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若
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
在生活中,許多人都渴望成為一個懂得賺錢的高手,而我們要知道,決定人與人財富的往往不是金錢多少和學歷,本質上是一種思維的差異。
曾有一個報導講過,很多貧窮的人可能因為走運,彩票中了大獎,過了幾年後, 你會發現,他們的生活又會恢復如常,本質上沒有改變。
真正讓我們變得貧窮與富有的,往往是我們內在看不到的思維,這些才是拉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我們要想讓自己變得富有,就需要讓自己養成這些思維習慣。
01懂得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問題
對於每個人來說,我們都要了解趨勢是什麼。趨勢往往是人心所湧向的地方。趨勢要求我們學會向前看,如果我們不懂得向前看,總以為生活就會這樣,往往我們說不定就被時代所拋棄了。
一個貧窮的人往往缺乏長遠的眼光,他們不懂得今非昔比,更不懂得時代在發展,事物也在不斷迭代,我們要想讓自己不被時代所淘汰,最好的方法就是與時俱進。
新媒體人中有一個Spenser大叔,他曾經講述身邊強者與弱者的區別。強者遇到新鮮的東西,往往就會立馬去嘗試,而且嘗試找到其中的商業機會。
而弱者不同,弱者看到不懂得的東西,不僅不去研究,還認為這是壞東西。真正擁有富有思維的人,他們懂得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問題,更懂得提前布局,在事物還沒有發展起來的時候,提前進場,在事物的發展中,不斷推動自己迭代與前進。
比如很多人所熟悉的新媒體領域,在算法還沒有流行起來的時候,很多人就湧入了這個平臺,在這個平臺爆發的時候,讓自己得到了更好的發展。
用趨勢與發展的眼光能讓我們面對機會的時候,不再遲疑,而是抓住屬於自己的機會,我們往往就能變得越來越厲害。
02專注自我的目標
對於窮人來說,他們往往不敢設置目標。因為他們胡認為目標太難,往往難以實現。所以他們容易隨波逐流。
在他們的人生字典裡,聽到最多的是抱怨與各種各樣的問題存在,他們會為自己找各種理由與藉口,推遲自己做這種事情,並且認為自己一定無法實現。
在窮人的眼裡,生活是很難,而這種難會讓他們越發不敢挑戰困難,而是被困難嚇跑了,變得謹小慎微。
而在富人的眼裡,他們更加專注目標。對於他們來說,做事先要有目標,他們往往聚焦是目標,而不是遇到的各種問題。
在他們的人生字典裡,一旦目標設置下來,就認為要想盡辦法完成。這種誓死要完成目標的想法,更容易激發自己身上的潛能,更能鼓勵他們勇敢地面對困難。
心理學發現,成功者往往會聚焦目標,對於困難反而沒有那麼看重,這種舉重若輕的態度,讓他們更容易有信心完成目標與挑戰。
《致加西亞的信》這本書中講述一個送信的士兵,對於目標非常認定與執著,他從不知道原來那麼多困難,但是他從未被困難所嚇倒,最後圓滿完成任務。
一個富有的人往往是內在信心,信心比黃金還貴也是如此。窮人之所以不敢設置目標,本質上是缺乏自信,而富有的人是對自我相信,更是在生活的實踐中錘鍊出智慧的勇氣和行動力。
03樂觀思維
萬維鋼老師曾說過,這個世界上悲觀主義往往是對的,但是樂觀主義往往能贏得機會。
真正富有的人,對待生活往往充滿著希望與勇氣。他們認為生活有太多的機會了,而不是被自我悲觀鎖限制
一個人總是過於悲觀,往往就看不到生活陽光的一面。任何人要知道,生活從不完美,萬物都有裂隙,但是陽光總會照進來。
就像有人曾講述一個經典的營銷故事,有個人告訴兩個人,非洲的人沒有穿鞋。對於悲觀者來說,他認為自己到了非洲一雙鞋都賣不了。
而樂觀者往往不同,他會看到這是一個巨大的商機。他看到非洲人竟然沒有穿鞋,那麼只要我們用心推銷鞋子,一定會被他們接受。
而事實上,樂觀者通過自己的信心和感染力,往往就能攻克市場。還記得當年鑽石嗎,「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經典的名言讓無數人接受了鑽石,事實上,當時鑽石在中國市場是一片空白,中國人習慣接受黃金,而戴比爾斯卻大膽做出這個決定,在中國推廣鑽石,果然鑽石被無數的年輕人接受了。
真正富有的人更容易從樂觀的角度去發現機會,然後塑造機會,直至實現機會。
04擁有利他雙贏思維
真正富有的人,在做人做事的時候往往秉承的原則是利他與雙贏思維。在中國有一句話叫做成人達己。
事實上最好的利己就是利他。我們永遠不要忘記,獨木不成林,一個人所做的事情只有利他,才能讓他不斷強大與壯大。
曾經有一個老闆,當時承包了魚塘,僱傭了兩個人,第一年的時候,魚塘沒有賣多少錢。
老闆去現場看了下,發現僱傭的人做事非常的懶散,沒有積極心。後來老闆決定換了一種方式和僱傭的人合作,他告訴僱傭的人,這個魚塘是屬於他的,四六分成。
後來那個僱傭的人做事才變得越來越付出,而老闆承包的魚塘也變得更加高效。真正厲害的人,往往懂得利己,而不是自己一個人吃獨食,才會吸引別人合作,更能讓對方信任你,認為你是一個心胸寬闊的人。
真正富有的人,懂得用利他的思維讓他人認為自己是在替自己做事,而不是替別人做事,這是他們成為富人的關鍵,他們能夠調動別人的積極性,更能幫助別人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