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警方提醒:守好錢袋、謹防詐騙

2020-12-24 每日甘肅

新甘肅客戶端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郭秀睿)年底了,騙子也瘋狂起來,冒充領導、誘導刷單、網貸等詐騙手法層出不窮。警方提醒:一定要守好自己的錢袋子,轉帳之前想一想,一旦被騙,請及時撥打96110報警。

案例一:網絡刷單詐騙案例

2020年12月9日,金昌市居民W女士在微信群看到有人發布刷單消息,便添加對方微信(企業微信),對方引導其刷單發送了商品付款二維碼,W女士掃描後付款1314元,對方讓其添加客服微信返利,W女士添加後,客服稱須激活後臺帳戶才可返現,並指導W女士開通微粒貸,讓其將1.7萬元額度全部貸出並轉至指定帳戶,W女士拒絕後,對方又讓其下載「淘寶特價版」APP,讓W女士購買指定商品200件並付款1.6萬餘元,對方又稱檢測到W女士支付寶花唄額度未清零導致退款失敗,進而誘導W女士用花唄支付向對方轉帳3萬元,對方繼續要求其轉帳時W女士感覺被騙,遂報警。

省反詐中心提示:刷單本身就是違法行為,天上不會掉餡餅,不要被蠅頭小利迷惑雙眼,時刻謹記網絡刷單都是詐騙。

案例二:冒充領導詐騙案例

2020年12月10日,定西市居民L先生接到一微信添加好友申請,其看到對方暱稱為他們鄉黨委書記,頭像也是書記的照片,便添加對方。不久後對方稱有一筆錢需要周轉,讓L先生向指定帳戶轉帳8萬元,L先生轉帳後發現對方微信暱稱和頭像均已更換,才發現被騙,遂報警。

省反詐中心提示:近期我省多地接連發生冒充地方黨政領導實施詐騙的案例,請廣大群眾切實提高警惕,若有社交平臺好友要求轉帳,請切記通過電話或當面核實身份。

案例三:註銷貸款記錄詐騙案例

2020年12月9日,天水市居民C女士接到一自稱京東客服的陌生電話,對方稱C女士在京東白條有一筆貸款已逾期18個月,現須註銷記錄,否則會影響其個人徵信,後C女士添加對方QQ,在對方指導下登錄中國銀行網上銀行,從中銀E貸貸款4.1萬元轉至對方指定帳戶,後對方又要求C女士從微粒貸貸款1.8萬元轉至指定帳戶,對方繼續要求C女士從其他貸款平臺貸款並轉帳時,C女士發覺被騙,遂報警。

省反詐中心提示:凡是自稱貸款平臺客服,並聲稱要為你註銷貸款記錄或貸款帳戶的都是詐騙,請切實提高警惕,不要落入犯罪分子的圈套。

案例四:網絡交友誘導賭博投資詐騙案例

2020年11月中旬,蘭州市居民M女士在「soul」交友平臺認識一網友,後添加對方微信並逐漸發展為男女朋友關係。12月10日,對方向其發送一連結,M女士點開後是一個名叫「滙豐外匯」的投資平臺,對方稱在該平臺可以賺錢,M女士便在對方指導下投資300元後盈利29元,並順利提現,又投資600元盈利65元後也順利提現,12月12日,當M女士累積投資2萬餘元準備提現時發現平臺無法登錄,感覺被騙,遂報警。

省反詐中心提示:網上認識的不明身份的好友,凡是主動提及投資平臺或賭博網站,進而誘導你進行投資理財或網絡賭博的都是詐騙。

案例五:網絡貸款詐騙案例

2020年12月13日,蘭州市居民Z女士瀏覽網頁時彈出一貸款廣告,遂下載「壹速貸」APP,註冊後,平臺客服讓其下載「米聊」APP聯繫「貸款專員」,Z女士通過米聊添加「貸款專員」後,對方稱須先繳納1885元驗證其還款能力,Z女士轉帳後對方又稱需要刷銀行卡流水,讓Z女士繼續轉帳3085元,轉帳後對方又以各種理由要求Z女士繼續轉帳,Z女士感覺被騙,遂報警。

省反詐中心提示:若需貸款請到銀行或正規信貸機構,凡是在貸款發放前要求繳納保證金、解凍費、做流水帳的都是詐騙,若需貸款,請到銀行或正規信貸機構辦理。

相關焦點

  • 【防範電信網絡詐騙】識破騙局,守好「錢袋子」
    隨著我國金融、通信業的快速發展,藉助於手機、固定電話、網絡等通信工具和現代的網上支付技術實施的非接觸式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可以說是迅速地發展蔓延,給人民群眾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天津檢察機關始終保持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的高壓態勢,結合近年辦理的案件梳理了幾種詐騙套路,希望能幫助大家準確識破騙局,切勿「踩雷」。
  • 【反詐課堂】反詐不易,請大家持續提高警惕,守好自己的「錢袋子」
    【反詐課堂】反詐不易,請大家持續提高警惕,守好自己的「錢袋子」 2020-12-24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詐騙】國家反詐中心提醒:牢記「三不一多」原則,守住咱家錢袋子
    【防範電信詐騙】國家反詐中心提醒:牢記「三不一多」原則,守住咱家錢袋子 2020-12-20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沙公提醒】牢記「三不一多」原則,守住咱家錢袋子!
    【沙公提醒】牢記「三不一多」原則,守住咱家錢袋子!特別是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量宅家網民缺錢的想貸款,沒工作的做刷單,給詐騙分子留下可乘之機,貸款類詐騙、兼職刷單類詐騙、冒充客服退款類詐騙案件高發多發,國家反詐中心民警對此總結出了防範小貼士,並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就要牢記「三不一多」原則(即:未知連結不點擊,陌生來電不輕信,個人信息不透露,轉帳匯款多核實),與警方一起守好錢袋子。
  • ​全民反電詐 守好錢袋子
    ​全民反電詐 守好錢袋子 2020-12-24 19: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駐波蘭大使館提醒在波中國公民謹防電信詐騙
    據中國駐波蘭大使館微信公眾號消息,近日,駐波蘭使館陸續收到多名在波中國公民反映,有不法分子冒充使館工作人員 ,通過非法技術手段盜冒中國駐波蘭使館領保電話號碼,要求當事人回撥電話或致電當事人,謊稱需了解當事人個人信息、健康狀況等,向當事人索要個人身份證件號碼、銀行帳戶等重要信息,或通過謊稱當事人涉案,需配合警方調查等手段實施電信詐騙。
  • 「鑑古易,鑑人難」,伊對提醒單身謹防網絡詐騙「局中局」
    伊對提醒單身擦亮雙眼,謹防網絡詐騙「局中局」,在追求真愛的道路上保護好自己,用安全為真愛保駕護航。圖片來源:百度圖片網際網路時代:網絡防騙需要擦亮雙眼回到現實,近日,據牡丹江市警方通報,疫情期間王女士在家帶娃,通過某電商平臺為孩子購買了兒童手工製品後,時常收到關於製作手工製品兼職的招工信息。
  • 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再次提醒謹防電信詐騙
    新華社巴黎10月12日電中國駐法國大使館12日在其網站發布公告,再次提醒在法中國公民謹防電信詐騙。公告說,近期又有中國公民反映不法分子假冒中國駐法使館領事部和國內公安機關等實施電信詐騙。
  • 使館提醒:中國留學生謹防換匯騙局及電信詐騙
    同時,犯罪分子不斷翻新電信詐騙手法,冒充中國駐外使領館或國內公檢法人員、國際刑警等以「證件辦理」、「個人捲入大案要案」、「涉嫌巨額詐騙、洗錢」、「取消籤證」、「影響在澳居留」等理由要求受騙人提供銀行信息、轉帳等。
  • ...詐中心提醒:牢記「三不一多」原則,守住咱家錢袋子 吉林警事 前天
    國家反詐中心提醒:牢記「三不一多」原則,守住咱家錢袋子 吉林警事 前天 2020-12-22 19: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寧警方提醒:網絡詐騙套路多,交友刷視頻需謹慎!
    前11個月全市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6.12%,警方通過案例提醒市民——網絡詐騙套路多 交友刷視頻需謹慎今年以來,南寧警方聚焦影響群眾安全感滿意度的各類違法犯罪,開展了一系列專項打擊行動和社會治安清查整治。
  • 【緊急提醒】年關將近,新型詐騙手段層出不窮...!
    【緊急提醒】年關將近,新型詐騙手段層出不窮...!:年關將近,各平臺各商場的積分兌換活動開啟,緊隨著新型詐騙手段層出不窮,分為充值詐騙和積分兌換詐騙等,迷惑性超強,請轉發警惕!
  • 駐柬埔寨大使館提醒在柬中國同胞謹防「疫情電信詐騙」
    中新網3月25日電 (記者 黃耀輝)當地時間3月25日,中國駐柬埔寨大使館微信公眾號提醒在柬中國同胞在疫情期間謹防電信詐騙。提醒說,近期,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日益擴散蔓延,部分不法分子利用疫情到處實施詐騙。
  • 多人遭到自稱「辛巴客服」形式詐騙,媒體:年底謹防電信詐騙
    @半月談 12月17日發表微評指出,臨近年底,各種電信詐騙層出不窮。最近,多位網友爆料稱在購買辛巴團隊直播間產品後,個人購物信息被洩露,不少人還遭到自稱「辛巴客服」或「辛選客服」等身份的電信詐騙;還有很多市民的手機持續被所謂的「國際號碼」呼叫,有人曾50分鐘內接到38個騷擾、詐騙電話。網友反映,詐騙分子往往對自己的購物內容、家庭地址等身份信息如數家珍,如不加強防範,很容易落入騙子設置的陷阱之中,讓人防不勝防。
  • 駐澳使館再次提醒僑胞謹防"虛擬綁架"等電信詐騙
    為防止在澳中國公民上當受騙,避免造成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駐澳使館特提醒如下:一、電話詐騙是犯罪分子常用手段。如您接到錄音電話,電話裡的人自稱官方機構進行防疫宣傳調查、告知您涉及持假護照非法入境、涉及國內銀行卡洗錢案、您有未領取包裹在使領館、按提示轉接人工服務等,這是詐騙分子慣用伎倆,一定毫不猶豫果斷掛掉電話。
  • 同學:請護好您的錢袋子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同學:請護好您的錢袋子 2020-12-21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昆明刑偵:一年止付2.59億元 守好群眾「錢袋子」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電信網絡詐騙不斷翻新花樣,更換「皮囊」,防不勝防。為守好群眾「錢袋子」,昆明市公安局認真研究、開展了大量工作,取得較好成績的同時,也得到了群眾的肯定。
  • 高臺縣公安局強化反詐宣傳 守好群眾錢袋子
    高臺縣公安局強化反詐宣傳 守好群眾錢袋子 2020-12-20 20: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駐巴塞隆納總領館提醒領區中國公民謹防電信詐騙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7月29日電 據中國駐巴塞隆納總領館微信公眾號消息,近日,有不法分子冒充當地銀行給領區僑胞發送詐騙簡訊,聲稱其帳戶即將被凍結,需立即點擊簡訊中所附連結提供身份信息並填寫相關表格。中國駐巴塞隆納總領館特別提醒加區中國公民:一、時刻保持警惕。不輕信涉身份信息、銀行帳戶等個人隱私的簡訊、郵件和電話。如有疑問,請立即向相關單位核實信息真偽並保留證據。二、保護好個人隱私。不隨意公開個人身份證件、銀行帳戶、家庭住址等信息,謹防隱私洩漏被不法分子利用。
  • 【反詐課堂】謹防辦理信用卡詐騙!
    【反詐課堂】謹防辦理信用卡詐騙!」【今日電詐預警電話信息通報】今日,公安部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偵辦平臺共向我市推送23條預警電話信息,其中網上貸款類16條,刷單返利類4條,其他類3條,經市局刑偵支隊反詐民警電話預警回訪23人均未被騙。通過電話回訪,23人均稱已通過簡訊、電話、民警上門等途徑接受過防範電信網絡詐騙知識的宣傳。