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萬物一理,結構化戰略思維給你答案

2020-12-12 明月共讀書

小時候,總是夢想自己有一把神奇鑰匙,能夠解決所有遇到的難題,每次考試都可以輕輕鬆鬆考滿分,遇到問題總能靈光一現,瞬間找到解決方法。

事實總是殘酷的,沒有人能夠找到那把鑰匙。事實上,一個人很難在很多領域全面發力,錐子總是能夠鑽地更深,所以,要想突出,就要專注某一方面。

這個道理沒錯,在很多專業領域依然如此。但是,這個世界就像打開了加速度的閥門,每時每刻都有新的變化。昨天被萬人擁躉的新鮮事物,有可能明天就被人拋棄,只因更好的產品已經投入市場。

面對著日新月異的世界,我們是否依然只能在自己略有所長的領域才有話語權?是否一個碼農就只能在IT行業翻騰,醫生只能跟別人討論治病養生?是否談到我們不了解的話題時,只能做個老實本分的吃瓜群眾?

幸好, 答案是否定的。

圖書封面

讓吃瓜群眾也有發言權的,是與自下而上專業思維相對應的結構化戰略思維。哪怕你是個「門外漢」,只要學會了結構化戰略思維,就能夠快速把握住方向,抽絲剝繭,找到解決問題的良方。

終身學習者周國元,根據自己在麥肯錫工作的諸多經驗,全方位地從思考、交流到實施這一全流程角度入手,詳盡介紹了結構化戰略思維的方法論與實操方式,寫就了這本《麥肯錫結構化戰略思維》。

學習結構化戰略思維,讓你不再是生活的局外人,而是隨時可以發起進攻的最佳選手,能夠在工作中想得更清楚,說得更明白,做得更到位。

01 什麼是結構化戰略思維?重塑問題觀,啟動跨界按鈕

用書中的話來說,麥肯錫結構化戰略思維是一種學習如何學習的認知方法,也是一套以數字和邏輯為基礎的理性科學方法論和實用技巧。

從這一點來看,結構化戰略思維起於邏輯,據於數據,是邏輯分析與客觀事實的完美交互。

什麼是起於邏輯呢?當我們面對一個棘手的問題,傳統的做法是迅速找到解決措施,快速消滅問題。但是,如果不能找到問題的根源,只是逐個解決的話,永遠無法將問題徹底消滅。

結構化邏輯思維的邏輯起點便是,重塑全新的問題觀,找出問題的實質,揪出問題背後真正的癥結所在。與兩軍開戰時直接攻打敵方指揮部的打法是一樣的。

書中有一個例子,客戶的需求是,找一個能把釘子敲進木板的公司。面對這種情形,傳統公司與結構化戰略思維公司會有何不同呢?

傳統公司看到這樣的商機,會第一時間聯繫跟進客戶,上門談判溝通,拿出最有誠意的價格,最後只等高層敲定,合作就可以開始。

但是,一個具有結構化戰略思維的公司會怎樣做呢?他首先會問客戶為什麼要把釘子敲進木板,也就是了解客戶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溝通得知,客戶是想要做一批椅子出來。再細問下去,這批椅子是為了接待一批新的合作方,客戶想要讓整個接待過程更完美。

如此一來,真正的問題並不是把釘子敲進木板裡,而是如何更好地接待客戶,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

向上追問,找到實質問題,這就是結構化邏輯思維的立足之本。

具體的解決過程便是尋找跨界按鈕的重要步驟,整個過程需要超越具體細節,從更高層面找到解決問題的普適性方案。

這也正是戰略思維與普通戰術的區別所在。

如何解決呢?將問題拆解為更立體深入的細節。比如說,想要提高企業盈利能力,要從開源與節流兩個方面入手,然後再分別從開源節流兩個方面進一步分析。這樣逐層細分下去,就會形成一個樹狀結構圖。

書中簡略結構圖

自上而下,以解決問題為出發點,逐個分析破解。這樣層層分解問題,建立框架,形成擁有明確結構和順序的解決思路,便是結構化戰略思維的核心。

最終這樣一個超越細節的框架,也就具有一定的普適性。所謂萬物一理,舉一反三,這種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正是隨時可以拿來用的跨界按鈕。

這樣看來,結構化戰略思維不僅能對抗經驗主義,看到問題實質,找到更適配的解決措施,還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思維工具,幫助人們在陌生的領域儘快找到準確的方向。

邏輯性是結構化戰略思維的立足之本,數據則是讓思維成果符合現實要求的不二法寶。如果沒有現實數據,結構化邏輯思維終究只會產出學院派的理論成果,而非在實際工作中無往不勝的思維利器。

02 四大原則,不重不漏、不虛、不設限

在真正運用這一思維方式之前,明確他的運行原則與最終思維結果的完美程度直接相關。作者在書中概括了四個原則,分別是數字說話、透過現象看本質、MECE原則與以假設為前提。

如果你曾經讀過能讓數據唱歌的瑞典學者漢斯寫的《事實》一書,那麼對於用數字說話與透過現象看本質這兩個原則,便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具體可看一下筆者前期文章,詳見連結。經常情緒化決策?學會讓數據「唱歌」,做理性思考的明白人

數據不代表事實,因此在使用數據分析之前,首先就是要確保數據的真實性。單個的數據也沒有意義,通過橫向或者縱向比較,對極端數據進行分析,才有可能洞察數據背後的趨勢與規律。

因此,結構化戰略思維的前兩大原則,都在強調從真實的數據基礎上做出判斷,進而推斷內在規律。否則,一切結果都將成為無本之木。

MECE原則是從邏輯架構方面來說,分解出來的下層級條件,要滿足相互獨立無重疊,同時疊加起來窮盡全部可能兩個要求。

對問題進行多維度切分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實現MECE原則的完美運用,窮盡所有的可能情況,那麼,這樣的研究可以說是具有先知性的。窮盡所有可能,也就能夠預測到未來的所有情況。

假設的原則,讓整個思維過程能夠掙脫固化思維的桎梏,鼓勵打破常規,在頭腦風暴過程中儘可能多地收集觀點。在流程上,則要確保達到提出假設與驗證假設的閉環操作,驗證過程中一旦出現新假設,就需要進一步驗證,直到將假設切實落地。

這四大原則,既強調了思維的邏輯嚴密性,又能保證與實際情況的匹配,鼓勵假設的同時又強調驗證的嚴謹,科學地保證了思維結果的全面性與有效性。

03 新麥肯錫五步法-手把手教你結構化思維全過程

看完前兩部分,你可能會覺得結構化戰略思維也許很有效,但是,對於如何訓練則是全無頭緒。所以,本書的下半部分內容便是實戰分析與具體環節拆解,真正將結構化戰略思維的全過程演示一遍。

書中圖解

這也是本書的一大亮點,理論與案例相結合,這種環環相扣的講解就像是數學課本上的定理與例題一樣,拋出一個定理,隨後便是一個具體案例的應用。

比如,在驗證假設這一環節,作者提到了實地採訪時,如何用一系列禮貌又有力度的話術來打開對方的話匣子,去挖掘可能得到的信息。

而在交付環節,作者不僅僅是強調萬全準備的重要性,還提到了設置開場前問卷環節的重要性。為了降低甚至是化解部分參會者的敵對感,請他們參與問卷能夠有效建立對整體項目的共識,而且,還能有效促成權力的轉移變化,用做題這個小細節,讓參會者由單純的聽眾轉變為類似學生的相對弱勢地位。這樣一來,整個匯報過程會更加順利。

轉變思維的書,很容易就陷入紙上談兵的尷尬處境。如果書中沒有實戰演練的引導,真正去實踐的人就更少了。因此,本書不僅有實戰指引,還有要點卡片與相應的練習,提醒每一個讀者,真正將結構化戰略思維運用起來。

練習要求

就像作者最後寫到的那樣,希望大家有所啟發,有所收穫,有所衝擊,最重要的是,有所改變。

04 要想培養結構化戰略思維,這十個習慣很重要

習慣造就人生。

如果沒有推動結構化戰略思維的習慣,那麼這種思維方式終究不會長久,人們很自然地就會回到從前那種依賴本能的思維模式中去。因此,作者提出了十個習慣,能夠讓人在工作中更加覺醒,成為身體力行的思辨者。

1.反對的習慣2.學會解決正確的問題3.下一層面的細節4.總結提煉5.第一天的答案6.問正確的問題7.認為還是知道8.移動時間軸9.數字和邏輯10.知道邊界

這些習慣,單從字面意思便能知道大概,若是真的想要養成,依然需要下一番功夫。想要看如何養成習慣,可以看一下筆者前期寫過的一篇《微習慣》。《微習慣》:戰勝三分鐘熱度的習慣養成策略,微小習慣蘊含大能量

綜合來看,無非是勇於表達自己的觀點,讓自己更有邏輯也更簡潔地表達自己,讓自己被團隊看見。同時,要形成更高的格局與眼界,這樣才不會困於眼前的瑣事,找不到問題的關鍵。最後,還要看到未來的種種可能,讓自己不被時代拋棄。

就像美國作家威廉.吉布森所說,未來已來,只是不均衡地分布在當下。擁有結構化戰略思維的人,能夠更敏銳地看到未來。

寫在最後:

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沒有人能保證自己對所有的一切都能做到行家裡手的程度,但是結構化戰略思維卻能幫助你用最快的速度去了解分析新事物,這種跨界能力,讓人面對變化挑戰時更加從容,也勢必會成就新的跨界人才,也就是斜槓大神。

下一個斜槓大咖,會不會就是你呢?

我是松間明月,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正是讀書好時節。關注我,一起讀好書,豐盈人生。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四個原則揭秘「斜槓大神」們都具備的結構化戰略思維
    「結構化戰略思維」就是麥肯錫斜槓大神的「致勝法寶」結構化戰略思維的四大原則。一.數字說話結構化戰略思維是以數字為依據的、用嚴謹邏輯來推演的思維方式。數字至關重要,現代社會所有事物大部分最終都會匯總成數據,並以數據形式呈現和存儲。
  • 那些牛人的結構化思維是如何煉成的?
    其實,結構化思維不僅價值度高、而且可培養度也很高,值得我們刻意訓練。如果你按照本文的方法,沒能提高,放馬來找我。一、結構化思維比你想像得重要一萬倍下圖有15個數字,我需要你在3秒鐘內看完並記住它們,試試?
  • 大足石刻,看熱鬧,更看門道
    但是有一個弊端,遊客的思維完全跟著解說詞走,少了幾分閒庭信步的雅趣。 他完全贊同。 我說:要達到最佳效果,最好提前備足功課,再現場印證,才會遊刃有餘,又有豁然開朗的快感。腳下信馬由韁,思緒發古思幽,方得石刻之趣。這樣只能算開心的第一個層次。
  • 喝奶茶,內行人從不讓加這5種配料,外行人卻賊喜歡,長知識了!
    喝了這麼多年的奶茶,小編發現,內行人喝奶茶,從不讓加這5種配料,外行人卻賊喜歡,你知道是什麼嗎?真的是長知識了,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吧?1、椰果椰果奶茶是最常見的一種,很多人都喜歡在喝奶茶時加一些椰果,覺得咬著它特別的有嚼勁,口感很好。
  • 內行人買房的「5句口訣」,幫你輕輕鬆鬆選到好房子!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買房亦是如此,內行人買房和新手買房還是有很大的差別,就像前兩天我發布的文章《內行人買房與新手買房有什麼不同?讓你見識一下什麼叫「專業」》就很詳細的列舉了內行人與新手買房的關注點和諮詢問題的不同。
  • 4種無法人工養殖的魚,都是純野生,外行人瞧不上,內行人搶著買
    而在諸多的海鮮當中最受歡迎,最常見的無非就是魚類了,但是根據小編的了解,在所有的市場當中,海鮮市場的水是最深的,如果你是一個沒有購買海鮮經驗的人,或者是說沒有經驗豐富的內行人為你帶路的話,那麼當你走進海鮮市場的那一刻就註定了你要被坑被騙。
  • 世界領先的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它推行的戰略思維是什麼?
    在《麥肯錫結構化戰略思維》這本書中,作者根據自己在麥肯錫工作的經驗,首次體系化地從思考、交流到實施全流程,介紹了結構化戰略思維。同時拆解了其方法論,著重介紹了「結構化戰略思維」、「四大原則」、「新麥肯錫五步法」和「培養結構化戰略思維需要養成的10個習慣」,讓你在項目上自信地面對問題與挑戰,並能快速提出高效而有創造性的解決方案,還能幫你解決「焦慮」的困難。
  • 在粵菜館點這4道菜,老闆一聽就知道是內行人,外行人「一臉懵」
    不過廣東菜可是比較講究的,有些外行人也許吃不出來有什麼多大差別,但是在粵菜館點這4道菜,老闆一聽就知道是內行人,外行人「一臉懵」。第一種:白切雞俗話說「無雞不成宴」,雞肉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在廣東菜裡面,當然也是缺不了雞了。
  • 深度思考需要升級結構化思維!
    作為結構化思維的一種,相比線性思維,更能全面、立體地展現思考的深度和廣度,有利於推出更有價值的觀點。自己已經習慣在工作中用金字塔梳理知識點,做營銷策劃案。但在這過程中,始終感覺用得很淺層——就只是把「已想到內容」,用金字塔的「樣子」羅列出來而已。即我對金字塔原理的使用,框架大於思考工具,形式大於內容。
  • 極簡思考,九個步驟讓你的思維洞見有用武之地(附思維導圖)
    說到這裡,也許你會明白,為什麼領導打斷匯報,單刀直入地尋求「答案」。你錯把給出「最佳方案」的匯報,當成了一場自導自演的「秀」,你匯報的目標不是讓這場「秀」生動完整,而是讓「觀眾」——主要決策者理解你的方案,並最終支持你的方案落地執行。
  • 外行人才會直接吃,內行人這樣吃!
    外行人才會直接吃,內行人這樣吃!在牛排端上來後,很多人都忽略了一點,那就是盛放牛排的鐵板還是有足夠的餘熱的,可以將雞蛋翻過來,用鐵板的餘熱來給雞蛋加溫,這樣就能將雞蛋煎至7分熟以上了。
  • 客家話「割魯基」你還有印象嗎?能看懂的人至少30歲了
    割魯基也是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的技術活。首先的準備好適合自己的鐮刀,竹竿,稻草繩。
  • 美麗南方.青瓦房古村落的國慶中秋嘉年華邀你來玩!
    這次看自由搏擊再也不是「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近距離看到選手們展示他們的拳、腳、肘、膝和摔跌的技術,只為戰勝對手!青瓦房的古村落,夜裡特別美~青瓦錯落,盞盞燈籠亮起,就是拍照的最好時機,旋轉、跳躍……你閉著眼想怎麼拍就怎麼拍,還一定都特別美!
  • 買房這幾個樓層不能選,價格再低也別買,看內行人都是怎麼買房的
    買房的時候,這幾個樓層千萬不能選,價格再低也別買,一起來看看內行人都是怎麼買房的吧?買房這幾個樓層不能選 1、千萬不要買底層底層因為貼近地面,不僅採光會受到影響,而且還會受到蚊蟲的侵擾。內行人都是怎麼買房的有一句俗語叫做「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講的是內行人看事情,看的是方法和本質,而外行人看事情只能看看外表,看看熱鬧。在買房上面,這句話也同樣適用。李嘉誠作為房地產界的大咖,絕對的內行人。
  • 粵菜白切雞看似做法簡單,實則很講究,內行人「三提三浸」才正宗
    其實這就是所謂的「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而粵菜白切雞的做法看似很簡單,實則卻很講究,內行人「三提三浸」才正宗。那為何粵菜的白切雞要「三提三浸」,而不是直接浸熟呢?如果這話要是被廣東人聽到,肯定會被笑掉大牙的,內行人告訴你「三提三浸」才是白切雞最正宗的做法,也是做好正宗白切雞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