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複數浮點運算的協方差矩陣的FPGA實現

2020-12-25 電子產品世界

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6/349296.htm

  協方差矩陣的計算是信號處理領域的典型運算,是實現多級嵌套維納濾波器、空間譜估計、相干源個數估計以及仿射不變量模式識別的關鍵部分,廣泛應用於雷達、聲吶、數字圖像處理等領域。採用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可以提高該類數位訊號處理運算的實時性,是算法工程化的重要環節。但是FPGA不適宜對浮點數的處理,對複雜的不規則計算開發起來也比較困難。故目前國內外協方差運算的FPGA實現都是採用定點運算方式。

   在充分應用FPGA並行處理能力的同時,為了擴展數據處理的動態範圍,減少數據溢出機率,避免數據截斷所產生的誤差,提高協方差矩陣的運算精度以及擴展該運算的通用性。

本文以空間譜估計作為研究背景,研究了複數據運算和浮點運算的特點,提出了一種適用於任何陣列流型、任意陣元的基於複數浮點運算協方差矩陣的FPGA實現方案。

  1 求解複數浮點協方差矩陣

  以11陣元的均勻圓陣為例,其協方差矩陣的求解方案原理框圖如圖1所示。


  1.1 FIF0數據緩存器

  在該設計方案中選擇FIFO作為數據存儲器,這是因為一旦多路接收機有數據輸出,就會啟動FIFO進行存儲,進而FIFO的不空信號有效(empty=O),觸發後續的矩陣運算;否則,運算停止,一切狀態清零,FPGA恢復idle(空閒)狀態,等待新的快拍採樣數據的到來。

  這樣可以很方便地控制運算的開始和結束。矩陣運算所需要的同步時鐘需要設計一個類似於單穩態觸發器的模塊。當檢測到empty=『0』時,就觸發一個含有121個clk(對於串行方案而言)時鐘信號周期長度的高電平。該高電平與主時鐘相與便可以得到運算的同步時鐘。

  1.2 數據共軛轉換

  由於測向陣列的輸出矢量X(t)是一個復矢量,對其求協方差矩陣需用陣列輸出列矢量X(t)與其共軛轉置矢量XH(n)對應相乘。如式(1)所示:


  1.3 定點數到浮點數的轉換

  定點計算在硬體上實現簡單,計算速度比浮點計算要快,但是表示操作數的動態範圍受到限制,浮點數計算硬體實現比較困難;一次計算花費的時間也遠大於定點計算的花費,但是其表示的操作數動態範圍大,精度高。在本設計中,考慮到系統的數據動態範圍和運算精度,選擇浮點計算。由於運算數據是直接從接收機I,Q兩路通道的A/D變換器的輸出獲得,為定點數,因此必須要有一個將A/D採樣的定點數據轉換為浮點數的過程。設計中將16位定點數轉換為IEEE 754標準的單精度格式。32位單精度格式如圖2所示,最高位為符號位,其後8位為指數e(用移碼表示,基數f=2,偏移量為127),餘下的23位為尾數m。
  

  1.4 浮點複數乘累加器

  1.4.1 複數乘法器

  假設有兩個複數分別為a+jb和c+jd,這兩個數的乘積為:

 
  複數乘法器的工作原理如圖3所示,其中所用到的加法、減法和乘法器都是基於浮點的運算。值得一提的是,在實現浮點加減法的時候,可以將尾數連同符號位轉化為變形補碼形式後再進行加減運算。這樣做的目的是方便判斷數據是否溢出(變形補碼判斷溢出的規則是:當兩位符號位不同時表示溢出,否則無溢出。無論數據是否溢出,第一位符號位永遠代表真正的符號),若溢出,則將尾數右歸,指數部分加1,若沒有溢出,則將尾數左歸(規格化)。浮點乘法相對較簡單,對應階碼相加,尾數相乘可以採用定點小數的任何一種乘法運算來完成,只是在限定只取一倍字長時,乘積的若干低位將會丟失,引入誤差。
  

  1.4.2 浮點複數乘累加器

  以11個陣元的圓陣為例,實現串行處理方案的浮點複數乘累加器的原理如圖4所示,實部和虛部(雙通道)的乘累加器模塊工作原理一樣。

  121階數據緩存器實際上就是121個數據鎖存器級聯形成的一個移位寄存器,初始狀態為零。當浮點複數乘法器有輸出的時候,啟動數據緩存器與之進行加法操作,121個時鐘周期以後可以實現一次快拍採樣的矩陣累加。累加清零信號由時序控制器給出,當所有的快拍採樣點運算都結束之後,數據緩存器輸出累加結果(即協方差矩陣的運算結果),同時控制器送出一個清零信號,清零121階數據緩存器。

  2 仿真結果

  可編程邏輯設計有許多內在規律可循,其中一項就是面積和速度的平衡與互換原則。面積和速度是一對對立統一的矛盾體,要求一個設計同時具備設計面積最小,運行頻率最高,這是不現實的。於是基於面積優先原則和速度優先原則,本文分別設計了協方差矩陣的串行處理方案和並行處理方案,並用Altera\stratix\EP1S20F780C7進行板上調試。其調試結果表明,串行處理方案佔用的資源是並行處理方案的1/4,但其運算速度卻是後者的11倍。

  2.1 串行處理方案仿真結果

  如圖5所示,clk為運算的總控制時鐘;reset為復位控制信號,高電平有效;rd為讀使能信號,低電平有效;wr為寫使能信號,低電平有效;wr_clk為寫時鐘信號,上升沿觸發;q_clk為讀時鐘信號,上升沿觸發;ab_re(31:O)和ab_im(31:O)為乘法器輸出的實部和虛部。q_t2為矩陣乘累加模塊的同步時鐘信號;clkll,state(3:O),clkl和state(3:0)是狀態機的控制信號,控制矩陣運算規則。


  如圖5所示,在100 ns時reset信號有效(即reset=『1』),所有狀態清零。從335~635 ns間,寫使能信號有效(wr=『O』)且有兩個寫時鐘信號的上升沿到來,即向任意一個通道的FIFO中存入兩個快拍採樣數據,最後輸出結果應該有兩個矩陣,如圖6所示。當FIFO為空時,運算停止,所有狀態清零。等待新採樣數據的到來。

  圖5中,在350 ns時,讀使能有效(rd=『0』)且有一個讀時鐘信號的上升沿到來,所以empty信號存在短暫的不空(empty=『O』)狀態,捕獲到這個信息,便觸發單穩態觸發器模塊,產生具有121個clk時鐘周期長度,佔空比為120:1的q_clk信號,進行FIFO的讀操作。

  在350~535 ns時間段,因為寫時鐘信號沒有到來,所以FIFO為空(empty=『1』)。從550 ns~24.75 μs時間段讀時鐘信號沒有上升沿到來,整個設計處於第一個矩陣的運算過程中,即運算一個矩陣所需要的時間為24.2 μs。與此同時,第二個數據寫入FIFO,empty一直處於不空狀態(empty=『O』)。

  在第一個矩陣運算結束之後,即24.6μs時,系統檢測到empty=『0』,開始讀數據並觸發第二個矩陣運算的時鐘控制信號。如圖6所示,在24.6μs時,empty=『1』。FIFO中的第二個數據被讀出,處於空狀態。從24.85~49.05μs進入第二個矩陣的運算周期。
  

  在仿真時,輸人數據為16位的定點數(1+j1;O+jO;2+j2;3+j3;4+j4;5+j5,6+j6;7+j7;8+j8;9+j9;A+jA),輸出結果為32位的單精度浮點數。選擇的主時鐘周期為200 ns。在實際調試過程中,整個系統可以在50 MHz主時鐘頻率下正常工作。

  2.2 並行處理方案仿真結果

  並行方案運算原理與串行方案的一樣,只是在時鐘控制上有所區別,因為採用了11個浮點複數乘累加器,進行一次矩陣運算,只需要11個時鐘周期,如圖7,圖8所示。在仿真時,設置在寫使能信號有效(wr=『O』)的同時,有3個寫時鐘信號(wr_clk)的上升沿到來,即分別向22個FIF0中存入3個數據,則輸出有3個矩陣。從圖7中還可以清楚地看出,運算結果是矩陣的11行數據並行輸出,輸出結果是一個對稱矩陣。
  

  3 結語

  在分析了目前應用於空間譜估計的協方差矩陣運算在硬體實現上的不足,如定點計算的數據動態範圍小,運算精度不高,且只適用於特定陣列模型和的陣元數,不具備通用性。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基於浮點運算的通用型協方差矩陣的實現方案。仿真結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實現方案採用的是複數乘法運算,最終結果得到的是復共軛對稱矩陣,適合利用任意的陣列模型和陣元數得到與之相對應的協方差矩陣。這就拓展了協方差矩陣運算的應用範圍,且整個運算過程採用的是浮點運算,提高了整個運算的精度。

相關焦點

  • 教程| 從特徵分解到協方差矩陣:詳細剖析和實現PCA算法
    機器之心編譯參與:蔣思源本文先簡要明了地介紹了特徵向量和其與矩陣的關係,然後再以其為基礎解釋協方差矩陣和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概念,最後我們結合協方差矩陣和主成分分析法實現數據降維。本文不僅僅是從理論上闡述各種重要概念,同時最後還一步步使用 Python 實現數據降維。首先本文的特徵向量是數學概念上的特徵向量,並不是指由輸入特徵值所組成的向量。
  • 方差-協方差法VaR計量模型選擇
    本文將對方差—協方差法中計算VaR的一些典型模型做簡要介紹,利用大盤及板塊做實證研究以對比基於各種模型計算的VaR對市場風險的刻畫效果,即VaR的有效性,並給出相應結論,以供在選擇模型時參考。
  • ARM處理器的浮點運算單元(FPU)
    浮點運算單元(FPU)簡介Float Point Unit,浮點運算單元是專用於浮點運算的協處理器,在計算領域,例如三角函數以及時域頻域變換通常會用到浮點運算。
  • 【華泰金工林曉明團隊】不同協方差估計方法對比分析
    投資者通常採用樣本協方差作為對真實協方差矩陣的估計,該方法需要估計的參數眾多,誤差較大,為此學者們提出了包括稀疏矩陣、因子模型、壓縮估計在內的一系列改進算法。本文正是要討論各類協方差估計方法的優劣及適用場景,主要內容包括:1、採用一套統一、透明的評價體系來評估各個算法的估計效果,保證結果的可比性;2、基於模擬數據驗證各類算法能否達到其理論設計目標;3、基於大類資產、一級行業、股票的真實交易數據驗證各類複雜協方差估計方法相比於樣本協方差的改善程度,並針對不同配置場景(大類資產、行業、股票)提供實操建議。
  • 快速處理數據分析之協方差分析
    如果方差分析時需要考慮幹擾項,此時就稱之為協方差分析,而幹擾項也稱著「協變量」。前提條件(1) 協方差分析中,X是定類數據,Y是定量數據;協變量通常為定量數據;如果協變量是定類數據,可考慮將其納入X即自變量中,或者將協變量做虛擬變量處理。
  • Xilinx Vivado HLS中Floating-Point(浮點)設計介紹
    編碼風格 1.1 單雙精度浮點數學函數 #include float example(float var) { return log(var); // 雙精度自然對數 } 在C設計中, 這個例子, Vviado HLS 生成的RTL實現將輸入轉換成雙精度浮點,並基於雙精度浮點計算自然對數
  • ARM處理器NEON編程及優化技巧——矩陣乘法的實例
    矩陣乘法中的向量乘以標量的運算假設每列元素在NEON寄存器中表示為一個向量,那麼上述的矩陣乘法就是一個向量乘以標量的運算,而後續的累加也同樣可以同向量乘以標量的累加指令實現。因為我們的操作是在第一個矩陣的列,然後計算列的結果,讀列元素和寫列元素都是線性的加載和存儲操作,不需要interleave的加載和存儲操作。
  • 基於FPGA的八通道超聲探傷系統設計
    摘要:文中提出了一種基於FPGA的八通道超聲探傷系統設計方案。而少數多通道儀器則都是基於PC機所研製的。這些儀器能夠快速掃描各種器件,但是同時具有體積大,價格高等缺點,不利於多通道探傷儀的應用和普及。 針對上述提到的一些問題,結合現代數位訊號處理技術和微電子技術,提出了一種基於嵌入式系統和FPGA的可攜式八通道超聲探傷系統的解決方案。
  • 使用R計算方差與標準差
    概述描述樣本值的離散程度,最常用的指標是方差和標準差,它們與前面所說的全距(極差)只使用了兩個極值情況不同,它們利用了樣本的全部信息去描述數據取值的分散性。計算方差的公式方差是各樣本相對均值的偏差平方和的平均。
  • Julia(複數和有理數)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雲深之無跡,ID:TT1827652464】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複數和有理數Julia附帶了預定義的類型,表示複數和有理數,並支持所有標準數學運算和基本函數。
  • 單精度、雙精度和半精度浮點格式之間的區別
    由於並非每個工作負載都需要高精度,因此 AI 和 HPC 研究人員可以通過混合或匹配不同級別的精度的方式進行運算,從而使效益最大化。 NVIDIA Tensor Core GPU 支持多精度和混合精度技術,能夠讓開發者優化計算資源並加快 AI 應用程式及其推理功能的訓練。
  • fpga開發板哪個好?fpga開發板推薦
    打開APP fpga開發板哪個好?fpga開發板推薦 發表於 2017-10-23 17:05:04   FPGA開發板在基於MCU、定製ASIC和體積龐大的電線束來實現引擎及控制電子的系統方案已發展至接近其技術和應用極限,汽車工業正面臨新的設計挑戰
  • 邂逅負數的平方根 複數是怎麼產生的?
    邂逅負數的平方根 複數是怎麼產生的?時間:2016-06-27 12:56   來源:科普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邂逅負數的平方根 複數是怎麼產生的? 我們知道:兩個負數相乘,其乘積總是正數。因此,根據定義,所有不等於零的數的平方應該都是正數。問題自然就出現了??
  • 一種基於FPGA的自適應譜線增強系統的設計
    用FPGA實現複雜數位訊號處理並不像DSP中那樣簡單,需要考慮時序同步、數據寬度以及如何捨入。該設計採用16階自適應濾波器實現ALE,濾波器初始權值全部為0,按照式(3)的算法進行迭代更新,算法實現中用到大量乘法運算。調用晶片內部嵌入的乘法器宏功能模塊lpm_mult使實現這些乘法運算更加快速、高效的方案。
  • 如何實現高速卷積?深度學習庫使用了這些「黑魔法」
    而當我自己做了一個簡單的卷積層實現,發現這一個層的運行時間竟然超過2秒時,我非常震驚。大家都知道,現代深度學習庫對大部分運算具備高度優化的生產級實現。但是這些庫使用了哪些人類不具備的「黑魔法」呢?它們如何將性能提升100倍?當它們「優化」或加速神經網絡運算時,它們在做什麼?當談及高性能/高效DNN時,我常常問(或被問及)這些問題。
  • ...矩陣;高雲半導體推汽車級FPGA晶片;立訊精密將成AirPod第一組裝商
    1.瑞芯微升級RV1108人臉識別方案,融入閱面算法矩陣;集微網報導,11月30日,閱面科技在人工智慧視覺產業創新應用論壇上宣布將世界領先的自研算法IP集成至Rockchip RV1108晶片,用於官方開發套件。融入閱面算法矩陣,RV1108擁有前端超強運算隨著近些年人工智慧的不斷前行,人臉識別已經成為目前技術發展的主流趨勢。
  • 基於FPGA 的雙精度浮點數乘法計算
    對於FPGA來說,實現浮點數計算就比較複雜,更何況雙精度浮點數乘法計算,但是FPGA內部有浮點IP核,直接調用IP核即可。二、 雙精度浮點數IP核功能仿真1、 IP的測試用例編寫,測試代碼如下:2、 16進位的浮點數據流準備(通過matlab產生),通過下面代碼生成aa,bb。
  • 基於FPGA的計程車計價器的設計
    Array,現場可編程門陣列)是一種高密度可編程邏輯器件,它支持系統可編程,通過寫入不同的配置數據就可以實現不同的邏輯功能。因此,基於FPGA來設計一個計程車的計價器。本系統在EDA工具軟體MAX+plusⅡ中,採用硬體描述語言Verilog HDL和原理圖設計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各個模塊的設計,最終將各個模塊組成整個系統。 計程車能夠顯示行駛的裡程,可以通過車輪的轉動產生脈衝,然後通過計數器對脈衝進行計數來實現。假設計程車每行駛2 m就產生一個脈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