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國家沒有過春節或者過元旦這一說法,但聖誕節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如同春節一樣盛大的節日。近幾年來我們國家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喜歡過聖誕節,甚至他們對於聖誕的期待程度比期待春節還要高,這讓很多真正在意中國傳統節日的中國人十分不滿,覺得他們是在迎合西方文化。但我們在排斥外國文化的時候,亞洲很多別的國家也在過我們的春節,難道要說我們的春節不值得他們一起慶祝嗎?並不能這麼說吧,只能說是兩族文化融合起來,形成了每個國家各自的特點而已。就像這些過春節的國家也不是完全照搬照抄我們吃餃子、放鞭炮、貼對聯的習俗,而是形成了很多他們獨有的特色。
第一個同樣過春節的國家是日本,雖然他們自稱是日本帝國,是高端的發達國家,但是依舊不能否認他們國家很多文化都是從我們這裡流傳出去的,在唐朝的時候日本就開始不斷學習與引進中華文化,這也能說明為什麼日語有很多繁體字、他們的和服那麼像我國古代服裝改良過的一樣了。而也是從那時候起,日本就跟中國一樣開始過春節,不僅同樣過農曆春節,連過年習俗也都差不多。
可是明治維新時,日本的天皇宣布廢除了日本過春節這一規定,從那以後日本人就不再過農曆春節,但開始把元旦當成春節來過,也就是每年的一月一號,這一天也成了日本最盛大隆重的節日。在元旦時日本會放六天的長假,而且一家人也會圍坐在電視機前收看紅白歌會,這相當於我們國家的春節聯歡晚會。一月一號時他們會互相到親戚家拜年,也會給小輩發壓歲錢,除了日期變了以外,跟我們國家的形式也都沒什麼大變動。
第二個同樣過春節的是韓國,在古代的時候韓國還是我們國家的附屬小國,所以跟我們同樣過春節一點兒也不讓人意外,他們在一千年前的新羅時代就開始過春節,直到1910年日本開始統治朝鮮半島,他們才停止了過春節,這場殖民統治足足有三十五年之久。在1985年是韓國政府終於宣布重新過春節,而且也規定全國放假三天。我們國家在外工作的人不管多遠都要趕上春運,在春節這天之前回到家人的身邊,韓國也同樣如此,講究一家人團聚過節,所以像他們國家首爾這種大城市,一到了春節也顯得空蕩蕩的。
但韓國跟我們國家還有一點不同,就表現在壓歲錢上。我們國家大人給孩子壓歲錢的時候都會裝在紅色的信封裡,或者性格爽利的大人都會直接把錢塞到孩子手裡。韓國人在初一這天,都會先祭祀祖先,然後小輩開始給長輩拜年,長輩就會把壓歲錢裝在一個白色信封遞給小輩。我們國家過年用紅色代表的是熱鬧喜慶,韓國用白色代表的是純潔乾淨。
第三個同樣過春節的是越南,他們國家跟發達的韓國和日本不一樣,整體經濟偏落後一點,但是在春節置辦年貨上也不會含糊,在春節這天晚上家人坐在一起吃晚飯,桌上也會有豐盛的肥肉醃菜等等,最特色的就是有越南獨有的兩三斤重大肉粽。
跟我們國家不同的是,越南會在年前買一條鯉魚供奉起來,因為他們認為鯉魚就是龍王的化身,等灶王像燒沒了之後就會把這條鯉魚放回河裡,這個習俗可以說是很有意思了。看來在春節這麼熱鬧的一天裡,除了我們國人還有這麼多人在慶祝,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