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哈佛MBA到主持人---一個中國女人張蔚的故事(圖)

2020-12-10 搜狐網

  從智商到情商再到財商,一個人成功需要具備的東西越來越多。

  《窮爸爸、富爸爸》的暢銷,使得財商成為現代最流行的詞。

  新財商人物是現代最IN的人物。

  我們的口號是:經營自己,經營財富。

  她是哈佛MBA,暢銷書《哈佛MBA———中國人自己的故事》的發起人和作者之一。

  她現在供職默多克新聞集團(中國),新聞大王默多克是她的老闆。

  她還是中央電視臺《對話》欄目主持人,世界企業精英巨頭是她的談話對手。這就是我夢想的在北京工作的感覺嗎?

  張蔚成功秘訣

  不跟隨潮流,只做自己喜歡的事,並且一直堅持下去。

  適當的時候給自己充電。

  接受最好的教育,結識最優秀的人物。哈佛MBA畢業,現在供職默多克新聞集團中國公司業務發展總監,同時兼任中央電視臺《對話》欄目主持人。張蔚曾經扮演和正在扮演的人生角色每個都很引人注目,她是幸運的,因為很多人的一生夢想就是扮演其中的一個。

  除了這些熠熠閃光的定語之外,張蔚還具有身為一個女孩子最快樂的理由———美貌、愛情和家庭。

  回來需要理由嗎?!

  出國十年,2000年張蔚回到了北京。回國的理由簡單又溫情。

  「作為一個獨生女,我已經和父母分開整整十年了。每個春節的除夕夜,別人家都是一家團圓,只有我的父母守著清冷的家等待我從美國打電話回去。十年了,分開的時間太長了。」張蔚就像一個被放飛的風箏,雖然一直在遙遠的天上飛,可是線一直攥在父母手中。

  當年出去是父母和她共同做出的決定,他們希望張蔚有一個好的前程。其實本科畢業她就想回來,可是父母覺得還不是時候。這次哈佛MBA畢業後,父母覺得女兒的人生已經結束了一個美麗的單飛裡程,下一個裡程他們希望一家三口在一起走。

  出國的時候,張蔚還是一個高中畢業生,護照上的照片是一個18歲的羞澀女孩。當然,那笑容裡一定留有那個季節北京的陽光和空氣的味道。那顏色和味道都是她熟悉和刻骨銘心的,那種感覺叫年少。

  因為這個原因,張蔚的護照一直是那張高中畢業照。每次回國,在機場過海關時警察總是要拿著她的護照對著眼前的臉反覆看上幾遍,就是最後蓋章都還是有點猶豫。

  「終於有一次一個好心的女邊防警對我說,換個新護照吧,你的照片太舊了。」張蔚說,「在那一剎那,我才意識到自己離家太久了。」

  現在坐在嘉裡中心寫字樓那間到處閃動著史努比(一條著名的卡通狗)的影子的辦公室裡,張蔚說:「我已經10多年沒有盡對父母的責任,給再多的錢也不能代替生活上一點一滴對他們的照顧。我是獨生女,每年回國一次,看到父母白髮越來越多,就覺得自己的責任越重大。」

  很多人是先選擇一個理想的工作,再選擇去哪裡定居,而張蔚則屬於另外一類,要先決定去哪裡,再決定找什麼工作。在美國十年,一共搬了十多次家,許多朋友搞不清哪一個才是她最新的地址。「我多麼希望能夠安定下來,在同一個地方住上幾年,有一個自己的家。」張蔚說。

  當然,回國的理由不是那麼簡單和惟一。張蔚相信自己的事業在中國。她喜歡北京,她喜歡現在的工作。還有,在她看來,哪兒的炒土豆絲也沒有北京的好吃。

  寫好作文進哈佛

  「哈佛MBA畢業後個個年薪豐厚!」

  「哈佛MBA畢業後,不是他們找工作,而是工作要找他們!」

  這些都是罩在哈佛MBA身上的光環。據統計,哈佛MBA們畢業後第一年的收入歷年居美國各商學院之首,所以讀哈佛MBA被很多人視為生財之道。

  在報考哈佛MBA之前,張蔚是美國通用電器公司的一名金融分析師。每天穿著刻板的職業裝,坐在辦公室用智慧對付冰冷的機器和枯燥的數字,而繼承了父親藝術基因的張蔚總渴望有一個每天一起床就讓她激動和快樂的工作。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張蔚在需要做出選擇的時候經常這樣鼓勵自己,她覺得這是對自己負責的最好理由。

  「去讀哈佛MBA給自己一個新的夢的開始。」做出這個決定,張蔚頓感平淡的生活射入了一縷陽光。她又開始了新的人生跋涉之路。要知道,讀哈佛MBA也是優秀的美國年輕人的夢想。

  「報考哈佛MBA最重要的步驟是寫作文,大大小小要寫七八篇。負責招考的老師就是通過這些作文來決定你是不是哈佛需要的人才。」張蔚很慶幸自己能夠在每年只有10%左右的錄取機率中被哈佛選中。

  「和別人不一樣,我沒有在文章裡強調自己是一個多麼優秀的具有商業領導素質的人才,我不過很真實地講了我的故事,我的所思,所想。」張蔚用女孩子的智慧和心思四兩撥了千斤。

  其中有一篇作文的題目是寫最崇拜的人。「我最崇拜的人是我母親。」每當遇到這個問題張蔚的答案永遠是惟一的。

  張蔚的母親是典型的中國知識分子,當年在北京外國語學院的校園裡和張蔚的父親相愛,結婚不久就被下放到山西一個小煤礦裡教書,而她父親則隨著大學裡的師生去天津附近的一個農場幹校勞動。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張蔚上了幼兒園,母親才被調回北京。全家沒過幾年團圓生活,張蔚的父親就被派往比利時教書,而母親終於學以致用,開始了頻繁地去國外出差。

  「我很佩服母親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中能夠獲得她現在所取得的成就。」如今張蔚的母親還在工作,並且在事業上很成功。

  由於父母都有自己喜愛的事業,張蔚雖然是獨生女可是從來沒有所謂的嬌生慣養。「我媽媽最討厭我照鏡子了,她認為那沒出息。」張蔚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培養她獨立生活的能力,從刷碗到換煤氣罐、冬貯大白菜。她這個獨生女全都上手。

  「上完高中我就開始一個人闖蕩美國,直到今天很多人不理解我的父母為什麼那麼『狠心』,我剛到美國時想家想得厲害,苦悶到極點也曾想不通。但長大成人後,我深深體會了父母的一片苦心。」

  在等待哈佛錄取通知單的那幾天,張蔚幾乎天天計算郵件從西海岸到東海岸的時間。「那天我知道肯定有郵件。當看到躺在郵箱裡的只是一個薄薄的信封時,我的心一下子就涼了。據別人講,如果是錄取的通知書應該是厚厚的,夾滿了資料的。」張蔚回憶,「我又摸了摸,感覺好像裡面的東西似乎比一張紙厚,就鼓足勇氣打開了信封。我真的被錄取了!」

  張蔚曾經在報考哈佛之前給自己許了個願,如果成功就給自己放個痛快長假。結果,她真的如願在開學前早早結束了在通用電器的工作,回到北京陪著父母開心的過了兩個月。

  去中央電視臺錄節目有回家的感覺

  讀完兩年哈佛MBA需要10萬美金左右,這筆費用對於誰都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但是很多人借錢也要讀的,因為他們看中的是哈佛MBA畢業後帶來的巨大回報,通過學習掌握全球運作成功企業的秘密,畢業後年薪豐厚。由於哈佛人才濟濟,世界500強企業40%的老闆都可能是你的同門師兄,為將來做生意打下良好的人脈基礎,

  由於投資大,所以哈佛MBA畢業後的職業選擇非常謹慎,張蔚也不例外,但是她和那些在商業上有野心的同學不一樣,她眷戀傳媒,渴望重新回到電視臺工作。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張蔚是個老電視了。在她上高中的時候,就是中央電視臺少兒節目主持人《12演播室》的前身《我們這一代》的學生主持人。中央電視臺《正大綜藝》的王雪純,《綜藝大觀》的曹穎,北京電視臺《好山好水好心情》的衛寧都曾是她們一撥兒的。

  那年暑假張蔚剛剛參加完中考,中央電視臺《我們這一代》在《北京晚報》上登了一塊火柴盒大小的招聘廣告。

  「我決定試試,誰也沒告訴就帶著鄰居一個從美國回來不太會講中文的小男孩去了。當時要表演節目,我既不會唱歌也不會跳舞,就現場和那個小男孩來了個即興採訪。記得當時小男孩磕磕巴巴的中國話把監考老師逗得前仰後合。」張蔚天生具備記者愛提問的素質。

  後來,張蔚被錄取了,老師的評價是———她是所有應聘的人中最像學生的一個。

  張蔚的整個高中階段一直扮演兩個角色:學生和主持人。只不過後來張蔚沒有選擇留在國內在演藝界和電視圈發展。

  張蔚說,「但是我一直熱愛傳媒,我的夢想就是主持一個對社會、家庭和職業負責任,有影響的電視節目。」

  在一個非常巧合的機會,張蔚回國後遇上了中央電視臺的《對話》欄目。因為《對話》請的嘉賓通常是世界知名企業的老闆,它需要節目的主持人是一個有商業背景,知道和理解嘉賓說的每句話深刻含義的人。張蔚正好符合他們的要求。

  於是,他們挑上了張蔚。

  於是,張蔚在北京開始了她曾經夢想的生活———每天早晨一起床,就有喜歡的工作等著她。「我從來沒有在國內工作的經驗,在國外我經常憧憬在北京的寫字樓上班會是什麼樣子……」

  每個月張蔚會到中央電視臺錄一到兩次節目,她喜歡和編導們一起參加節目的策劃。每次到臺裡,她說都有回家的感覺。「我的高中時代幾乎是在學校、電視臺和家這三點一線長大的。如果沒有在中央電視臺做主持人的經歷,我也許都不知道北京那麼大,除了我們那塊兒還有復興門。(當時中央電視臺還在復興門辦公。)」

  張蔚現在的全職工作是新聞大王默多克新聞集團北京代表處的業務發展總監。在工作中,張蔚一點兒也不像明星。她說,工作中她是一個很職業的人。這一點,她像媽媽。

  只是偶爾辦公室的同事看了她主持的節目後,會在第二天中午去吃飯等電梯的空檔和她打個招呼———「嗨!昨天的節目不錯,挺有意思的。什麼時候重播?」

  通常這時,張蔚的中飯胃口會不錯。

  印象

  優秀的女孩子都不願意別人說,她像某某,特別是兩個女孩子都很優秀。

  張蔚是不是有點兒像楊瀾?

  神情自信且自有一股書卷氣。

  都是獨生女,父母都是知識分子,並且都和北外有關係,還有父親都曾是教對外漢語的老師。

  現在都從事著和傳媒有關的工作。

  街頭流行一本《哈佛女孩劉亦婷》的書,據說發行100多萬冊。這一現象折射出如何教育獨生子女是目前關注指數最高的話題。

  在張蔚身上你找到答案了嗎?

  人物檔案

  張蔚:名字中「蔚」的意思是「蔚藍色的天空「和「蔚為壯觀」。

  1986—1989 CCTV《我們這一代》主持人

  1989—1990美國Armand Hammer United World College of the American West學習

  1990—1994美國Seton Hill College國際企業管理碩士

  1994—1997美國通用電器公司金融分析

  1999—2000貝恩顧問公司顧問

  2000—新聞集團

  2000—CCTV《對話》欄目主持人

  文/本刊記者董慧

  攝影/光影先生工作室

相關焦點

  • 11月27日 張蔚:一天到晚遊泳的魚
    唐伯虎點蚊香:趙薇和張蔚,一個是花瓶,一個是才女。  張蔚:我覺得說趙薇是花瓶不太合適,她還是一個很好的演員。我算不上才女,希望以後能成為才女吧。  羅然:張蔚認為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氣質和容貌哪一個更重要?  張蔚:氣質最重要,我媽從小就跟我說,你長的就那樣了,不要天天照鏡子,該學點兒東西就學點兒東西,長大要靠氣質生存。
  • 阿里影業總裁張蔚談《綠皮書》:好故事比商業利益更重要
    實際上,阿里影業與《綠皮書》的淵源可以追溯到2016年。當時,阿里影業投資了史蒂芬·史匹柏的安培林娛樂(Amblin Entertainment),雙方約定將在投資、聯合製作、衍生品合作及宣傳發行領域展開密切合作。此外,阿里影業還派駐張蔚加入安培林娛樂的董事會,參與公司重大事項決策。
  • 對話張蔚:《綠皮書》的奧斯卡加冕與阿里影業國際化的「加法」
    據張蔚透露,早在2018年7月,阿里影業就做出了參投影片的決定,並將該影片推薦給了華夏電影,雙方很快達成了共識,決定引入該片,「我們看完了片一個晚上就決定了這件事,彼此之間配合默契和信任非常重要,關鍵是三觀很配,都是在一個文化價值觀下想這個事情,沒有人跳出來說雖然故事很好,但是沒有很大的賣相,票房不是很高吧,大家都說故事太好了,我們應該做。」
  • 阿里影業總裁張蔚:投資《綠皮書》不是下賭注
    對談嘉賓:張蔚(阿里影業總裁)對談記者:李俐就在第91屆奧斯卡頒獎結果出爐後僅四天,獲得最佳影片、原創劇本、男配角三項大獎的電影《綠皮書》今天正式與中國觀眾見面,刷新了近年來奧斯卡獲獎影片的引進速度根本看不到,所以還是回到初心,我們投這部作品是被它的故事感動,覺得它值得。」小人物是我們特別喜歡的題材記者:您曾經提到,阿里影業選片的標準是「小大正」,小人物、大情懷、正能量,這是為什麼?
  • 美國MBA留學籤證,這些錯誤認知你知道多少?
    越來越多的同學選擇到美國讀MBA,名校、成績、獎學金是申請美國mba留學籤證成功的決定性因素。他們對存款期限有嚴格的要求,籤證官看重學生的背景,學生籤證有配額限制,一旦被拒籤就是「死刑」……事實上,這些觀念是有問題的!接下來的美國mba資訊,立思辰留學雲小編就為去美國讀mba的你解釋一下,快來圍觀!
  • 哈佛華裔才女新書鬼新娘大賣 獲脫口秀女王贊(圖)
    哈佛華裔才女新書鬼新娘大賣 獲脫口秀女王贊(圖)     哈佛大學畢業的高材生朱洋熹所寫的英文書
  • 普洱茶講座走進哈佛大學 中國茶文化受歡迎(圖)
    普洱茶講座走進哈佛大學 中國茶文化受歡迎(圖)
  • 2018年FT全球MBA排行榜出爐!
    過去兩年居榜首的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一年制MBA掉到第二名。 哈佛商學院(HBS)下降到第五名,這是其自2008年以來最低排名。 總體來說,大多數兩年制課程的排名在今年或上升或維持原位(31家排名上升,21家下降),而其一年制競爭對手則失去了陣地(14家排名上升,21家下降)。
  • 哈佛教授解讀中國神話,不止是簡單的神話故事,背後意義是什麼?
    東、西方神話只是沒有想到,一位哈佛教授,居然通過解讀中國神話。提出了中國人自己都不知道的民族特徵。他就是哈佛大學神學院的教授大衛!大衛熱衷研究和專讀各個國家的神話故事。所以從此出發,東方神話故事中似乎都有一個明確的共同點。它們想要表達的不是浪漫虛幻的神話。而是故事背後告訴我們的道理,並且都有抗爭意義!大衛在他的演講之上,舉例了大多數中國廣泛流傳的神話。
  • 國內國外優秀MBA論文參考文獻期刊- MBA中國網
    【MBA中國網訊】國內國外的優秀mba論文參考文獻期刊有哪些呢?國內國外的優秀mba論文參考文獻期刊包括戰略管理方面鈞學術刊物、營銷管理方面的學術刊物以及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學術刊物等。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國內國外的優秀mba論文參考文獻期刊,歡迎大家閱讀。
  • 澳洲陽光海岸大學MBA學位班:MBA英語考試的內容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mba英語考試的題型。總的來說有考試題目分為四大類,即完形填空、閱讀理解、翻譯以及作文。mba英語的閱讀理解跟作文要佔70分,是重中之重。如果先完成了閱讀理解跟作文,那就已經成功了一半。因為mba英語考試時間為3個小時,合理的安排做題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 主持人徐珺:嫁百億富商,丈夫死後遺產,一家族爭不過一個女人
    最後,丈夫死後留下的遺產,一家族都爭不過一個女人徐珺。也許,遺產的歸屬,儘早安排分配好,才是合適的辦法。1、徐珺的生平徐珺出生在山東省東阿縣,小時候就對熒幕上的播音員,非常感興趣。大學畢業後,徐珺考進了中國傳媒大學,走上了成為主持人的道路。2004年的時候,徐珺進入了中央電視臺,在社會與法頻道中,主持《法制視界》節目。之後的《道德觀察》,更是讓徐珺受到了許多觀眾的歡迎。
  • 揭秘蔣介石情史:他生命中的四個女人(組圖)
    《兩岸秘密檔案》見證人:周玉蔻 哈佛大學公共行政碩士、臺灣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資深電臺廣播主持人這名婦人正是當時中國最有權勢的女人—宋美齡。這趟西安之行,她的目的是救出身陷「西安事變」的夫君蔣介石 。蔣介石先後共娶過妻妾4房,有人說他一生風流,最後情歸宋美齡。他與4位太太的故事,如同硬幣的兩面,一面是蔣宋近半個世紀的牽手 ,但翻開硬幣的背面,卻是其他三位女人的心酸和血淚 。
  • 2008年127所招收MBA院校招生辦聯繫方式匯總
    5、考生在網上報名後應於2007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到報考單位所在地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公告指定的報考點進行確認報名信息,並繳費、照相。逾期不再補辦。考試科目:   入學考試分初試和複試。  初試日期:2007年1月19日。考試時間以北京時間為準,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 MBA是什麼學歷?MBA報考的條件是什麼?
    1.mba是什麼學歷mba是研究生學歷。是工商管理類碩士研究生學位,MBA是培養能夠勝任工商企業和經濟管理部門高層管理工作需要的務實型、複合型和應用型高層次管理人才,兼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2.mba學歷有什麼用3.可以培養自己成為工商管理領域裡的通才,mba集管理、營銷、金融、財務、人力資源、管理溝通之諸多領域之大成,是鍛鍊自己成為工商管理通才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4.MBA報考條件是什麼?
  • 阿里影業總裁談投資《綠皮書》:一個晚上就決定了這件事
    阿里影業總裁張蔚在2月26日上午接受包括經濟觀察網記者在內的專訪時提到,阿里影業做出這個決定,只用了一晚上時間。那一天,張蔚把《綠皮書》項目發給包括阿里大文娛輪值總裁樊路遠、淘票票總裁李捷在內的阿里影業綠燈委員會,他們一致投票喜歡。「沒有人說票房預估是多少之類的,大家都說故事太好了,一定要上。」張蔚回憶說,當天很快就做了決定,看完了片一個晚上就決定了這件事。
  • 搜狐出國專訪:伯樂留學哈佛和耶魯大學申請專家王紅梅
    主持人:我們知道,被耶魯大學和哈佛大學同時錄取的機率是非常非常低的,但您有一個學生就是被耶魯大學和哈佛大學同時錄取了,恭喜你。 王紅梅:對,因為哈佛大學錄取率只有8.6%,而耶魯大學錄取率是8%左右,比率非常低。即使能夠被其中任何一所學校,比如說哈佛大學錄取,或被耶魯大學錄取,這種機率都非常的低。
  • 哈佛女博士:廢掉一個女人,只需把她娶回家
    哈佛女博士瑪麗蓮·弗倫奇 《醒來的女性》裡面有一句話:廢掉一個女人,你根本不用性侵或殺了她,甚至不用打她,只需要把她娶回家。一位網友說,一天晚上,加班到11點才到家,到了家門口,一掏鑰匙:糟了,忘記帶了。拿出手機發現,半小時前妻子發來一條信息:孩子睡了,實在困得很,不等你了,先睡了。實在沒辦法,只有敲門。一開始小聲敲,咚咚咚,沒有反應;加大力度,咣咣咣,還是沒有反應。
  • 從不會英語到哈佛學霸 紐西蘭華裔男孩「華麗逆襲」
    中國僑網1月17日電 據紐西蘭天維網報導,當在羅馬許願池前投出硬幣許下願望時,張一彬沒想到自己在第二天就收到了美國哈佛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實現了人生中迄今為止最圓滿的夢想。張一彬。
  • 從張歆藝到陳法拉:再婚好命的女人,原來都有這樣一個特徵
    在2011年,張歆藝和楊樹鵬通過拍攝電影《匹夫》認識,雖然楊樹鵬比張歆藝大了11歲,張歆藝就像《北京愛情故事》裡,自己演的那個女人一樣,愛了也就義無反顧。戲拍完後,兩個人在一起了。張歆藝在何炅主持的《拜託了冰箱》節目中,說起她離婚後的心態:「那個時候離婚了,覺得自己不金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