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很多小哥哥和小姐姐在用手機拍照的時候,白天還能拍出很多不錯的照片,可一到晚上,不管是拍人還是拍風景,都拍得一塌糊塗,後來很多廠家為了給各位小哥哥小姐姐解決這個尷尬,專門開發了一個夜景模式,小B為了驗證這個夜景模式的效果,也專門去試驗了一下,結果,怎麼說呢?效果是好了很多,但是我們既然玩攝影,我覺得還是自己去調參數比較好一點。
為了讓大家在夜晚也能拍出酷炫的照片,今天我在這裡就專門做一期教程,讓大家了解為什麼普通模式下夜景總是拍不好,以及手動模式下的夜景拍攝教程。
1.為啥手機拍夜景效果會差?
最近幾年,手機攝影越來越流行,甚至有人妄言相機即將被手機取代,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
這個問題只要是玩過幾天相機的人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至少目前是沒可能的!因為手機的畫質和相機畫質完全不是一個等級的!攝影圈有句話叫「底大一級壓死人」這背後的原因就要說到感光元件上去了!
回到今天的正題來,手機拍夜景效果為什麼不如相機,那是因為手機的感光元件尺寸限制,目前手機感光元件尺寸最大的是年初豪威科技發布的OV48C,1/1.3英寸底座。而相比於手機,一個家用數位相機的CCD基本都在1/1.8或者1/2.5英寸。感光元件尺寸的差距讓手機在拍照上基本只能仰望相機,如果有人不服,請把手機與相機拍的照片放到電腦上,差別立馬就出來了,同樣這也是手機為何白天拍照看著不錯,夜晚就萎了的原因。
2.手機該如何拍夜景?
2.1時間選擇
夜景拍攝除了燈火通明的常見夜景外,大家可以嘗試在天快要黑的時候,那時候華燈初上,天空還透著一些微藍,這時候的燈光,建築,天空交相輝映,可以拍出很不錯的夜景照片。
2.2環境太暗,開閃光可以?
說到拍夜景光線差,很多朋友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手機自帶的閃光燈,在這裡我強調一下,除了特殊情況,手機閃光燈儘量不要用
一是手機閃光的光是在是太硬了,不管是打在人身上還是景物上,得到的大多是背景太暗,人物慘白一團,另外就是閃光燈的照度完全不夠,打出來的效果也是差強人意。
所以建議大家在光線不好的環境下儘量採用增加曝光時間或者ISO的方式來拍攝。
2.3 你需要一支三腳架
想要拍好夜景,一定需要準備一支可靠的三腳架,這是保證在快門速度很低的時候,保證畫面的穩定。之前有朋友讓我推薦三腳架,為了避免廣告嫌疑,我在這裡就不推薦具體型號,淘寶上面很多,不過大家可以選擇幾個可靠些的品牌,價格也不用太高的,基本上300塊左右就可以買一個相當不錯的三腳架。
2.4專業模式下的夜景拍攝參數設置
手機的專業模式下需要設置的主要就這幾個個參數:快門、對焦、白平衡和ISO。
首先說一說ISO,在之前的課程中我已經說到ISO是為了提高相機對光線的敏感度,數值越高越敏感,畫面就會越亮,但是一個問題就是ISO越高,畫質就會跟著變差,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畫面的噪點變多。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儘量降低ISO,增加曝光時間來平衡畫面亮度(記得帶上三腳架),至於白平衡,就需要根據環境整體燈光效果,白平衡的數值越高畫面越暖,反之越冷。
在這裡我透露一個自己平時用手機拍夜景常用的參數設置:
ISO 100
白平衡 3100
快門 0.5s、1s、2s、20s、32s
這裡的快門時間需要根據大家的拍攝環境來確定,大家可以嘗試(20s左右拍車流就可以拍出拉絲效果),晚上的白平衡可以嘗試調在2800到3200左右,這樣得到的是一種泛藍的冷色調,效果不錯,大家也可以自己動手試一試,下面就給大家展示幾個此參數下的夜景照片:
文末
最後提醒大家的是,除了ISO,像白平衡,快門,對焦這些大家都可以去嘗試,我個人比較喜歡冷色調,所以ISO調的冷一點,大家可以參考我的參數值然後自我發揮,相信多試幾次就能出大片了!
更多精彩,請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