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客戶端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郭秀睿)年底了,騙子也瘋狂起來,冒充領導、誘導刷單、網貸等詐騙手法層出不窮。警方提醒:一定要守好自己的錢袋子,轉帳之前想一想,一旦被騙,請及時撥打96110報警。
案例一:網絡刷單詐騙案例
2020年12月9日,金昌市居民W女士在微信群看到有人發布刷單消息,便添加對方微信(企業微信),對方引導其刷單發送了商品付款二維碼,W女士掃描後付款1314元,對方讓其添加客服微信返利,W女士添加後,客服稱須激活後臺帳戶才可返現,並指導W女士開通微粒貸,讓其將1.7萬元額度全部貸出並轉至指定帳戶,W女士拒絕後,對方又讓其下載「淘寶特價版」APP,讓W女士購買指定商品200件並付款1.6萬餘元,對方又稱檢測到W女士支付寶花唄額度未清零導致退款失敗,進而誘導W女士用花唄支付向對方轉帳3萬元,對方繼續要求其轉帳時W女士感覺被騙,遂報警。
省反詐中心提示:刷單本身就是違法行為,天上不會掉餡餅,不要被蠅頭小利迷惑雙眼,時刻謹記網絡刷單都是詐騙。
案例二:冒充領導詐騙案例
2020年12月10日,定西市居民L先生接到一微信添加好友申請,其看到對方暱稱為他們鄉黨委書記,頭像也是書記的照片,便添加對方。不久後對方稱有一筆錢需要周轉,讓L先生向指定帳戶轉帳8萬元,L先生轉帳後發現對方微信暱稱和頭像均已更換,才發現被騙,遂報警。
省反詐中心提示:近期我省多地接連發生冒充地方黨政領導實施詐騙的案例,請廣大群眾切實提高警惕,若有社交平臺好友要求轉帳,請切記通過電話或當面核實身份。
案例三:註銷貸款記錄詐騙案例
2020年12月9日,天水市居民C女士接到一自稱京東客服的陌生電話,對方稱C女士在京東白條有一筆貸款已逾期18個月,現須註銷記錄,否則會影響其個人徵信,後C女士添加對方QQ,在對方指導下登錄中國銀行網上銀行,從中銀E貸貸款4.1萬元轉至對方指定帳戶,後對方又要求C女士從微粒貸貸款1.8萬元轉至指定帳戶,對方繼續要求C女士從其他貸款平臺貸款並轉帳時,C女士發覺被騙,遂報警。
省反詐中心提示:凡是自稱貸款平臺客服,並聲稱要為你註銷貸款記錄或貸款帳戶的都是詐騙,請切實提高警惕,不要落入犯罪分子的圈套。
案例四:網絡交友誘導賭博投資詐騙案例
2020年11月中旬,蘭州市居民M女士在「soul」交友平臺認識一網友,後添加對方微信並逐漸發展為男女朋友關係。12月10日,對方向其發送一連結,M女士點開後是一個名叫「滙豐外匯」的投資平臺,對方稱在該平臺可以賺錢,M女士便在對方指導下投資300元後盈利29元,並順利提現,又投資600元盈利65元後也順利提現,12月12日,當M女士累積投資2萬餘元準備提現時發現平臺無法登錄,感覺被騙,遂報警。
省反詐中心提示:網上認識的不明身份的好友,凡是主動提及投資平臺或賭博網站,進而誘導你進行投資理財或網絡賭博的都是詐騙。
案例五:網絡貸款詐騙案例
2020年12月13日,蘭州市居民Z女士瀏覽網頁時彈出一貸款廣告,遂下載「壹速貸」APP,註冊後,平臺客服讓其下載「米聊」APP聯繫「貸款專員」,Z女士通過米聊添加「貸款專員」後,對方稱須先繳納1885元驗證其還款能力,Z女士轉帳後對方又稱需要刷銀行卡流水,讓Z女士繼續轉帳3085元,轉帳後對方又以各種理由要求Z女士繼續轉帳,Z女士感覺被騙,遂報警。
省反詐中心提示:若需貸款請到銀行或正規信貸機構,凡是在貸款發放前要求繳納保證金、解凍費、做流水帳的都是詐騙,若需貸款,請到銀行或正規信貸機構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