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立法禁止父母體罰孩子,中國網友炸鍋了:聖母病!

2020-12-16 網易體育

   



據日媒報導,日本政府將於2020年4月正式出臺修改後的兒童虐待防止法,禁止父母體罰兒童。方案將體罰解釋為:無論父母的出發點是否為管教,造成孩子身體上任何痛苦的行為,無論多輕都是體罰





具體判定為體罰的例子如下:


因孩子不做作業而不給晚飯吃

因孩子偷竊他人東西而打屁股

打孩子

讓孩子長時間跪坐等。

 

此新聞一出,千百年來奉行棍棒教育,贊成不打不成才的部分中國家長,徹底炸鍋了。


更有人直呼:自己的孩子都不能打了,還是自己的孩子嗎?

 

孩子在外受到老師、同學、甚至陌生人的毆打叫虐童和暴力,但在家、受到家長的暴力和毆打都被歸入教育,只是教育手段不那麼完美罷了。

 


針對家長對孩子的體罰、虐待、暴力行為的界定和區別是模糊的、複雜的。


還記得深圳寶安的虐童案嗎?只是上面這幾張動圖就讓人心驚膽戰。如果說教育,那么女孩端坐寫作業,突然母親推搡、拽頭髮,是想要教育孩子什麼?



有樣學樣的弟弟很快也會了媽媽和爸爸的樣子,對姐姐無端毆打推拽。

 

在警方介入調查後,女孩的親生父母竟然說:關你什麼事,打的是我女兒!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北大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74.8%的中國兒童(16歲前)遭受過不同形式的虐待。


2014年上半年,國內媒體曝光的104起虐童案中,親生父母虐童比例佔49%,成虐童主力軍,中國潛在受虐兒童已達1000萬。


51%的農村少年兒童被父母打過,經常被打的佔22.7%,受嚴重體罰的佔18%虐童案中,屬於長期虐童的,比例高達22.67%

 

立法能保護這一部分正在遭受或者潛在遭受虐待和嚴重體罰的孩子,嚴重的暴力和體罰不是教育,是虐待、是欺凌,是犯罪。


但是,輕微的體罰和懲戒也算違法和犯法行為嗎?

 

 

支持棍棒教育的家長,並非虐待和嚴重體罰的代表者,棍棒教育的聲音也並不唯一。


近年來,溫和堅定的教育理念慢慢流行起來,傳統的棍棒教育觀念已經被逐步瓦解。

 


三聯生活周刊在社交平臺發起就是否該打孩子發起了一項投票,完全支持棍棒教育的網友僅佔參與投票總人數的8.8%,完全禁止打孩子的網友人數佔比為14.6%72.8%的網友比較中庸,贊成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贊成輕微體罰。


完全禁止打孩子的網友道出了暴力的危害,哪怕是一次動手,也是錯誤的示範,並且打人是最無能的教育方式,並不能起到糾正不良行為的目的只是一種家長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的粗暴手段而已。

 

 


觀點中庸並支持輕微體罰和懲戒的網友,有人提出了教育孩子中的最大疑惑——只講道理,他不聽怎麼辦?

 


也有人表示,輕度體罰並無不妥,只是體罰的度難于衡量和界定;更有大部分網友表示,輕度和適度的懲戒是最為合適的教育手段

 


出人意料的是,全球支持適當老師體罰學生的國家並不少。


美國雖然各個州的規定不盡相同,但大約1/320個州允許適度體罰。密西西比州、喬治亞州、德克薩斯州等幾個州規定體罰是指用木板擊打學生臀部的方式懲罰或糾正學生。

 

英國也支持學校對學生進行適度懲戒,包括著名的伊頓公學,但是對具體如果懲戒都有極其嚴格的規定:



允許使用皮帶或鞭子對臀部區域進行體罰,但皮帶、鞭子的尺寸、材質有具體要求,對體罰的具體次數也有明確規定。


體罰要有記錄,列明體罰原因及處理過程,要經過校長或教務長籤字同意,有見證人,但禁止在班上或眾人面前施行體罰。



新加坡就更厲害了哈,在學生犯下嚴重錯誤時,校長有權對其進行鞭刑。鞭刑……大家想像一下。


 

以上提的是學校懲戒學生的實例。對於家長懲戒孩子,大部分西方國家的家長也有自己的方式和方法,不一定是動手,是其他形式的懲戒和懲罰。

 

 

美國經典育兒寶典《正面管教》的作者尼爾森博士表示:有研究表明,經常受到懲罰的孩子,要麼變得極其叛逆,要麼變得因恐懼而順從。


她建議針對不良行為的懲戒方式有:罰坐、罰站、沒收心愛的物品,剝奪某項權利


西方國家的部分家長會採用「timeout」 隔離計時法將孩子帶離事發區域,幫助孩子冷靜下來,再一起復盤錯誤行為,簡單可以理解為小黑屋,只是這樣的隔離區域不一定是黑暗的房間,而只是另一個空間。


 

孩子需要教育、需要引導,但是方法千差萬別,西方國家家長的做法更多採用了南風效應」。


這個典故大多人都聽過:南風與北風打賭,看誰的力量更強大,她們約定,看誰能把行人的衣服脫下來。北風張牙舞爪地吹,行人把衣服越過越緊;南風徐徐地吹,直到風和日麗,行人都脫掉大衣——用啟發人們反省、滿足自我需要的方式,從而達到教育目的。

 


中國也有專家給出了類似的建議。心理專家李玫瑾老師說過:


孩子要在3歲前好好寵愛,3-6歲一定要對孩子說不,要立規矩,否則12歲以後基本定型。那時的孩子任性妄為,家長就管不了了。再大一些尤其是青春期的男生,說也說不聽,打也打不過。

 

她舉例說明如何用四不法則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一是不罵,罵孩子不文明;

二是不打,打孩子會給孩子不好的示範,孩子以後也會學會用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

三是不說教,這時候講道理孩子也聽不進去;

四是不走開,就看著他哭,因為孩子就是哭給你看的。

 

當孩子哭完之後,告訴他,哭沒有用,有什麼要求好好說,和大人商量,如果說的有道理,大人可以考慮。

 


有網友質疑,那麼孩子做錯了事情也不能懲戒嗎?


有一種說法叫做自然懲戒,比如弄撒了牛奶,沒有牛奶喝還要參與打掃衛生,這已經是一種自然解僱的懲戒,不需要認為體罰和懲罰孩子;


再比如,弄丟了電腦,影響了學業和正常生活,這樣錯誤行為的後果孩子已經承擔了,則無需再由家長懲戒。

 

當然,有孩子總是丟三落四,不長記性,如果家長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採取孩子和家長都能接受的方式進行懲罰也未嘗不可。

 


體罰不一定是教育,而沒有任何懲戒的教育一定不是好的教育整個世界的運轉都有的固定的框架和規則,每個社會人都要遵守規則。


而家長的責任,就是教會孩子遵守社會規則,適應社會,做錯事要承擔後果並接受懲罰,而不是任著自己的性子為所欲為。


本文來源:家長會了麼 作者:蘇西米 責任編輯:石玥_NS3913

相關焦點

  • 日本最新法規:禁止體罰孩子!面對熊孩子怎麼辦?看看網友評論
    就在19日,為了避免家長體罰,日本參議院全體會議通過了新法,禁止體罰小孩,而且這一提議得到在場議員的全票通過。法規明確禁止父母體罰孩子,也要求各個地區對於虐待孩子的父母給予醫學上、心理上的指導援助。新聞一出,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並且旗幟鮮明的分成了幾個派別:覺得不靠譜派,大力支持派,還有佛系中立派。 覺得不靠譜派這些網友一般都認為孩子不打不成器,現在不打將來社會上有人替你教訓。面對熊孩子,家長必須給予有效的教育措施。
  • 禁止老師體罰學生,那遇到熊孩子怎麼辦?
    近代以來,無論社會如何變化,「禁止體罰」的觀念在中國還是越來越深入人心。清政府在1904年頒布的《奏定學堂章程》就提出,13歲以上不可再用體罰,13歲以下最好不用體罰。民國政府也提出要廢除體罰。而在1952年中央教育部曾下發通知,明文規定「廢止體罰或變相體罰」。
  • 印度孟買62%父母曾體罰孩子 母親佔多數
    原標題:印度孟買62%父母曾體罰孩子 母親佔多數中新社加德滿都2月8日電 新德裡消息:印度媒體8日披露一項調查報告顯示,在該國經濟中心和人口最多的城市孟買,62%的受訪父母承認曾對子女進行體罰,其中母親佔六成多,超過父親所佔比例。該項調查由民間親子機構組織完成,調查人員對孟買1700名家長進行了訪問,結果顯示62%的父母曾毆打孩子,包括打耳光等方式。
  • 外國「奇葩」體罰有多狠:日本獅子咬,南非扔森林!是親爹親娘嗎
    在管教孩子的問題上,世界父母都是一樣的套路,即:言語教育不通,那就動手體罰!畢竟好說歹說孩子就是不聽,最後動手只能算得上父母的無奈之舉。可你知道嗎?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體罰方式,但和中國父母比起來確實更狠!
  • 老師用「教鞭」體罰學生,是愛還是傷害?
    近日,一則教師體罰學生,後被教育局解聘的新聞衝上熱搜,引發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那麼,老師到底能不能體罰學生?體罰的緣由和底線在哪?對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體罰是否存在合理性?現如今,每個家庭都只有1--2個孩子,都是父母親人的心肝寶貝,在家都是寵著,尤其使隔代的長輩們,更是見不得自己的孫輩們受委屈,在這種情況之下,一旦發生教師體罰自己小孩的行為,後果可想而知:一方面,如果體罰的不重,相信家長們的反應不會過分激烈,一般理性的家長會向老師問清相關情況,或者是與相關領導進行溝通,這種一般會妥善的解決。
  • 教育部最新通知:教師的這7種行為被禁止,網友拍手叫好
    在我讀書的時候,父母都希望我們能夠遇到嚴厲的老師,那時候人們的普遍思想是遇到嚴師是學生的幸事。不過,現在嚴師越來越少了,佛系老師卻越來越多了。佛系老師越來越多的原因,主要還是老師不敢管了。也許是現在很多孩子是獨生子女,又或者是現在父母的維權意識越來越強烈,自家孩子在學校出了事比如孩子在校被老師批評了,或者孩子在校出了意外都會找理由去學校鬧一鬧。
  • 虎爸狼媽體罰女兒致死 體罰帶來的影響有多大
    暴力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不少父母因為孩子發錯常常會挨打孩子想要給孩子一個深刻的教訓,但是這真的有效嗎?據報導贛縣梅林鎮一對夫婦,因12歲的女兒偷了超市一包零食,在家對其採取用繩子反捆雙手、雙腳,用襪子塞住嘴巴,用冷水澆淋等體罰方式,而且在女兒出現昏迷後,仍沒有及時送醫院搶救,最終導致女兒死亡。
  • 教練體罰學生用便池水洗臉,稱再犯錯就喝了?!體罰的後果誰承擔
    大家贊同老師用體罰的方式教育孩子嗎?老師,這孩子如果不聽話,幫我嚴點管!在上一代人裡,這幾乎是不少家長的真實心願與希望,常常對教師說的一句話。但那個時候的教師,還是充分行使著懲戒權,甚至就是在體罰。而如今我們都越來越重視孩子的身心健康地成長。老師過度極端的懲罰方式往往會給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傷害。所以,今天浪媽就和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
  • 從炸鍋的日本網友看中國的崛起和強大
    1月9日,根據日本防衛省消息,日本緊急出動30餘架飛機應對中國前出日本海的8架飛機。日本行動之迅速,規模之空前幾乎是全日本無人不知,消息傳到中國來也是被刷屏了。為了表示對中國的抗議,抵制中國貨竟然成為日本網友的共識。
  • 「老師,我的孩子,隨便打,拜託了。」
    點擊播放 GIF 0.6M與這則新聞遙相呼應的是,日前,法國國會通過了「反日常教育暴力法案」,明文規定禁止家長打孩子屁股。法案一出,在法國父母群體中引發了不小的爭議。很多家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反對,稱孩子「不打不成器」。星媽在這裡想拿我們鄰國再來做一個對照——日本的青少年教育令很多中國家長津津樂道,但卻也有著不為大眾所知的陰暗面,比如體罰,在中國屢見不鮮,在日本也一樣——雖然明令禁止,卻有愈演愈烈的趨勢。為何社會依然容忍已被明令禁止的體罰?
  • 澳洲禁止離境,中國禁止入境,孩子是外籍的父母傻眼了
    網友「吃檸檬的大眼萌」就透露了表姐一家的遭遇:表姐十年前去澳洲留學,現在已經在澳洲結婚生孩子並取得了綠卡(中國國籍,但是可以在澳洲居留和工作)。由於澳洲人對疫情根本不重視,不戴口罩,宣布封城了,還要去海灘曬太陽,宣布商店關門,還要趕在最後一天去購物,去美甲。
  • 日本將立法禁止製售牛肝刺身
    環球網駐日本特約記者王婧報導,據日本新華僑報網4月13日消息,日本一直非常注重食品安全,但是,喜食刺身等生食也給食品安全增加了很多風險。據日本《體育報知》的消息,4月12日,日本內閤府食品安全委員表示,為防止食品中毒而應該從立法上禁止餐飲店使用生牛肝為食客製作「肝刺身」等,並就此向厚生勞動省表達了這一見解。
  • 中國熊貓在日本產崽,日本網友「炸鍋了」評論量全網第一,舉國歡慶!
    據日本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2日中午11點52分,東京上野動物園de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旅居日本大熊貓「真真」在東京上野動物園順利產下一隻熊貓寶寶,這是今年全球首隻在海外出生的熊貓寶寶。目前還不確定幼崽的性別。
  • 山西華光育才學校教師體罰學生被停職!網友:保護自己
    近日,教育部剛剛公布8起違反新時代教師十準則的典型案例,其中被曝光的就涉及有幾起教師體罰學生的事件。但是,即便如此,還是有教師控制不住情緒,在課堂上體罰學生,導致被教育局嚴肅處理的事情發生。2020年12月7日,山西霍州市教育局曝光華光育才學校教師體罰學生的案例。體罰學生的教師被停職,並在全校教師大會上做出深刻檢查;責令學校負校長向家長道歉,並妥善安排好孩子的學習。這件事是網友爆光稱霍州華光育才小學老師上課時掌摑學生並將其推倒在地。
  • 深圳擬立法禁止14歲以下兒童坐副駕位置
    新華社日前,深圳市公安局向市人大常委會提請修訂深圳兩項交通安全法規:立法規定4歲以下兒童乘車必須使用安全座椅,禁止14歲以下兒童坐副駕位置。那麼,深圳市民對此有何看法,是否支持?昨日,記者採訪了部分市民、兒童家長及中小學生。
  • 塑料垃圾泛濫成災,日本將立法禁止免費塑膠袋
    參考消息網6月5日報導日媒稱,日本將立法支持有償使用塑料購物袋。據日本《讀賣新聞》6月4日報導,日本環境大臣原田義昭當地時間6月3日公布了將立法禁止全國的便利店和超市無償提供塑料購物袋的方針。據報導,日本國內每年消耗的塑料購物袋超過10萬噸,一部分流入河川和海洋,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汙染。如果以法律的形式作出規定,零售店就可以向顧客使用的塑膠袋收費,有望減少塑料垃圾的產生。立法的對象也將包括藥妝店和百貨公司。但是購物紙袋和布袋不在立法範圍之內。
  • 「熊孩子」和「體罰」用英語怎麼說?
    他是個被寵壞的孩子,是該學些規矩了。 體罰怎麼說? 體罰在公立學校是被禁止的。 體罰是很常用的,如果孩子違反家裡的規矩。
  • 奈及利亞學生因上學遲到遭暴力體罰
    儘管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體罰會對兒童產生負面影響,但在奈及利亞的許多學校,體罰是一種讓學生守紀律的常見方式。據報導,奈及利亞不在禁止體罰兒童的60個國家和地區之列,儘管國際組織呼籲該國禁止體罰學生。聯合國兒童機構估計,大約有3億名2歲至4歲的兒童定期遭到父母或照料者某種形式的體罰。打屁股的歷史是誰發明了打屁股?
  • 曬「血衣」栽贓老師體罰學生,引上億網友關注!家長今日被判刑!
    同時,為進行炒作,提高網絡關注度,劉某向馬某(已判刑)支付760元購買增粉、點讚及轉發等服務,後馬某將該業務轉包給一非法網絡平臺,致該微博被轉發140萬餘次,#廣州一小學體罰哮喘兒童至吐血搶救#微博熱搜被網友閱讀5.4億次,討論19.6萬次,引發網絡及公共秩序嚴重混亂。
  • 栽贓「老師體罰學生」者栽了
    微博熱搜:教師體罰哮喘學生致其吐血今年5月30日凌晨1點54分和上午6點53分,微博網友「小島裡的大海」發布兩條博文,稱其患哮喘的六歲女兒被廣州市白雲區某學校的班主任體罰,長跑學校足球大操場十圈,致孩子嘔吐、呼吸困難並吐血,晚間被送入醫院搶救,並附上了帶血的衣服、鞋子和就醫等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