李振榮: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李洪波  在雲南省昆明太華山氣象站,站長李振榮已經在山上堅守了十幾年。在無電、無通信、無廣播的環境下,李振榮與同事一道圓滿完成了科考觀測任務,為橫斷山脈氣候資源考察獲取了第一手氣象資料。這些資料至今仍有科研價值,對研究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意義。  多年後,李振榮調入昆明太華山氣象站工作,再次與高山結緣。2004年,他來到海拔2358米的太華山氣象站,堅守於此十餘年。
  • 農業氣象站安裝與維護的六大注意事項
    農業氣象站安裝與維護需要注意以下六點:農業氣象站安裝位置的選擇、供電方式的選擇、農業氣象站定期校準、技術售後保障、農業氣象站的定期維護、氣象站數據安全。一、農業氣象站安裝位置選擇:農業氣象站想要起到合適的氣象監測效果,設備安裝位置需要格外注意。
  • 重慶警方確定周克華為重慶殺哨兵搶槍案嫌犯
    2009年3月19日19時42分,重慶市高新區石橋鋪的某駐渝部隊營房,一名歹徒蒙面持槍襲擊致1名哨兵身亡,隨後搶走步槍1支。昨日記者在歌樂山上看到,歌樂山主幹道的每一個路口都安排了警力值守,幾乎達到了「五步一崗,十步一哨」的標準。部分值守民警身著防彈背心和頭盔,有的民警手裡還持有衝鋒鎗。2009年3月19日19時42分,重慶市高新區石橋鋪的某駐渝部隊營房,一名歹徒蒙面持槍襲擊致1名哨兵身亡,隨後搶走步槍1支。昨日,有接近重慶警方的人士稱,周克華已被確定為此案疑犯。
  • > 呼和浩特氣象站
    當時,站裡觀測員中既有中國人,也有日本人。抗戰勝利前,日本人帶走了該站1937年至1945年間的觀測記錄。而我國則從1946年恢復歸綏的氣象觀測業務,並將這裡的氣象觀測站設為中央氣象研究所直屬站。  另據曾在呼和浩特市氣象站工作的賀秀男說,該站在1964年至1973年間,曾多次參加我國原子彈、氫彈試驗,承擔輻射探空觀測工作。由於不少內容尚未解密,屬於他們的榮耀與歷史,仍有許多被默默收藏。  (四)求變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隨著氣象現代化建設的步伐,百年臺站在新時代迸發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