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10月17日消息(記者胡鋮鋮)據報導,當地時間10月14日,亞塞拜然軍隊摧毀了亞美尼亞境內的兩個飛彈發射場。外界擔心納卡地區的衝突會進一步升級。同一天,俄羅斯總統普京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通電話,雙方均主張加速解決納卡問題的政治進程。那麼,在俄羅斯的斡旋下,亞阿兩國之前籤訂的停火協議是否將淪為「一紙空文」?俄羅斯和土耳其的介入,會對解決納卡衝突問題帶來怎樣的影響?就相關話題,軍事觀察員李紹先為您深入分析。
亞塞拜然國防部發布的對亞美尼亞S-300防空飛彈系統進行打擊的畫面(圖源:環球網)
據法國媒體10月14日報導,亞塞拜然國防部首次宣布,已轟炸了部署在亞美尼亞境內的「飛彈發射系統」。亞美尼亞軍方發言人對此予以證實。軍事觀察員李紹先認為,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10月10日在莫斯科達成的納卡地區停火協議,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戰場態勢,但因為沒有完全滿足亞塞拜然的意願,所以導致目前衝突不止。
李紹先:停火協議達成以來,納卡衝突的烈度還是有所下降,當然沒有完全停戰,近兩天又在向上發展。我並不認為,亞塞拜然憑藉自己比亞美尼亞優勢的實力或者在土耳其的支持下,就能夠完全達到收復納卡目的,已經達成的停火協議淪為一紙空文的可能性不大。
其實,這次納卡衝突和亞塞拜然內部情況的變化是分不開的。第一個背景,就是今年7月份兩國之間發生邊界衝突,亞塞拜然國內對阿利耶夫總統不滿的示威遊行出現,阿利耶夫面臨著很大的壓力。第二個背景,現在納卡的現狀是1994年在俄羅斯的調解下雙方達成停火的,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當時的力量對比大概勢均力敵,甚至亞塞拜然可能還要弱一些。到今天,亞塞拜然的國力、軍力,特別是油氣資源等各方面都壓倒亞美尼亞,再加上外部有土耳其的大力支持,亞塞拜然就想要改變現狀。因為亞塞拜然不滿足於1994年停火,不想讓它固化。在這樣的背景下,儘管有俄羅斯的調解,亞塞拜然也願意談,但前提是亞塞拜然必須有所得。從現在的情況看,談也好、停火也好,亞塞拜然沒有達到目的,所以衝突很難停下來。
據德國媒體10月14日報導,亞塞拜然目前在納卡衝突中,佔領了該地區的多處地點。亞美尼亞軍方證實,亞塞拜然軍隊已設法將更多地方置於其控制之下。軍事觀察員李紹先認為,目前亞塞拜然在戰場態勢上佔據一定優勢,而且志在必得。
李紹先:1994年停火後,亞美尼亞佔領了包括納卡在內以及亞美尼亞和納卡之間大片的土地,實際控制地超過納卡面積的一倍還多,也就是說納卡本身是塊「飛地」。嚴格意義上的納卡,是整個包圍在亞塞拜然的版圖之內,它並不和亞美尼亞相連。1994年的停火線,實際是把亞美尼亞和納卡之間完全打通,整個連接在一起了。亞塞拜然主要是在平原上,亞美尼亞主要是在高原上,納卡是在平原到高原的過渡地帶。所以在這一次的衝突中,亞塞拜然基本上是在亞美尼亞控制的包括納卡在內的這片1994年停火的土地上全線進攻,投入較大而且是志在必得;亞美尼亞重點是從亞美尼亞境內打擊亞塞拜然進攻的據點和部隊,使亞塞拜然蒙受了不小的損失。
俄羅斯總統普京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資料圖)
俄羅斯總統普京10月14日應約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通電話,雙方強調履行納卡地區停火協議的重要性,並表示支持在歐安組織明斯克小組框架下啟動政治進程。軍事觀察員李紹先認為,俄土在納卡問題上各自有不同的利益考量,也有相同的利益訴求,解決納卡問題最終仍要各方回歸到談判桌上來。
李紹先:土耳其支持亞塞拜然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土耳其和亞美尼亞是宿敵,特別是還有一百年前奧斯曼帝國晚期時屠殺亞美尼亞人這樣的歷史血案。俄羅斯更多的是從整個俄羅斯南部的安全來考慮。亞美尼亞是俄羅斯為首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的成員,俄羅斯曾經軟中帶硬地告誡亞塞拜然,暗示俄羅斯有條約義務幫助亞美尼亞。但俄羅斯也不能把亞塞拜然推得更遠,否則亞塞拜然就要倒向西方和美國。俄羅斯主要考慮的還是息事寧人,要使這場衝突在談判中緩和下來。
土耳其也知道,如果違背了俄羅斯的利益,在這個地方它是佔不了便宜的,土耳其也主張談判,但前提是要改變納卡的現狀。可見,納卡衝突不完全是軍事上的問題,納卡地區介乎於裏海和黑海之間,是歐洲從陸地上通向西亞的一個交通要道、戰略要道,自古以來就是各大帝國的斷層帶和爭奪的焦點,所以這個地區的衝突問題,不是單靠軍事就能解決的,最終恐怕還得通過談判去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