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50年「國保」之路溫柔的曲線
放馬愛的江南愛的靈山之麓
看無梁殿內千年如水流逝
願煙火人間安得太平美滿
我還想再立一千年
昨天 浙江省首批「國保」六和塔、嶽飛墓、保國寺齊聚寧波
保國寺欲再立1000年
金報訊(通訊員 應娜 記者 吳旭濤)50年前,也就是1961年,國務院公布了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0處全國各地最具歷史文化代表性文物入選,杭州六和塔和嶽飛墓(廟)、寧波保國寺有幸和故宮一起進入「國保」老大哥行列。昨天,國際古遺址日———六和塔、嶽飛墓和保國寺相聚在一起,共商「長壽」秘籍。
時尚的保國寺
採用高科技手段定期「做CT」
浙江省的三個第一批「國保」———六和塔、嶽飛墓、保國寺昨日首次在寧波齊聚回憶往昔。作為我國文保單位的最高級別,保國寺以複雜的北宋木構著稱,杭州六和塔因為雄偉壯闊的南宋古塔、嶽飛墓(廟)則因為民族英雄的南宋忠烈墓祠,當之無愧地成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的「老大哥」。
昨天保國寺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營造法式》是北宋時期編撰的建築設計、施工的規範書,也是我國古代最完整的建築技術書籍,書中拼合柱的方法參照了保國寺的建築構造,問世於保國寺建成90餘年後,可見保國寺在建築史上的地位。
昨天,作為東道主,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詳細介紹了自己自1961年公布為國保單位以來的保護維修情況。近幾年,保國寺在延年益壽方面做了許多「功課」,從「修」到「養」、從「治」到「防」、從「抗災損」到「控災損」,而且還使用了高科技手段———開展了大殿科技保護監測體系的研究,在應對「天敵」白蟻病蟲害方面也有許多經驗。
同時,從昨天起到5月上旬,《圖說浙江省第一批國保單位》臨展在保國寺開展,臨展重點宣傳保國寺、六和塔和嶽飛墓(廟)的歷史故事和文化價值,並展出了三處國保單位的部分珍貴文物藏品。
出謀劃策
保國寺陽欲再立1000年
2013年,保國寺就要過千歲生日了。昨天上午的保國寺大殿維修方案交流會上,寧波市文保所副所長徐炯明提出了通過「更新」理念,讓保國寺再立1000年。
浙江古建研究設計院院長黃滋表示:「保國寺大殿畢竟是經歷了千年的風雨侵蝕,部分木構構件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腐朽損傷,近幾年又是地震等地質災害高發時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2013年是保國寺北宋大殿重建一千周年,以此為契機,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擬對大殿進行一次較大規模的維修整治,讓千年祥符殿更堅固。」他說,「對保國寺的維修,我們要慎重對待,才對得起老百姓。按照科學規律,做到哪兒設計修改到哪兒,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做到最少幹預,確保文物的原真性,把千年老東西儘可能多地保存下來,達到再保護一千年的目的。」
不過,對於如何修建保國寺大殿,專家們也發生了分歧。大雄寶殿屋簷有兩重。有專家認為,屋頂角那麼高,不符合北宋的建築風格,一定是後來重修的。而且原來應該是單簷,後被修成重簷。這次修建,要恢復成雙重屋簷還是單重,專家們意見不一。此外,來自馬來西亞的專家為保國寺防白蟻防腐給出了建議。
相關新聞
浙江古建研究設計院寧波分院揭牌成立
昨天,浙江古建研究設計院寧波分院在保國寺正式揭牌成立。2013年是保國寺北宋大殿重建一千周年,以此為契機,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擬對大殿進行一次較大規模的維修整治。為確保保國寺大殿維修工程順利開展,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與浙江古建研究設計院合作組建寧波分院,以此利用省級設計單位的工程經驗,充實專業人才力量,在藉助「外腦」的同時也加強自有高素質人才隊伍的培養,做好寧波市古建維修工作。
(責任編輯:UN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