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香佛國第一寺」,自古以來皇帝出家最多,還是國內最長寺廟

2020-12-14 悠悠菖蒲

說到大理,想必很多人會想到金庸的小說 ,諸如《天龍八部》之類。繼而想到段王爺,段譽什麼的。而大家熟知的段正淳和段譽原型,就在崇聖寺的高僧典供奉著,《天龍八部》當中的「天龍寺」原型就是——大理崇聖寺。

「妙香佛國第一寺」

大理崇聖寺自古以來就被稱為是「妙香佛國第一寺」,古時大理國有22位皇帝,其中就有9個皇帝都在崇聖寺出家,所以崇聖寺在當地非常受推崇,還被稱為皇家寺院。崇聖寺在唐朝開元年間開始修建,是我國南方寺廟中最為雄偉、歷史最悠久的寺廟。這座寺廟有很多的第一。除了前面說的,它還是雕的龍最多的,這也是第一;另外 《張勝溫畫卷》木雕長117米,這已經是世界之最。

大雄寶殿神似故宮

在崇聖寺遊覽,直覺它實在有點大。加上大理清涼的空氣,又下了雨,時時覺得有涼意襲來。一眼望出去,看向遠處的山脈,視野空曠遼遠。大雄寶殿位居高處,有一種需仰視的氣勢。它是仿照故宮建造的,所以極具皇家氣派。粗大的紅色柱子更增添了它的耀眼。外觀看去,便是極有漢族特點,又有白族的風格。不少遊人在此參拜,留影 。

聞名遐邇的崇聖寺三塔

寺廟裡有聞名遐邇的三座石塔,是在唐代時建立的,它們就是「崇聖寺三塔」。我們是坐觀光車遊覽的「三塔」。在車上將這一奇景看了個全。1961年3月4日,崇聖寺三塔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足見歷史地位。

三座塔一大二小。大的一座塔又叫做千尋塔,當地群眾稱它為「文筆塔」。崇聖寺三塔始建於南詔王勸豐祐時期,古籍《金石萃編》中記載:「世傳龍性敬塔而畏鵬,大理舊為龍澤,故為此鎮之。」大塔先修,小的晚一點。修的時候,一層土壘好 ,然後修一層塔,修好以後再把土撤掉。《徐霞客遊記》裡有記載:

三塔鼎立,諾四旁皆高松參天。其西由山門而入,有鐘樓與三塔相對,勢極雄壯。

崇聖寺三塔旁有一個湖。湖水明淨如鏡。三座塔的影子倒映在湖水中,那是一幅絕美的畫卷。歷經戰火、地震的滄桑,屹然不倒,足見其建築的科學、牢固。塔裡面有很多字畫 ,古玩燈歷史久遠的文物,非常珍貴。塔裡面有一尊金質觀音像,重1135克,高24釐米,這些文物都異常珍貴。

崇聖寺景區距離下關14千米,位於大理以北1.5千米的蒼山應樂峰下。山清水秀,歷史文化氛圍的深厚底蘊,自然而然縈繞在你周圍,使你留戀秀麗風光的同時,感受大理古國的悠久。同時交通非常方便。你到大理不看看崇聖寺和三塔,一定是比較遺憾的。

開放時間:8:00~19:00。

三塔專線:4站3元 崇聖寺三塔(大 理)站上車

c7路:2站2元 北門橋頭站上車

古城c2路:2站1.5元 北門橋頭站上車

相關焦點

  • 中國皇帝出家最多的寺廟 創多項世界之最 被譽「妙香佛國第一寺」
    歷史上的大理國22代皇帝,曾有9位在崇聖寺出家為僧,使得寺廟成為倍受東南亞國家崇尚的「妙香佛國第一寺」。這座皇家寺院的中軸線總長4公裡,是中國中軸線最長的寺院。在封建時代,龍作為帝王的象徵,一般多見於皇宮之中,但崇聖寺的龍雕彩繪多達萬條,是世界上龍數量最多的寺廟。寺內的許多文物也創下了諸多「第一」,最著名的《張勝溫畫卷》木雕長117米,堪稱世界之最。
  • 《天龍八部》裡天龍寺原型,有九位皇帝在此出家,值得一看的聖地
    佛教是世界三大教派,中國也有很多信徒, 佛教是從漢朝傳入中國的, 距今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 中國隋唐時代迎來了高峰, 當時的皇帝信奉佛教,服從佛教, 皇帝相信佛教, 畢竟相信自由, 但是,你聽說過皇帝出家嗎?
  • 山西五臺山一寺廟,清朝順治皇帝在此出家,康熙寫詩、乾隆題匾
    ,名為鎮海寺,自古以來就流傳著很多傳說,並且以其獨特的歷史享譽於海內外,是一座千年古剎。鎮海寺名字的由來正如其名,在古時就是為了鎮海之用,據當地老人說,在建立之初,鎮海寺的對面是一個海眼,海水無情,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從這裡噴湧出海水,導致大水災,因此當時的文殊菩薩為了保護這一方百姓,便在這個海眼之上建立了一座佛塔,目的就是鎮住這個海眼,後面人們在佛塔的基礎上又修建了一座寺廟,取名為「鎮海寺」。
  • 雲南大理這個寺廟,《天龍八部》中的段譽在此出家,是天龍寺原型
    大理地處雲貴高原,這裡曾經是南詔國和大理國的都城,很多人來這裡遊玩,只知道大理古城和麗江古城,蒼山洱海、瀘沽湖這些知名景點,其實大理的佛教文化也是很興盛的,這裡的很多寺廟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在大理市的銀橋鄉蒼山峰下,有一所寺廟,它隱藏在蒼山深處,到現在都寺廟內都沒有通電,最早建立與唐朝貞觀年間,
  • 順治皇帝到底是駕崩了,還是出家了?
    眾所周知,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是清朝的第三位皇帝。
  • 雲南大理這個寺廟,《天龍八部》中的段譽在此出家,是天龍寺原型
    大理地處雲貴高原,這裡曾經是南詔國和大理國的都城,很多人來這裡遊玩,只知道大理古城和麗江古城,蒼山洱海、瀘沽湖這些知名景點,其實大理的佛教文化也是很興盛的,這裡的很多寺廟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在大理市的銀橋鄉蒼山峰下,有一所寺廟,它隱藏在蒼山深處,到現在都寺廟內都沒有通電,最早建立與唐朝貞觀年間
  • 國內高材生最多寺廟,多數出自北大清華,還有博士、博士後!
    佛教在我國的歷史也非常久遠,留存了自古以來就有很多人知道的少林寺、白馬寺、相國寺等寺院,同伴們知道寺廟裡有和尚,但是現在寺廟好像商業化了。今天小編想說的是,日本秀才最多的寺廟龍泉寺,寺廟在北京市海澱區的西北,鳳凰嶺自然風景區中,以鳳凰嶺山脈為背景,是漢傳佛教寺院,最早的歷史要追溯到遼朝應歷的第一年,至今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柏,寺廟入口有兩棵600多年的樹的年齡的絲柏。
  • 英年早逝的順治皇帝,民間關於他曾出家的說法,究竟是真還是假?
    但這一說法也讓很多人疑惑不已,有的人認為順治皇帝不可能出家,並且一介草民又如何知道皇帝的面容呢?但是民間關於他出家的傳說又被傳得有鼻子有眼的,那麼這順治皇帝這件事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呢?順治皇帝的親生母親是孝莊皇后,父親是皇太極,這父母二人對於佛法之類的說法都非常深信不疑,因此,順治皇帝可以說是從小便開始接觸到了佛教,這麼看來,順治皇帝出家一事也是極有可能的。
  • 中國最特殊的一座寺廟,只供女性出家修行,如今的主持身份不簡單
    中國最特殊的一座寺廟,只供女性出家修行,如今的主持身份不簡單現在很多人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壓力總是越來越大,每當趁著空閒時間都想要到處去走走看看,可能在平時周六周日時間比較短,不能夠去國外,但是國內旅行也似乎很受歡迎,大家可以感受到祖國的大好河山和美景
  • 山西又一景區走紅,被稱「第一寺」,距大同市區5公裡不輸華嚴寺
    自古以來,山西地界上可以說是出現了很多的歷史文化景點,而且據說山西的文物遺址數量在過國內排名是第一的,這也充分地說明了山西境內的旅遊資源的豐富。,而且這個寺廟還有著一個極為霸氣的稱號,那就是「第一寺」。
  • 山西又一景區走紅,被稱「第一寺」,距大同市區5公裡不輸華嚴寺
    自古以來,山西地界上可以說是出現了很多的歷史文化景點,而且據說山西的文物遺址數量在過國內排名是第一的,這也充分地說明了山西境內的旅遊資源的豐富。在這眾多的景點之中,山西的寺廟文化佔據的比例是較多的,在山西每個地區內,基本都會有代表當地文化習俗信仰的寺廟存在,有時候通過這些「不動聲色」的寺廟景區,我們就可以了解到這裡發生過的故事。
  • 河北一寺廟走紅,被稱「京東第一寺」,距離唐山僅35公裡
    河北境內有眾多的文物單位,其數量在國內排名第一。境內「長城、承德避暑山莊、清東西陵」多年來深受國內遊客的喜歡,其中長城在這裡的距離最長(2000多公裡),而且也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不僅如此,境內更是擁有邯鄲、保定、承德等歷史文化名城,是一座頗具韻味的旅遊城。
  • 南梁皇帝的出家事!
    除了勤政之外還是一個很勤儉的皇帝,他「一冠三年,一被二年「,穿的衣服也都是縫補過的,並且經常只吃一頓飯,也都是普通的粗糧蔬菜。這樣勤政廉政的帝王,歷史上也難找出幾個了。在蕭衍稱帝後,經歷了動蕩的百姓們還是很開心的,以為要過上國泰民安的生活了,可蕭衍到晚年竟看破了紅塵,開始學習佛法,生出遁入空門之心。
  • 北京最低調寺廟,順治皇帝在此出家,門票8元卻少有遊客
    北京,現在熱門的旅遊城市,其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其實北京除了故宮、長城這些熱門景點外,還有很多小眾景點少為人知,在北京近郊的石景山區天泰山上,有一個寺廟坐落在天台之上,名為慈善寺,也稱為天台寺,寺廟人煙稀少,環境清幽。慈善寺具體建立的時間已經沒有史料可以考證了,不過從眾多的民間傳說中,可以推測在明末清朝就已經有了這座廟宇,距今也大約有400多年歷史了。
  • 關於順治皇帝的故事,他到底是出家老死,還是得了天花而死?
    說到歷史上,痴情的皇帝,那就不得不提一下順治了,有很多電視都敘述過順治對董鄂妃的深情,他在前朝政治上說不上稱心如意,在愛情上更是以悲慘收場,結果連他的死因也是不明的。他的父親皇太極死於暴斃,在政治上,皇太極還是要優於自己的兒子順治的,沒有誰能做的了他的主,但是順治就不一樣了,當時他在位的時候,朝廷實際上被多爾袞控制著,讓順治很憋屈。後來攝政王死後,本可以一展拳腳的他,也英年早逝死在23歲那年。
  • 寺廟短期出家體驗日記
    浙江天台慈恩寺的智渡法師近日在網上發出「短期出家」的項目通知,原定招募200人,但由於報名人數過多,出於安全考慮,活動暫時推遲。但24歲的蘇佔林還是有幸留在了寺廟,過起了短暫的出家生活。蘇佔林,24歲,做金融行業。他形容自己平時的狀態是:白天沒時間睡,晚上睡不著,嚴重焦慮症。他忙的時候,總想清靜下,不知道怎麼才能擺脫朝九晚五的生活。
  • 清朝唯一一個被傳說最後出家的皇帝,其實是一位命運多舛的可憐人
    曾經在金庸的小說《鹿鼎記》中寫道,這是最後一位出家的皇帝,可實際上他並沒有出家,並且晚年生活過得十分悽慘。《鹿鼎記》的原文劇情是這樣的:康熙為了尋找自己的父親順治,四處打聽到,順治在五臺山出家修行,於是派遣韋小寶去五臺山探個究竟,如果自己的父親真的在這裡,希望韋小寶把他接回宮,安享晚年生活。
  • 黑龍江塞北寺廟走紅,號稱「火口第一寺」,卻以「大膽」聞名
    後來經過當地的開發形成了當地的5A景區,在這裡有著14座正在休眠的火山,而其中的一座藥泉山火山口處有著一座寺廟。與周圍的湖泊、熔巖地貌交相輝映,因為選址特殊,這裡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寺廟,被稱為「火口第一寺」。
  • 年僅二十四歲的順治皇帝到底是怎麼「死」的,病逝還是出家?
    談到清朝皇帝,我們怎樣也無法跳過順治帝,不僅他本人的身世撲朔迷離,所發生的事情呆萌無比,各種香豔案情頻發,連後宮故事也是撲朔迷離的不要不要的。順治我們先從順治死亡謎團說起,無論怎麼聊,史書怎樣記載,順治都註定了是位有故事的皇帝,關於他的故事,又得從當初遇見的那位通房丫頭說起,這位通房丫頭就是後來的董鄂妃,董鄂妃的出現,或許可以說是順治人生的一大亮點
  • 順治皇帝帝位中途是「出家」還是「駕崩」?
    從努爾哈赤創建後金開始算的話,清朝一共經歷了十二帝,先後順序分別是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嘉慶帝、道光帝、鹹豐帝、同治帝、光緒帝、溥儀12位,其中一位皇帝的身世一直是個謎,今天就來講講這個皇帝傳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