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倫敦7月23日電(記者王子江)幾年前,有記者問鮑裡斯·詹森什麼時候想參選首相,當時還是倫敦市長的詹森用了一個橄欖球術語:「當球被爭球雙方踢出來的時候。」
上世紀80年代,詹森在牛津大學上學的時候,曾是學院橄欖球隊的一員,但據他的校友回憶,他上學時更喜歡社交,他的橄欖球技藝很少給人留下印象。
2015年12月3日,時任倫敦市市長的鮑裡斯·詹森在2015橄欖球世界盃抽籤儀式上。
2001年,詹森走上政壇後,人們才開始看到他在賽場上的身影,當然,他更多時候帶來的不是運動天賦的展示,而是如貝克漢姆在1998年世界盃被紅牌罰下這樣的話題,英國媒體甚至用「高光時刻」來形容他。
2006年,在紀念英格蘭足球隊贏得世界盃冠軍40周年的一場慈善比賽中,他身披10號球衣上場, 在試圖鏟球時,一頭頂在退役球星高迪諾腹部。他事後解釋說:「我是打橄欖球的,踢足球很容易犯規。」
2015年,他作為倫敦市長訪問日本,日本方面投其所好,在街頭安排了一場小學生橄欖球賽,詹森作為嘉賓上場,他穿著皮鞋繫著領帶,拿到球後快速突破,將一名10歲的小男孩撞翻在地。
類似的事情還發生在倫敦市政廳外舉辦的一場兒童比賽中,作為嘉賓上場的詹森用皮鞋一腳將一名兒童球員踢翻在地。
2010年7月27日,在倫敦奧運會倒計時兩周年之際,時任倫敦市市長的鮑裡斯·詹森在正在建設中的英國倫敦奧運會自行車館內試騎自行車。新華社發
你可以說詹森在賽場過於認真和嚴肅,以至於連小孩子都不放過;但也可以說,他在賽場上過於搞笑,不拿比賽當回事。其實按照他的一位牛津同學的回憶,他從詹森嘴裡聽到的所有對話,都是以「開玩笑」的方式說出來的。因此賽場上出現上述場面,並不奇怪。
其實早在他剛剛就任倫敦市長之初,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閉幕式上接受五環旗幟時,全世界都目睹了他漫不經心的做派,反對者認為他隨意,支持者認為他沒有架子平易近人。
2008年8月24日,這是在北京奧運會閉幕式上,時任倫敦市市長的鮑裡斯·詹森從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手中接過奧運會會旗。新華社記者蘭紅光攝
作為體育記者,本人曾多次近距離在體育場合接觸詹森,對此深有感觸。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2012年倫敦奧運會之前的一次活動。倫敦代表性建築物塔橋上將懸掛五環標誌,市長辦公室就在塔橋旁邊,儀式在泰晤士河中央的船上舉行,詹森走出市政廳,穿過熙熙攘攘的遊客人群,一個人溜達到300米外的碼頭旁邊上船。儀式很快結束,他又一個人下船走回來,正好碰上一大群下課的小學生,他一邊走一邊和孩子們打招呼,孩子們並不認識這位市長,詹森略顯尷尬。
2012年6月27日,倫敦塔橋夜晚的燈光與巨型奧運五環相交輝映。新華社發(高塔姆攝)
2015年世界盃橄欖球賽在英國舉行,當時正趕上英國大選,保守黨和工黨爭奪激烈。世界盃在倫敦開幕之前的那個下午,詹森與組委會的幾個人帶著冠軍獎盃來到倫敦北部的哈弗斯託克中學,與學生們進行了一場「友誼賽」,詹森親自披掛上陣。在這所中學上學的中國女孩阿明也被選去參與比賽,她說詹森在場上左衝右突,打得很賣力。
賽後,詹森帶著獎盃在狹小的辦公室裡與校長和學生代表合影,他與大家一一握手,阿明回憶說:「他的手和搓板一樣,當時很奇怪為什麼市長長著那樣粗糙的手。」
詹森之所以選擇這所中學,是因為哈弗斯託克被稱為工黨的「伊頓」,當時的工黨領袖艾德·米利班德就畢業於這所中學,米利班德早些時候也曾回到母校演講,為選舉造勢,但阿明說,米利班德帶著兩輛轉播車到了學校,警察還在附近拉起了警戒線,與詹森的作風完全不同。
後來工黨在大選中慘敗給了保守黨,不知道那場學校橄欖球賽是不是發揮了些許作用。
與他的牛津師弟、英國前首相、脫歐的始作俑者卡梅倫不同,詹森從來不透露自己是哪個足球俱樂部的球迷。當市長時,每次遇到這個問題,他都回答:「我支持所有倫敦的球隊。」
不過他的確是英格蘭隊的球迷,經常到溫布利觀看「三獅軍團」的比賽。去年英格蘭隊在世界盃上晉級四強後,擔任外交大臣的詹森非常興奮,在社交媒體上說:「世界盃要回家了。」
世界盃沒有回家。剛過了一年,他本人就要搬家了,地址是唐寧街10號(英國首相官邸)。
文字編輯:劉陽
新媒體編輯:吳俊寬
籤發:張薇
版權歸新華社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